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河埠散记

日出龙须

<p class="ql-block"><b>高河,属长江流域,由上游枫林、秀山、查湾三水合流,汇入三鸦寺湖。高河水流舒缓,不疾不徐,解放前是当地一条重要的内河航道。</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有专家考证:高河埠,迄今已有2100年开埠历史(刘弗陵时代)了。这还是按此地有人居住时算起的,真正形成集市当为宋真宗时期。明清时期,高河埠因“高河埠大米”而扬名。</b></p><p class="ql-block"><b>名&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称:安庆府米(“高河埠大米”是俗称)</b></p><p class="ql-block"><b>产&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地:钦化乡芸田、高下两畈。</b></p><p class="ql-block"><b>稻&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种:杨柳籼、麻壳籼</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从清代至抗战前夕,“高河埠大米”一直在安庆、芜湖市场享有盛誉。由于产地购销兴旺,还带动了饮食等服务行业的大发展,有资料显示,民国时期,高河埠的“安达饭店”位居当时安徽省饭店行业前十名。</b></p> <p class="ql-block"><b>今年清明时节,笔者回乡挤出一点时间在镇上寻访了多位老者,加上本人有限的记忆,撰写了《高河埠散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散记》以图片加短文方式,再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高河埠那些颇有影响的地名及其现存的场景;记叙那个年代的一些民间传闻和较有影响的事件。试图借此反映出高河埠往昔的繁华和历经的沧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岁月无垠,往事如烟。图文寥寥可数,难免挂一漏万;意在抛砖引玉,希望能得到更多家乡网友们的补充与指正!如有回复内容,笔者将汇总整理,及时录用。以完美记载并生动展现历史上高河埠绚丽多彩的风情。</b></p><p class="ql-block"><b>注:上图为高河汽车站(2018.4)</b></p> <h1><b style="color:rgb(1, 1, 1);">高河埠散记(一)</b></h1><h1><b style="color:rgb(1, 1, 1);"> 老街(gai)</b></h1><p class="ql-block">高河老街,也叫三节街。由土街、中街和上街组成。</p><p class="ql-block">土街是从到大王庙的小路进口处开始一直到大桥北;</p><p class="ql-block">中街从大桥北到上坡拐弯处;</p><p class="ql-block">上街由坡顶到安合路十字路口。</p><p class="ql-block">整个街道保存完整,虽然以前路面上铺的石板已被水泥混凝土代替,但房屋及各家位置依旧,只不过以前的木楼大部分也已经重新翻盖成钢筋混凝土楼房。</p><p class="ql-block">土街桥北头曾经有一条街叫横(当地人读huan)街;当时是江湾的水陸码头,居民大部分为江姓。</p><p class="ql-block">中街与上街连接的拐弯上坡处南侧有一条半边街,叫草屋街。</p><p class="ql-block">拐弯处还有一处叫狗食钵。</p><p class="ql-block">老街(主要指土街中街)曾在1954年夏季的一埸大水中几乎没有留下建筑,房屋都倒塌了。</p><p class="ql-block">原来铺在街面上的肉红色花岗岩石板,大集体时代基本都撬走修江湾坝,道路变得泥泞不堪。上世纪八十年代才由一位旅美华侨张宣兰女士出资修成水泥路面,从此方便了居民出行。粮站附近曾立有碑祥细记载此次善举。</p><p class="ql-block">据有关记载叙述,上世纪二十年代后期,老街就有几百家以上各类商店;另据统计解放初土街居民中就有35个姓氏,但主要姓氏为张、江、操三家。</p><p class="ql-block">当年的老街繁荣兴旺,从一段民间流传中可以想象:</p><p class="ql-block">早上莫打姓张的</p><p class="ql-block">(因为早市都是张姓为主)</p><p class="ql-block">日的(白天)莫打姓操的</p><p class="ql-block">(因为姓操的都是开店的)</p><p class="ql-block">晚上莫打姓江的</p><p class="ql-block">(因为晚上江湾船只大都靠在码头)</p><p class="ql-block">老街上存留的一些值得回忆的老字号、老地方,下面依次叙述。</p> <h3>这是由定居上海的江湾江天宝先生提供的录相截屏</h3> <h1><b style="color:rgb(1, 1, 1);">普济庵</b></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座落在土街</span>,离大桥仅几十米。据老人们回忆,它建成的时间应该比福慧寺要早!现在虽然仅剩一列门面,供奉着菩萨,香火依旧较旺。</p> <h3>普济桥南头,土街的入口处。</h3> <h1><b style="color:rgb(1, 1, 1);">普济桥</b></h1><p class="ql-block">普济桥,也称老大桥,此桥建于明末清初,至今大约有四百多年历史。</p><p class="ql-block">老大桥是连接老街重要通道。桥墩依旧是当年修建时糯米熬成稀糊拌石灰的石砌三角墩,但桥面青石板上深深的车辙印已经被水泥完全覆盖了。</p><p class="ql-block">桥下的河道,曾通往长江。春夏之际,河内可停泊百余条帆船,据说桥两边的堤岸上还能找到当年的锚泊桩。</p><p class="ql-block">我们小时候的记忆是每年的端午节,都要在这座桥下举办龙舟赛。大桥上彩旗招展,两岸人山人海,呐喊助阵声此起彼伏;河道里锣鼓喧天,龙船穿梭似箭,好一派热闹景象,留有深深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 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九日</p><p class="ql-block">  村中过兵,向村民索蔬菜。夜偕王家大伯及弟弟等提灯往圃中采南瓜及姜等,得数大篮。</p><p class="ql-block">  高河阜之糖坊甚多,新谷茁后,制以为糖,熬之以为饼,味极鲜美。街甚窄隘,然店铺甚多,街北端有巨桥一。桥畔有一庙,雕塑手法极劣。</p><p class="ql-block">一一一摘自2021年7月23日巜安庆晚报》第A11版:《邢公畹日记里的高河阜和准提庵》(邢沅整理)</p><p class="ql-block">编者注:2021年7月补充录入</p><p class="ql-block">据考证:在民国安徽大学档案中,语言学家、汉藏比较语言学大师邢公畹(原名邢庆兰)(1914—2004),籍贯安徽怀宁,住安庆市黄家狮三十六号(旧锡麟街与黄家狮以小东门路口为界,其北锡麟街,其南黄家狮),1937年毕业于省立安徽大学文学院中国语文学系(今安庆师范大学老校区)。</p> <h1><b>中街</b></h1><p class="ql-block">起于普济桥北头的街道为中街。当年在桥头处有一闸门,夜间关闭时,土街是不能随便进出的。</p><p class="ql-block">桥北头两侧的茶馆和澡堂,在当地老人中印象颇深。</p> <h1> 茶馆</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普济桥的北头、大澡堂的对面,解放前曾开有一家名为“江庆楷茶馆”。茶馆为三层木结构房屋,装修颇有档次。茶馆及其后院还有米行和糖坊,都是由当地一位名叫江庆楷的老先生开的。</p><p class="ql-block">当年的茶馆宾客盈门,生意兴隆。门前柱上有一副对联:普济桥下水 独秀山上茶。此联对仗工整,且巧妙嵌入眼前的桥名和远处的山名,很多老人们回忆起来印象深刻并流传至今。</p><p class="ql-block">在日本鬼子飞机对高河埠的一次轰炸中,有颗炸弹正中茶馆,房塌屋倒。此后,茶馆一蹶不振,只好歇业。</p><p class="ql-block">茶馆常年的业务,是由一位名张光杰的本街人负责管理,老人能说会道,打理有方。因为茶馆主人其子在日本鬼子的一次扫荡中被杀害,而且张光杰师傅的儿子也被国民党当局枪杀了,为了记住这两笔血债和茶馆招揽生意,张光杰遂改名为张光人。改名一事在当时的老街及周边影响也不小。</p><p class="ql-block">传说当年中共高河区委书记操球(家乡人也称操建球),在家乡进行革命活动时,常利用茶馆开展地下党的联络活动。</p><p class="ql-block">注:图中大桥北头左边的电线杆处,就是当年的江庆楷茶馆的旧址。</p> <h1><b>大澡堂</b></h1><h3>座落在大桥北头的这间房屋,曾是一间澡堂。现在高河街上六七十岁的老人,很多人都应该曾在这里洗过澡。大池子,木床,搓背,热手巾把等等,这一切至今仍存留于老人们的记忆中。</h3> <h1 style="text-align: left;">听几位老人讲过,建国初曾见过解放军队伍在老街经过,任务是解放安庆。据《怀宁县志》记载:1949年4月7日安庆攻克战前,二野部队在高河设立总医院和第十一军“安庆战斗收容所"及高河兵站。还曾住过一位高级别指挥员。<br></h1><h1 style="text-align: left;">中街在解放前的房屋设施普遍建筑档次比较高,据说有很多大户人家居住于此段。