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阶前春草吹又绿,初心未改敬忠魂。</h3> <h3> 为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我校联合三味书屋研学教育中心于2018年4月20日带领500余名师生到“共和国的摇篮”瑞金开展红色研学活动。</h3> <h3> 21日一早,同学们在学校站着整齐的队伍等待出发。一张张稚嫩的小脸透着兴致勃勃,期待着未知的旅程。带队教师们反复清点、仔细确认学生到达情况,确认到齐后领着学生们登车出发。一路载歌而行,平安到达瑞金。</h3> <h3>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h3> <h3>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我们研学旅行的第一站就是瑞金市叶坪革命旧址群。刚下车全体师生整齐有序的列队到红军烈士纪念塔下开展烈士公祭仪式。苍松柏翠,庄严肃穆,全体人员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高声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肖贵群校长在仪式上发表讲话时指出此次研学旅行目的在于寻访红色古都,传承红色基因,我们享受着先辈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更应珍惜此次寻访英雄故地的机会,让我们怀着对英雄的敬畏,走进历史,铭记历史。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研学中的各项活动,安全研学,快乐学习。随后,全体人员脱帽,向烈士默哀,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崇敬缅怀之情。教师代表们向烈士敬献花篮,并仔细整理了花篮上的红色缎带。鲜艳的花朵寄托着师生对革命烈士的无限敬仰和深切怀念。最后学生们向烈士集体宣誓,嘹亮的誓言在空中久久回荡。烈士长存,丰碑永恒。</h3> <h3><font color="#010101">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成立的初心和最根本的宗旨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了让学生对历史有更直观的认识,研学第二站就在红井革命旧址群。学生们进入景区在老师和教官们的带领下秩序井然的参观红井,品尝清澈甘甜的井水;进入列宁小学的教室,体验别样的课堂。一桌一椅,一口清澈水井,一间平等受教的教室。所见所闻让学生们渐渐回到那个艰难的年代,明白共产党为改善百姓生活克服重重困难做出的无数努力。</font></h3> <h3> 研学的第三站是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一进入馆内,安静的大厅庄重感扑面而来。同学们宁神静气听着老师讲解,泛黄的公文原件,老旧的枪支弹药,惟妙惟肖的伟人蜡像,英雄的英姿,伟人的事迹,一幕幕呈现在眼前,历史的画卷一下子铺展开。</h3> <h3> 研学的最后一站在二苏大旧址。22日下午全体师生汇聚到召开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中央政府大礼堂。朴素整洁的四方形的两层会场,还原了当年开会时的程设。会场虽小,却不减半分威严。通过师生问答互动等方式,学生了解了当时会议所处的危难环境和非凡的历史意义。有大国,才有小家。正是这些有志之士,这些杰出的英雄,为国家,为人民,不顾枪林弹雨,不畏生死,不怕牺牲,坚持着,顽强抵抗着,才有了我们如今伟大的祖国!最后在场师生带着对英雄们深深的悼念,深情地齐唱国歌。</h3> <h3><font color="#010101"> 本次活动在嘹亮的歌声中开始,又在昂扬的歌声中结束。歌声已随时间远去,但中国共产党人为解放全中国做出的牺牲我们永远铭记,建设中国的豪情仍激荡心中。</font></h3> <h3> 研学既是感受教育,也是行动教育。两天的研学之旅给学生们留下的除了丰富的历史知识,沉沉的红色情怀,还有第一次集体生活的点点滴滴。第一次这么多伙伴聚在一起用餐,在教官的引导下,明确餐前纪律后,学生们懂礼谦让。第一次在外留宿,学生们看到整洁的卧房欢欣鼓舞。第一次与这么多同学一起做游戏,了解团队的含义。军事化的管理让学生学会自律,在精心设计的集体游戏里学生学会合作,在生活点滴里学会照顾自己。离开父母的学生们迅速成长着,变得更坚强,更活泼,更独立。</h3> <h3> 回程时学生们对可爱的教官多有不舍,纷纷拍照留念。教官们也配合老师们尽职尽责,在每一次活动后都仔细清点人数,研学活动结束后护送学生全数安全返校。</h3> <h3> 参加完本次红色研学旅行活动后,学生们有了明显的成长变化。在场青少年们纷纷表示,本次研学使他们更加深刻了解英烈的光辉业绩,认识到英烈的无私奉献精神。今后将更加珍惜我们的幸福生活,在往后的学习生活中,将继承革命先烈优秀的革命传统,做个自强自立担当敢为的时代新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