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h3><div><br></div><div> 一、教学目的:</div><div> 1.认识甲骨文琴和牛字。並反映出商代就有了古琴的史实。</div><div> 2.明白成语“对牛弹琴”的文化意义,积累综合的传统国学文化知识,认识事物的思想方法。</div><div> 3.学习“枯笔法”书写琴字的絲弦部份。</div><div> 4.甲骨文绘画“对牛弹琴”作品创作。</div><div> 二、创作元素:甲骨文“琴”、“牛”。</div><div> 三、成语故事概述:</div><div> 这个故事选自《牟子理惑论》。东汉学者牟融(注,牟字为牛叫之声,以牛叫为姓氏,並尊称其为子,必定对牛深有研究)向儒生们宣传佛理时,往往引用《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就讲了《对牛弹琴》这个故事。</div><div> 《对牛弹琴》是牟融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战国时期,一个叫公明仪的人为牛弹奏乐曲的故事。说明不针对客观环境对象,因人制宜选择相应内容, 以至白费力气,得不到予期的效果。好在他及时进行因事制宜的调整,而取得了良好的关注与反映。</div><div> 四、 朗读原文:</div><div> 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①,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蚊虻之声、孤犊②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③。</div><div> 五、词句注释</div><div> ①操:琴曲。</div><div> ②犊(dú):小牛。</div><div> ③掉尾:牛因听到蚊、虻(牛蝇)的叫声,便摇尾驱赶。</div><div> ④奋耳:竖起耳朵。牛因听到小牛的叫声,便竖耳细听。</div><div> ⑤蹀躞(dié xiè):小步徘徊。</div><div> 六、朗读白话译文</div><div> 有个弹琴能手叫公明仪,他对牛弹奏一首名叫《清角》的琴曲,牛低着头吃草,就好像没听见任何声音一样。不是牛没/有听见,即使再美妙的曲子,只是引不起牛的关注而已。</div><div> 于是他变换曲调,弹奏出如一群蚊虻的嗡嗡声,还有一只孤独小牛的哞哞叫声。牛听了,马上摇动尾巴,竖起耳朵,因为不安而小步来回走动。</div><div> 七、成语的多视角解读:</div><div> 1.对牛弹琴比喻对不讲道理的人讲高深的道理,对不懂得美的人讲风雅。对不懂感恩的人讲感恩;是徒劳无益的白费力。</div><div> 2.办任何事情,都必须根据对象.找出引起对方关注的要素,才能引起相互的交流与关注。</div><div> 3.“对牛弹琴,不入牛耳。”实际是弹琴人没选好曲调的错。而不是“牛方”的错。所以要慎用“对牛弹琴”这个成语,去讥讽对方的愚笨,说同他们讲道理,是“对牛弹琴”白费劲儿。</div><div> 4. 但从主观积极的方面说,正是其不懂,才要施行教化啊。也许久而化之牛也知音。</div><div> 八 、作品评点:(略)</div><div> </div><div> </div><div><br></div> 九、回答以下问题:<div> 1.中国什么时候发明了古琴?凭什么确定?</div><div> 2.成语故事“对牛弹琴”的出处?年代?作者是谁?他为什么讲这个故事。</div><div> 3.对牛弹琴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div><div> 4.你能否说出你的甲骨文绘画,还有哪些笔画,构图,色彩不满意的地方。</div><div> </div> <h3> 十、小结:</h3><div> 1.本课的设计集甲骨文、书法、绘画、成语故事于一体。要在二小时的课程中完成,是有困难的。尤其是不经过成语的朗诵,回答提问等,这种课程设计会出现缺失,而流为形式,取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使课程设计者“对牛弹琴”,</div><div> 2.必须要家长在课后配合,给学生讲授和讨论本课文化内容,完成对文化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但很遗憾,这多半是不太可能的完成的,家长和学生忙碌于这种那种的学习中。</div><div> 3.如果这种教学设计,能使学生在学习书法的同时,积累综合的传统国学文化知识,认识事物的思想方法。那我只有坚持。家长应意识到,有必要配合完成学生的学习。</div><div><br></div> <h3> 首先练习枯笔的写法,写甲骨文琴字的糸时,写出弦的絲质感,这是写好琴字的关健。方法是:</h3><h3> 1.蘸墨适中,把笔锋舔得扁平一点,並在纸上试墨。</h3><h3> 2.用写括号()的弧线翻腕的方法,起笔停顿→运笔稍快→停顿,练习书写。</h3><h3> </h3> <h3> 朗读成语故事《对牛弹琴》</h3> <h3> 提问:学习《对牛弹琴》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的意义。</h3> <h3><font color="#010101">作品成为艺术装饰</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