解放后的房屋很多做了医院,税务所,文化馆等集体单位办公场所。在当时,算是政治文化活动中心。</h1> <h3>中街发大水时的景照一</h3> <h3>中街发大水时的景照二</h3> <h1><b>高河医院旧址</b></h1><h3>中街南头有一段现在已被一条新修的环城公路穿过,正是在这条公路的辅路上三根红色限行桩位置,就是建国初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高河医院大门所在地。医院由两列门面楼加后面的平房诊疗区组成。在二十多年的时间中,承担了高河周边地区百姓防病治病之大任。</h3><h3>笔者作为一名赤脚医生,1968年春曾在那里见习过三个月的时间。亲历感受到脑膜炎流行季,很多危重病人由乡下抬来时已经奄奄一息,经过注射与服用磺胺类药剂后,转危为安,基本都能恢复,只有少数重症患者伴有后遗症。说明医院救死扶伤功不可没!</h3> <h3>这是1969年搬到现在位置的高河医院。</h3><h3><br></h3><h3>说到医院,不得不提到当年有一位吴洪涛老医生,好像是山东人,操胶东口音。背地里人称他"呉侉子"。吴医生外科手术精湛,是当年高河医院的首屈一指“头把刀"。文革中挨了整,下放到查湾大队(当时为永红大队)。大队领导暗中保护他,没让他住牛棚,白天的任务是看头牛。那时笔者恰好是大队赤脚医生,大队领导专门安排我多接触他,目的是从他那儿可学到一些医疗基础知识。 </h3> <h3>中街与上街接头处的狗食钵街景</h3> <h1><b>上街</b></h1><h1><br></h1><h1><b>高河粮站(米厂)</b></h1><p>座落在上街的这所高河粮站以及后面的米厂、油坊,相当于现在的前店后坊。高河大米,远近闻名。高河十里八乡大米粮油加工及贸易都在这里进行,曾经的辉煌令人久久难忘。</p> <h1><b>高河老药房</b></h1><h3>是最早的一家公私合营中药店。</h3><h3><br></h3><h3>它的前身是由高河三节街上的十三所药店在解放后的私有化改造时组建的,首任经理凌遵玉,第二任经理江正兴。</h3><h3><br></h3><h3>当年的十三家药店,据业内一位长者回忆,由黄元甫、黄士南、操礼公、操礼长、徐万友等分别开店经营。那个时代以中药治病为主,老药房里有老郎中坐堂看病,开些中草药和偏方,医治百姓疾病,减轻患者痛苦。著名的二位专家是:西药李凤楼先生,中药查旭升先生(查湾人)。</h3><h3><br></h3><h3>记得旭升老爹爹身材魁梧,相貌堂堂。平日里穿一袭灰长袍,带一副圆框老花镜,气度不凡。常见他将配好了的中药材放到一个捣筒中捣碎。捣药发出‘’叮当叮当‘’的声音,悦耳动听。只要你一脚迈进了药店的门,就能闻到无处不在、挥之不处的中药味道。此店不小,与供销社隔路相望,装满中药材的小药屉呈一字型整齐排列,基本和一面墙同高,煞是好看。(根据网友的回忆整理)</h3> <h1><font color="#010101">理发店</font></h1><h3>上街仍保留有一家理发店,老师傅姓张,土街人。他保持的刮脸和掏耳技术,堪称一绝!很多新城人员慕名而来,享受着一种传统的特色服务。</h3> <h1><b>高河文化馆</b></h1><h3>这是该文化馆门前现在的场景。</h3><h3>房屋已经倒塌,满目凄凉。但是在它存在的历史上,曾是很多高河人特别是青年学生的向往之处,可阅览、可娱乐,是精神文化的一处陶冶场所。</h3><h3><br></h3><h3>最早的高河文化馆在中街,当时的书籍及读物较丰富。</h3> <h3>文化馆原貌</h3> <h1><b>高河供销商场</b></h1><h3>这里是上街最为热闹的一处场地,位于高河文化馆斜对面,在那个年代两层装潢得较时尚的楼,堪称高河一处地标性建筑,大楼底层商铺为百货营业间和生资、农产品收购部。</h3><h3><br></h3><h3>记得小时候,大人常说供销社里有个姓蒋的女营业员,长得很俊俏。据说她现在尚健在,早年移居台湾。凡是见过她的人都说,八十好几的老太太依然鹤发童颜,风采依旧。</h3><h3><br></h3><h3>后面院子很大,盖有仓库,前面是蓝球场兼露天电影场。旁边纸厂大门前有一家油盐经营部,土木结构的房子依旧还在(见图片)。这里还有两条分叉路,一条通向高河纸厂车间,可惜当年的纸厂大门已不存在了;一条通向北面的高河大道。</h3> <h1><b>高河邮电局</b></h1><p class="ql-block">位于上街到合安路十字路口较近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解放初开始,为高河地区的电话电报通讯、报刋发行、邮寄信函等服务的集中地。记得门外竖着一个绿色大邮筒,进门则是一排高高的柜台。院里常常传出滴滴哒哒的发电报声音,常常让人感到十分神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业务扩展需要,大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才从该处搬迁到高河大道。</p> <p class="ql-block">高河农行营业所</p><p class="ql-block">位于邮电局隔壁</p> <h1> <b>高河埠散记(二)<br> 难忘的老地方</b></h1><h1></h1><h1><b><br></b></h1><h1><b><br></b></h1><b> 高河区委、区公所</b><div><br></div><div>沿着上街高河老粮站大门对面的一条小道,走进去百余米,就是从解放后到上世纪90年代一直存续的中共高河区委、区公所的院子。</div><div><br></div><div>据县史记载,1928年,以操球为书记的中共高河区委正式成立。早期区委在高河埠土街设有秘密联络点。据说現在的大王庙附近还立有一块碑,碑上书有六个字‘’地下党联络处‘’。</div><div><br></div><div>建国之初,高河区辖高河、万桥、秀山三个乡,后又辖高河、万桥、金拱、育儿四个公社。所辖范围几经调整,直至1992年,国家改变政社合一的行政管理体制,撤区并乡,高河区委、区公所亦随之撤销。原有的高河区委大院现改为高河镇文化与广播站办公区。</div><div><br></div><div>高河公社与高河区委、区公所比邻而居。</div><div>办公楼大门外是一片空旷的场地,叫做‘’公社广场‘’。据说这个广场的修建,当年是集中了全公社的五类分子(地、富、反、坏、右),自带工具,自备干粮,以无偿劳动的方式,像蚂蚁啃骨头似地靠一锹一筐挑土修起来的。为了加强对这批五类分子的监管,他们的左臂都戴上一个具有侮辱性白布制作的无字袖章。为了修造这个广场,当年那些可怜的五类分子在此处洒下的是辛勤劳动的汗水,留在心头的却是永远无法抹去的精神创伤。<br></div><div><br></div><div>在广场正前方有一个人工垒起的四方土台,作为开会的主席台。那些年,公社召开的农业学大寨动员大会,冬季水利兴修大会战的誓师大会,‘’一打三反‘’、清理阶级队伍和后来打击破坏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公捕公判大会、以及欢呼最高指示发表的庆祝大会等各种重大集会活动,都在这里进行。<br></div><div><br></div><div>公社广场见证了解放后数十年来的世事沧桑巨变和历史云卷云舒。</div><div><br></div><div>记得1969年4月下旬,适逢党的九大召开,公社在广场隆重召开万人参加的庆祝大会。我们查湾大队参会人员抬来一块精心制作的忠字牌。牌子呈红心状,底边镶有鲜艳夺目的葵花。忠字牌足有半张乒乓球桌大小,人们抬着它一路敲锣打鼓赶来,引得街上行人纷纷驻足围观,着实风光了一把。</div><div><br></div><div>大约在1968年,公社召开学《毛选》讲用会,那时只有四五岁的查海生(海子),是他父亲抱他登上主席台,当众大段大段背诵毛主席语录,不打半点绊,令人惊奇不已。一时间,乡亲们都说,真的了不起,查湾出了个‘’小神童‘’!在查湾一带,此事至今仍传为一段佳话。</div><div><br></div><h3>现在的广场早已废弃,建了很多房屋,主要为高河镇的乡镇企业厂房。</h3> <h1>  <b>   高河公社办公楼</b></h1><div><br></div><h3> 高河公社的原办公楼早已拆除,90年代在原址上建起一所幼儿园(上图),原办公楼门脸见下图。</h3><div><br></div><div> 从上世纪50代初到80年代中期,这里是国家最基层的一级政府机关所在地,负责管理着高河公社范围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切行政事务。</div><div><br></div><div>这是一座老式二层楼建筑。走进高高的门洞,迎面矗立着一堵照壁墙,从外面看不见里面的一切,不由得令人产生几分神秘感。办公用房呈回字形排列,中间是一方天井,透气又遮阳光。所有房间、楼梯及楼上通道均铺着木地板,冬暖夏凉。在那个年代能有如此办公条件,从中透出几分奢华的气息。</div><div><br></div><div>里面的布局为,一楼传达室、办公室、大会议室、食堂等;二楼多为公社单身干部宿舍。那年头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公社作为一级政府机关是很有权威的。乡下人如果头一回去公社办点事,胆小的一跨进公社大门,心里多少都不免有些紧张。</div><h3><br></h3> <h1> <b style="color: rgb(1, 1, 1);"> 中心小学</b></h1><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在上了年纪的高河埠老居民的心目中,“文革”前夕是高河中心小学发展的鼎盛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为高河埠一所六年制完小,当年是周边老百姓子女享受优质小学教育的首选。