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全家福 1970.3</b></h3><h3><b><br></b></h3><h3><b><br></b></h3><h3><b><br></b></h3><h3><b><br></b></h3><h3><b><br></b></h3><h3><b><br></b></h3><h3><b> 《童年旧事》</b></h3><div><b> </b></div><div><b> 我的童年,是在老家农村度过的。那年的秋天,我四岁,也正是三年困难时期,当时的情况是:青壮年上山炼钢铁,老幼残在家吃食堂;糠窝窝、白菜汤,小豆叶子充饥肠。大伯糠吃多了,大便拉不下来,蹲在场院旮旯里,憋得直叫唤,白眼珠子都红了。把我叫过来用树枝给他往出抠,老半天,才抠出几个带血的黑粪蛋蛋。妈妈去生产队场院干活,我像个尾巴似的跟在后面东瞅瞅,西看看。邻家大婶偷拿了几个玉米棒子给我塞到棉裤里,想让我瞅着干部们不注意带回家。哪知道我根本不给她长脸,玉米棒子又硬又凉,塞到裤子里无法形容的难受,跟鸭子似的没走几步就让妇女主任看出了毛病,过来三下五除二,解开了我的裤脚带,玉米棒子便一个个的掉了出来。听着周围大人们的哄笑声,我心里想:玉米棒子又不是我拿的,你们笑个啥,没劲!</b></div><div><b> 比我大几个月的堂兄,带我到他家,拿出来一堆杏核跟我玩,看着有几个大一些的,我就想砸开尝一尝是不是甜的,然后便砸了一个又一个,先头还觉得有甜的有苦的,后来就感觉是一个味道了。然后就觉得肚子也不怎么饿了,就是有点头晕,晃晃悠悠从堂兄家出来,像喝醉了一样,看见臭小的大脑袋怎么变成了两个,二拐子的腿好像也变成了三条。躺在供销社门口的石阶上,迷迷糊糊中觉得有人说话,有个黑影像山一样压过来,后来又感觉像是趴在牛背上。事后才知道,是赶车的青月大爷路过看我不对劲,把我扛在肩上送回了家。</b></div><div><b> 我嘴里吐着白沫躺在炕上,把堂兄吓坏了。妈妈虽然没有念过几天书,关键时刻还是挺有主意,听堂兄说我是吃了苦杏仁时,三脚两步跑到大妈家抓了一把绿豆面,用凉水调成稀糊糊就给我灌了下去(听说这玩意既能催吐,也能解毒)。不一会儿我就觉得肚子里折腾起来,就像有个孙悟空在里面练功,东一拳西一脚,劲头还越来越足,搅的我胃里只翻腾,接着我便大吐特吐起来,吐出来的东西竟然是“苦菜拌杏仁”(现在才明白,怪不得进城这么多年,老是不愿意把杏仁和苦菜拌在一起吃)。看我吐得差不多了,也慢慢睁开了眼睛,妈妈才哭出声来:谢天谢地,俺娃总算醒过来了。而我醒来后的第一句话却是“妈,我饿了!”</b></div><div><b> 2000.7.3夜</b></div><div><b> </b></div><div><br></div> <h3><b> 老碾子 2007.4 </b></h3><h3><b><br></b></h3><h3><b><br></b></h3><h3><b><br></b></h3><h3><b><br></b></h3><h3><b> 《老宅石磨 》</b></h3><div><b> </b></div><div><b> 童年的记忆里,我家很早就有石磨,安置在老宅院西南角的磨房里。</b></div><div><b> 磨房中间的地上是砖土垒成的圆形台基,往上是用石板拼成的圆形磨盘,再上面就是上、下两扇石磨。磨扇的下扇固定在比磨扇大一圈的磨盘上,中心位置安着“铁磨脐”,与上扇的“脐眼”相对应,成为上扇圆周运动的轴心。上扇两侧的1/2处,各凿有一大一小两个磨眼,分别用来磨粗面和细面。上下扇的磨合面上,有许多凿刻的楞槽,上扇石磨的重量加上反向楞槽的作用将粮食研碎磨细。</b></div><div><b> 石磨上扇的外侧两边各有一个横向的圆孔,孔里插上两根三四寸长的木棍,长长的枣木磨竿横过上扇用铁丝固定在这两根木棍上,磨竿长出来的一头连接牲口拉磨的绳套。</b><b>拉磨的牲口要从生产队去借,我们叫“问牲口”。谁家要磨面,家里的大人要提前几天给队长打招呼,看有没有闲着的牲口,然后就要准备好要磨的粮食。约好的日子一大早,家里的大孩子就去生产队的牲口棚找喂牲口的贵福大爷,把毛驴和拉磨的套绳一起借回来。</b></div><div><b> 从小就比较顽皮的我,每次总是抢在姐姐们的前头,跑着去队里牵毛驴。半路上看看前后没人,就趁个路边的台阶爬上驴背,嘴里吹着不成调的口哨,把毛驴骑回家。</b><b>罗面是妈妈的事,我帮妈妈赶毛驴,提醒妈妈往磨扇上的“云斗”里添粮食。毛驴的眼睛要用旧围裙蒙上,怕它转圈多了头晕,毛驴嘴上还栓着一根细长的木棍,叫“戳嘴棍”另一头固定在转动的磨扇上,这样一是可以使毛驴与磨盘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不会偏离磨道;二是防止毛驴偷吃磨盘上的粮食。毛驴偷懒停下脚步时,我就在后面吆喝一声;毛驴拉屎了,我就用铁锨铲走;毛驴撒尿时我躲闪不及,骚臭的尿液常常溅到我的裤腿上,鞋上。</b><b>小小的我,扶着磨竿,跟着毛驴,伴随着驴蹄的“的的”声,在磨道里一圈又一圈,不知不觉中逝去了我的童年。石磨上的棱棱槽槽磨秃了,磨平了,叫来石匠一下一下地凿,叮、叮、叮、叮……,就像凿刻着爹妈额头上的皱纹。</b></div><div><b> 后来,村里通了电,小钢磨代替了老石磨,乡亲们由原来的磨面变成了去大队的加工厂换面。再后来,加工厂也解散了,人们开始进城里买面。这几年,常常看见年轻后生开着农用车,拉着大米、白面、小杂粮走村串巷叫卖。</b></div><div><b> 不知伴随了多少代人的石磨,就这样悄悄地远离了人们的视线,走出了人们的生活。</b></div><div><b> 石磨,你走了。你走的潇洒,走的悲壮。因为你曾经历经磨难,因为你曾经叱咤风云,因为你已经完成了曾经肩负的历史使命。你就像退居二线的老干部,疗养院里的老红军,只有在那些偏远山村和为数不多的民俗博物馆里,才会再见到你的身影。你还记得那跟在小毛驴身后和你一起转圈的那个顽皮的孩子吗?他长大了,成人了,也快退休了。</b></div><div><b> 今年春节后不久,我陪南方来的书画界朋友去榆次新开放的后沟古村又见到你时,给你和拉磨的小毛驴拍了照片,还买了你刚刚磨出来的杂粮面,你高兴吗?</b></div><div><b> 2006.6.7</b></div><div><b> </b></div><h3><br></h3> <h3><b> 罗家庄老宅 2016.8 </b></h3><h3><b><br></b></h3><h3><b><br></b></h3><h3><b><br></b></h3><h3><b> 《门铃》</b></h3><h3><b><br></b></h3><div><b> 故乡的老宅有大门和二门,外带一个偏院,占地有一亩多,砖圈的拱形门道寛近七尺。