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在中国诺大的土地上,如果要说出一个一生必去的旅行之地,那必然是西藏。</h3><h3>西藏自治区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地处北纬26度50分-36度53分,东经78度25分一99度06分之间的青藏高原上,平均海拔超过4800米,境内海拔超过7000米的高峰有50多座,其中8000米以上的有11座。加之气候寒冷、气压低、空气稀薄,所以素有"世界屋脊"和"世界第三极"之称。西藏东面、北面分别与四川、云南、青海、新疆等省接壤,南面同印度、锡金、不丹、缅甸等国毗邻,西面与克什米尔地区相接,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200多万人口的自治区。西藏以其雄伟壮观、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闻名宇内。她地域辽阔,地貌壮观、资源丰富。西藏有着壮丽的河山,奇特的民族风情、星罗棋布的寺庙和仙境般的自然景观。踏上那陌生而神奇的土地,一定会使您如痴如醉,陶然于天地间。游览的参观点有60多处,形成了以拉萨为中心、日喀则、山南相结合,辐射那曲、阿里、林芝等。</h3><h3>西藏,被誉为人间天堂,是因为她的蓝天白云、雪山草地、神山圣湖,辽阔、壮美、神秘。虔诚来到这里,收获的不只是风景,更多是心灵的洗涤,会为藏民的信仰感动,会为藏民神圣的虔诚肃穆感动,会觉得人是那么渺小,心却是那样宽。<br /></h3><h3>西藏曾经是我一个遥远的梦,但2018年3月23日,我满怀憧憬和忐忑的心情踏上这片神秘的土地,开始为期10天的西藏之旅。</h3><h3><br /></h3> <h3>一早从深圳飞重庆转机飞拉萨,可谓奔波辗转,到达拉萨已经是接近黄昏时分。</h3><h3>拉萨,在藏语中是"圣地"的意思,她坐落在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北岸,海拔近3700米,是一座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因平均年日照时间长达3000多个小时,所以拉萨又被称为日光城。拉萨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和政治、经济、文化及宗教活动的中心。市内和郊区名胜古迹众多,布达拉宮、大昭寺、哲蚌寺、色拉寺和甘丹寺弛名中外。</h3> <h3>入住具有100多年历史的藏式民居,现在已经改成"诺布雅居"商务酒店,但其装饰风格延续着浓浓的藏式民族风。</h3> <h3>每个初到拉萨的游客,或多或少都会出现缺氧"高原反应"的不适,我也不例外——头晕、瞌睡、心悸、气喘,庆幸这些不适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第二天晨起发现天气晴好,早餐后就迫不及待去游览神圣的雪域圣殿"布达拉宫"。</h3> <h3>布达拉宮,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上,主体建筑分为白宮和红宮两部分。宫殿高200余米,外观13层,内为9层,宫殿前是布达拉宫广场。</h3> <h3>布达拉宫属于不对称建筑设计,利用拉萨相对平坦的地势,这座红山格外突出,整体建筑依山就势,气势磅礴、庄严雄伟。</h3> <h3>这座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雄伟的宫殿是拉萨乃至西藏最重要的象征。它最初是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建,而后经1300余年的不断修建,才得以有今日这般雄伟面貌,是西藏拉萨干百年来的象征。