且听且思,且行且成长 特岗教师三期培训小学组代表发言稿

六户小学—张婷婷

<h3>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六户中心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我叫张婷婷,今天我很荣幸能代表小学组的所有教师做总结发言。</h3><h3> 首先在发言之前我要说三声感谢。感谢主办方和承办方为我们特岗教师举办的这次培训活动,让我们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前行,在前行中把我们乡村,城镇的教育教学水平能有所提高。其次感谢我的班主任王靖老师,感谢王老师的信任给我这样一次登台发言的机会。第三声感谢,感谢所有的班主任老师和工作人员几天的忙碌,让我们能在如此温馨舒适的环境中专心的接受培训,我代表所有的特岗教师感谢你们。</h3><h3> 我发言的题目是《且听且思,且行且成长》</h3><h3> 时光静静,四月的呼和浩特透着别样的亲切。穿过岁月的花开,仿佛青春就在眼前。五年前我毕业于呼和浩特这座美丽的城市,然而2018年4月21日,呼和浩特又一次以她独特的方式拥抱了我——内蒙古自治区2018年在职骨干特岗教师提高培训如期举行</h3><h3> 在这里我们再相聚。</h3><h3> 一切还是那么熟悉,窗外阳光微淡,春暖花开,好像从未离开过。但是,时隔五年后的今天我站在讲台上,今天我既是一名学生又是一名老师。从学生走到三尺讲台,三天的培训从老师的身份又再次回到了学生的时代。学生——老师——学生,角色间的轮回转换,学无止境,成长一直在路上。</h3><h3> 时至今日,培训进行到了第三天,在参加培训的这三天时间里,我过的得充实而有意义。一别五年却不虚此行,下面就是这三天我最大的收获。</h3><h3> 且听——爱的教育</h3><h3> 丁娜老师的讲座让我们对儿童常见的心理疾病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在教学中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我虽然从事教师行业已经三年了,但面对班级里的"问题"学生我愤怒,我苦恼、束手无策,正如丁老师所说他们需要老师更多的呵护和关爱,应当给予这些孩子尽可能多的尊重、信任和理解,让他们得到更好更有效的发展。让学生在爱中绽放。</h3><h3> 且思——做学生的良师益友</h3><h3> 梁森娟老师用自己19年的情感教学诉说着她与孩子们成长的快乐。梁老师贴切的讲座,激起了我心中的许多感想。我内心触动、内疚。我作为一名班主任,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此刻想想我的学生们,陪伴了我三年的孩子们,我深感自责。</h3><h3> 老师的快乐,幸福是建立在学生的快乐,幸福之上的。能否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取决于你能否受到学生的喜爱。要想让学生爱你,你就必须爱学生,善待学生,尊重学生。以心交换心,以火点燃火,真心实意爱着每一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h3><h3> 且行——访名师、进名校、学技能</h3><h3> 上午我们参观了呼和浩特市海新小学,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温馨舒适的教室,别致新颖的走廊文化,入耳的朗朗读书声,独具特色的课间表演,当我看见这些,作为一名乡村的特岗教师,不仅感叹辛勤的教师们,感叹辛勤背后付出的汗水,感叹孩子们幸福的成长成才,感叹我的孩子们也想要这样的教育和生活。</h3><h3> 正如董俊英主任说的那样"当你不与这个社会与时俱进的时候,当你的脚步还停止不前的时候,你就有可能被淘汰,做一个好老师,不应过分关注成绩,而应更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先是教育,后是教学"。</h3><h3> 我们是一名乡村特岗教师,但我们是有着语文情怀的语文人,我们是有着教育情怀得教育者,我们要走在与时俱进的道路上,期待着有一天,我们所处的乡村学校,在我们的努力下有所进步,有所改变。让孩子们在一个祥和、阳光、愉悦的环境里健康成长,让他们积极向上,快乐生活。</h3><h3> 且成长——绽放课堂之花</h3><h3>  如何让课堂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李校长用她自己25年丰富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对于一堂课重点是对教材而言,难点是对学生而言。我们一定要做到一课一得,一课多得,得其言,得其意,得其法。在思考中去引导学生,以学定法,与时俱进,打破传统的教学。让课堂绽放出美丽的花朵。</h3><h3> 三天的培训课,从心理健康到专业教育,从课堂培训到班主任学习,从学生学习常规到教育教学工作,紧张而充实。我更认为这不仅仅是一次培训,更是一次心灵的洗涤,一次智慧与知识的碰撞。</h3><h3>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坚持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学习机会沉淀教学素养,积极进行知识的更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让学生的思想百花齐放,才能把知识"还"给学生,才能把"世界"带进教室,才能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回到教学岗位上我们一定学以致用,不虚此行!将我们的教育激情投入到乡村教育事业中,让乡村教育的发展逐步前行。</h3><h3> 且听且思,且行且成长,一路走来,一路惊喜。感谢这次遇见。我相信,在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一定会花瓣飘香,一路芬芳! </h3><h3> </h3><h3><br /></h3><h3><br /></h3><h3> </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