秋收季节,两扇足有二寸厚的大门打开,四匹牲口拉的大马车装上满满一车庄稼都能顺顺畅畅地进到院里。</b></div><div><b> 不知是为了防贼还是只为给家人提个醒,门框上方的中间吊着一个一尺长、小碗粗细的铁门铃,门铃内用皮条系了一个大桃子似的木 疙瘩,开门或关门时都会发出“叮叮、咚咚”的声响,传出老远。在我的小胳膊刚能推动那沉重的大门时,就喜欢把一扇大门推来推去,常常是累的满身大汗,腰酸胳膊痛疼,但仍乐此不疲,就为了听门铃一次又一次被碰撞时所发出的非常单调的响声。有时玩得正起劲时,父亲已站在了身后,我便会飞也似的逃走,怯怯的躲在母亲身后。当然不会老这么幸运,后脑勺上挨巴掌的情况也常有。</b></div><div><b> 那些年,村里人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老门铃就成了我唯一的不花钱的玩具,只要父辈们不在家时,我便会没完没了地来回推那扇大门。那老门铃晃动时发出的或长或短、忽高忽低的“叮叮、咚咚”的声响,便成了我童年时期经常听到的最美妙、最动听的音乐了。</b></div><div><b> 十几年前,母亲中风瘫痪后,我把父母都接到了城里,回老家的次数渐渐少了,直到两年前有事回去,推大门没有听见老门铃的声响,仰头看时,才发现挂门铃的地方什么都没了。不知是叔叔的孩子们嫌它吵人摘下来扔掉了,还是那挂门铃的钉子和铁丝年长日久,锈蚀得终于不堪重负断了,门铃就掉了下来。</b></div><div><b> 后来我曾想,如果我还能找回那破旧的老门铃,我会将它怎么样呢?是把它带回城里,给独生女儿讲述一番她老爸和门铃的故事?还是就在老院子里挖个坑把它埋了?</b></div><div><b> 2001.2.13</b></div><div><br></div> <h3>玉蝉花</h3> <h3><b> 老父亲82岁生日 2008.2 </b></h3><h3><b><br></b></h3><h3><b><br></b></h3><h3><b><br></b></h3><h3><b><br></b></h3><h3><b>《父亲的手》</b></h3><h3><b><br></b></h3><div><b> 我的父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庄稼人,他的那双手也是一双普普通通的劳动人民的手。但在熟悉的人们眼里,那时一双充满慈爱,浸透着睿智而又十分灵巧的手。</b></div><div><b> 在村里下过乡的干部们说,父亲长了一双文化人的手。只上过三年小学,读过的书也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但却在生产队当过队长、保管、出纳。清秀的毛笔字似乎有柳骨,又像有些颜风,每年不到腊月十五父亲就开始给乡亲们写春联,一直要写到除夕。那些年运动多,村里的标语口号也换得勤,大部分是父亲写的。乡亲们从队里领东西用的印章,父亲刻得也不少。有楷书、有隶书,有时也刻几个篆字,工工整整有模有样。父亲刻章还有绝招,那就是从来不往刻章的坯料上写字。刻章前只须把坯料磨平,再把墨汁抹到磨好的平面上,然后就按事先想好的字样刻。把应该空的地方刻下去,留下的便是黑颜色的字,你说绝不绝?</b></div><div><b> 邻村的票友们说,父亲长了一双拉胡琴的手。父亲喜欢戏曲,偏爱晋剧和秧歌,拉得一手好晋胡,常用的晋剧和秧歌曲牌大部分都会。年轻时十里八村赶集唱戏他几乎是场场不误。遇上剧团里有熟人,他就蹭到台上,看上一会儿。手痒了,就把拉胡琴的师傅拽到一边,稳稳当当地坐到人家椅子上过上一把瘾。三年困难时期,家里穷得没吃的,父亲狠狠心,把陪伴了自己几十年的晋胡拿到镇上,换回来半口袋玉米,家人有吃的了,父亲却为此难过了好几天。后来日子好过了,做木工的姐夫就四处找材料,给父亲做了一把新的。父亲视如珍宝,去姐姐家住几天都要带在身边,没事时就自娱自乐的拉上一曲,闹的邻居们都以为这家子开戏了。</b></div><div><b> 村里的乡亲们说,父亲长了一双巧匠人的手。父亲打顶棚的手艺,邻村都有名。那苇架子扎的平平的,双层纸糊的展展的,只要房顶不漏雨,用上几十年肯定不成问题。乡亲们结婚娶媳妇收拾新房,父亲给他们在风门子、炕围子上画个喜鹊登梅、孔雀开屏什么的,那都是得心应手,画啥像啥。谁家老了人,棺木上画个龙啊凤啊,百寿图啊,只要一两根烟的工夫。扎个花圈,糊个童男女,做个摇钱树、聚宝盆,正月十五扎个灯笼,剪个窗花,那更是手到擒来,人见人夸。</b></div><div><b> 父亲虽然长了这么一双巧手,但他从来没有指望以此谋生。给队里干活时只记工分,邻里乡亲叫去帮忙,也只是吃顿家常便饭,从未张口要过报酬。就是这双如今已爬满皱纹的手,春种秋收,含辛茹苦,带大了我们姐弟四人;也就是这双普普通通的手,教会了我们怎样生活,如何做人。</b><b>如今父亲已经八十三岁,但他那双忙碌、劳累了大半辈子的手还是不肯闲着。每天清早,都要把院子里打扫的干干净净。我们夫妻下班回来晚些,进门就能端上热气腾腾的饭菜,吃完饭还经常与儿媳抢着洗碗,儿媳让他歇歇时,他总是说,你们上班,时间紧,我来吧。</b></div><div><b> 2009.10.2</b></div><div><b> </b></div><div><br></div> <h3>父亲和我们一起在母亲坟头</h3> <h3><b> 我家的老房子 2016.3 </b></h3><h3><b><br></b></h3><h3><b><br></b></h3><h3><b><br></b></h3><h3><b><br></b></h3><h3><b>《难忘的一顿饭》</b></h3><div><b> </b></div><div><b> 小时候家里很穷,穷到爹要把刚出生的妹妹送人,生性懦弱的妈妈不敢阻止,是上了中学的大姐坐在门槛上声泪俱下地哀求,爹才算把妹妹留下来。为了让一家人能吃上饭,爹狠心用陪伴了自己十几年,心情好的时候总要拿出来拉上一曲的“晋胡”换了几十斤小米,才勉强度过那年的饥荒。</b></div><div><b> 大妈的娘家侄儿结婚,爹因为既是远亲,迎来送往的事情又经常做,被请去做“总管”,也就是说既得凑份子出钱,又得出谋划策费力,办不好还得落埋怨。按村里的规矩,办事的主人家应该叫我们全家都去吃喜饭才对,但不知道为什么,主人家派来挨家挨户叫人的那个家伙只是说了一句让我妈第二天(也就是婚礼的正日子)过去吃饭,然后就扭头走了。</b></div><div><b>还有一个规矩就是你家办喜事,村里凑了份子上了礼的亲戚朋友有事没有来吃饭,主家就要安排专人给送两顿饭,清早是红枣黄米粥(我们叫酥饭)和连汤豆面条,中午是一碗猪肉粉条炖豆腐加上几个白面馍馍。妈妈为了让我们姐弟都沾点荤腥,硬是等着在婚礼上帮忙的人送来了早饭。