几十年过去了,中心小学办学场地虽从未变迁,但校内布局设施等早已面目全非,再也找不到半点历史的痕迹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过去的大门朝北,对着上街开的。进了校门,是一条长约三四十米的通道。通道两旁是一排青翠欲滴的柏树。朝里走,可见一幢较精致的两层木板楼房,校长室、会议室和教师办公室都集中在这幢楼里。楼前有一棵硕大无比的紫藤,茂密的枝蔓覆盖一两间房的屋顶。每年花开时节,扑鼻气香弥漫整个校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校园规划得当,景色优美。一排排教室呈‘’匚‘’状分布,整齐有序。那时,中心小学师资力量雄厚,可谓名师云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校还担负着对高河公社所有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情况的常规检查和培训指导的任务。可惜的是,十年动乱期间中心小学备受折腾,大伤元气,发展不尽人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近有传说,县政府已作出规划,中心小学即将易地重建,一所高起点、高质量的崭新学校将出现在新县城的西边。老校逢春,必能焕发新的生机,续写新的壮丽篇章。</p> <h1> 十字路口</h1><h3><br></h3><h3>十字路口是高河埠记忆中最热闹的一处,四个方向店铺林立,各种门类的经营应有尽有。<br></h3><div><br></div><h3>通往安庆方向公路的西侧,有一段是一口大塘,这口塘下已修成一条街道通往高河中学,在这条街上高河大队曾建有一座电影院,现在已拆除,场地已成水泥晒场。</h3><div><br></div><div>每年春节前二十来天,这里四个方向,人流超拥挤,各种过年用品,如年画、对联、鞭炮、灯笼等夹杂在鱼肉副食品的销售中,异常火爆。有句比喻说:腊月高河鱼压断了街!形容此地过年货物相当丰富。</div><div><br></div><h3>白天汽车很难顺利通过,喇叭声此起彼伏,繁荣景象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一年超过一年,但听说近七八年的春节前,这里通过规范管理市场,热闹气氛一年不如一年了,但车辆的拥堵依旧严重。</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3年1月21日</p><p class="ql-block">壬申年(猴年)腊月廿九</p><p class="ql-block">高河十字路口,周边群众置办年货的一段录相,由江天宝先生提供。</p> <h3>十字路口处的街景,由家乡网友提供。</h3> <h1> <font color="#010101"><b>  高河派出所旧址</b></font></h1><h3><br></h3><h3>从十字路口向南前行三四百米处,紧靠路東侧有一幢独立的房子,格式很别样:三列青砖到顶,宽大敞亮的玻璃窗。门口有一门楼,两根立柱支起一个八字形坡顶,整幢房子显得还挺有气派的。这便是高河老派出所。</h3><h3><br></h3><h3>那时的派出所警力并不多,通常只有一位所长和一两名警员,负责高坷街及高河公社的社会治安管理。六七十年代的所长姓胡,身材魁梧,体格健壮,穿上一身蓝警服,十分威严。有重大活动时,他腰扎武装带,别上一把手枪,让小孩子望而生畏,高河街上小偷痞子见了他全都像瘪三,不敢乱说乱动。不知什么原因,胡所长额旁落下一块疤,私下里大人小孩喊他为‘’胡疤子‘’。有时候,一群小孩在那淘气捣蛋,大人没招时,说一声:‘’你看你看,胡疤子来了‘’!再调皮的孩子也会被吓唬住,很快夹起尾巴溜号了。</h3><h3><br></h3><h3>胡所长为人正派,工作负责,在老百姓心目中,有很好的口碑,认为他是值得信赖的人民生命财产的‘’保护神’。</h3><h3><br></h3><h3>图中江锡澡老先生,站在当年的派出所拆迁前的房子留影。江老是高河著名刻章大师,会制作二胡并演奏。</h3> <h1> <b> 高河大饭店</b></h1><div><br></div><div>十字路口上的供销社大饭店兼旅社,在计划经济时代从事特种服务行业,镇上应该只有一二家。起初是平房,饭店营业厅里餐桌,是固定的一圈连起来的长凳子,非常简陋。后来盖起楼房,并且还承担区、乡会议用餐。</div><div><br></div><h3>而记忆最深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小洋锅米粉肉,二角钱一份,口感特佳,回味无穷。</h3><h3>饭店外面还有几处茶水摊位,由几位街上的老太太摆放,方便过路人解渴。</h3> <h1><b> 油条包子店</b></h1><div><br></div><div>这是十字路口最早也是最有影响的油条店,这里炸出的油条爽口,十里八方有名,里面还能买到炉饼。记得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室内地平是黄土地面,门口两根木柱子撑着上面的顶蓬。</div><div><br></div><div>网友们记得油条店师傅名黄士杰;另外还有丁老和他侄子的两个油条摊,都很有名气!</div><div><br></div><h3>隔壁的李老百货店也经营过很长时间,现在已经不见了。但是油条包子早餐店始终原地经营,畅销不衰,其中我们曾吃过很长时间的是张北林老师傅的早点,老爷子七十多岁时还在那里认真地经营着,他做的包子,带给无数儿童与家长们有过美好的回味。</h3> <h1> <b>  新华书店</b></h1><div><br></div><h3>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十字路口西头,猪行对面曾开有一家新华书店,面积不太大,而且印象是光线不太好;但是,求知的渴望,使得书店格外受欢迎。</h3><div><br></div><div>八十年代初搬到汽车站到公岭方问的路口,四四方方的二层楼,店堂明亮,三方玻璃柜台和架子上分门别类摆上了不少的书籍,给青少年学生留下不少阅读的记忆。</div><div><br></div><h3>县城搬来后,高河新华书店并到县总店了,书店大楼矗立在黄梅路上,相当气派。</h3><div><br></div><h3>这幅插图是一位朋友根据九十年代家庭录相截图,当时书店已搬到汽车站附近,但房子还在。</h3> <h3>县新华书店外景照</h3> <h1><font color="#010101"><b> 怀宁县铸造厂</b></font></h1><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1><font color="#010101">县里这家铸造厂,高河人也叫吊罐厂,是生产家用吊罐的,隶属于县二轻局。</font></h1><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1><font color="#010101">厂区里还有一座红砖结构的五层楼房,据说当年建的是面粉厂车间,由于机械震动对楼房影响很大,就没投产而搁置多年。当时是敞开的,没有围墙,经常有小孩从登梯爬上去玩。建成后是镇上标志性建筑物,静静地守了半个多世纪之久。</font></h1> <h3>江天宝先生提供的1964年以五层楼为背景的照片。</h3> <h1><b> 高河手工业联社</b></h1><div><br></div><div>手工业联社,是建国后高河的手工业者合作社,包括各种门类的手艺人组合在一起经营,具体为:竹器社,木器社,刻字社、印刷厂,修配厂,铁匠铺,白铁加工厂等等,为大集体性质的县办工业企业。同时也是高河埠那一代人中行业精明手艺人的集中地,曾经的服务给古镇带来的繁荣与发展功不可没!</div><div><br></div><h3>改革开放后,这一块的土地整体开发为:金三角商贸城,图中所示。</h3> <h1><b> 張洼</b></h1><div><br></div><div>张洼生产队地处高河汽车站往公岭方向的上坡处西侧,东侧为上街队,都属于高河大队。据老人们回忆,在大跃进年代,有一年的秋季,严凤英与安徽黄梅戏剧团到高河演出,戏台就搭在这条路西侧张洼的红薯地边,朝向公路。</div><div><br></div><h3>观看演出的群众人山人海,演出剧目为《天仙配》,还加演了一段插戏《木匠迎亲》。谈到此次演出,上了年纪的老人们都很兴奋且说法不一,但都对严大师的演技赞誉有加。</h3> <h3> 高河汽车站</h3><div><br></div><div>高河埠是安庆通往江淮的北大门,素有“襟江淮,控鄂赣”之说。</div><div><br></div><div>高河埠距安庆、桐城、潜山均为三十多公里,处于三地的中心。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决定着高河埠交通十分发达。那时虽然不是怀宁县城,但南来北往的客人非常多。</div><div><br></div><div>高河汽车站历史久远,解放前曾设立在老街旁边,那时是一条沙石路面,大部分为国民党部队军车通过(据土街一位老人的回忆)。</div><div><br></div><div>解放后,汽车站老站房建在去潜山和去桐城的交叉路口,几十年一直未变化。从外地归来到达家乡,第一印象就是高河汽车站,站房只有一层但很有特色;大约在九十年代才在原址重新盖了新的汽车站大楼。</div><div><br></div><div>高河汽车站在农村的车站当年可算是大站,客流多,每天为客人服务的小摊小贩也多,供应有馄饨、茶叶蛋、侉饼,大碗茶等。</div><div><br></div><div>车站服务人员中,印象较深的有一位老丁师傅,皖北人,性格耿直豪爽,与人相处有啥说啥,从不拐弯抹角。说话嗓门高,地道的侉腔侉调。老丁师傅工作认真,忠于职守,不循私情。每天往返于安庆与高河之间的大通道加班车进了站、下完客,排了好长队的旅客蜂拥而上。这时老丁一步跨上车,守住车门,口中不停地喊道:‘’票!票!票!‘’不经他验票,谁也休想蒙混过关挤上车。