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会保护自己吗 ……学点心理保护的方法

心茶

<h1>摄影:心茶</h1><h1>文字:参阅心理医生书籍和个人粗浅认识。</h1> <h1>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的需要和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当我们遇到挫折和伤害时,就会产生情绪上的焦虑、紧张、不安等,有许多方法可以使我们的心理减少伤害或少受伤害,这种方法就是心理防卫术。</h1> <h1>  心理防卫机制属于一种心理适应性反应,这种反应典型地采用习惯性和潜在意识的方式,以消除或降低一个人的内心焦虑、罪恶感以及找回失去的自尊。简单说,人们常用的“阿Q法"、酸葡萄心理等,就是心理保护的方法。 </h1> <h1>一、否认</h1><h1> 所谓“否认",是一种否定存在或已发生的事实的潜意识心理防卫术。是最原始最简单的心理保护的办法,否定并不能使我们完全否定问题存在的事实,只是我们否定对这些问题存在的注意力而己,其本质是躲避问题以代替面对问题。</h1> <h1>二、歪曲</h1><h1> 所谓歪曲作用是把外界事实加以曲解、变化以符合内心的需要。歪曲作用无视外界事实,与否定作用有相同性质,属于精神病性的心理防卫机制。</h1> <h1>三、外射</h1><h1> 外射作用又叫投射作用,是凭主观想法去推及外界的事实,或把自己的过错归咎于他人的一种心理防卫。比如一个心怀偏见的人,会否定自己的感受而说他不会愤恨别人,只是别人恨他或对他有成见;一个爱贪占便的人,也常常为产生这种坏念头而惭愧,结果,外射到别人身上,说别人怀疑他贪占公家财物,控制贪占欲望,从而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与外归因有相似处,把错误归咎于客观或他人,往往这种极其常用且不被自己所察觉,虽然能保护自已,同时会干扰我们看清自已。</h1> <h1>四、内射</h1><h1> 内射作用与外射作用相反,它是将外界的因素吸收到自己内心,成为自我人格一部分的一种心理防卫术。有选择地吸收、模仿某些特殊的人或物,称其为仿同作用。当个体吸收他人的优点而增强自己的能力,而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仿同心理使用过度或仿同了错误的模式,其行为反而会变得不正常了。</h1> <h1>五、转移</h1><h1> 转移作用是指对某一方的情绪反应转移到另一方的心理。这是人们常有的倾向,即把自己对某一对象的情感,诸如喜爱、憎恶、愤怒等……因某种原因无法向该对象直接发泄,而转移到其他安全或大家较易接受的对象身上,从而使自已的情感得到宣泄,心理得到平衡。“踢猫效应"是典型的转移作用的应用。一位职员,在公司受到上级责备,而不敢对上级发泄只好忍气吞声。回到家,粗声粗气对妻子乱发脾气,而妻子莫名其妙,窝了一肚子火也没处发,正好儿子回家到身边,便顺手给儿子一巴掌。儿子平白无故挨了一巴掌,但又不敢回敬妈妈,回头一看,小花猫在身后咪咪叫,抬起脚给了小花猫一脚……小花猫转身跑出门去,结果被路过的汽车……“踢猫效应"也可以说是,保护了自己,伤害了别人,往往受害者是最弱势者。因此,在发泄转移情绪时,一定要选择合理发泄对象。</h1> <h1>六、退行</h1><h1> 退行作用是指一个成年人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放弃自身比较成熟的应对技巧和方式,而使用像幼儿那种比较幼稚的方式去应付困难和满足自己的欲望的一种心理防卫术。人一生中难免有想重回到未成熟时代的表现以重温旧梦获取满足的时候,只要不影响自身正常社会功能,均可用退行作用来进行心理调节。</h1> <h1>七、幻想</h1><h1> 幻想作用是指一个人遇到现实困难和压力时,因认为自己无法处理而利用幻想的方法,使自己从现实中脱离开而耽于幻想的境界中,按照其情感与希望,任意想象应如何处理其心理上的困难,以得到内心的满足。弱小的小孩,用幻想的方法处理问题属正常情况,而成人用此法,比如别人无法正常处理某件难度较大的事或问题,他自己会说如果换成我应该如何如何去做,在潜意识里幻想自己能力有多强等,其实不然。幻想自己能力过高,往往导敢盲目乐观。幻想别人能力过高,从而宽容自己对失望和挫折行为的原谅。</h1> <h1>八、潜抑</h1><h1> 所谓"潜抑作用”是指不能被意识所接受的念头、感情和冲动,不知不觉抑制到潜意识中去的一种心理方法。换句话说,把不愉快的心情,在不知不觉中“有目的地忘却”,以免心情不悦。通常与”自然遗忘”因记忆痕迹的消灭而自然忘记性质不同,比如产生了某一不合道德之念头而感道害怕,立即采取抑制或潜在的办法,不敢呈现出来,更没有理性思考而拚弃错误的念头。