</b></div><div><b> 才五岁的我,并不理解爹妈的苦心,只是爱热闹,哪儿人多就往哪儿凑。快到中午时,阵阵唢呐声和鞭炮声吸引了我,顺着声音,随着一群同龄玩伴一溜烟似的就涌到了村西头的新娘子家门口。乱哄哄的人群中,我掂着脚尖,伸长脖子,从大人们的头上看见了骑在马上的新郎和新娘,新郎肩上披着红绸带,新娘头上还戴着一顶挂满了珠珠蛋蛋,在太阳光下一闪一闪的挺好看的花花帽子——后来听大人们说那叫“凤冠”。许多年轻后生、半大妮子挤在新娘马前大呼小叫,不知在说些什么,后来便觉得飞过来一些花花绿绿、还有闪光的东西,然后我就被人们挤倒了,我跌坐在地上,数不清的腿和脚在我眼前晃过来又晃过去,一只鞋也不知道跑到那儿去了。等到眼前没有什么遮挡时,我才发现人们已经簇拥着接亲的队伍走远了。我像个土猴似的坐在地上,手里攥着红纸包着的半块水果糖,还有一个二分钱的钢镚儿,几步远处,无精打采的歪着我的一只鞋。</b></div><div><b>嘴里吃着那半块糖,不一会儿我就追上了接亲的队伍,一直到新娘子梳洗、换装、拜天地。小小的我挤在人群里,好几次看见爹跑前跑后,忙进忙出,不时的还幺喝二蛋、臭小、兔子,分配活计。新人都拜完天地了,我还在院子里傻站着,安排客人的臭小一回头看见了我,伸手就把我拽到了院子中间的桌子上,早就饿了的我也毫不客气,一身的尘土也没有拍一拍便坐下吃了起来,酒是不敢喝的(也没人给我到),每个菜都觉得好香,好香。</b></div><div><b> 爹忙到半夜才回家,进门二话没说把我从被子里拉出来就是一顿痛打,把小板凳都打散了,还埋怨我妈没有把我管住,连一件干净衣服都没有换就上了人家的桌子,骂我给他丢人败兴。我没有哭喊,也没有求饶,只是似乎明白了我不该一个人吃了全家好几个人的饭,该打!</b></div><div><b> 五十年过去了,如今我已经在城里找了工作并娶妻生女,几十年里,也前前后后参加过不少亲戚、同事、朋友的婚礼,吃过的饭也从村里的三圆盘、八个碗、到城里的八冷八热,十荤十素,品种也从白菜、豆腐、粉条、猪肉到鱿鱼、海参、烤鸭、活虾,但总是吃过以后就记不得是什么味道了,只有那一次,给我的印象最深,最深。</b></div><div><b> </b><b>2011.1.21</b></div><h3><br></h3> <h3>原来的供销社</h3> <h3>七一年曾在这里修水库(桥头村)</h3> <b> </b><div><b><br></b></div><div><b> 《接喜神》</b><div><b> </b></div><div><b> 你知道什么是“接喜神”吗?那是许多年以前的农村在过年期间经常会看到的一种现象。也可以说成是拜年,或者说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要饭。虽然不是过年必须的习俗,但在童年的记忆里却老是那么清晰。</b></div><div><b> 两三个人,有敲锣打鼓的,有吹唢呐、笙的,还得有人背一个大一点的布口袋,从大年初一开始,挨家挨户去串门。先在大门口吹打一番,然后叫着这家主人的名字和应有的称呼,比如X X大爷,X X叔叔等等,再加上一句“给你家接来喜神了!”,或者是“给你拜年了!”,这家的主人就会高高兴兴的出来迎接(过年吗,不高兴也得高兴);然后用盘子或碗端出几个馍馍或是糕,倒在来人背的口袋里。接喜神的人通常是村里的光棍,或者是五保户,(也有例外的时候,我记得大伯和一位本家的爷爷就干过那么一回。)还得多少会一点乐器,几个人转上那么几天,一正月的吃的就都有了。</b></div><div><b> 记得是在五六岁的时候,我和一群穿着开裆裤的孩子,敲着饭盒的盖盖、舀水的盆盆、喝水的搪瓷杯杯,也学着大人的样子,浩浩荡荡就出发了。对于我们这一群顽皮孩子,人们一般不会给馍馍和糕,而是给一些小吃食,比如花生、瓜子、核桃、酒枣等等,还有的人家会每人给一个二分钱的钢镚儿。一帮孩子们挨门挨户的转了大半天,眼看快到中午了,有人提议转完这家就散伙,众人都说行。进到院子里,大家照例先敲打一通,然后叫着这家一位驼背老者的名字:“钟儿大爷,给你拜年了!”,人群中我的声音竟然还不小。这个叫钟儿的本家老者把一个五分钱的大钢镚塞到我手里,然后低下头在我耳边声音低低的说了一句:“孩子,论辈分我该叫你叔叔的……”</b></div><div><b> 2011.2.20</b></div><div><br></div></div> <h3><font color="#010101">干枝梅</font></h3> <h3><b> </b></h3><h3><b><br></b></h3><h3><b>《怀念父亲》</b></h3><div><b> </b></div><div><b> 父亲走了一年了。跪在父亲的坟头,那逝去的情景一幕幕在心头闪现:</b></div><div><b> 小时候的我,经常挨父亲的打骂,那时候的我非常恨您,甚至想过我是不是您亲生的。现在我明白了,那是您想让我以后不再犯错。</b></div><div><b>三年困难时期,您差一点把刚刚出生的妹妹送人,当时小小的我也在寻思,您怎么能那么狠心,后来才明白,那是您不想让全家人都饿死。</b></div><div><b> 您在队里的食堂当司务长时,七岁的二姐领着我去食堂看您,大概是想蹭点吃的,您把我们骂了回来,您不是不心疼自己的孩子,您是不想让人们在背后指指点点。</b><b>在我上三年级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去秧歌剧团当学徒的机会,已经说的差不多了。但是,当您听说剧团驻地附近的新集街口几天前两派还在打架时,您又打消了这个念头,您不放心十岁的儿子自己出去闯荡。再后来,听说秧歌剧团解散了,许多人都自谋职业,您是能未卜先知吗?</b></div><div><b> 初中毕业后,在要不要和村里几个学习不错的孩子一起去城里上高中时,您不让我去,说是念那么多书有什么用,我难过的好几天吃不下,睡不着。到后来推荐上中专时,上了高中的那几个孩子都由于在农村劳动锻炼不足两年失去了机会,而我却幸运地被推荐上了卫校,是我的命好,还是您的主意正确?</b></div><div><b> 在我们姐弟四个的婚姻大事上,您都没有像有些家长那样横挑鼻子竖挑眼,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哪一个子女,而是一直都坚持尊重孩子们的想法,让我们自己去选择,自己做出决定。是觉得我们长大了,懂事了?还是您压根就没有那么封建,也不是那么固执和传统?</b></div><div><b> 不久前,当您和另一位与您年龄差不多的老朋友骑着电动车,去批发市场买胡萝卜和土豆时,您心里想的是为儿子和媳妇帮点忙,节约几块钱,而忘记了您已是八十五岁高龄。</b></div><div><b>让儿更难忘的是您那写得规规正正的小楷,拉得有板有眼的晋剧曲牌,夹在书里的大大小小的剪纸作品,还有那榆次人最爱吃的剔尖,全家人就数您剔的最细. 