</h3> <h3>布达拉宮建造时使用了一种特殊的材料,叫白玛草。把白玛草剥去外皮,浸在红土中,用牛皮捆扎后成捆摞起来覆于墙体之上或塞入墙体之中,有防腐、减震、防火的功能。这种草据闻可以维持10-15年。</h3> <h3>每年的9月22日,布达拉宮会重新粉刷外墙。这是藏族人民自发的,有钱出钱,没钱出力。粉刷的材料都是纯天然的,用牛奶、糖、蜂蜜、藏红花混合上红土或石灰搅拌成涂料,靠近真的还能闻到淡淡的奶味。</h3> <h3>布达拉宮的主体建筑由三部分组成。红宫居中,东连白宫,西接扎厦,三者相互贯通,浑然一体。一般白宫和红宫轮流开放。红宫主要是宗教活动场所和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白宫则是行政办公和体息的地方。</h3> <h3>红宮是达赖的灵塔殿及各类佛堂。共有灵塔8座,其中五世达赖的是第一座,也是最大的一座。据记载仅镶包这灵塔所用的黄金就达119万两之多,并且经过处理的达赖遗体就保存在塔体内。西大殿是五世达赖灵塔殿的享堂,它是红宮内最大的宮殿。殿内除乾隆御赐涌莲初地匾额外,还保存有康熙皇帝所赐大型锦绣幔帐一对,为布达拉宮内的稀世珍品。从西大殿上楼经画廊就到了曲结竹普(即松赞干布修法洞),这座公元七世纪的的建筑是布达拉宮内最古老的建筑之一,里面保存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及其大臣的塑像。红宮内的最高宫殿名叫萨松朗杰(意为胜三界),其中供奉清乾隆皇帝画像和"万岁"牌位。大约自七世达赖格桑嘉措起,各世达赖每年藏历正月初三凌晨都要来此向皇帝牌位朝拜,以此表明他们对皇帝的臣属关系。</h3> <h3>白宮是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曾是原西藏地方政府的办事机构所在地,高七层。白宫因外墙为白色而得名,现存布达拉宫最古的建筑是法王洞。9世纪时,布达拉宫因吐蕃内乱遭到破坏,仅存法王洞。洞内供着据传为松赞干布生前所造的他自己和文成公主、尼泊尔尺尊公主等人并列的塑像。最顶层是达赖的寝宫"日光殿",殿内有一部分屋顶放开,阳光可以射入,晚上再用蓬布遮,因此得名。日光殿分东西两部分,西日光殿(尼悦索朗列吉)是原殿,东日光殿(甘丹朗色)是后来仿造的,两者布局相仿,分别是十三世和十四世达赖的寝宮,也是他们处理政务的地方。这里等级森严,只有高级僧俗官员才被允许进入。殿内包括朝拜堂、经堂、习经室和卧室等,陈设均十分豪华。</h3> <h3>进入布达拉宫参观,安检是非常严格的,游览时也只能在宫殿外部才可以拍照。我们跟着领队的讲解,了解到很多西藏的文化、宗教、历史。</h3> <h3>参观布达拉宫是件费体力的事情,因为是高原地区,拾级而上的台阶走的气喘吁吁。</h3><h3>我们游走于金碧辉煌的佛殿、灵塔、寝宫、回廊之间,灯光渺渺,窗帏低垂,酥油的味道四处弥漫,整个人好像落入了个晦暗古老的梦境。</h3> <h3><br /></h3><h3>夜幕下的布达拉宫就是一幅壮美的工笔画。</h3><h3><br /></h3> <h3>大昭寺藏语为"佛殿"。大昭寺是朝圣者的终极目的地,是拉萨最古老的寺庙,释迦摩尼佛堂是大昭寺的核心,佛堂为密闭院落式,被西藏的佛教信徒奉仰为世界的中心,乃至宇宙的中心。藏族人民有"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在西藏有"去西藏没去大昭寺就等于没去西藏"之说。</h3> <h3>大昭寺是信徒们膜拜的殿堂。人们不远干里匍匐磕着等身长头来到拉萨,来到佛祖的身旁,只为洗去今生的罪孽,免去来生的苦难,修福添功德,让灵魂有个归宿,孩子从小心灵就受到宗教的洗礼。</h3> <h3>大昭寺街上随处可见三步一叩首的信徒,他们手上套着木板,走两步,第三步时候就一下匍匐在地上,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面庞也紧贴地面,身上脸上全是灰尘泥土,那份度诚,对佛祖的虔诚,无人能及。