</div><div><br></div><div>有这样的传说,高河中学一位语文教师给学生讲语法知识,时常绘声绘色地摹仿丁师傅验票的情景,告诉学生:丁师傅挂在嘴边天天都要反复说的‘’票‘’,按句子成份分析,它既缺主语,也无谓语,是典型的独词句。一个‘’票‘’字,包含着的意思,大家一听都明白。这位老师就地取材,随手拈出学生身边的例子,把课讲活了,学生一听就懂,还永远忘不了。当然,这是题外话了。</div><div><br></div><h3>(老汽车站照,由网友提供)</h3> <h3> 高河造纸厂</h3><div><br></div><div>提起高河造纸厂,人们自然而然的想到那座高高耸立的烟囱,方圆几里地都能望见,一年四季,青烟袅袅。高河纸厂是大跃进年代的产物,始建于1958年,为高河埠最大的国营企业,职工来自省内外,隶属安庆地区一轻局。据老职工回忆,刚建厂时仅一台造纸机,当时不通电,用柴油发动机带动造纸机。其他全用手工制作:切草、蒸煮、浓缩、漂洗、打浆、上浆等。当时主要生产文化用纸,属于计划生产和调配。<br></div><div><br></div><div>经过数十年发展,纸厂规模从小到大,生产工艺从落后到先进,生产的雀仙牌卫生纸荣获安徽省著名商标,特性柔软,市场上非常受青唻,常常供不应求,安庆的一些单位为职工发福利,舍近求远到高河来批发这种卫生纸。</div><div><br></div><div><br></div> <h3>高河纸厂对当地的贡献,除了增加税收和解决部分富余劳力做工外,最大的贡献就是消化吸收周边农户的麦秸,使广大农民增收受益。每年6月小麦收割季节,造纸原料麦秸的收购是高河镇最繁忙的一大场景。送麦秸大军从纸厂料场沿南门直至国道排成一条长龙,有肩挑的,有板车拉的,有拖拉机运的,个个汗流满面,汗水夹杂着灰尘,雕刻在每张充满喜悦的脸上。小摊贩也看准了商机,个个忙的不亦乐乎。</h3><div><br></div><div>纸厂还在红旗、全丰、鹿苑和潜山长岭设有料场和草料收购点,方便当地群众卖草。草料场高高的避雷针阵,是草料场的标志。</div><div><br></div> <h3>纸厂食堂以前在厂区内,后搬到宿舍区,早已停业,其房屋已倒塌。可是在二十年前,这里的饭菜供应在当地是比较好的。</h3><div><br></div><div>食堂前是篮球场(现在已无),当年基本就是全镇人的文化活动中心,篮球比赛,露天电影,露天电视(七十年代),广场大会,儿童乐园等。</div><div><br></div><div>高河纸厂的馒头小有名气,不但受到职工好评,连周边的群众也非常喜欢,1980~1993年均为二两饭票一只。厂里的老工人及家属一提起食堂都滔滔不绝。</div><div><br></div><div><br></div> <h3>纸厂食堂当年的饭菜票,由网友提供。</h3> <h3>不可否认,由于当时的纸厂生产工艺相对较落后,给高河带来环境污染是有目共睹的。除烟囱冒出的烟尘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是主要的污染源。麦秸放入蒸球内,按比例加液体碱,用蒸汽蒸煮。蒸球不停转动,使得草浆碱温度均匀,去除草内蛋白质,维生素等物质,只留纤维素。蒸熟后放浆所产生的废气,那种刺鼻的气味弥漫在镇上的每个角落。</h3><div><br></div><div>严重的污染还有废水,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泄。沿河直至长江口,河水乌黑,给两岸居民造成的危害很大。这些场景一些有年纪的人,应该记忆犹新。</div><div><br></div> <h3>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2003年企业改制,由浙江万邦股份有限公司收购,高河造纸厂就此退出历史舞台。</h3> <h3>一九八五年的纸厂大门,由十字路口的东面老街进入。</h3> <p class="ql-block">远景为高河造纸厂锅炉房大烟囱水塔</p><p class="ql-block">照片大约拍摄于1966~1967年间</p><p class="ql-block">网友《忘不了》提供</p> <h3>图片为八十年代高河医院与食品站处的街景,由高河的朋友提供。</h3><h3>《散记》写到第二部分时,得到了许多乡友热情相助,提供不少珍贵的图片和有关素材,在此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h3><h3> 2018年5月9日写于北京</h3> <h1><font color="#010101"><b>高河埠散记(三)</b></font></h1><h1></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br></b></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难忘的老地方</b><br></h1><font color="#010101"><b><br></b></font><font color="#010101"><b><br></b></font><h1><font color="#010101"><b>高河中学 </b></font></h1> <h1>那时的校园</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河中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比较悠久的学校。其前身是“文清”“端三”私立学堂,1952年合并转为公办学校,名为“怀宁第一初级中学”;1955年秋,由金拱古埂汪家祠堂迁建于高河埠红旗村龟形山(即现址);1957年10月更名为“怀宁县高河埠初级中学"。‘’文革‘’中期的1970年增设高中部,现为安徽省示范高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屈指算来,我结束初中三年学业离开母校,已有半个世纪之久。今年清明节回乡,特地去校园走走看看。抚今忆昔,感慨万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扩建后的校园,早已抹去了旧时的痕迹,尤其是崭新的校园建筑和完善的配套设施,反映出学校发展之快、变化之大,令人惊悸于光阴之疾速、韶华之易逝!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校园内除了一幢老式平房教师宿舍和最南端老操场的大致轮廓依稀可见,其它建筑物已荡然无存,几乎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了。建造于上世纪50年代的工字型教学楼(通常称之为工字楼)、教师与学生宿舍以及校园东边的食堂,都被焕然一新的教学楼、图书馆和体育馆所替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站在工字楼原址前,面朝老操场,当年的老师、同学和学生时代那火热的校园生活,像电影中的一幕幕画面浮现于眼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学校正门朝南开,高高的石砌门柱,当年算是颇有气派的建筑。门内的东侧是理发室,西侧是传达室,房子都不大,灰墙红瓦,相互对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进学校南大门,是一条长约二三百米浓密冬青树夾拥着的大道,到头向左一拐,就到了大礼堂(兼做饭堂)。礼堂门脸为仿欧式设计,显得庄重肃穆。门前是一片桃树林,每到春天,桃花尽情开放,像一片红霞铺洒在校园的一角,好看极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校园围墙的东、西、北三边各有一个不大的便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东便门外面是一条食堂工友从池塘挑水进来的小道。进门右侧是教职工专用的小澡堂和小餐厅;朝里走,是一个不大的四合院。院内分布着学生食堂、厨房、工友宿舍、米仓和总务室等。至今忘不了的是,四合院东门外边有一间腌菜房,时常飘出一股腌白菜、臭萝卜的味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高河埠不通自来水,学校在食堂的北边打了一口井,井旁设计安装了提排水装置。工人师傅推动木圆架,水就能一桶一桶提上来,自动倒进水槽流入食堂里的蓄水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西门洞开,门外也有一口小池塘。同学们喜欢到那儿洗衣、刷碗。夏天到了,时常有三五个同学结队,背着老师偷着下水去洗澡,但从未发生溺水事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与南边操场紧挨着的是工字楼,楼后花园的北面依次排列着教师宿舍、男生宿舍、教导处、实验室、医务室、校长办公室、会议室和女生宿舍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校园最北边是一栋二层青砖到顶的教学楼,据说是农机学校时建的教学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的校园占地面积不过七八十亩,不甚宽敞,但规划科学,布局紧凑,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是莘苹学子读书求知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那时在工字楼教室上课(1963~1966年)。工字楼上下二层共八间教室,宽敞明亮;二楼铺的是猩红色木地板,配有清一色的仿苏式桌椅。作为一所乡镇所在地的农村普通中学,能有这样的办学条件,堪称那个时代的“高大上”。</p> <h1>快乐地学习</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我的三年初中学习阶段,学校秩序井然。