最长……。</b></div><div><b> 2011.2.4(辛卯正月初二)</b></div><div><br></div> <h3><b> </b></h3><h3><b><br></b></h3><h3><b> 《姑姑》</b></h3><div><b><br></b></div><div><b> 姑姑走了。她走得那样平静、安然。或许有些无奈和遗憾,但她什么也没有说,因为她几个月前就说不成一句完整的话了。 </b></div><div><b> 小时候,经常和堂兄争姑姑,他说是他家的,我说是我家的。爹跟我说,姑姑是你奶奶生的,生下后不久就被你二奶奶抱走了。就因为妯娌俩的一句玩笑话,姑姑就由奶奶的闺女变成了二奶奶的闺女。奶奶原指望再生个女孩儿的,可她老人家不知道生男生女由不得自己的道理,后来接二连三生下了爹和叔叔,却始终也没有再生下个女儿。因此姑姑就成了爷爷和二爷爷共同的女儿,我们这一辈的孩子们也就只好共同拥有一个姑姑了。</b></div><div><b> 上小学的时候,差不多每年都要去姑姑家住几天。正月里去拜年,能吃上队里分的麻糖,喝几杯姑夫自己酿的黄酒,品尝那淡淡的甜味、酸味和米味。暑假去看姑姑时,表姐会带我去看自留地里的庄稼,口子小小的深井和哗啦啦响着的抽水机。还会同小表哥牵着大绵羊去铁路边吃草,数那南来北往的火车。</b></div><div><b> 晚上睡觉姑姑让我挨着她,问我一些家里的事。问二奶奶的气喘病好些了没有,三叔养的小花猫该下猫崽子了吧,大爷的外甥女该断奶了吧?我就掰着手指头一件一件的告诉她。但经常是我说的正起劲时,姑姑那边已经响起了有长有短、或粗或细的呼噜声,气得我就把手伸到姑姑的被子里揪她的大奶头,挠她的软肚皮。</b></div><div><b> 姑姑年轻时没人管计划生育的事,自嫁到姑父家就连着生孩子,男男女女一共生了九个。坐月子,带孩子,做十几口人的饭,地里的活计全由姑父领着几个大孩子干。上中专后一个夏天的星期日,我从学校骑车去看姑姑,她老人家不知哪来的兴致。要带我去看自留地里的庄稼。那时玉米已长了一尺多高,成双配对,绿油油的煞是喜人。姑姑让我把双株的都拔掉一株,说是这样才能长好。当我满头大汗地背着一大捆玉米苗子和姑姑回到家时,把干活回来的姑父吓了一跳,然后就跳着脚把姑姑大骂了一通。原来姑父种的是配种玉米,硬是让我给拆散了鸳鸯,秋天减收是肯定的。姑姑却没事人似的跟我说,你姑父就是那馿脾气,别理他。</b></div><div><b> 姑姑没念过书,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平日里嘻嘻哈哈、马马虎虎,什么都不在乎,跟谁都合得来。不高兴时发几句牢骚也就过去了,从不往心里去。一辈子都在默默无闻、无怨无悔的做着她力所能及的事。活的踏实,过的安稳,与世无争,不讨人嫌。细细想来,这可能也算是一种境界吧。</b></div><div><b> 2003.4.22</b></div><div><br></div> <h3><b> </b></h3><h3><b><br></b></h3><h3><b> 《苦命的妹妹》</b></h3><div><b><br></b></div><div><b> 我唯一的妹妹要走了。是恶毒的病魔,生拉硬拽着她。病床上,已瘦骨嶙嶙的妹妹哽咽着说:“哥,我不想活了!”</b></div><div><b> 苦命的妹妹,出生时正赶上三年困难时期,那时在我的前头已经有了两个姐姐。妹妹的出生,无疑给生活本来已十分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为此,爹决定把妹妹送给别人。我们不能责怪爹的狠心和绝情,因为爹是觉得自己实实在在挑不起这副担子了。</b></div><div><b> 妈妈看着出生不久的小女儿,早已哭干了眼泪。正上初中的大姐,坐在门槛上哭着,喊着,央求着,死活不让爹把妹妹抱走。说要把她在中学住校的口粮,省下一半给妹妹。</b></div><div><b> 先天不足再加上营养不良,妹妹从小就很瘦弱,三四岁了还不会叫哥哥。不知是她一生下来就知道自己是多余的人,还是从小就习惯了清贫日子的缘故,肚子饿了不闹,别人欺负了也不哭,而且很少做让爹妈不高兴的事,总是那么乖巧、懂事。会走路了,跟在妈妈身后,妈妈在地里干活,她在地头玩耍。家里借来牲口磨面,她和我一起跟在馿屁股后头转圈。</b></div><div><b> 在饥一顿饱一顿的煎熬中,我和妹妹都长大了,后来我上了卫校,刚刚初中毕业的妹妹就加入了劳动大军的行列。那时,大姐和二姐都已出嫁,瘦小的妹妹和爹妈一起,没明没黑的下地劳动挣工分,挣全家四口人的口粮和家用,供我上学。</b></div><div><b> 八十年代初的正月初八,妹妹嫁人了。妹夫是村西头的本家,曾和我一起修水库,一起学木匠,早早的没了爹,跟着改嫁的娘去了别人家,也是个苦命人。</b></div><div><b> 婚后的妹妹不甘于农村的清苦,与妹夫领着一双儿女迁到市郊租房做生意。先是卖布料,夫妻俩开着农用三轮车,起早贪黑,顶风冒雪。赶庙会,摆地摊,地下商店租柜台。后来地下商店转业,他们又先后在迎宾路、锦纶路、北山路开过洗车店,卖过油条老豆腐。春夏秋冬,水里来、泥里去,十几年的打拼,养儿育女,起房盖屋,累白了妹妹的一头乌发。比我小四岁的妹妹,别人都以为是我姐姐。</b></div><div><b>如今儿子大学毕业,先在广东,后来又去了上海。女儿上完中专,又在上大专。奔波劳累了半生的妹妹,似乎该歇息歇息,享享福了。然而,就在他们改做早点生意后不久,一次偶然的小伤,医生一句善意的提醒,检查出妹妹已患上了绝症,那是2005年的六月。</b></div><div><b> 为了留住妹妹,我多次上省城,请来三院的肿瘤专家给妹妹做了手术。手术过程非常顺利,但病捡结果显示妹妹病变部位的恶性细胞已经转移,病情已至晚期。</b></div><div><b> 我悔恨,我自责,在卫生系统工作了将近二十年的我, 为什么没有早点带妹妹去做一下常规的检查?为什么没有提醒妹妹注意一下身体的异常。可怜的妹妹,已经有了大量腹水,还一直以为是消化不良。</b></div><div><b> 面对面色惨白,说话少气无力的妹妹,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怎么劝,我只想抱住妹妹大哭一场。</b><b>妹妹,你别走!八十岁的老爹还等着你常来看望,一双儿女还没有嫁娶成家,哥哥也不怪你小时候偷吃了煎饼,让哥哥替你挨打,哥哥这一辈子就你这么一个妹妹,做你的哥哥,哥还没有做够,再让哥多做些日子,行吗?