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春光明媚的人间四月天,应邀到福州参加一个垂体瘤讲学活动。川中好友来福建发展多年了,有机会相聚,分外高兴。问我想看看什么?我说:看看三坊七巷吧。</p> <p> 之前听福建医大江常震教授说起林觉民烈士的故居就在三坊七巷,而且民国才女林徽因居然还是林觉民的侄女,徽因之父民国先贤林长民和林觉民是亲近的堂兄弟。自诩喜欢历史,早年也曾好读书而不求甚解,对这段历史却全然不知,惭愧惭愧。</p> <p>(林觉民(1887-1911),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p> <h3>(林徽因和父亲林长民)</h3> <p> 对林觉民烈士感觉亲近,一是因为中学时代读过烈士的绝笔《与妻书》。开头一句是"意映卿卿如晤",少年情思,幻想着将来也用这种笔调与自己爱侣通信。没承想时代发展,书信已非必需,或者说这种饱含深情至情的书信可能已成绝响。更充塞天地、感佩人心的是流溢于《与妻书》中那种为了追求自由、理想和天下人的福祉不惜牺牲自我的凛然浩然正气,读之常致泣下:</p> <p>"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p><p><br></p><p>"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p><p><br></p><p>"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悲啼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p><p><br></p> <p> 与觉民烈士感觉亲近的另一个原因却与自身有关,因我的外曾祖(母亲的爷爷,阿公的爸爸)林修明与林觉民姓名相近,虽无血缘,却有交集,同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所谓志同道合之辈。读觉民烈士的遗书也使我能在茫然的世间、悠悠的时空隔绝里约略一探外曾祖当年毅然赴死的心迹。</p><p><br></p><p> 林觉民烈士是福州人,母亲的家乡也即林修明烈士的家乡却是在闽粤赣交界处,广东梅州蕉岭县(民国旧称镇平县)的一个客家山村。梅州是我国著名的侨乡、足球之乡和文化之乡,蕉岭位于梅城之北,也是广东省东北部最靠省界的一个县,与福建龙岩市的上杭、武平接壤,地貌多山地和丘陵。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蕉岭曾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一部分。1934年,太祖毛公于江西会昌作清平乐词,人所熟知的是"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其实词的最后一句还说:"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站在会昌城外山上向南望,目力所及、"更加郁郁葱葱"的所在,就是我的 mother land。 </p><p><br></p> <p>(蕉岭长潭的美丽风光)</p> <p>我的外曾祖,林修明(1885-1911),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p><p><br></p><p> 修明公1885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上代已经侨居印尼,经营锡矿和橡胶业,日子过得富足。父亲林云轩因见几兄弟中修明公聪敏好学,颇有"书种",为了文化的根基不断,特意7岁时就送回国内读书,先就教于乡贤,后肄业于上海中国公学。因见国事腐败,百姓疾苦,耻于"东亚病夫"的称谓,立志体育救国,于1905年东渡日本,在日本体育学校学习。在日本期间与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党人过从甚密,同年由汪兆铭、蔡士吉介绍加入同盟会,正式走上革命道路。之后受同盟会委派回国,在梅州一带以教师为业,暗中发展同盟会会员,培育革命力量,从事推翻满清专制统治的活动。先后在家乡蕉岭中学、梅州松口中学、梅州丙村三堡学堂担任体育教席,教学体育和一般军事技术。后来的开国元帅、当年的客家少年叶剑英就曾在他任教的三堡学堂读书,深受其革命思想的影响。</p> <p> 据时人记述,修明公体格魁梧,性情诚笃,不苟言笑,颇有武功,练功时能以口衔起一石谷子。平时和朋友一起却朴实平易,很好相处,朋友们都爱重他,不料其骨子里却有着那样的刚烈。</p><p> 辛亥年春天,修明公听说黄兴和赵声等密谋在粤起事,急忙辞了教职,赶赴广州,参与筹划。起义之时,率领30名精干之士作先锋队攻打两广总督署,昼夜力战清兵,终因弹尽援绝,中弹壮烈牺牲,时年仅26岁。