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 不进行课外阅读,课堂阅读就会变为死记硬背。——苏霍姆林斯基<br /></b></span></h3><h3><br /></h3> <h1><b> "读书∙悦己,读书∙纳人"一直是我校文化育人的目标。为加大阅读推进力度,提升学生阅读综合素养,2017学年全校实施慧正阅读"2211"工程。第一个"2"指每位学生六年至少读200本书;第二个"2"指每位学生每学年至少撰写二十篇读后感;第一个"1"指每周上一节经典阅读课;第二个"1"指每学年组织一次全校性的学生阅读展示活动。</b></h1> <h1><b> 为了校园阅读氛围更加浓厚,除了拥有85000册图书的图书馆外,学校充分利用通廊和每一个角落开辟了 "蒙正书吧""书香驿站""听雨书吧""沐阳书吧"和蜂巢式书柜,打造"图书漂流站",共计图书2400余册,供全校师生随时借阅。</b></h1> <h1><b> 晨诵、午读、暮吟已成为校园常态。清晨诵读国学,鸟鸣声声,书声琅琅;中午共品美文,书香氤氲 ,滋润童年;放学路队背诵诗词,声乐一色 ,心灵齐飞。</b></h1> <h1><b> 项惠忠校长为每班的星级"慧正少年"送上优秀读物,并亲笔题写赠言。孩子们兴奋得睡觉都舍不得放下。</b></h1> <h1><b> 我们运用新技术设计了学生、教师、家长不同身份的阅读调查问卷。根据统计数字分析实施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我们的阅读策略。</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学生篇—以书的营养滋养童年】</b></span></h1><h3><br /></h3> <h1><b> 每周一节的经典阅读课或推荐好书,或学习方法,或交流感受,或分享收获……有教师走班的,有学生走班的……有20分钟的短课,也有60分钟的长课……在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幸福而自由地徜徉在好书的海洋里,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b></h1> <h1><b> "厚积薄发,用书籍点亮人生;喷薄欲出,让感动溢满校园"。阅读能力是在日积月累长期坚持中逐步提高的。我们的终极目标不是阅读量的累积迭加,我们更关注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b></h1> <h1><b> 各班制订具体易操作的以阅读为主线的班级文化建设计划,精心开展各项活动,使书香文化与养成教育相结合,形成自己的特色。</b></h1> <h1><b> 四年级的小小新闻发布会,同学们落落大方,从容淡定,埋下关心身边事、关心国家事的萌芽。</b></h1> <h1><b> 中央台有朗读者,我们也有朗读者。你看,老师和同学都把自己最喜欢的书读给大家👂。在朗读中,我们互相交流,传递彼此的心声。</b></h1> <h1><b> 五年级的辩论赛,选手滔滔不绝、各抒己见,有理有据,颇有大赛选手的风范。</b></h1> <h1><b> 六年级的诗词大会,选手们跃跃欲试,对答如流,过五关斩六将,显示了扎实的功底。</b></h1> <h1><b> 读好书,好读书,书读好。好书分享会使每个孩子都能展示自己的阅读水平,乐在其中。</b></h1> <h1><b> 采蜜本上的每一个好词佳句,收获录上的每一篇读后感,教室展板上的每一份读书小报,都是同学们阅读旅程中一个一个的👣,生命之花在摇曳……</b></h1> <h1><b> 我骄傲,我是书香少年。👍</b></h1> <h1><b> 一年一度的读书节是我们的盛会,同学们把经典通过自己的智慧再创造,把它们搬上舞台。五(3)班课本剧巜金色的鱼钩》以鲜明的艺术形象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征服了评委和观众,获得了第一名!</b></h1> <h1><b> 一(1)班小朋友年纪虽小,却把悟空的机智、白骨精的狡诈、唐僧的拘泥,演绎得入木三分。哈哈,我们可是读了好几遍巜西游记》呢!</b></h1> <h1><b> 晏子巧妙回击,维护自己和国家尊严。六(3)班的同学甩着飘逸的长袖,一举手、一投足,有模有样,好好地过了一把戏剧瘾!</b></h1> <h1><b> 六(5)班的《铁血男儿夏明翰》将革命烈士的视死如归、威武不屈演绎得酣畅淋漓,现场掌声一阵高过一阵!</b></h1> <h1><b>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我们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参加各种书香活动,去展示,去锻炼,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教师篇—以书的能量丰厚人生】</b></span></h1> <h1><b> 读政治之书以养大气,读业务之书以养才气,读人文之书以养灵气。在我们学校,老师已达成"不读书的老师只能当庸师"的共识,"日读一篇,月读一本,年读一摞"已成为老师们的自觉行为。</b></h1> <h1><b> 教师节学校给老师送书已成为惯例,不过今年旧瓶装新酒,学校提供书单供老师自行选择,更尊重老师的阅读兴趣。</b></h1> <h1><b> 通过读书交流活动,大家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激发出智慧的灵性。当我们自身也在"书香"里提升素养,一步步向着"百度教育"这个目标踏实而又坚毅地前进时,一种更高、更激动人心的使命感也油然而生。</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家长篇—以书的名义陪伴成长】</b></span></h1><h3><br /></h3> <h1><b> 亲子共读是父母和孩子增进交流的有效途径,每月20日亲子阅读日这项活动我们已经坚持了10年,每次看到这一张张照片就仿佛看到了一个个温馨无比的👪。</b></h1> <h1><b> 家长们已经不满足于在家里和孩子们读书,他们主动要求参与到学校组织的阅读行动中来。你看在"家庭朗读者"活动中,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朗读,这种感觉一定很新鲜吧。下一期正在准备当中,敬请期待!</b></h1> <h1><b> 慧正阅读"2211工程"的实施使我们的校园充满了浓浓的书香。在这个碎片阅读异常便捷的背景下,我们倡导师生翻开书本阅读,读整本书,与人物对话,与作者对话,培养习惯,开阔眼界,激活思维,积淀思想,做到"开卷有益",让灵魂充满香气。</b></h1><h3><br /></h3><h1><br /></h1> <h3>图片提供:徐燕南、方向红、潘晓芬、柳晓浪、潘惠仙、张燕萍等</h3><h3>文字:唐雪非</h3><h3>编辑:唐雪非</h3><h3>审稿:项惠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