而这些抑制在潜意识里尤其是很久以前的念头、冲动、感情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的正常行为,往往会做出莫名其妙的事情来。如果别人说您近期怪怪的或您自己也觉察到有奇怪言行的话,建议您应该静心认真反思一下,看看那方面没处理好,顺藤摸瓜,找出根源所在。潜抑作用有二重性。积极面能帮助人们控制足以引发罪恶感受的冲动与道德伦理相违背的念头,通过暂时“遗忘”来保护受创伤的心灵。同时潜抑作用也是一种消极逃避行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h1> <h1>九、压抑</h1><h1> 压抑作用是指当一个人的欲望、冲动或本能无法达到满足和表现时,有意识地去压抑、控制、想办法延期以满足其需要,以保持个体心境安宁的一种心理防卫术。是基本成熟的防卫机制,人们之间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社会秩序,很大成度上是依靠每个人的压抑作用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越是成熟、有修养的人,就越能自如地使用压抑作用。如果过分使用压抑,把自己本来无可厚非、正常的欲望或本能都拼命去压抑,以致影响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交往等,有可能导致为强迫症。</h1> <h1>十、隔离</h1><h1> 隔离作用是指将部分的事实从意识境界中加以隔离不让自己意识到,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往往是把观念和感觉分离,只留下人们可理解的观念,把可能引起不快的感觉隔离起来。如甲把乙打的流鼻血了,甲只说打了一拳,而把鼻子流血让人不舒服的“感觉"分离出去,更让自己和他人容易接受。女孩子不说月经来了,而是说"姨妈”、“朋友”来了,正是隔离起作用。</h1> <h1>十一、抵消</h1><h1> 是指以象征性的活动或姿态来抵消已经发生了的不愉快的事情,以补救其心理上的不舒服的一种防卫术。比如不慎打破碗,人们会说“碎(岁)碎(岁)平安”,因发生的事情无法弥补,只好做些象征性的事来抵消,做错事用作检讨弥补而减轻内心的不安。</h1> <h1>十二、反向</h1><h1> 反向作用是指把别人或社会所不能接受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它的反面,使之成为可接受的一种心理防卫术。人有许多原始冲动和欲望,由于是自己及社会所不能容忍和不许可的,故常被压抑而潜伏到潜意识之中,不为自我所觉察。如某人某行为过分,很可能暗示在潜意识刚好有相反的欲望。被压抑在潜意识里的欲奴其实并未被改变或消除,仍然具有强大的驱动力,随时伺机暴发。使用得当,不仅无害,而且可能有助于人们的社会适应能力。</h1> <h1>十三、补偿</h1><h1> 是指个体企图用种种方法来弥补其生理、心理缺陷或行为上的受挫,从而可以重拾个体自尊和自信的一种心理防卫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乃补偿作用。如有学生文化课成绩不好,在体育上大显神手,用体能补偿学习成绩不足引起的不安。合理应用补偿可形成一种强有力的成就动机和有效能的力量,以适应弥补和改正自己的缺陷和不足。</h1> <h1>十四、合理化</h1><h1> 合理化作用是指个人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所要追求的目标,以及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规范时,用有利于自己或为社会所容易接受的理由来为自己辨解,将面临的窘迫处境加以文饰,以隐瞒自己的真实动机或愿望,从而为自己解脱的一种心理防卫术。一般来说,每种现象或事件的发生,都可用许多理由与方法进行解释,合理化是从个体内心动机出发,从一大堆理由中选择一些合乎自己内心需要的理由去特别强调,而忽略其他理由。越是发于情感的,越是以自我为出发点,在各种动机当中所起的作用越大。如吃不到葡萄说是酸的,红颜祸水、红颜薄命等,贬低别人,自己没有或得不到就是不好的心理。与之相反的“甜柠檬”心理,如憨人憨福、破财免灾等说法,不说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不好,而百般强调凡是自己的都是如的。所以说,合理化作用运用得当,可以消除紧张心理、缓和心理气氛、减少冲动性攻击性的可能性。若运用过度,可能会妨碍人们追求真正需要的东西。