</p> <p> 我自己年幼时,阿婆曾带我在蕉岭南山脚下的山村,跟姑姑*和表哥表姐一起生活了两年。日子过得清苦,留下的却满满是幸福美好的回忆。懂事后知道了自己的这位祖先,内心是无比的崇敬和自豪。</p> <p> 外曾祖离世后,其师林岳东先生撰联:</p><p>"修到此生,碧血史中留姓氏;</p><p>明而赴死,黄花岗上悼英雄。"</p><p> 起义总指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期的领袖和先驱黄兴也为黄花岗烈士留下悲痛而情真意切的挽联:</p><p>"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p><p>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p><p> 孙中山先生一生曾多次撰文,并两次亲往黄花岗祭奠,在《黄花岗烈士事略·序》中对黄花岗之役予高度评价:</p><p>"满清末造,革命党人,历艰难险巇(xī ),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踬踣(zhì bó )者屡。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p> <p> 读大学时回广州,到黄花岗拜谒,见到门坊上中山先生题写的"浩气长存"四个大字,顿感血脉偾张,两侧太阳穴发紧。及到过了不惑之年再去,详读当时的一些文字记载,尤其是看到起义失败后烈士受伤身体残缺、浑身血污或带着刑具的遗体散落街头及乱草岗上的图片,内心才是真正无比的心酸和难过。</p><p> 史料分析,此役牺牲的烈士远不在72或86人,可能有百余名甚至两百人之多。只是在清廷大肆搜捕革命党人,腥风血雨,一片恐怖的情势下,受难者遗体难以收集,许多死难者的姓名、籍贯、生平难以查考。</p> <p>(林尹民(1887-1911)林觉民堂弟,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p><p><br></p><p> 资料上看,林觉民烈士的妻子陈意映在得知觉民被杀,接到遗书时当场晕倒,悲苦万分。之后勉强度日,在诞下遗腹子后两年,郁郁而终,年仅25岁。林家其后的家境,应证了《与妻书》中的预言:"吾家日后当甚贫"。留下的两个儿子,一个早逝,一个长大成人,除了文革中受到冲击外尚算平安度过了一生。</p><p><br></p> <p>(上图,传为部分被捕的黄花岗烈士遇难前留照)</p><p><br></p><p> 林修明烈士比林觉民烈士年长一、两岁,离世时仅留下一独子,就是我阿公,那时刚1岁多(百度百科中说是遗腹子,应属错误)。烈士遗孀,我称"婆太"的外曾祖母黄玉英一生未再嫁,含辛茹苦地抚育子孙,一直活到我出生到广东后才过世。阿公林捷忠的一生,却是饱经坎坷,早年因烈士余泽,被国民政府选派去日本留学,归来后在陆军工兵学校任法律和中文教官,抗战中历尽艰辛;解放后却因为之前的履历无由解脱,即欲在家乡中学教书育人而不得,背负了历史问题的沉重负担返乡务农,郁郁难伸,壮年含冤而逝,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代亦深受影响,即如少小离家,"走异路,逃异地"到四川工作的我母亲,亦难以完全避免。</p><p><br></p><p> 1983年,家父出差广东,作为孙女婿到黄花岗凭吊,曾作小诗一首:</p><p>"默然黄花岗,神思飘蕉乡。</p><p>九泉若有知,慨然不惆怅!?"</p> <p> 不知道林觉民和林修明烈士若九泉有知,看到百余年来世道、社会的变化和家人后代的人生遭际,内心会有什么想法?</p><p><br></p><p> 2011年,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之际,学界探讨得失,有学者甚至提出当年的暴力革命是不是社会的最佳选择?过于激烈的革命是否使中国错失了走上君主立宪、社会良性改革道路的机会?</p><p><br></p><p> 呜呼!普通百姓不是专业的人文学者,无法辨析和推演宏大的政治、历史议题,只是感觉中国历代总不乏"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义薄云天之士,但为何总多"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的暗黑时代?历史深处为何总有过多的忧思和迷惘?先行者为了国家和社会的进步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和惨痛的代价,而老大帝国在文明和进步的道路上依然蹒跚而行,举步维艰。</p><p><br></p><p> 离开三坊七巷,一百多年前那些血性男儿的音容和形象仍时时在我脑海里浮荡……</p> <p>(*注:阿公阿婆仅有三个女儿,外曾祖母训示,女儿都要当作儿子来教养,故我家称呼姨妈作姑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