</h3> <h3>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市局规式。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h3> <h3>转山转水转经桶,祈求安康万事如意!</h3> <h3>八廓街: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圏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线路。</h3> <h3>现在的八廓街已然成为商业中心,各门店均为小商品购物店了,想买纪念品的可以从此地购买。</h3> <h3>"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这是仓央嘉措写给他最爱的女人玛吉阿米的诗,所以西藏这个以"玛吉阿米"命名的酒吧,让喜欢仓央嘉措的人都聚集于此,在这里喝岁月读时光,感受仓央嘉措才懂的的浪漫洪荒……</h3><h3>巧遇一对情侣在拍婚纱照,祝福她们爱情甜蜜、幸福美满!</h3> <h3>玛吉阿米西餐吧位于大昭寺旁,门庭若市,成了游客必打卡的餐厅,美味佳肴名不虚传。店内具有浓都的藏式风情,窗台上摆放着许多留言本,写满世界各地旅游者的感受。三楼露台是俯瞰八廓街的绝佳位置,在这里喝茶、晒太阳是一种享受。</h3> <h3>饮一杯酥油茶,把安康吉祥带回家。</h3> <h3>不穿越雪山,无以见桃花。拉萨前往林芝的必经之路上,矗立着米拉雪山。米拉山口海拔5013米,应该是整个林芝地区海拔最高的地方了。到达米拉山口的时候,刚刚下大雪,眼前白雪茫茫。这里是林芝和拉萨的地理交界处,而由于米拉山海拔较高有隔绝效应,山口东西两侧景色完全不同,东侧是绿植茂密的林芝,西侧则干旱苍凉,反差极大。</h3> <h3>五色经嶓在西藏地区随处可见。经幡有各种形状,方形和三角形居多,有的拉成横条有的拉成山行。五种颜色分别代表了监天、白云、黄土、绿水、红火。</h3> <h3>雨雪天气造成部分道路封闭,车辆有序等候放行。</h3> <h3>看着雪花飞舞、我们玩性大发,在白茫茫的雪地上遛狗逗趣。这只可爱的小狗狗是我们领队的宝贝,名叫"小不点",在旅途中曾经带给我们无数的乐趣。遗憾的是在八一镇不慎走丢了,多方寻找未果。但愿"小不点"遇到的新主人能善待它吧!</h3> <h3>山上白雪皑皑、山下牛羊成群。</h3> <h3>巴松措又名措高湖,藏语中是"绿色的水"的意思,湖面海拔3700多米,湖面面积达6千多亩,位于距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50多千米的巴河上游的高峡深谷里,是红教的一处著名神湖和圣地。巴松措在1994年被评为国家风景名胜区,同时被世界旅游组织列入世界旅游景区(点),2001年被国家林业部授予国家森林公园称号,2017年8月,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h3> <h3>巴松措风景区集雪山、湖泊、森林、瀑布、牧场、文物古迹、名胜古刹为一体,景色殊异,四季不同,各类野生珍稀植物汇集,实为人间天堂,有"小瑞士"美誉。巴松措湖水清澈见底,四周环绕的雪山倒映其中。沙鸥、白鹤浮游湖面,湖水透明可见游鱼如织,情趣怏然。如今刚好是春季,湖四周鲜花烂漫,雪峰阵列并倒影湖中,景色宜人至极。</h3> <h3>距岸边大约百米处有一座小岛名为扎西岛,传说该岛是"空心岛",即岛与湖底是不相连而漂浮在湖水上的。虽然只是个传说,却让人觉得蔚为神奇,我们到岛上游览,丝毫没有空心的感觉。</h3> <h3>突然下起一阵小雨,天色也慢慢的暗淡下来,刚刚看到的湖面倒影也随之消失,只见山间云雾缭绕,很快就把雪山遮蔽。