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年—前233年),战国末哲学家、改革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出身韩国贵族,曾与李斯同为荀子学生。他“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曾多次上书韩王,谏以富国强兵之术,韩王不用,于是愤而著书立说。他的著作传到秦国,秦王政读后大为赞赏。后来韩非应秦国之邀出使秦国,但未及秦王政任用,便为李斯、姚贾谗言害死。</h3> <h3> 一、韩非子的法治思想</h3><h3> 韩非子为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的基本特点就是要坚决而全面地推行法治。他在《问辩》篇中说:“明主之国,令者,言最贵者也;法者,事最适者也。言无二贵,法不两适,故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除法令之外不再有别的东西,可见这种法治的全面。</h3><h3> 韩非认为立法应因时制宜,因时变法,“古今异俗,新故异备。”立法一定要适应时势的需要,他在《心度》篇中说:“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故民朴而禁之以名则治,维之以刑则从。时移而治不易者乱,能治众而禁不变者削。故圣人之治民也,法与时移而禁与治变。”</h3><h3> 他认为执法时,一是要一视同仁、不避亲贵,二是要信赏必罚,严格谨慎。《有度》篇说:“法不阿贵,绳不绕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饰邪》篇说:“……从宪令行之时,有功者必赏,有罪者必诛,强匡天下,威行四邻;及法慢,妄予,而国日削矣。”</h3><h3> 韩非子的法治思想有值得借鉴和肯定的部分,而其关于术和势的内容,则应属于扬弃的部分。</h3> <h3> 二、韩非子的著名言论</h3><h3> 韩非子的文章观点鲜明,逻辑性强,笔锋犀利,分析精辟,文风峻刻,富有文学色彩,历来为人们所推崇,留下了很多千古名句。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成为古今选拔人才的至理名言!其它名句摘录如下:</h3><h3> 1、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h3><h3> 2、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h3><h3> 3、法不阿贵,绳不桡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h3><h3> 4、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敗子。</h3><h3> 5、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自胜之谓强。</h3><h3> 6、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h3><h3> 7、夫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杂反之学不两立而治。</h3><h3> 8、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良臣亡。</h3><h3> 9、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祸福生乎道法而不出乎爱恶,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h3><h3> 10、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h3> <h3> 三、《韩非子》名篇介绍</h3><h3> 《韩非子》现存共五十五篇,其中著名的有《孤愤》、《说难》、《内外储说》、《五蠹》、《显学》等。个人认为《解老》也是其中精彩的名篇,这里摘录部分内容如下:</h3><h3> 德者,内也;得者,外也。上德不德,言其神不淫于外也。神不淫于外则身全,身全之谓得。得者,得身也。凡德者,以无为集,以无欲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h3><h3> 人有祸则心畏恐,心畏恐则行端直,行端直则思虑熟,思虑熟则得事理。行端直则无害,无祸害则尽天年,得事理则必成功。……故曰:“祸兮福之所倚。”以成其功也。</h3><h3> 人有福则富贵至,富贵至则衣食美,衣食美则骄心生,骄心生则行邪僻而动弃理。行邪僻则身死夭,动弃理则无成功。……故曰:“福兮祸之所伏。”</h3><h3> ……</h3><h3> 聪明睿智,天也;动静思虑,人也。人也者,乘于天明以视,寄于天智以思虑。故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目不明则不能决黑白之分,耳不聪则不能别清浊之声,智识乱则不能审得失之地。……</h3><h3> 知治人者,其思虑静;知事天者,其孔窍虚。思虑静,故德不去;孔窍虚,则和气日入。故曰:“重积德。”夫能令,故德不去,新和气日至者,蚤服者也。故曰:“蚤服是谓重积德。”……</h3> <h3> 四、典故及寓言故事</h3><h3>1、买椟还珠</h3><h3>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綴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h3><h3>2、师旷琴袭</h3><h3>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渭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否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h3> <h3>3、智子疑邻</h3><h3>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h3><h3>4、宋人沽酒</h3><h3> 宋人有沽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著然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虚瓮而往沽,而狗迓而龁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h3><h3>5、自相矛盾</h3><h3>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h3> <h3>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特此致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