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对书的最初概念,还是刚上学时的课本,记忆中书就是那点拼音和词语,极少的文字,极少的句章。后来,在城里读大学的老三届爸爸毕业了,他的同学送了他几本书,书名已没什么印象,里面有《元九》《会走的桌子》等,文章里写的什么,一点儿也想不起来了。再后来,我们识的字渐渐多了,爸妈便订了《中国少年报》《少年文艺》等报刊给我们看,这正合我意。弟弟妹妹喜欢玩耍,他们的兴趣往往不在此,村头的树梢,清粼粼的小河,还有一群终日奔跑的小伙伴是他们追逐的欢乐。我呢,喜欢静,家里的几本的书,便成了我闲时的独享,我也总能从一堆方块字里找寻到一方属于我自己的“天地”,并且常常沉浸其中,忘乎所以。有时,没事做了,也会翻箱倒柜,把妈妈压在箱底的纸装本的书(与其说是书,不是说是册子)拿出来看,什么《江姐》剧本,《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二次握手》等,其实当时也没看懂,翻翻而已。《江姐》《龙江颂》是妈妈他们宣传队的演唱剧本,看完,我会拽着妈妈的手问这问那的。别人不在乎的黑白的文字世界,在我看来,却是有声有色!也许,对于文字的那点小兴趣,正源于止。</b></h1> <h1><b> 后来,上初中了,校园里开始风靡琼瑶的小说,那股从祖国宝岛刮过来的文学风拂遍了我的周身,慢慢侵入皮肤。也许,当时还未开窍,书中缠绵悱恻的故事情节并未能把我吸引,引我注目的倒是书中那些优美的词句,尤其是书名:《碧云天》《河边青青草》《在水一方》……然后,我就深挖了,发现这些美丽的书名大多来自古典诗词。于是,我想方设法地找来那些诗词,背呀,抄呀,并配上简笔画。我读不懂什么“伤离别”“相见欢”,读不懂什么“凤阁龙楼连霄汉”“而今听雨僧庐下”,我就觉着这些词章华美,这种美已经越过千年,缓缓浸入我的心肺。不仅是一些胭脂味的文学书籍,历史的、地理的,传记的,我统统揽入心怀,甚至家里订的《大众电影》《名人传记》《故事会》《山海经》都成了我的食粮。老爸虽然擅长理科,却也满脑子的史地政,有时,就某个话题能合上他的博学,我的脸上也会洋溢着鲜有的自信与得意,这也是一直留存在我心里的温馨画面,这种温馨一半是来自父爱,一半是从书中汲来的。当然,这种“不务正业”式的阅读也常常会招来批评的,可这丝毫也不影响我的兴趣。</b></h1> <h1><b> 我的性格一直比较内敛,扎在人群中不起眼,不张扬,甚至可以被忽略。生活中,总以一个灰姑娘的形象存在着,当我意识到自己的样貌不足以给我撑起一片异彩的天空,我便扎堆书海,收获别样的缤纷。我读书的身影常留在家门口砖坯厂狭长的坯堆间,小河边的柳荫下,逼仄的“闺房”里,我不停地转变角色,穿古返今:我是李清照的知己,与她溪亭沉醉;我是李后主的红颜,与他共惋四十年来家国;我是那公子扶苏,为了泱泱大秦,戎马倥偬,九死无悔;我又是呼兰河畔的萧红,半是漂泊半是遗世……就这样,我常常沉浸在“自己的山河里”,半醒半醉。记得,高中时,偶然瞥见一位老师手中的《石评梅诗选》,我便厚着脸皮借来一阅,也许是骨子里的那份悲悯与善感,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挑灯夜抄,又背又诵。后来又找到《石评梅传》,找到她的好朋友庐隐的《象牙戒指》,找到民国时期的一些名家名篇来读,张恨水的,巴金的,萧红的,林语堂,郁达夫的……我也常常反问自己:“一个女孩子家读这些书究竟有什么好处?这不明摆着的浪漫光阴吗?”可那时,连我自己也找不到答案。也许是闲着了吧,枉自无事觅闲愁!我想。</b></h1> <h1><b> 上大学,我绝对不是班上读书读的最多的学生。记得,班上的好友万同学,不到一年,一本借书证的空白就全被盖上了图书馆的印章,又接着下一本了。但我得感谢我的433的一群姐妹们!几个不同年级的学生,上课学习之余,编织毛衣,勾缝饰物,把寝室收拾得利利索索,漂漂亮亮。不仅如此,还互相传阅各种书籍,晚上十点,寝室熄灯之后,大家便躺在床上,你一言,我一语,斯佳丽,阿希礼,苔丝,简爱……除了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还有人物的性格特点,人性中那点光辉,厚重的历史背景……文字中透射出来的那点光芒正在悄无声无息地辉耀着我们的心境。一群学着植物的姑娘正带着温情的目光盯着她们的草木世界,就连显微镜下的细胞也随时被请进她们的生活,成为主角。</b></h1> <h1><b> 工作后,书读得渐渐少了,也少有功夫去读,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有手里的孩子身旁的他。只消几年的时间,我便开始惴惴!站在讲台上,更为自己的才疏学浅,不顺应时代发展而脸红。身旁都是高手,我岂只能望其项背?于是我又开始了我的读书习惯。床头上放些教学前沿的杂志期刊,随手翻翻,随时学习!教室里和孩子们一起背《古今贤文》《千字文》《晨读对韵》,课后自己也去读《淘气包马小跳》《草房子》《乌丢丢的奇遇》……找到共同的话题,我想我已于不知不觉中和孩子们站到了一起。<br></b><b> 人到中年,不敢说思接千载,纵横万里,不敢说已然顿悟,但却可以说,我在书中找到了一份慰藉!我常常从我不算多的收入里挤出一点,买书,订杂志。现在,孩子出去上学了,我的休息日也常常闲着。干嘛呢?不是还有书吗?孤独时,有书作伴,我的世界便是丰盈的;迷失时,有书作伴,我的世界便书通达的;哀伤时,有书作伴,我的世界便是明亮的……有书作伴,我即使住在某单元楼里平淡地生活着,却感觉独拥某处岛屿倾听潮涨潮落,坐看云卷云舒。这也许有点阿Q了,但又有什么不好?起码,我从书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修养,学会了宽容,学会感恩!我把书读成了生活,把生活过成了诗!</b></h1> <h1><b> 《中华读书报》有一段文字:“当阅读让你超越了生命的长度,拓宽了心灵的宽度,增加了灵魂的深度后,你会发现:蓓蕾初成,芙蕖临波,秋英染金,梅映香雪,生命在其中,美得像一场花季;红光暖尘,日影横红,风驰潇潇,雨洗新色,生命在其中,美得像一幅图画。” 时常想,我不奢求有江南女子的长眉连娟,微睇绵藐,但我总可以是一株绿柳,任书韵将我镀成金色,在我驻足的河畔婉兮清扬吧?</b></h1><h1><b> ——草草于2018.4.22下午</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