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读书,一同进步

心愿春晓

<h3>五三班陈梦婕妈妈</h3> <h3>  很庆幸,自己有机会拜读这本《不输在家庭教育上》,感触颇深。以前,也经常会和身边的朋友聊起孩子教育问题,我纸上谈兵一流,孩子上小学之前,我给自己和孩子爸爸列好了种种计划,但直到孩子一年级我第一次参加学校组织的《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主题讲座后,我有点焦虑,深深认识到孩子教育上的欠缺。 </h3> <h3>  陈梦婕从一出生一直是我自己带,每天朝九晚五,为了孩子放弃了很多,很多人会羡慕自己带孩子会比老人带的好,也不会在教育孩子上产生分歧,我只能“呵呵”。我和老公坚持下来了,与此同时也培养了她的一个很好的习惯:早睡早起不拖拉,这点我特别欣慰。 </h3> <h3>  三年的幼儿园生涯中,我重心都放在孩子生活上,并没有去强求孩子能在幼儿园学习到书本知识,在课外兴趣上,我也只是纯粹依赖兴趣班老师,所以,在幼儿园阶段,我对孩子是纯散养,忽视了孩子习惯和情绪养成的黄金阶段。 </h3><h3> </h3> <h3>  “母亲的情绪是孩子问题的诱因”,这句话我深有体会。因工作或者生活上的琐事,我多多少少会发发脾气,回到家,看到孩子又弄了满客厅的玩具,吃饭也不好好吃,想到孩子爸爸每天那么忙,没有时间帮我照顾家里,负面情绪不断滋生,越想越生气,于是一旦孩子做错事就会很自然的和孩子发火,虽然孩子是做错了,但发火只是发泄自己的不满,并没有去引导孩子应该怎样去做,事后我常常会和孩子道歉,但类似情况还时有发生,我的情绪渐渐的影响到了孩子的成长。</h3> <h3>  饭前 </h3><h3> 孩子:妈妈,你怎么还不看书呢? </h3><h3> 我说:妈妈在做饭呀。 </h3><h3> 饭后 </h3><h3> 孩子:妈妈,你怎么还不看书呀,老师说还要写下来呢。 </h3><h3> 我说:妈妈一会就看(手里拿着手机)。周六一天孩子催了几次,我感受到了孩子的无奈。 </h3><h3> </h3> <h3>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和孩子爸爸都没有做好表率,看到书中的孩子在朋友圈发的“爷爷病了,我很难过”,我又一次否定了自己,做的确实不够好。平时在家里,我都有要求孩子不玩手机,可以看会动画片,但控制时间,孩子做的也非常好,并没有死缠烂打非要玩手机和看电视,相比之下,我和孩子爸爸做的很不好,孩子爸爸经常好多生意都是在微信上沟通,我则是无聊看看新闻淘宝,但在孩子眼中,我和爸爸都是在玩手机,作为家长,我们有必要,有责任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生活行为环境,在这一点,我和孩子爸爸一定会改正,避免孩子看到低头一族的爸爸妈妈。</h3> <h3>  随着年龄增长,孩子逐渐开始叛逆起来,会有很强的抵触心理,我现在特别后悔当初的诸多不应该,庆幸我读到了这本书。所以在二宝的教育上,我时常对着这几本书照镜子。尤其是在管理情绪上,我认为一旦负面情绪滋生,首先要找件事情做,哪怕是听听歌,洗洗衣服,让自己没有时间去想;另外,一旦想要发泄自己的情绪,一定要避开孩子。同时,对于孩子犯的错误,可能是无心的,也能是自己不懂,作为家长,一定要耐心不能对孩子大吼大叫,心平气和的帮助、引导孩子,逐步和孩子成为朋友。对于我来说,脾气来的快,走的也快,情绪管理我输的一塌糊涂,今后我会努力。 </h3> <h3>  我很喜欢龙应台《目送》中的这段话: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h3> <h3>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确实是一本很好的教育书籍。书中有一句话使我感触颇深:"只有不懂教的父母,没有教不好的孩子"。</h3> <h3>  孩子不是我们的产品,他和我们一样,来到世上要生活,要感受,要努力,要奋斗,要成功……我们作为父母,陪伴孩子成长,与他一起成长,一起学习,一起感受才最重要!所以家庭,才能最直接的影响孩子,家长才是孩子最亲近的导师。</h3> <h3>&nbsp;&nbsp;&nbsp; 好父母是学出来的,好孩子是教出来的,好习惯是养出来的,好沟通是听出来的。没有天生就很成功的父母,没有一教就会的孩子,习惯的养成都是日积月累的,在这条路上,我会和孩子一起努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