</h3> <h3>浓雾下的"空心岛"多了一份神秘感。</h3> <h3>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横断山脉三座巨型山脉的交汇处,1998年10月10日被国务院正式命名为"雅鲁藏布大峡谷"。</h3> <h3>我们乘坐观光车进入景区,往返车程约50公里。景区内共有四个景点。第一个景点是干年大桑树,传说是由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亲手种植的,树干硕大挂满了哈达,树的背后即是南迦巴瓦雪山。而向下看则是峡谷内河边的美丽村落。第二个是南迦巴瓦观景台,此处是观赏南迦巴瓦雪山最佳视角之处。第三个观景台是峡谷大拐弯,可以看到河水拐弯山势蜿蜒的视角,游人可以拍照摄影,最后一个停车点即为终点直白村,这里也是观看南迦巴瓦的最佳地带,可以在最低处欣赏雪山的壮阔。</h3> <h3>雅鲁藏布江一号大拐弯。大峡谷全长504.6公里,最深处6009米,平均深度2268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远远大于全球第二的帕隆藏布大峡谷及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h3> <h3>雅鲁藏布江二号大拐弯。</h3> <h3>大峡谷入口处是南迦巴瓦峰最美的桃花源,张眼望去,桃花繁盛似锦,江水碧绿如玉,雪山挣脱云雾的缠绕,显得格外的俊美挺拔。此时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凝聚了所有的美,张扬着世界第一大峡谷的狂野个性,令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h3> <h3>雅鲁藏布江蜿蜒而过,使得这里的桃花也与别处不同。大片大片的桃花如燃烧的粉色火焰,艳丽而不媚俗,淡雅又不失魅惑,映着远处皑皑的的雪山,湛蓝的天空,碧绿的湖水,美得词穷。</h3> <h3>峡谷深处桃花源——由于三月大部分雪山还未融化,雪山下的野桃花密密匝匝地盛开在江边,穿梭其中,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当中。江南的桃花在烟雨断桥、横笛诗赋里:中原的桃花在丛山峻岭、红墙古寺和暮鼓晨钟里;只有林芝,数不尽的桃花开在绵延数百里的雅鲁藏布江峡谷中,开在绝壁上,大江畔,雪山间,高原里;在艳阳天、飞雪中、急雨里.在望不断的无限锦绣江山!</h3> <h3>索松村是3月赏桃花的首选之地。两岸的山坡上,桃林与麦田交相辉映;三面环山的桃花,江水倾泻而下,涧边长满了野生桃树,只可远观不可近玩。</h3> <h3>我们入住的藏式民宅独具特色,客房的窗户直对南迦巴瓦峰,无论是傍晚还是清晨,落差5000米直观南迦巴瓦的磅礴霸气会让你毛孔顿开。</h3><h3>但藏式民居生活条件有限,经常停水停电,我们入住的当晚就停电了,20多人的团队等候两个公共卫生间,没有热水洗澡,每个人只靠着手机微弱的照明简单洗簌,然后和衣就寝,非常艰苦的体验。</h3> <h3>索松村由于位于半山腰,面对南迦巴瓦峰,脚下又是雅鲁藏布江和成片的桃林,因此这里成了众多摄影爱好者拍摄南迦巴瓦峰和桃花的绝佳位置。由于雅鲁藏布江两岸山峰的阻隔,北方的冷空气很难到达索松村,所以这里云雾嫽绕加上桃花盛开如同传说中的仙境,每个人到达此处,无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里简直就是摄影师的终极梦想。</h3><h3>为了能一睹南迦巴瓦峰真容,我们强忍刺骨寒风苦苦等待,从黄昏守到天黑,依然不见其真容。</h3> <h3>南迦巴瓦峰是中国西藏林芝地区最高的山,海拔7782米,是世界第15大高峰,有"西藏众山之父"之称。