周一至周六上午上课,下午放假回家,在家住一宿。周日下午背着从家带来的米和咸菜返校。周而复始,却并不感到单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个时候我们天真活泼、顽皮淘气。初一入学第一天,班主任就给我们来了个下马威。事情经过是这样的:办完报名手续后,我们就闲不住,几名刚认识的同班小伙伴顺着长梯子,爬上了瓦工师傅正在维修的礼堂屋顶上,正巧被班主任黄桐蔭老师发现了,他把我们喊下来,当面好一顿教训还不算完,第二天,又让我们几个调皮鬼在全班大会上作检讨,着实让我们领教了开学第一课的厉害!五十多年过去了,这件事就像发生在昨天,在脑海中留了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的物质生活条件相当差,但师生的精神状态都非常好,紧张的学习之余,文体活动经常开展,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学校每年都组织歌咏会、运动会。教职工也不甘落后,校长、主仼带头参演、参赛,校园时时洋溢着欢乐的歌声和笑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师们博才多艺,各有绝活。比如,丁孔夷老师琴棋书画,无所不精;黄桐荫老师二胡独奏《人勤春早备耕忙》,是师生联欢会上的保留节目;黄培彩老师的口琴独琴,节奏铿锵;更有总务处李实秋会计擅长吹箫,如诉如泣,韵味悠长。</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还有丁孔夷和齐正英夫妇联袂演出话剧《汾水长流》,演得维妙维肖,令台下观众捧腹大笑;学校教职工主演样板戏《红灯记》,刘心益校长扮演李玉和,观众场场爆滿,轰动了当年的高河埠。</p> <h1>尊敬的师长</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忆起当年的学习生活,我们对老师的印象尤为深刻。他们的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且爱生如子,甘为人梯,是倾心育人的好师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的师生情谊,纯洁而真挚。如初三时我们班的一位同学,不慎脚踝关节骨折,每天由同学们轮流从宿舍背到教室上课。班主任冉献国老师主动联系高河医院名医吳洪涛大夫,为他做了手术,很快康复。现在聊起此事,这位老同学依旧感恩不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谷衡老师能教数学、物理和化学,用现在的话说,是名副其实的‘’全科老师‘’。谷老师脾气好,没架子,不论哪个班级的学生学习上遇到难题,随时都可以走进他的房间向他求教。一位留校的老同学回忆,学校设立高中部之后,他在房间里挂有多块小黑板,供不同年级的学生来做题,并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直到学生真正听懂弄明白为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巨舟先生系复旦毕业生,其英语功底在当时的安庆地区赫赫有名;雷云老师教我们英语,他有句口头禅: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以此激发同学们你追我赶、学好外语这门课。</p> <p>校长刘心益先生</p><p>(由張云高学长提供)</p> <p class="ql-block">丁孔夷主任(右二)2020年在父亲丁柱中创办的世则学校旧址留影。</p><p class="ql-block">(补充录入)</p> <p>学长张云高提供的当年先生黄巨舟赠给的英语读本</p> <p>学长张云高提供的查文彦老师写给他的信</p> <p class="ql-block">查文彦老师手书</p> <p>一九六三年学校颁发的“三好学生"奖状,由学长张云高提供。</p> <p>成绩单</p> <h3>1976届高二(1)班师生合影照</h3> <h3>  朱济中老师教历史地理,讲课极投入。他中气足、调门高,讲到动情时,眉飞色舞,妙趣横生。少数上课爱打瞌睡的同学,只要听朱老师的课就睡意全无,精神亢奋。</h3><div><br></div><div>教导处负责打钟、印试卷和晚自习点汽灯的工友汪传书老师傅 ,工作勤勉又非常严谨,多年如一日。因为是司钟,称得上是全校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一个人。汪师傅还有一手修理钟表的絕活,不管谁找他帮忙,他从不推辞,也从不收取半点报酬。</div><div><br></div><h3>我现在回忆起来,还能准确无误地写出三十多位当年教职工的名字。教师队伍人才济济,可谓藏龙卧虎。更可贵的是从校长到工友,他们都兢兢业业地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率先垂范,言传身教,是学生们获取知识、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这样的师长,谁能不佩服?!</h3> <h1>突变的风云</h1><div>&nbsp;</div><div>1966年6月1日,全校体育运动会正常举行(见奖状),校内一切正常。但是,7月初开始的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骤雨席卷校园,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辨论,硝烟四起。从批“三家村”、“四家店”,到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最后发展到学生斗老师、老师斗老师,大字报铺天盖地,批斗会一场接着一场。</div><div><br></div><div>毫无思想准备的大多数老师如同惊弓之鸟,家庭出身不好或者从旧学校出来的老师更是大难临头。平时关系融洽的同事,一夜之间变成了敌我双方。校内谣传不断,什么国民党特务,地下电台等,搞得老师们人人自危。&nbsp;</div><div><br></div><h3>十年动乱的序幕由此拉开,同时,也在我们学生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阴霾!</h3> <h3>1966年11月,高河中学几位进京师生在天安门广场的合影照。</h3> <p class="ql-block">图片为当年在学校成立的“毛泽东思想红卫兵1126战斗队”胸牌,是为纪念毛主席第八次接见红卫兵的日期所建的校内一红卫兵组织。</p> <h3>1967年元旦,我和同班同学冯丙生、叶伟光、石金苗四人,串连于庐山的合影。</h3> <h1>迷茫的年代</h1><div>&nbsp;</div><div>正常情况下,我们应该是1966年7月毕业,由于“文化大革命”的掀起,学校全面停课,导致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六六届至六八届(老三届)同时毕业。</div><div>&nbsp;</div><div>不能上课,对于教书育人的老师来说,等同于失业;对于我们求知识的学子来说,学业荒废,误人子弟,不能不说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div><div>&nbsp;</div><div>1966年冬,那是一个疯狂的年代。小小年纪的我们以红卫兵身份,挤火车去北京,打背包徒步上井岗、到韶山,去全国各地进行大串连。那时喊得震天响的口号是,誓死捍卫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要将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不获全胜,决不收兵。</div><div>&nbsp;</div><div>随后的形势发展,派性斗争愈演愈烈。连我们班排练的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也应邀参加同派别的演出。</div><div><br></div><div>校内秩序只能用糟糕来形容,食堂虽然也供应饭菜,但在校学生不多,即使在校也只是自由放荡,根本没有读书的氛围,偌大的校园竟无处安放一张课桌椅,这对于我们那代人无疑是莫大的不幸和悲哀。</div><div><br></div><h3>注:图中的老校舍为仅存的一栋教师宿舍</h3> <h3>1968年发的毕业证书</h3> <h1>校园“一片红”</h1><h3><br></h3><div>那时的校园,墙上随处可见的标语口号和毛主席语录,成了学校的一道风景线。</div><div><br></div><div>学校有两位老师擅长在墙上写大字:一是丁孔夷主任的美术字和行书,二是查文彦老师的魏碑体。有时能见到他们一手拿着毛笔、排笔和直尺三角板等,一手拎桶红油漆,登上木梯,认真地书写着。</div><div><br></div><div>紧挨着大礼堂西侧那幢房子〈好像是会议室)的墙上,是查文彦老师用标准的魏碑体,恭整地书写着毛主席的名言:‘’毛主席语录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如今,那幢房子虽早无踪影,但只要一闭上眼,不少校友的脑海中还能浮现出这段语录的模样。</div><div><br></div><div>有些校友们可能还有印象,北边那幢教学楼背面墙上,写有一条十分醒目的标语:‘’把学校办成无产阶级专政的坚强阵地!‘’宋体美术字,每个字有笆斗大,这些都是那个特定年代的印记。</div><div><br></div><div>有校友回忆,在学校大礼堂的北边山墙上,当年写有这样一条宋体美术字标语:‘’粮食一万斤,肥料是中心‘’。从字迹推断,标语大约写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业放卫星、夺高产的时期。