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秦岭山

四季

<h3>4月21,周六,晴。跟老袁逛山,目标石砭峪青岔。</h3> <h3>一眼看三路:西康高速,西康铁路,山里公路。</h3> <h3>莫愁前路无知己,<br>自有山花迎接你。</h3> <h3>蝶恋花</h3> <h3>大山深处有人家。这位老人83岁,她们家原来是村里的小学校,墙上的标语是40多年前写的。</h3> <h3>据说这种树叶子可以吃,而且很好吃,味道滑滑的。名字叫矾矾叶。</h3> <h3>采摘归来</h3> <h3>这个大院(镜头后面还有一半)只有一个84岁的老大爷居住。看看院子有多平整多干净,还是水泥地。过不了多久山上的人都要迁到山外,为了保护石砭峪水库的水源,也为了山民的生活方便。</h3> <h3>槐子花开的正好,香气飘荡。<br>不能辜负了大自然的赏赐,拿起竹竿摘一兜兜槐花,回家做麦饭。好吃的很。</h3> <h3>瞧,老袁出马一个赛俩。</h3> <h3>纯天然无农药化肥,香甜可口,营养丰富,难得的美味。</h3> <h3>农民种的香菜(芫荽),吃不完,花开引来蜜蜂忙采蜜。</h3> <h3>享受阳光下的午餐</h3> <h3><br>今天老袁跟我登山,享受待遇不低。她老公苏老师早早起来,烙油饼,炒菜,洗水果。生怕把老袁饿着。<br>如今农家乐吃腻了,想在大自然怀抱里,看着风景,吹着山风,听着鸟鸣,边聊边吃,不受凡尘任何打扰。“不受尘埃半点侵”,美哉。</h3> <h3>眼前有美餐,身旁是大山。<br>老袁来陪伴,好似活神仙。</h3> <h3>山路十八弯,开车需小心。眼前可能是不久前的车祸。</h3> <h3>皂角树。<br>它的刺看到了吗?是一种中药。</h3> <h3>它的花这样子,似乎一兜喽花才能长成一个皂荚。小时候经常有人用它洗衣服。</h3> <h3>下面的花认识的人恐怕不多,别看它花小,可是结出的果子却不小,像目前市面上的大土豆一样的,叫八月炸。果实甜甜的,只是仔太多而果肉少,再加之藤科植物攀附在高高树上,很难够到的,所以一般人没有口福。</h3> <h3>山杏快熟了,两个礼拜后,应该可以摘甜杏。</h3> <h3>这次上山,实在是很巧。<br> 未进到山里,在公路旁的麦田 看见一条一米多长的青蛇,把老袁吓得急忙扭头后退,蛇🐍 听到动静逃窜的更快,看来是都被对方吓到了。<br> 后来遇到一对中年夫妇,闲谈几句,他们是子午镇人,每年至少260天以上在山里,当我们露出惊讶,他们说是抓蛇者,一斤蛇一百元卖给饭店。看他们说话开心的样子,根本就没有柳宗元笔下的捕蛇者那副“言之,貌若甚戚者”的痛苦之态。看来这一对捕蛇者艺高人胆大,投资少收入高,故幸福指数也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