南迦巴瓦峰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所以它也被称为"羞女峰"。南迦巴瓦峰充满了各种神奇传说,居住在峡谷地区的人们对其有着无比的推崇和敬畏。南迦巴瓦雪峰展露真容,每年平均约只有65天,所以能一睹南迦巴瓦峰真容的人是非常幸运的。</h3> <h3>第二天上午翻越色季拉山口,海拔4728米,可以远眺远处的南迦巴瓦峰。此时天气晴朗,阳光穿过大片的白云照在南迦巴瓦峰上,往日缭绕着如同哈达般的云雾散开了,我们终于见到了壮美无比的南迦巴瓦峰,此刻的我兴奋不已发出了欢呼。</h3> <h3>南迦巴瓦峰是中国最美丽的山峰,山峰连成的形状好似一位仰卧的少女,最高峰是少女的胸部,往右侧分别是少女的颈部、下颏、唇部、鼻子、眼睛、额头。</h3> <h3>西藏的春天是从林芝开始的,远处高耸的南迦巴瓦还是白雪皑皑,身旁的雅鲁藏布江的冰面也没有消融,而桃花却像报春的精灵,一朵朵,一簇簇,一棵棵,一片片,在天地间连绵起伏铺陈渲染开来,打破了雪域的高冷范儿,肆意涂抹着。</h3> <h3>林芝,拥有中国最美的春天。林芝的桃花各县都有,一般是每年在林芝市的巴宜区嘎拉村开幕,北有工布江达县,南有米林县和和波密县,其中,波密县的桃花沟绵延30公里,号称中国最长的桃花沟。这桃花盛开的时候,西藏的冬天还未退去银汝,西藏江南林芝的桃花却已如藏族姑娘脸上美丽的高原红,如醉霞绯云般争相斗艳,"雪域小江南"在这个季节显得分外妖娆。</h3> <h3>桃花沟:延绵四五十公里的波密桃花谷已在2016年11月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评为"中国最大的桃花谷"。桃花谷主要包括扎木镇、古乡、倾多镇的9个村,约有光核桃树18-20万株。</h3> <h3>在内地,鲜有百年以上的桃树。这里你会见到百年,甚至传说中三百年的桃树。它们老而弥坚,开出的花,独具风韵,让人心生敬意。</h3> <h3>林芝的桃花全部野生,一片片苍劲的野桃林依山而上,粗壮结实的树干和柔弱的花朵相得益彰,仿佛在告诉人们,生在林芝,生在西藏,连花朵都会变得壮美。</h3> <h3>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早在几百年前,就在他的情歌《不负如来不负卿》里,提到林芝的桃花比美人还美,每年的3、4月份西藏大部分地区还未退去冬日的银妆,巍峨的雪峰也还覆盖着茫茫白雪,但林芝的桃花已如醉霞绯云般地竟相绽放于枝头,开遍山野的桃花如同粉红色的海洋,那画面如临梦中仙境,又好似油画的浓墨重彩,引得无数旅人千山万水为花而来为她而来,为中国最绝世独立、如梦如幻的桃源而来!</h3> <h3>林芝桃花盛开的肆意又狂野,像是春天的精灵,只在这个时刻绽放,不遮不掩,用最引人注目的姿态告诉游人,它们要承包春天所有的美。</h3> <h3>漫山遍野的桃花与田间的青苗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幅美不胜收的山水风景画。</h3> <h3>三月桃花雪,多有诗境啊!在林芝你可以见到春雪和桃花妖娆共舞景象,这满山满天满眼的桃花,仿似纷飞漫天的飘雪。</h3> <h3>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h3><h3>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h3> <h3>林芝桃花,许你一场三生三世的浪漫……</h3> <h3>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h3> <h3>在林芝,人们为花而狂,也为雪山碧水、为飞云清风、为穹庐天地而狂。</h3> <h3>但凡看过林芝花开成海的人,都会误以为自己到了天堂。</h3><h3><br /></h3> <h3>"云带挂山腰,雪山影河谷,田地绿色浓,农舍错落间,牛马悠然行,桃花遍地现",这是林芝春天的景象。