</b><b> </b></div><div><b> </b><b>2006.6.29</b></div><div><b> </b></div><div><br></div> <h3><b> </b></h3><h3><b><br></b></h3><h3><b> 《住院的感动》</b></h3><div><b> </b></div><div><b> 上初中时吹军号弄出来的毛病(疝),后来慢慢的没了。三十多年以后鬼使神差的又想玩唢呐,结果就悲剧了,到了非做手术不可的地步。在外科手术当中,这只是一次很小的手术,就是在这一次手术过程中,自己深深地感受到了来自亲人、同事、老师、朋友等各个方面的关爱 ,那是雪中的炭?还是雨中的伞?</b></div><div><b> 姐夫退票。年近七十的姐夫和姐姐回榆小住,本来已买好</b><b>6月21号返回临汾的车票,当听说我22号要做手术时,姐夫大清早就跑到车站退了车票,老两口从入院一直陪我到出院。</b></div><div><b> 欢迎队伍。22号上午,八点半进入手术室,十点半手术结束,由于是腰椎硬膜外麻醉,我被推出手术室时意识非常清醒。我没有想到的是,等在手术室门外的,不仅有我的妻子、姐夫和姐姐,还有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一大堆人,那场面相当隆重。</b></div><div><b> 师门的问候。手术前我就再三叮嘱我的诗书老师郭齐文先生,千万不要跑来医院。然而手术后头几天,隔一天一个电话。后来实在憋不住了,独自来了一回,第二天,又叫上师母来了一回,老师都七十有四了。还有师姐、师弟妹们,知道消息的都来了。</b></div><div><b> 闺女的电话。远在合肥工作的闺女知道了消息以后,几乎是每天一个电话,闺女在电话里说,要不是毕业班学生的事走不开,早就回来了。</b></div><div><b> 三个花篮。分别来自医院的熟人,单位的同事和书画界的朋友,那是浓浓的友情,深深的关爱。</b></div><div><b> 天命过半,些微小恙,有妻女如此,有姐姐姐夫如此,有老师、师兄妹如此,有单位领导、同事如此,有医院的好友、熟人如此,夫复何求!</b></div><div><b> 2010.6.30</b></div><div><br></div> <h3><b> 榆次老城雪景 </b></h3><h3><b><br></b></h3><h3><b><br></b></h3><h3><b><br></b></h3><h3><b><br></b></h3><h3><b><br></b></h3><h3><b> "乡长”的烦恼</b></h3><div><b> </b></div><div><b> 《过年》是一部电视剧的片名,其中主要情节说的是一位乡长卸任后的第一个春节。一大早,乡长与妻儿就像往常一样忙里忙外,为接待来访者作了充分准备。</b></div><div><b> 然而,整个上午仅有的一名上门者是邻居的孩子来借箩筐。仔细回味,乡长在位时何等荣耀,且不说逢年过节,平时的上门者就已是应接不暇,谋官的、求职的、办事的,实在无事可求也想找机会联络一下感情以备来日所需。如今头上的乌纱帽刚刚摘去,一夜之间竟落的个门可罗雀的境地,乡长一定在憎叹人情的冷暖和世态的炎凉,其失望、失落、失衡的心情也就可想而知了。</b></div><div><b> 可话又说回来了,如乡长大人在任时不干不净,整天围着转的大多是一些趋炎附势之辈,所谓“近墨者黑”。憎将无用,叹也就大可不必了。相反,如果乡长为官清廉,一身正气,阿谀奉承者必然不多,又何来失望、失落与失衡的感觉呢?</b></div><div><b> 其实,也不该尽说乡长的不是,其下属和臣民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且不说乡长在任清廉与否,作为一乡之长,想接近他的人一定不在少数。那些平时与乡长交往不错,或者曾经有求于乡长,乡长又有恩于他的人。有些事情乡长本来可以照顾别人但是却照顾了你,有时甚至是有违规嫌疑的事乡长也给你办了。而你却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求人时好话说尽,办完事就六亲不认,过河拆桥,翻转脸便不知他姓甚名谁,甚至连礼节性的去走一走、看一看的念头都没有,岂不是“良心大大的坏了”吗?</b></div><div><b> 看来“公仆”并不好当,人情味也不是人人都有。如果你认认真真地想上半天,结果憋出一句“由他去吧”,心情肯定会好起来。</b></div><div><b> </b><b> 2000.5.19</b></div><div><b> </b></div><div><br></div> <h3>回村里有了新修的柏油路</h3> <h3><b> </b></h3><h3><b><br></b></h3><h3><b> 与挚友谈《茶花女》</b></h3><h3><b><br></b></h3><div><b> 在我快要读完小仲马的《茶花女》时,你就跟我约定,要各写一篇读后感。说来惭愧,小仲马的作品读得很少,这次读《茶花女》也比较匆忙。一是因为这段时间单位的事、家里的事都比较多,二是因为眼有点花了,这本书的字体又比较小,看一会儿头昏脑胀。所以只是粗览了一次,也谈不出多少太深刻的印象,只是分别谈一谈书中的两个主人公,如能博得挚友一笑,余愿便已足矣。</b></div><div><b> 先说阿尔芒,由于他明显的人性弱点,注定了人生悲剧的不可避免。他出生于普通的职员家庭,家道并不富裕,根本不具备包养情妇的条件,但他那样做了,这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同时,他又是一个用情很专、嫉妒心很重的人。他虽能原谅玛格丽特的过去,但不能容忍在他之后玛格丽特所接触的任何一个男人,包括一位在玛格丽特身上寻找父女亲情的老人,而不惜用了许多苛刻的语言、过激的行为去折磨和报复自己深深地爱着的女人。他忘记了玛格丽特那么多年是怎么过来的,不想了解她那么多年靠什么生活,也不晓得玛格丽特已经是负债累累。他不知道她也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自己,而把玛格丽特与其他男人的礼节性周旋看作是对自己的背叛。他的许多想法与现实相去甚远但又不自觉。当他想去重塑别人时不能量力而行、无能为力时又不懂得适可而止,不能客观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问题,而是一味地苛求、责备对方。在听到玛格丽特的死讯时才恍然大悟,才懊悔不迭,才痛彻心肺,早知今日,悔不当初!</b></div><div><b> 归结起来,阿尔芒对父母有一份孝心,对妹妹有一份爱心,待人诚恳也很热情,有不少优点。但他仍与现实中的许多男人一样,大男子主义根深蒂固,这是否可以算是人性的弱点呢?</b></div><div><b> 再说玛格丽特,她天生丽质,由于家境的不幸,从小沦落风尘,多年的卖笑生涯,使她看惯了达官贵族的荒淫无度,也过惯了有人供养的附庸生活。