</h1> <h1>十五、升华</h1><h1> 升华作用是指把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需求的原始冲动或欲望,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的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心理防卫术。如果人们将内在的冲动或欲望,导向比较崇高的方面,使其有利于社会和本人的形式表现出来时,无意识欲望即得到满足,这个过程叫升华。如某人事业或爱情受挫后,转向写诗、写小说、绘画、弹琴等,抒发自己被压抑的情感,就是升华作用。</h1> <h1>十六、利他</h1><h1> 是指采取一种行动不仅能直接满足自己的欲望与冲动,同时所表现的行为又可帮助他人、有利于他人,受到社会赞赏的一种心理防卫术。如某人喜欢小孩,自己想办法去干幼教工作,既满足了自己的欲望,又利于他人和社会。</h1> <h1>十七、幽默</h1><h1> 当一个人处境困难或陷于尴尬境地时,有时可以通过幽默间接表达潜意识意图,在无伤大雅的情形中,表达意念,处理问题,这种心理防卫术称之为幽默作用。</h1> <h1>十八、驼鸟心理</h1><h1> 驼鸟遇到危险时往往把头埋在沙子里面,这样就认为危险消失了,自已就不害怕了。这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当人压力过大时,明知问题要发生,而不采取积极对策处理,致使问题更趋于复杂,这是不敢面对问题、不敢担当的懦弱行为。</h1> <h1>心理健康的维护</h1><h1>1、源头入手,改变认知</h1><h1> 认知是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它包括一个人的思想观点、闸释事物的思维模式、评价是非的标准、对人对事物的基本信念等。如果改变了认知评价,则行为上才会有所变化。</h1><h1>2、调节情绪,丰富情感</h1><h1> 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而产生的心理体验,是伴随特定生理反应与外部表现的一种心理过程。</h1><h1> 情绪直接影响个体的身体健康,既能导致身体疾病,也能治疗身体疾病。</h1><h1> 情绪、情感还能影响人的心理健康与人格发展。</h1><h1> 因此,学会一些自身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是非常有必要的。</h1><h1>3、缎炼意志,积极行动</h1><h1> 意志是自觉确定目标,根据目标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通过确立适当的目标,理解行动的后果,严格自律、自省觉悟,对意志的锻炼和品质的培养很有帮助,从而提升自身身心健康水平。</h1><h1>4、完善人格,达至整合</h1><h1> 人格是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相对稳定,具有在不同时空背景下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包含人的性格、气质、能力以及需要、动机、价值观等。培养良好性格、完善人格,不妄自菲薄,也不怨天忧人,只有真正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才能整合提升自己。</h1><h1>5、人际和谐,悦纳他人</h1><h1> 亚里士多德说过:能独立生活的人,不是野兽,就是上帝。因此处事为人时,对得起他人,也对得起自己。有些人不必深交,有些事也不必嫉恶如仇。凡事退一步海阔天空,遇人让三分路窄林深,“难得糊涂”也是一种胸怀和智慧。</h1> <h1>  有形于内必行于外。万法生于心,只有从自己内心出发,让自己真正强大才是最好的自我保护方法。</h1><h1>  献上佛家偈语与朋友们共亨:</h1><h1>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h1><h1>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h1><h1>——神秀大师</h1><h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h1><h1>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h1><h1>——惠能禅师</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