有趣的是写标语的这面墙,恰好面对着公共厕所,在此处写此标语的灵感或许是由‘’厕‘’而来吧。在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学校,猛然冒出这条堪称奇葩的标语,却也意味深长。</div> <h1>感恩母校</h1><div><br></div><div>在高河中学度过的三年学习时光,转瞬即逝。学生时代的欢乐与酸涩交织,经过几十年的沉淀,留下的是记忆中一些淡淡的轮廓和几许若隐若现的碎片!</div><div><br></div><div>回想当年,求学时在高河埠的点滴经历,心头总会浮起浓浓的暖意。</div><div><br></div><div>虽生不逢时,但我庆幸能扎实地学完初中三年的全部课程;</div><div><br></div><div>虽遇有坎坷,但我感激恩师传授的知识和能力,它深刻影响着我一路前行的历程!</div><div><br></div><div>虽然此生平平淡淡,辜负了老师的期望,但始终没有忘记要堂堂正正做人!</div><div><br></div><div>感恩母校!</div><div>祝愿母校在今后的日子里争一流,做名校,为大学培养更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劳动后备军!</div><div><br></div><div>感恩老师!</div><div>祝福依然健在的老师们尽情安享晚年,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但愿已经长辞尘世的老师们在天堂安息,了无牵挂!</div><div><br></div><div>2018年6月初写于北京</div><div><br></div><div>注:上图为改建后的东门</div> <h1>  后记 </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写完高河中学,终于了却一桩心愿;高兴、遗憾和伤感由然而生,可谓是五味杂陈。</p><p class="ql-block">高兴的是母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貌换新颜;遗憾的是那个年代还不兴毕业照,未能留下当年老师和同学们的影像;触景生情,难免有些伤感,多位恩师已离开了我们,他们的音容笑貌时常萦绕于梦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感谢新老校友提供了大量素材和珍贵的照片,帮助我完成拙文的写作,借此抒发出我对母校深深的眷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图为1965年本人与同班项张根、彭晓根同学在安庆市照相馆合影,是参加学校选飞时到市体检。)</p> <p class="ql-block">网友提供的今日高河中学小视频</p><p class="ql-block">编者注:2021年5月补充录入</p> <p class="ql-block">1966届301班同学刘圣霞与他爱人及孩子、侄子和嫂嫂在高河粮站、搬运站到区委路口附近偶遇照,时间大约在1991年冬季,拍摄者为江天宝先生,提供此段录相为刘圣苹女士。(2024年6月补录)</p> <h1>高河埠散记(四)</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 style="font-size: 20px;">再说那些老地方</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 20px;">江湾</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时俗称高河埠为三街一湾。三街,即土街、中街和上街;一湾,为船户聚居的江家湾,当地人简称为江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江湾的江姓是高河埠当年数得着的名门旺族,举族聚居于中街的北边。江湾的老屋很大,宅前有一口塘,塘埂上柳树成荫。每日清晨或黄昏时分,村妇们在塘边石板垒砌的水跳上洗衣、淘米、话家常,你来我往,倒也十分热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清到民国时,高河埠乃为怀宁北部水旱码头。河湾内舟楫如林,约有三百多只船。其中,大黄梢200多只,小黄梢100余只。当年曾有多位声势显赫的船户;船工大都为江姓,也有周边乡村不同姓氏的亲友参与,素有"高河船帮"之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水上运输相当繁忙,主要运出的是高河大米、麻油、菜籽饼等土特产品。船只从上海、武汉等地帶回洋货,如洋油(煤油)、洋火(火柴)等日用百货,以及中西药材等。有的船户还捎带一些窑货,如火团、缸灶、夜壶、缸罐等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横街下方的河中间有一座孤岛活地,当地人称为鲢鱼头岛,从桥上拍到的远景处即是(见下图)。以前船只常绕着孤岛停靠,是天然的避风港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黑白图中远景显示的是江湾老屋,为上世纪70年代在普济桥照,由江天宝先生提供。</p> <p class="ql-block">枞阳建了大闸后,通往长江的水上长途运输从此中断了。船只由安庆等造船厂接收一部分,江湾一部分船户由此而在安庆船厂和大通船厂等地安家落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十年代初,江湾也有百余只船加入上海、南京、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九江、武汉等航运公司,跑起水上长途营运业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彩照为笔者站在普济桥拍到的远处鲢鱼头岛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河边老屋</b></p><p class="ql-block">要说高河埠周边的姓氏,当属张姓最多,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大户。</p><p class="ql-block">传说高河张氏是元未明初由江西瓦屑壩迁到桐城练潭沙壶嘴,四世祖祥三祥四兄弟二人迁髙河,也称张氏迁怀一世祖,最初的定居地据知情人介绍,就在河边老屋。</p><p class="ql-block">解放前后,居住在老街的居民以河边老屋、张家瓦屋、张家楼和张洼为主。当年的张家祠堂就座落在粮站和米厂的原址上。</p><p class="ql-block">周边还有不少张姓居住村落,据不完全统计有:张家草屋、板桥、红庙张家大屋、蟒瓜泥张家大屋、塥洲,张家新屋、张家破屋、猴庄嘴、同茂屋、张家嘴、张家竹上等。</p> <p class="ql-block">中街与上街交界处的一段上坡路,上坡路到顶的左侧即为当初的高河大队部,右边的围墙为米厂围墙。</p> <p class="ql-block">2020年拍下的米厂围墙</p> <p class="ql-block">照片放大后的坡道图</p> <p class="ql-block">高河大队(村)部旧址,左侧平房。</p> <p class="ql-block">高河埠每年春节期间舞灯传统可谓历史悠久,近几十年曾经看到过:王家灯,方家灯,江家灯,操家灯,张家灯最多。这是1996年春节在高河街上的舞灯视频,由江天宝先生提供。</p> <h1><b>烈士操球</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操球,原名操建球,1894年生,茶岭万福桥人。7 岁入私塾,因家境清贫,14 岁即离家去高河埠习商。后到安庆做工,经人介绍加入共产党,建立党的地下交通站,从事秘密活动。1928年回到高河埠,在操氏祠堂办私塾,以教书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在青年墊师中组织文学研究会,在农民中组织农民自救会,秘密宣传党的主张。是年9 月,中共高河区委成立,操球任书记。同期,中共怀宁县委委员俞昌准为指导沿江10 县农民斗争,藏身在安庆西门外江心杉木洲芦苇里。传说操球有时夜间往来百余里,到杉木洲汇报工作或参加会议,次日清晨又回私塾上课。</p><p class="ql-block">1930 年2 月,中国工农红军潜山独立师成立。不久潜山独立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四师,操球曾任团长,后又根据组织决定回到安庆中心县委工作。</p><p class="ql-block">据《怀宁县志》记载:1930年4月27日~29日,高河埠粮商趁春荒缺粮囤米外运,中共高河区委领导一千六七百农民参加高河埠暴动,夺取米店武器,阻止大米外运。开仓分米四五百担,取得抢米斗争的胜利。</p><p class="ql-block">5月,省政府下令通缉操球,并派保安团、独立旅包围操家畈,搜捕革命志士。</p><p class="ql-block">1931年2月6日,操球在安庆郭家桥被捕,8日,在北门外就义。</p><p class="ql-block">据殷实的回忆文章《安庆“习艺所"今昔》记载:先后在饮马塘监狱被关押,并被反动派杀害的革命先烈有:俞昌准(安徽省第一次农民武装暴动指挥者和组织者)、葛文宗(怀宁中心县委书记)、操球(怀宁高河区委书记)、刘淠西(怀宁中心县委书记)、伯习福(安徽大学支部负责人)、周传鼎、李花白、袁新民、刘学勤、王乐民、王影怀、祁金标、凤午、贺昆容等烈士数十人。</p><p class="ql-block">为纪念烈士不朽功勋,解放后当地政府在操球烈士坟墓前立碑,作为青少年教育基地。