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在科教城已经生活了十几年了,这里的环境清新怡人,植物种类丰富,除了上班悄悄嫌远之外,的确是一个居住的好地方。</h3> <h3> 每年这时候,刚进科教城大门的草坡上的牡丹花都会竞相开放,每当此时,我总和其他人一样匆匆拍几张照片便离开了。</h3> <h3> 今年的牡丹又适时绽放了,我突然有一种将它们移入画面的沖动。</h3> <h3> 今天是2018年4月21日,星期六,前一天晚上刚刚下过一场暴雨,牡丹开处,尽是春色。早上七点我准点出门,穿过小区的马路,步行二十米便到了花丛之中。</h3> <h3> 天还没有完全放亮,眼前的花朵有点朦胧,周末的清晨异常安静,我手中的画笔似乎也放慢了速度,平静的游走在画面上,任凭感觉与沖动的摆布。</h3> <h3> 我记忆力不好,已经习惯了用微信记录自己的生活,一位在我周围晨练的老师,被我请来为我拍照留念。</h3> <h3> 第一张无从下手,因为,我不会像别人那样很帅气的画牡丹,更重要的是我压根儿就不愿意那样画,我需要找到表达我感受的表现方式。</h3> <h3> 第二幅过度一下,天也大亮了。</h3> <h3> 第三张感觉稍好一点,但我要去送孩子上学了,所以,收工回家,一看时间,刚好八点半。</h3> <h3> 兴致未尽,中午饭后,阳光明媚,继续来画牡丹,在花丛中散步的人越来越多,大多是老人带着孙子,妈妈带着孩子,他们边拍照边赞叹,各自表达着对牡丹美的感受。</h3> <h3> 一位浇水的叔叔看我画画,很认真,又被我抓住为我拍照,他的摄影技术很不错,至少构图没有问题,没有拍虚。</h3> <h3> 稍微好一点了,一位爷爷带着孙子看我作画,他显然是从农村来这里为子女分忧的。他指着我的画给孙子说:“你看叔叔画的好,他的画比真的牡丹花还漂亮”。听他这话,我心里暖暖的。这不仅是因为他夸奖了我,更重要的是他的话很专业,这说明他理解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不像穿梭在花丛中的教授们对我画画要么视而不见,要么觉得我画的不像真的牡丹而失望的离去。我没有指责谁的意思,只是觉得审美教育仍然是我们的重任。</h3> <h3> 所带的十张纸画完了,阳光把牡丹的影子投射在我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个更加丰富的层次,我本想按照这样的效果进一步完善画面,但太热,加之一直蹲着,腿实在太疼,便收拾行囊离开了。</h3> <h3> 这十几年里,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院子里的牡丹花,但我的画笔究竟能留住几份花香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