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音】“一个目击者的见证”

孫耀寧

<h3><b>【寧音】</b></h3><h3><b>當時還有人批評肖斯塔科維奇道:「假若你愛藝術,那麼,年輕人,現在你怎麼能向我提起骯臟的金錢呢?」但是,沒有錢,肖斯塔科維奇靠什麼吃飯呢,這明顯是想搪塞肖斯塔科維奇嘛,多麼卑鄙的言辭,欺騙一個十七歲的少年。為此,肖斯塔科維奇內心很窩火,他當時厭惡藝術,認為世界上所有動聽的語言都沒有任何價值...</b></h3> <h3><b>【寧音】</b></h3><h3><b>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維奇·肖斯塔科維奇是前蘇聯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b></h3> <h3><b>【寧音】</b></h3><h3><b>肖斯塔科維奇也是一位「顛僧」式的作曲家。他能看到和聽到別人一無所知的事物,他追求內心創作的自由,不屈從於權力意志,但又不公開頂撞當局,所以另辟蹊徑,成為了「顛僧」,要知道,頂撞當局的後果很嚴重,隨時可以讓一個人「失蹤」,當時被「失蹤」的人不計其數,人們生活在一種恐慌之中。</b></h3> <h3><b>【寧音】</b></h3><h3><b>每一個人都是一個「見證者」,去「見證」我們所處的時代。回憶也許並不那麼美好,但是忘記就意味著背叛。</b></h3> <h3><b>【寧音】</b></h3><h3><b>經典深入人們的心靈深處,歷久彌新,喜愛的樂曲總是百聽不厭!</b></h3> <h3><b>【寧音】</b></h3><h3><b>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二圓舞曲旋律里隱含著淡淡憂鬱,宛如末代宮廷,曲終人散,破敗荒涼,孤獨的圓舞曲</b></h3> <h3><b>【寧音】</b></h3><h3><b>《第二圓舞曲》是世界著名的圓舞曲,最初系他為前蘇聯1955年拍攝的電影《第一編隊》所寫的電影配樂片段,後被編入他的作品99號。該曲流傳至今,已成為當今國際上許多知名的樂隊樂於單獨演奏的膾炙人口的名曲。</b></h3> <h3><b>【寧音】</b></h3><h3><b>「一生等待被槍決的音樂家」,被譽為是二十世紀其中一位最重要的作曲家肖斯塔科維奇,創作了15首交響曲,15首四重奏,小提琴、大提琴及鋼琴協奏曲各2首,大提琴奏鳴曲,鋼琴五重奏,歌劇《鼻子》、《穆森斯克郡的馬克白夫人》,芭蕾舞劇《黃金時代》,管弦樂《爵士組曲》兩套,《節日序曲》,鋼琴獨奏《24首前奏曲與賦格》等</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