</h3> <h3>花开堪赏直须赏,我陶醉在林芝的烟雨桃花中,心想:把林芝比作世外桃源并不为过。区别只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东晋南北朝时逃避战乱的理想家园;而林芝则是当今我们心目中远离城市暄嚣和横流物欲的纯净圣洁之地。</h3><h3><br /></h3> <h3>风景在路上:</h3><h3>佛掌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因沙丘与水中的倒影形如双手合十的佛掌而得名。</h3> <h3>尼洋河是位于雅鲁藏布江北侧的最大的支流,也是雅鲁藏布江的五大支流之一,发源于米拉山側古冰川作用的围谷,全长307.5KM,当地称"娘曲",意为"神女之泪"。</h3> <h3>作为林芝的母亲河,尼洋河总是在四季展现出最婉约的姿态迎接每一个游客,湛蓝的河水与嫩绿的柳树交相辉映,清澈、翠绿、洁白难分难辨地交融在一起。</h3> <h3>尼洋河流域出土过人类新石器时代的遗骨和墓葬群。藏人,比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与汉人血缘更近的民族。数万前我们与他们一起,从东南亚历经艰辛进入中国。只是在6000多年前才在黄河流域分道扬镳。后来他们为了生存转辗来到这里。</h3> <h3>最美川藏线318国道上的通麦特大桥,因历史上2000年的4月9日,西藏易贡发生特大山体滑坡,特别是易贡湖水溃坝暴泄后,原有的一座永久性的钢筋水泥浇筑的大桥及附近的一些公路被冲毁,川藏南线交通完全中断,墨脱、波密、林芝三县90多个乡成为与世隔绝的孤岛,故也称为通麦特天险,去年新建成的通麦大桥开通,使中断的318国道得以畅通。</h3> <h3>新桥与旧桥</h3> <h3>鲁朗林海:"鲁朗"藏语意为"龙王谷",是龙王爷居佳的地方,也是"叫人不想家"的地方。鲁朗海拔3700米,是一片典型高原山地草甸狭长地带。两侧青山由低往高分别由灌木丛和茂密的云杉、松树组成鲁朗林海。中间是整齐划一的草甸。草甸中,溪流蜿蜒,农牧民的村落星罗棋布。</h3><h3>因时间关系,我们没有深入游览鲁朗林海景区,但可以欣赏到大片原始森林雪松挂枝的壮观景象。</h3> <h3>古乡湖——是一个淡水堰塞湖。湖中有一小岛,岛面积1000多平方米,该湖地处318国道上,交通便利,是一个天然公园。</h3> <h3>嘎隆拉冰川,嘎隆拉山是南面印度洋暖水气和北面青藏高原高寒水气的交锋带,气候多变,令人生畏,加上地质构造复杂,活动剧烈频繁,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发生雪滑坡、泥石流,被当地人称为神山。山顶常年被冰雪覆盖,山上孕育着数条冰川,山顶上有冰雪融化形成的冰湖、天池,也有高山草甸,山上野花艳丽夺目,具备典型的现代冰川地貌。</h3> <h3>团友大多数来自南方,第一次看到这么壮观的冰川,个个都兴奋不已、手舞足蹈起来。</h3> <h3>卡定沟山高林密,犹如清新自然的天然氧吧,让人无限陶醉其中。</h3> <h3>卡定沟风景区位于林芝地区距八一镇24公里处的尼洋河畔卡定沟內,是典型的峡谷地貌,山高沟深,奇峰异石,古树参天,落差近200米的瀑布飞流直下,雄伟壮观,瀑布中一尊天然形成的大佛面目慈祥,在瀑布中时隐时现,天佛瀑布由此而得名。瀑布水小时如银链飘然而下,水大时气势磅礴、惊心动魄,岩壁上有自然形成佛像与守护者,沟谷中原始森林密布,有与藏传佛教浑然一体的优美传说。</h3> <h3>卡定沟里"神龟叫天"景观栩栩如生。</h3> <h3>人与藏獒也能很好相处哦</h3> <h3>羊卓雍措,藏语意为"天鹅池",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也称羊卓雍湖(当地人通常简称为"羊湖"),因为藏语"措"就是"湖"的意思。地理上属于山南地区的浪卡子县。