形成了一种对未来的无欲和对感情的麻木。其实这也是一种无奈,因为她除了漂亮的脸蛋和苗条的身材别无所长。没有人真心爱过她,她也没有真心爱过谁,来来往往无非是一种交易。唯一的一次例外就是对阿尔芒,因为她真正爱上了他。为了爱,她不计较阿尔芒的不富有,能宽容她的种种报复行为,也能理解老迪瓦尔的一番舔犊苦心。即使是不告而别与阿尔芒断然分手,仍然是出自内心的爱。因为她不忍心伤害阿尔芒家庭的每一个人,而甘愿牺牲自己刚刚获得的、还未细细品尝的爱。就凭这一点,我就觉得应该赞美她,赞美她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人说“荡妇的贞洁更可爱”,其实也是很有道理的。</b></div><div><b> 老伙计,看了这一番颠三倒四、乱七八糟的文字,你想说点什么?不管说什么,别忘了我们的约定。</b></div><div><b> 2000.6.28</b></div><div><b> </b></div><div><br></div> <h3><b> </b></h3><h3><b><br></b></h3><h3><b> 《语言的误会》</b></h3><div><b> </b></div><div><b> 数日前,电台的文艺节目中播了一则小笑话,一孤身老汉大清早听到有人敲门,开门看时是其外甥。“舅舅,我给您送钟来了!”(汉语的钟同‘终’同音,外甥是送来他为舅舅修好的挂钟)老汉连称晦气。上午,去石油站换液化气的路上,遇到一熟人和老汉打招呼“大爷,又没气了?”气得老汉连液化气都不去换了,索性上饭店。服务员态度到是热情“大爷,这是您的肥肠。”更气人的是,身后站着一个等座位的年轻人在招呼他的同伴“快过来,这老汉快完了!”</b></div><div><b> 还有一则报道说,某旅游景点的摄影摊前立一广告牌,上书“穿衣服照xx元,不穿衣服照xx元。”不知情的游客大都摇头而去,心里还在琢磨:“这里竟能如此开放”,其实广告所指衣服乃当地一种民族服装。更普遍的是,张三刚从厕所出来,李四迎面碰上,“吃了吗?”</b></div><div><b>以上讲得虽然都是些笑话,但仔细想来,现实生活中确实有许多类似的尴尬场面叫人哭笑不得,不知如何应对。认真吧,别人会以外你咬文嚼字,抠字眼。其实这也正是汉语言文字的复杂和多义所造成的,如果能在说话时稍微注意一点,这些麻烦完全可以避免。比如说“舅舅,您的挂钟修好了”,“大爷您家的煤气又用完了?”,“这位大爷块吃完了,咱们在这儿等!”等等。</b></div><div><b> 2000.9.14</b></div><div><b> </b></div> <h3><b> </b></h3><h3><b><br></b></h3><h3><b> </b><b>《老头的故事》</b></h3><div><b><br></b></div><div><b> 说他是老头,只不过是头发白得早了一些,眼镜的度数深了一些。其实老头刚刚五十出头,据他的同学讲,上初中时他就已经白发苍苍,再加上一副超过六百度的近视眼镜,同学们都戏称他为“老教授”。</b></div><div><b> 老头是个人才,也是个干才。他早年毕业于省城大学的外语系,学的是俄罗斯语言,但他兼学别样,英语至少能过七级,古汉语的知识给高中带课都绰绰有余。平时闲聊起来,上至氏族部落,中至唐、宋、元、明,近至改革开放。各个朝代的历史人物,重要典故,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参加工作的三十多年里,他当过中学老师、任过电台编辑、干过报社记者。他的钢笔字虽不敢恭维,但文章可谓字字珠玑。经常有时论文章、报告文学、小小说见诸报端。后来在市政府秘书班子里一干就是近十年。市长的讲话、书记的发言、忙起来经常是通宵达旦,直弄得精疲力竭。落下一肚子肠胃疾病,满脑子神经衰弱,额头上全是横写着的山川。</b></div><div><b> 老头做过“官”。副科级、科级,总支书记、党委书记。充其量也就是八品小官。但他当得慎重,干的踏实。每到一个单位,不论时间长短,总能给人们留下一个好印象。八年前,市里派他倒一个领导班子经常闹意见的单位当一把手,他兢兢业业,从抓领导班子团结入手,硬是吧人心拢到了一起,把工作做的有声有色并连年受到政府的表彰。</b></div><div><b> 人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有一次我们在一起吃饭,半杯“二锅头”下肚,老头打开了话匣子:“等我闺女嫁出去,我就想个法子自杀。”真是一语惊四座,,大家都奇怪他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论年龄五十出头,论工作单位老大,论家庭,妻子是中学老师,儿子已参加工作,女儿大学毕业是外企的白领一族,父亲是离休干部,享受副处级待遇……。几次细谈,我们才慢慢了解了老头的苦衷。</b></div><div><b> 老头结过两次婚,第一任妻子是他的同学,婚后生下儿不久便因病谢世。婚后生活虽嫌短暂,但他们恋得深,爱得真。每次和别人说起来,都能看见老头眼里的泪花,他称呼第一认妻子为“爱人”。后来娶了第二任妻子,他称其为“老婆”,在中学当语文老师。按老头的话说,他们在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基本上就全是慪气了,那简直可以说是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吵得不过瘾时抡胳膊挽袖子,动起真格的。免不了老婆脸上添几个手印子,老头儿脸上增加几条血道子。据老头讲,他们两口子分床睡觉已经十几年。</b></div><div><b> 尽管如此,老婆对老头仍然管理很严。下班迟一点儿,老婆不是电话就是传呼,老头就得详详细细的汇报一番,工作或者开会都可以如实汇报,若是打个扑克玩个麻将,那就得瞎编故事了。因为老婆有两个不喜欢,不喜欢他打麻将、不喜欢他和别的女性在一起。若是两个不喜欢凑在一起,那她就会立马掀翻醋坛子,不搅个天翻地覆誓不罢休。每到这时,她便会一改往日给孩子们上课时的文雅,什么尖酸刻薄的话都说的出口,谁都想不到的事也做的出来。记得有一年正月上班的头几天,同事请客,午饭后不久便开始打麻将,谁知老头手气太背,一下午输出去二、三百块。晚饭后,抑或是人们想让老头翻翻本,老头也自有屡败屡战的豪气,因此,几个人就又上了场,及至觉得人困马乏时,已是次日的凌晨。</b></div><div><b> 按理说,老头是放纵了一些,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大过年的闲着没事,偶而玩一次、疯一次,也该谅解。而且自知理亏的老头,一回到家就赶紧脱去外衣洗手做饭。