记得在高河中学三年学习中,每年清明节学校都组织师生去扫墓,缅怀先烈。</p><p class="ql-block">注:操球烈士墓照来自网络</p> <h1><b style="font-size: 20px;">福慧寺</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福慧寺,当地人称其为大王庙。该寺为佛教圣地,建在老街背后的河滩上,占地十余亩。据说始建于明初,其后历代都曾修缮,至今约有500多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谁是最初的建寺者?传说不一。有说该寺原是江湾一个小庙,只因江湾人大多是常年驾船出外跑水上运输,为祈求平安,船户每年年底回家都要在此举行盛大庙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王庙前面的菜地,过去都是街道,这块土地里面仍旧有许多古砖古瓦残留于此。许多当年的小伙伴们回忆起来小时候的玩耍情景时,最难忘的是在家门口附近及河边的碎瓦堆里常常搭起的“宝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每逢下半年在此开庙会,唱大戏,腊月里人声鼎沸,热闹得很。大王庙那时有集市贸易,初一、十五是大集。赶集人群从四面八方涌向老街,常常把原本窄窄的街道堵得水泄不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今,集市没有了,但寺内香火依旧旺盛,香客纷至沓来。每月初一和十五以及每年二月十九、四月初八、九月十九等,敬香拜佛的善男信女云集于此。</p> <h3>据老人们讲述,大王庙位于水之滨,多为沙壤土,属于典型的夜潮地,前面的空地最适宜种瓜果蔬菜。那时高河埠周边十里八乡农户每年到栽种白菜的时节,很少自己育秧,人们都说土街菜秧好,所以都来这里买菜秧回去栽种。本人少时就留有印象,四十多年后的今天,再来看这一片菜地,感觉是那么的熟悉与亲切,随手就拍了张菜地照(4月2日早晨)。<br></h3><h3><br></h3> <h1><b style="font-size:20px;">高河的桥</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河,必有桥。流经老城的这条大河共有三座桥。</p><p class="ql-block">一是高河大桥。也叫新大桥。是2O6国道从菖薄岭下来到高河镇的第一座石拱桥。过去的桥很窄,加宽过,现在又在加宽中。上世纪70年代由高河公社组织各大队劳力改河道后修建的。</p><p class="ql-block">注:照片中的高河新大桥,由家乡网友提供。</p> <p class="ql-block">二是洋桥,洋桥位于老河道。此桥历史上很长时期都是木桥。水浅时现在还能看到下面有矮矮的木桩。解放后政府出资造了石拱桥,此即现在的洋桥。现居住在桥边的居民小组,也叫洋桥村民组。</p><p class="ql-block">注:197O年代的洋桥照,由江天长先生提供。</p> <p class="ql-block">三是普济桥,亦称老大桥。它连接土街与中街。</p><p class="ql-block">普济桥的建造,却有一个美好的传说。说是在那个年代,河上仅有一座简易木桥可走,车辆无法通行。一天,九华山一位名叫普济的高僧云游至此,见河两岸人家出入不便,遂善心大发,秉笔陈书朝廷,请求在河上修建一座石桥。普济大师还慷慨解囊,将九华山寺庙化缘的部分香火银子捐作建桥资金。后人为纪念这位高僧,称此桥为普济桥。</p><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桥两岸码头可停靠50吨大小的船舶,航运经下枞阳直达长江,是当时高河乃至潜怀太宿等地重要的货物集散地。</p><p class="ql-block">普济桥桥面用清一色麻石条铺就,日长天久桥面留下很深的车辙痕迹。以前,一些骑自行车的小青年上了桥面不下车推行,车轮一不小心就被桥上的车辙别倒,连人带车一起栽倒河里的事情时有发生。幸亏那时河边住户常有好心人能将其救起。</p> <h1><b>老照相馆</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河老照相馆,在40、50乃至60后出生的高河人的脑海里,注定是一种永远无法抹去的印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河照相馆,与高河文化馆是门对门。经营这家照相馆的老板是胡润之先生,胡先生是文化人,挺儒雅。他个头高(身高在一米八左右),人挺瘦,但精神矍铄,气质不凡。头上常戴一顶浅灰色鸭舌帽,冬天脖子上加系一条质地考究的围巾。用今天的流行语来形容他,的确很有艺术家的范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在照相馆上班的店员中,有位十分漂亮的年青女孩,她是查湾的查家姑娘,父母取掌上明珠之意,给她起名叫掌珠。她身材高挑,五官端庄,眉目清秀,留齐耳短发,脸色白里透红,看上去似旧时文人画中的宫庭仕女,浑身上下透出大家闺秀的古典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胡先生兄弟三人都是从事照相业务,分别在安庆和高河等地开店经营。</p><p class="ql-block"><br></p> <h3>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照相馆,对外是一排推卸自如的木板门,前半间屋顶铺小瓦。出于摄影采光的需要,后半间屋顶上面全是长条玻璃瓦(乡下人称之为‘’亮瓦‘’)。</h3><div><br></div><div>照相馆的东边墙,是一方落地的玻璃窗。在室内亮瓦下方挂着深黑色布帘,照相时只要用一根长长的竹竿调整屋顶布帘的张合度,同时打开窗帘,就能自如调节所需光线的強与弱。</div><div><br></div><div>照相馆北面墙绘有一幅风景画,作背景。室内摆放着花瓶、茶几、桌椅和为儿童照相备用的坐车、玩具车等,道具设施齐全,显得华丽典雅。</div><div><br></div><h3>大凡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高河人,平生第一张照片,可能就是在这里拍摄的。(附收录到朋友发来的照片)</h3><div><br></div><div>小时候,在我们的心目中照相是颇为神奇而又兴奋的一件事。进了照相馆,在胡先生和助手们的帮助下选背景、摆姿势,对镜头,露笑容,越忙活越紧张,紧张起来周身都不自在,弄得不好,照出来的笑往往显得有几分羞涩和生硬。那情景,几十年过去了,许多人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div><div><br></div><div>从七八十年代开始,学生毕业时兴毕业照,抑或全体师生集体合影留念。那时高河中学初高中历届毕业的学生个人毕业照和全班集体照,无一不是出自胡先生之手。</div><div><br></div><div>胡家开的照相馆,在解放初私有化改造时,收归高河供销社管理。照相馆一度曾迁至高河汽车站旁的供销社二楼上,后又搬到十字路口,最后仍搬回原址经营。随着时代的变迁,照相及胡家后代的发展,该照相馆歇业多年了。但是,留给高河埠人们的美好记忆经久不散。</div><div><br></div><h3>注:照片中的两层楼房,为胡家晚辈在老照相馆原址上新建成的。</h3> <p class="ql-block">永丰马柚树马德明学友全家福照</p> <h3>查湾查海波叔应征入伍时与同学合影照</h3> <h3>朋友提供的高河中学1977年初中毕业照,由老照相馆拍摄,诗人海子在前排左三。</h3> <p class="ql-block">近日在整理老相册时,找到一张上世纪九十年代与同事们的合影, 背景是高河宾馆,望着照片,心中感慨良多。</p><p class="ql-block">日子像从指尖流过的细沙,在不经意间悄然滑落。照片上的人,有一位已与世长辞,健在者如今大都开始青丝变白发。</p><p class="ql-block">高河宾馆也如同高河埠那些老地方一样,在日夜奔腾不息的岁月长河中随波飘去,就地新建的高宾大厦拔地而起!</p><p class="ql-block">历史上留下的欢乐和笑靥,在记忆深处历久弥新!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先生说过的一段话,十分契合此刻我内心最深刻的情感。他说:“年轻时追寻生命的繁盛,到了中年时代繁华落尽见真淳,直到花甲之后,才舍弃了幻化的繁华,回归到极简,在单纯之中看见美”。</p><p class="ql-block">高河埠的老街与老地方可写可叙之处实在太多,行文至此言犹未尽,姑且就此搁笔,不妥之处,敬请雅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8.6.28于北京</p> <h1><b style="font-size:20px;">编后语</b></h1><p class="ql-block">对故土的眷恋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今年清明节前的四月二号早晨〈到高河的第二天〉,我从新城走到老街,走在弯弯曲曲的上街、中街到土街,个中有所回味。虽然已是水泥路面,但过去的青石板路依稀还在眼前。</p><p class="ql-block">中午访友回来,恰好碰到理发店张师傅,在享受服务的同时,又聊起一些往事,他说到过去高河埠的繁华时,特地提到老街上的茶馆,有一家店铺自制的门联《普济桥下水 独秀山上茶》,在当地人中世代相传,感觉老街文化底蕴深厚。</p><p class="ql-block">喝一口老家的水,还能尝到儿时的滋味;看一看熟悉的老地方,还能找到儿时的足迹;听着亲切的乡音,仿佛又回到童年的记忆里。于是,我动了写一写的念头。</p><p class="ql-block">一石激起千重浪!未曾想到,短短的一篇回忆文章,带给居住在天南地北无数高河人的是一种欣慰!