湖面海拔4441米,湖岸线总长250千米,总面积638平方千米,湖水均深20-40米,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羊湖岔口较多,像珊瑚枝样,因此它在藏语中又被称为"上面的珊瑚湖"。</h3> <h3>西藏,有三大神湖,千百年来,纳木措、玛旁雍措和羊卓雍措以各自特有的自然魅力与众多神奇的传说,陶醉了多少朝圣者和游人。</h3> <h3>这里远离尘嚣,宁静悠远,肃穆静谧,时空凝固。鲜有现代人类制造出的各种嘈杂。远处有散落的牛群和婉转的鸟鸣,一派田园牧诗景象。</h3> <h3>羊湖是高原堰塞塞湖,大约亿年前因冰川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羊湖的水来自周围的冰川,湖水碧蓝碧蓝的,在耸立的山凹中,曲折蜿蜒。</h3> <h3>"罗布林卡"在藏语中意为"宝贝园林",是历代达赖喇嘛的夏宫(布达拉宮为冬宮),有人还把它称作"拉萨的顾和园"。</h3> <h3>园林很有特色,既有藏文化的影子,又吸收了内地园林的传统手法。罗布林卡内部有一座新宫,其建筑、壁画和装饰是西藏各大寺庙、宫殿、楼宇精华的集成。可以说,参观了新宫,就犹如浏览了全藏建筑物。园内植物多达百种,其中不乏藏式绣球等名贵花卉。</h3> <h3>参观罗布林卡</h3> <h3>来自全国户外联盟团友的大合影,这是一个有爱心、和睦并充满活力的团队,从陌生到熟悉,渡过了愉快的旅程,彼此结下的友谊令人难忘。</h3> <h3>这是我们在西藏期间乘坐的旅游大巴,安全、舒适,白马师傅驾驶技术很好,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h3> <h3>最后隆重介绍我们的领队米玛扎西(斑马),他是一位地道的藏族小伙,多才多艺,知识渊博:精通西藏宗教、历史、文化;通晓藏语、汉语、尼泊尔语、印度语、英语五门语言;会做藏餐、川菜、西餐;曾经是带领央视拍摄《第三极》西藏纪录片的金牌导游兼翻译。</h3><h3>认识斑马是我们的幸运,在这次短暂的旅行中让我们学习到很多臧文化,受益良多。斑马领队你辛苦了,非常感谢你的周到服务。</h3><h3><br /></h3> <h3>斑马领队除了做导游外,闲暇时间对饮食文化颇有兴趣。这是斑马领队独自经营的"汤之锅小院",酒吧酒水、藏餐、石锅、川菜、尼泊尔菜、印度菜应有尽有,既是老板又是主厨,经营"汤之锅小院",既是兴趣亦为交友。</h3> <h3>散团前一晚,斑马亲自下厨给我们做牛肉石锅,炖牛肉用的石锅是用一种叫做"皂石"的云母石砍凿而成,而这种石头仅产于墨脱,要靠背夫人从墨脱把原始石材背出来后,再由门巴族人用整块石材手工细心凿制,加工时要求下手力道匀称,一旦心急,皂石立被凿穿,所以这种石锅售价也非常昂贵。经这种石锅慢火炖制的石锅牛肉风味非常独特,汤味有一股淡淡的药材清香,肉嫩而有弹性。</h3> <h3>"汤之锅小院"位于大昭寺鲁固五巷62号,有想吃石锅的朋友可以不用到鲁朗,在拉萨就可以品尝到正宗的石锅了,食材新鲜,价格亲民。</h3> <h3>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但我们相信相逢的人会再相逢。再会了,伙伴们,愿你我有梦为马,随处可栖。</h3><h3><br /></h3><h3><br /></h3> <h3>错过了西藏,就错过了中国一半的美景,而错过了林芝,就错过了中国最美的春天。</h3><h3>三生三世太长,不如趁着阳光正好,一起赴林芝桃花盛宴吧!</h3> <h3>"漫步雅江畔、寻梦桃花源"之旅圆了一个"西藏梦"。西藏的美,是无法用相机所记录,无法用文字所描述出来的,只有亲身走近她,靠近她,才会心心相印,惊艳彼此的。西藏,世界最后一片净土,我还会再来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