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早就想到魂牵梦萦的母校去看看,那日,一位同学说,母校可能随时会被夷为平地,从此只能在回忆里重温了。此一语惊醒梦中人,去学校看看的想法日益迫切起来,今天趁着周末,约了同学三俩,一起驱车回到了我们曾经生活、学习了三年,又奠定了我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母校大池埝中学。</h3><h3> 大门紧锁。门前挂着不显眼的一个金底黑字的牌子,上书:大池埝中学。如果不是同学提醒,我几乎要找不到学校的大门,校门前的原野已经满是民房商店,学校的操场,建了一座规模不小的幼儿园。从门缝里看过去,那条曾经宽阔笔直的校园中心主干道,两旁的行道树有了岁月的沧桑,杂草丛生,一派荒芜。问了一位住在附近的阿姨,她说,校园没人了,也没人能打开大门。我们当然不甘心,绕着四周寻找能进去的突破口,正以为一筹莫展的时候,薛同学提示,从前操场的旁侧有个小门,不知能否进入。我们来到那小门处,门缝中看过去操场里堆满了废弃的大小轮胎,循着这条线索,顺利从旁边的轮胎店铺老板那里拿到了开门的钥匙。</h3><h3> 现实中的操场,比记忆里小了许多,从前的三月运动会,那是一场盛会,全乡的中小学生运动员还有啦啦队,都会来到这里,在运动员进行曲中,主席台前进行着运动员进场仪式,大家雄赳赳气昂昂在队列经过主席台时喊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口号。短跑,长跑,球类,跳远各种比赛同时在这里举行,热闹非凡。如今,操场还在,操场旁侧的男女生厕所都还在,昨日那千军万马势不可挡喊着号子的早操还在脑海,眼前却是满目苍凉,一片寂静。</h3><h3> 能进去学校的豁口,就在初三一班的教室西头,和老师房形成的道口,也是过去我们早操进入操场的入口。走到跟前我们同时惊呆了,里面的杂草充斥了教室前后所有的空地,甚至教室门口的台阶上都长出了比手腕还要粗的小树……拨开杂草树林,我们踏着一地草木,像探险一样在树林里凭着梦中的记忆寻找当年的影子。老师房,我们坐过的教室,去过无数次的一灶二灶食堂,打过开水的锅炉房,用磁铁吊过搪瓷缸的水窖,升过无数次国旗聆听过无数次薛校长教诲的学校主席台。。。昔时朗朗的读书声,下课后同学们的沸腾欢笑,老师慷慨激昂的讲课,都仿佛还在昨日,此刻却只余沉寂。站在荒芜旧景,心里念着母校昨日的辉煌,眼前呈现的却是一派颓败景象,时光荏苒物是人非,让人百感交集。</h3><h3> 用手机镜头记录下了30年后的母校,它老了,衰败而颓废,满目疮痍被遗弃在这里。然而,当它青春年少时,是多么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满载着老师和少年们热烈的梦想,又有多少少年在这里实现了人生的梦想,从这里起航。怀念曾经,一个班80名同学,老师仍然逐个听写单词查背课文;一名代课老师带三四个班的学生,仍然逐个认真批阅作业、测验卷子;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每周一测的试卷都是老师们纯手工加班刻印,十几平米的房间一张木板床,便是老师夜以继日办公兼生活的地方……那些背着馍包的孩子,带着家人惟有读书高的训示,住着大通铺,吃着开水泡馍,在老师"不吃苦中苦 难为人上人"的激励下挑灯苦读,就在这所学校里,老师和少年们一起创造了盛世辉煌~!</h3><h3> 我亲爱的母校,时隔三十年,我们又回来了,踏步在这熟悉的校园里,虽然你已老态龙钟面目全非,但是传承给我们的奋进精神却永远都在,它将指引着我们人生的方向,让我们"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让我们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让我们在真善美的人生中不畏艰险,砥砺奋进,负重更要前行!</h3> <h3>学校门口</h3> <h3>依稀可见的学校牌子</h3> <h3>大门缝隙里拍到的主干道</h3> <h3>门房</h3> <h3>操场变成了轮胎厂</h3> <h3>树后是当年的教职工和学生公厕</h3> <h3>初三一班班主任房</h3> <h3>初三一班教室</h3> <h3>老师房和三一班教室夹道的操场入口</h3> <h3>我们三四班教室,感叹这么狭小当年怎么坐下了那80个学生。记得第一排的课桌直接顶着老师讲台,最后一排学生,背靠后边的教室板报。。。</h3> <h3>大树还是当年的大泡桐树,小树却都是后起之秀</h3> <h3>台阶上长出来的小树比手臂还要粗了</h3> <h3>教室还在,只是被荒草几乎淹没</h3> <h3>薛老师每周一训话的主席讲台。每次讲话,都会点名优秀的同学,讲他们刻苦学习的事迹,鼓舞了全校多少学生,学校的士气因此高涨经久不衰!我们敬爱的薛校长就是韩城教育的神话。在此,学生们向您致敬了!</h3> <h3>眼前这不大的空地,当年每周一要集合全校1600多名学生,也许我们长大了,也许看到过了更广阔的世界,今天站在这里,这块校园最开阔的广场变得如此狭小,像容纳过80人的教室一样令人不敢相信</h3> <h3>重温熟悉的校园</h3> <h3>站在校园的中心广场板报前,想起了当年每次考试放榜日,荣耀和激励总是并存!</h3> <h3>如今的颓败让人唏嘘</h3> <h3>我住过的第一间女生宿舍。床板做的两层大通铺,要住一个班的三四十名孩子,每人占铺60公分。两根粗椽分别钉上几个木块,便是我们上行上铺的梯子。在这里,晚上不睡觉和同学闹,被老师叫起来到操场罚站了一宿</h3> <h3>电教室里还有很多资料,让我们想起当年做物理和化学实验的道具</h3> <h3>当年的锅炉房</h3> <h3>打开水的地方</h3> <h3>右侧便是捞搪瓷缸的地方</h3> <h3>老师食堂</h3> <h3>学校的标语</h3> <h3>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墙上的标语依稀可见</h3> <h3>我的宿舍正面</h3> <h3>女生宿舍整排</h3> <h3>宿舍前的乒乓球水泥台</h3> <h3>整排的女生宿舍,有没有看到你曾住过的那一间,?</h3> <h3>薛老师房</h3> <h3>薛同学在遥想当年住在这里的情景</h3> <h3>当年的校长就是这么朴素。两个十几平米的套间,里边住满了亲戚子女,自己还要住还要办公,还要处理政务还要代教,可是从来不觉得苦,孜孜不倦乐此不疲</h3> <h3>远看主席台</h3> <h3>荒草淹没的三四班教室,依稀回响着嘹亮的课前歌声</h3> <h3>初三四班的教室</h3> <h3>初三四班的教室。三尺讲台,霜染了多少老师的鬓发</h3> <h3>免费针灸</h3> <h3>操场里看老师房的后面</h3> <h3>汽车的左侧,便是当年冬季跑操野外跑的线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