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h3><h3><br /></h3> <h3> 盎然的春意掠过,教研的脚步走来,姹紫嫣红的季节承载了浓浓的语文味道。</h3> <h3><br /></h3><h3> 芳菲四月,天朗气清,在这美丽的季节里, 临洮、陇西、通渭三县联合举办的"临洮,通渭,陇西小学课堂教学同课异构交流研讨活动"语文组于4月19至20日在风景如画的陇西县思源实验学校如期举行。三县语文教师集聚一堂,开展了一次卓有成效的语文教研活动,也是一场盛大的精神盛宴。</h3> <h3>课堂,精彩纷呈</h3><h3> </h3> <h3> 本次活动采用" 同课异构"的方式开展,来自临洮,陇西,通渭的十二位教师展示了精彩的课堂教学,"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展示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与其他课程资源,创设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情趣化,立足学情,结合文本特点,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开展开放自然的活动,引领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朗读中、语用中感受美、内化美、表达美,使课堂深深浸润在文本的美感中。</h3> <h3> 学生们在课堂上专注地倾听,积极地思维,主动地表达,在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丰富语言,发展思维,提升了语文素养。</h3> <h3><br /></h3><h3>反思,智慧共生</h3> <h3> 课后,授课教师分别就自己执教的课进行了说课和深刻的反思,思维的碰撞,激起更多语文教育的火花。</h3> <h3>学习,永远不晚</h3> <h3> 心动不如行动,深受启发的同时也要认清差距,针对薄弱环节,以身边的优秀教师为榜样,研究他们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思想,为己所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更趋完美。</h3> <h3>引领,指明方向</h3> <h3> 临洮实验三小校长宋云就"同课异构"的《山沟里的孩子》《渴望读书的大眼睛》六课例,陇西"渭州学校副校长杨继红就《古诗二首》三课例,通渭县文庙街小学教师刘早霞就《寓言二则》三课例分别进行了点评,进一步明确了小学语文应以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发展方向。</h3> <h3><br /></h3><h3> 此次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仅让大家领略到了三县十二位语文教师上课的风采,也充分发挥了交流、学习、提高的功能,为我县青年语文教师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形成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h3> <h3> 这个明媚的季节,从容一遇,他日又是一个怎样繁花似锦的春天?相信,通过本次扎实有效教研活动的开展,必定会进一步促进三县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必定使参加活动的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能遇上自己教学生涯的春天!</h3> <h3>后记</h3><h3> </h3><h3> 回顾自己的从教之路,思索着上课教师展示的研究成果,不禁想起贾平凹先生的《一只贝》</h3><h3> 一只贝,因痛苦磨制而成为一种永恒的美丽;</h3><h3> 一节课,因用心研磨而散发出无限的光彩;<br /></h3><h3> 一位教师,因丰富的磨砺而让生命绽放绚丽的光彩;</h3><h3> 一群执着教育的人,因对信念的追求与坚守,而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