倒不是这篇拙作华丽精彩,而是印证了一句俗话,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故乡人最亲,无论走到哪里,彼此都血脉相通,乡友们这么关注,答案就在其中。故乡的情最浓,犹如枝繁叶茂的大树,深深扎根在游子心中!</p><p class="ql-block">第一篇发出后收到不少网友的回帖,提供老街及一些老地方的由来与传说,他们之中,有的人在高河,有的人在贵州、杭州和苏州等地,联络甚欢。在后来的编写过程中,很多朋友还提供了珍贵照片或绘图,共同完成了散记一至四篇。一些朋友并参与讨论,纠正记忆偏差等等,为完美再现昔日高河埠增砖添瓦,感谢您们!</p><p class="ql-block">怀宁微生活的推介,使我认识了不少热爱高河埠的朋友们,它已跨越国界,连太平洋彼岸的旅美乡友也在关注中!</p><p class="ql-block">感谢平台!</p><p class="ql-block">从网友的反馈信息得知,高河埠老街可能即将消失,随着更多人的关注,相信她的历史必将铭记并植根于广大乡友们的心中!</p><p class="ql-block"> 2018年12月于北京</p> <p class="ql-block">普济桥(2019年夏)</p> <p class="ql-block">高河网友《凤翔九天》2022年在普济桥旁边拍的小视频</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续集(2023年2月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高河老街昔日的繁华、热闹,尘封在历史的画卷中,但仍不失为游子思乡的美好记忆!</p><p class="ql-block">接下来将继续记录历史上和变迁中的高河埠,希望有兴趣有素材的家乡朋友能提供你所珍藏的相关图片与资料,让我们为记录古镇风貌共同努力,谢谢支持!</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记忆中的老街(由家乡网友提供)</b></p> <p class="ql-block">老街小视频(一)</p> <p class="ql-block">老街小视频(二)</p> <p class="ql-block">福慧寺</p><p class="ql-block">2016年夏季发水时</p> <p class="ql-block">高河大桥</p><p class="ql-block">注:以上小视频和照片由操基奎先生提供</p> <p class="ql-block">远眺江湾</p><p class="ql-block">江湾屋旧址及大河的弯道处,摄于2023年3月中旬,由江锡正先生提供。</p> <p class="ql-block">米厂院内</p> <p class="ql-block">高河埠狗食钵正位置</p><p class="ql-block">江天宝、江天长哥弟1985年代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中街张雷老师家</p> <p class="ql-block">十字路口东</p> <p class="ql-block">十字路口西</p> <p class="ql-block">注:以上图片由方菁艾女士提供</p> <p class="ql-block">普济桥与洋桥间的水面及岸上建筑实景,大约拍摄于1985年。</p> <p class="ql-block">普济桥南头,江天宝先生家房屋,1986年春拍照。</p> <p class="ql-block">远眺普济桥,1986年春。</p> <p class="ql-block">十字路囗北到汽车站之间,公路拓宽时拍照,1986年春。</p> <p class="ql-block">高河旅社(大饭店)照,上世纪八十年代。</p> <p class="ql-block">1985年12月在十字路口买鱼的画面,图中的老人为江天宝母亲。</p> <p class="ql-block">河边老屋祠堂正大门前的大河洗衣跳板及普济桥的画面。</p><p class="ql-block">注:以上视频和图片由定居上海的江天宝先生提供</p> <p class="ql-block">高河造纸厂宿舍区外国专家楼</p> <p class="ql-block">高河造纸厂车队旧址</p> <p class="ql-block">高河造纸厂草料场旧址</p> <p class="ql-block">高河搬运站</p> <p class="ql-block">搬运站大门</p> <p class="ql-block">高河百货分销处旧址(院内)</p> <p class="ql-block">高河石油分销处加油站旧址</p> <p class="ql-block">高河税务所旧址</p> <p class="ql-block">高河公社知青商店旧址</p> <p class="ql-block">高河镇政府办公楼旧址</p> <p class="ql-block">高河自来水厂办公楼</p> <p class="ql-block">高河自来水厂泵房旧址前雕塑(门楼已拆除)</p> <p class="ql-block">自来水厂泵房旧址</p> <p class="ql-block">高河农行营业所旧址(1980年代建)</p> <p class="ql-block">注:以上图片由江学成先生提供</p> <p class="ql-block">高河汽车站广场照</p><p class="ql-block">左:通往潜山方向</p><p class="ql-block">中:通往桐城方向</p><p class="ql-block">右:通往安庆方向</p> <p class="ql-block">高河电力器材厂旧址</p> <p class="ql-block">高河百贷分销处大楼</p> <p class="ql-block">注:以上图片由江天长先生提供</p> <p class="ql-block"> 古桥今昔</p><p class="ql-block">普济桥下水,独秀山上茶。</p><p class="ql-block">昔日人潮涌,今时影孤斜。</p><p class="ql-block">注:据有关史料记载,建于明朝成化年间的高河埠桥,清朝更名为普济桥。</p><p class="ql-block">第一、二句源自民国时期普济桥北头西南侧“江庆楷茶楼”门前的一付对联。</p><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下旬,安庆地方史志专家汪叔华先生专程来高河埠考察普济桥)</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二、土街中街拆迁记录</b></p> <p class="ql-block">普济桥(2023年2月中旬照)</p><p class="ql-block">大河改造工程中,土街中街拆除工作基本完成。</p> <p class="ql-block">普济桥南端的民居前,最后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中街路段拆迁中,2019年夏季。</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三、再回老街记</b></p> <p class="ql-block">高河中学(2023年2月中旬照)</p><p class="ql-block">我们1966届301班一位老同学近日回到高河,特地到老街走一走,随手拍下这些照片和小视频。</p> <p class="ql-block">游子回故乡,老街逛一逛。</p><p class="ql-block">(十字路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回母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六三入学二三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旧貌无存人亦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迎面走来一保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笑问老爹你找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注:我们这一届新生入学时间为1963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逛老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游子省亲回到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闲逛老街拉拉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惟见普济桥下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难觅独秀山上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注:老街桥头茶馆曾有一对联一一普济桥下水,独秀山上茶。</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四、老街新貌</b></p> <p class="ql-block">已建成的新住宅区(一)</p> <p class="ql-block">已建成的新住宅区(二)</p> <p class="ql-block">已建成的新住宅区(三)</p> <p class="ql-block">从河边老屋一直到江湾(包括中街),建成的住宅区,由江天长先生提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