谁知这位让人难以理解的老婆,竟然趁他穿着单薄的内衣去院子里拿食物时反锁了家门。弄得老头进不了家门,又出不了院门,大冷的天,把个老头困在院子里哭笑不得。情急之中,老头摸到了内衣口袋里的手提电话,让单位上的人从办公室拿上家里的另一套备用钥匙送过来,才解了燃眉。</b></div><div><b> 这个有才情的老头,能把一百多人的单位打理的安安稳稳,上下关系处理的顺顺当当,而常常被家里的“鸡毛蒜皮”弄得“英雄气短”,唉!老头啊老头,你的文,你的才,你那一肚子的大道理呢?</b></div><div><b> 2000.12.30</b></div><div><br></div> <h3> 摄于后沟古村 2008.4</h3> <h3><b> </b></h3><h3><b><br></b></h3><h3><b> 《多变的心情》 </b></h3><h3><b><br></b></h3><div><b> 常常听人们说到“心情”,尤其是受情绪影响的坏心情。有人说,这几天心情不好 ,做什么都没兴致;有人因心情不好,躺在柔软的席梦思床上彻夜难眠;更有甚者,一名客车司机因头天晚上与妻子吵了架,第二天上班竟直接将满载旅客的汽车开到了沟里。人的心情好坏,竟然会有这么大的影响,这也太玄点了吧?也许是社会经历不多,或者是善于自我调节还是没有刻意注意过,对此,我并没有多少感觉。</b><b>昨天晚上,前后不到两个小时,两种心情的交替,让我扎扎实实的体验了一把情绪变化的神奇。</b></div><div><b> 下班前,下属交来他起草的工作方案,仔细看完,发现内容与开头交代的提纲相去甚远。空话大话占了很大的篇幅,修改了半天也不像个东西,心情便坏了起来。心里埋怨领导没有因材施用,这样的人怎么就提拔成了中层干部。没办法,只好全部推翻重新来过。由于情绪的原因,思路一点儿也不顺,一个小时才写了不到一半。这时电话响了,是一个在外地工作的老同学,聊了一些最近的情况,还讲了一个他们夫妻之间的笑话,心情便好了许多。放下电话提笔再写,竟然一气呵成。对照提纲,可以说是重点突出,有血有肉。就在收拾好东西哼着歌下楼准备回家时,碰上隔壁办公室同事的妻子,没有骑车想搭车回家。看着她那张脸,就像看到了旧社会,几年了,没少听同事说他的老婆,同事曾经以几十年如一日来形容自己所受的煎熬,碍于情面又不能不捎。同车回家的路上,不知怎么就在脑子里出现了“河东狮吼”、“与虎同眠”、“与狼共舞”这些词。放下她倒车的时候,听见车尾“嚓”的一声,心里咯噔一下,坏了!肯定是蹭到了墙上。一路上,心情坏到了极点,真是个丧门星,不拉她肯定不会出问题。唉!好心肠,受恓惶。明天怎么办呢?事情那么多,还得去修车……</b></div><div><b> 及至路灯下下了车,围着汽车转了两圈,发现车子的金属表面没有一点外伤,反复查看,还是没有。刚才沮丧的心情一下子消失的无影无踪,进了巷子里停好车,看见住在2号楼的画家老乔也是刚刚回来,不知为什么,两个人站在那里竟然天南地北地聊了一个多小时,直到肚子饿的咕噜噜叫起来没完。</b></div><div><b> 细细琢磨,心情这东西,原来是这么怪。它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中途的转换竟然那么了无痕迹,有意思!</b></div><div><b> 2001.4.6</b></div><div><br></div> <h3><b> </b></h3><h3><b><br></b></h3><h3><b> 红玫瑰你姓啥?</b><br></h3><h3><b><br></b></h3><div><b> 平时不怎么热闹的鲜花店,这几天忽然红火起来,闹市区几家小店的红玫瑰居然脱销。后来才知道,昨天是“情人节”。据说外国的男人们在这一天要给自己喜欢的女子送礼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红玫瑰。至于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恋人、情人、还是夫妻,就不得而知了。</b></div><div><b> 红色的玫瑰,她是玫瑰,也是花。在没有观赏者时,她还是她,花还是花,她并没有也不会主动表达什么。而一旦她的面前有了观赏者时,随观赏者的身份、地位、性别、年龄、文化修养等诸般差异,也就赋予了她种种不同的含义。这些含义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赠花人强加给她的,另一类是受花人硬从她身上挖掘出来的,从这层意义上说,表明了作为花的被动和无奈,其实她什么也没有说。然而,在恋人眼里,她是一颗鲜活的、滚烫的心;在亲人眼里,她是一份炙热的、浓浓的情;在诅丧失落的人眼里,她是疏肝解郁的开心剂;在春风得意的人眼里,她是锦上添花的滋补品;假如是在无依无靠的老花匠眼里,会不会把她当成自己的孩子呢?</b></div><div><b> 有人曾费过不少心思,也下过不少功夫,他把一朵盛开的玫瑰花一层一层的剥开,一片一片的摘下,直到一支鲜活的花变成了秃枝丫,到后来,满脑子闪现的只是一个问号:红玫瑰,究竟你姓啥? l</b><b>2003.2.15</b></div><div><b> </b></div> <h3><b> </b></h3><h3><b><br></b></h3><h3><b> 《我家的橘树》</b></h3><h3><b><br></b></h3><div><b> 我家有了一棵橘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它一个月前还是邻居家的,由于他家刚从旧平房搬来,树高房子矮家里不好放,便撂在了院子里,是死是活都不准备管了。尽管已是初冬天气,但橘树还是那么挺拔,那么翠绿。征得同事同意,橘树便归我了。</b></div><div><b> 说它是橘树,其实是同事的孩子把吃剩下的橘子籽丢在花盆里,自己长出来的。看着绿油油的挺好,那孩子就让它定居在花盆里了。后来小花盆换成大的,小苗也长成了一人高的大树,但是它始终没有开过花,更谈不上结果。后来才明白没人给他嫁接,它还只是一颗“雄树” 。</b></div><div><b> 橘树身上除了枝叶以外,还长了许多半寸长的刺,又直又硬又尖,一不小心就会扎你一下。但它确实给客厅里增加了许多春意和生机。我给它浇足了水,还施了肥料,满以为它会一直这么緑下去。阴历大雪的前一天晚上,我正准备上床睡觉时,突然听到“啪”的一声,随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刚刚拖过的地板上,有一片干了的橘叶正孤零零的躺在那里,像是在告诉我,</b><b>冬天来了。也就是从那天起,时不时的都能听到树叶落地的声音,那声音有急有缓,有粗有细。有时像爷爷的轻咳,有时又像奶奶的叹息,大概是那树叶有大有小,落地时着力点不同的缘故吧。每当此时,我都要把它们捡起来,一片一片的放到花盆里树根的周围。看着它们或伸展、或卷曲地依偎在树根的周围,心里就会生出一种像把迷路的孩子送回到母亲身边一样的惬意,安然。</b></div><div><b> 是啊,橘叶靠从泥土里吸收的水分和养分长大,经过了春的温暖,夏的炎热,秋的萧索,毫不吝啬的展示了緑色的生命和才华。它曾经是那么清纯、那么碧緑、那么生机盎然。如今它们困了,累了,静静地躺在了母亲的身边。</b></div><div><b> 它们虽然没有开过一朵花,但是它们有过成长,有过奋斗,有过追求,更有过緑的辉煌。既然如此,开不开花又有什么关系呢?</b><b> </b></div><div><b> 2001.12.22</b></div><div><br></div> <h3><b> </b></h3><h3><b><br></b></h3><h3><b> 《初 钓 》</b></h3><h3><b><br></b></h3><div><b> 丙戌初伏,与同事老常、二李、小王相约,驱车一起去左权的川口钓鱼。</b></div><div><b> 早上不到八点我们就出发了。不足100公里的路程,不紧不慢应该一个半小时就差不多了,但在进入和顺界不久,就遭遇堵车。走走停停,停停走走,还不时得下来疏导车辆。蜗牛爬行似的走了四五里路,才到堵车的源头。原来是一辆大型带挂货车断了轴,占了多半个路面,对面驶来的车又都互不相让,争先抢道所至,到川口时已过了午时。虽说我们没有急办的事,但也体会到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车挨车、车挤车,往前不能行,往后无法退的滋味。</b></div><div><b> 早已饥肠碌碌的我们,在老常朋友的饲料厂食堂吃的手擀面。也许是太饿了,很普通的饭菜,吃的特别香。</b><b>饭后稍事休息,我们就收拾渔具出发。听当地人说库区内的水域不让钓鱼。为此,我们选择了库区上游距川口不远的一段河道作为垂钓地点。</b></div><div><b> 老常已来过几次算是师傅,小王是第二次,我和二李都是新手。安装渔具、装鱼食、观察水的深浅、设置鱼钩与鱼漂的距离、分析水面的动静、选择下竿的位置,这许许多多的技术活,都需要老常的指点。看水面上的水花和水泡,便能粗略判断水下游动的鱼种,是大鱼还是小鱼。鱼漂左右摇摆可能是微风所致,也可能是小鱼儿戏钩。鱼漂上下跳动便是鱼儿咬食,但不一定已上钩,这个时候起竿,碰巧了也会有所收获。如果是鱼漂很快下沉,且幅度很大,则肯定是鱼儿上钩,这时便应立即起竿,动作要快但是不可过猛。小王上次来时就因此折断了一根钓竿。</b></div><div><b> 以前只听人说钓鱼磨练人的耐性,这次才实实在在地尝倒了在观察和盼望中等待的煎熬,好在附近的河滩、山坡上不时有牛群路过,放牛人的吆喝,牛铃的碰撞,抬头看几眼近处的庄稼、远处的山峦、头顶的蓝天,听着此起彼伏、时断时续的蛙声和牛铃的叮咚,倒也别有一番情趣。</b></div><div><b> 开始的一个多小时里,与其说是钓鱼,不如说是在喂鱼。装食、甩钩、起竿。手忙脚乱,几十粒鱼食都让鱼吃了,还没有见着鱼儿的面。鱼钩扎了手指、勾住衣服的情况倒是时有发生。而其他三人都先后有鱼儿上钩,不时的大呼小叫,像小孩子过年。</b></div><div><b> 后来总算有一条给面子的鱼上了钩,在鱼儿出水的一瞬间,我真的陶醉了。那是一种兴奋、一种刺激、一种难以形容的快感。既不是赢了象棋,也不是和了麻将,与娶了媳妇、考上大学都不一样,反正是说不清楚,也许只有参与其中的人才能理解和体会。中午以后又钓起了第二条、第三条……,虽然每次都很兴奋,但已不似前头的那一次,那么强烈。</b></div><div><b> 两个半天的垂钓,四个人的总成绩超过了四十条,但也就是十来斤,最大的一条是二李的杰作,半斤还多,昨天中午让野猫叼跑了,最小的不到一两。</b></div><div><b> 初次钓鱼,经历了堵车的煎熬,空竿的失落,鱼儿上钩时的兴奋,鱼儿出水时的激动,还有老常亲手烹制的鱼汤的鲜美。现在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乐于此道,其中的奥秘原来在这里。至于能否达到清代名人王士祯的名句“一人独钓一江秋”的那种意境,就得自己去体会了。</b></div><div><b> 2006.7.24</b></div><div><br></div> <h3><b> </b></h3><h3><b><br></b></h3><h3><b> “门”的遐想</b></h3><div><b> </b></div><div><b> “门”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物件了。它或圆或扁,或长或方,形状各异,制作材料也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是门。打开了,就可与外界沟通,人们便能进进出出。关上了,门里门外便成了两重世界。</b></div><div><b> 同样是供人们进出的门。在不同的地方,由于主人身份的不同,或者客人身份的差别,门便有了不同的含义或者不同的用处。</b></div><div><b> 古时官家的正门,专为尊贵的客人而开,小人物便只可走旁门、侧门;寺院的正门或称山门,非重大的活动,一般不会开启;宾馆酒楼的门,只要你是规矩客人,它将永远为你敞开,而且门口还有人迎接;平民百姓的门,只起一种心理上的屏障作用,门关上了,便增加了一些安全感;监狱的大门,进来容易出去却难。而本文要说的,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门,一种不是门的门。</b></div><div><b> 数日前,东邻小区的大门因局部施工而关闭,习惯于每天清早在院内散步锻炼或者抄近道外出的相邻两侧小区的人们,都感到了一种莫名的不便。不知是谁,偷偷的弄断了东小区护栏上的一根方铁,于是,墙上便有了一个能容正常体重的成年人进出的豁口,一个不是门的门。两边的人想通过时,脚下还须垫几块砖石,上墙后钻过去。落脚处似乎不太平坦,不知是谁有意或是无意堆了些垃圾,下脚时总得小心翼翼,然后才能脚踏实地。</b></div><div><b> 从此,相邻两个院的散步锻炼的,抄近路上班的人们又都恢复了原样,东边小区的住户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不满,只是从这里穿过的人,总觉得心里头有些别扭。有一天,在护栏豁口处遇见一熟人正从墙上下来,我顺口问了一句,感觉如何?答曰:不怎么样。字不多但却让我感慨良久。</b></div><div><b> 人不同于别的动物,是应该走叫“门”的门的,如果你应该走门而不走门,能走门而不愿走门,或者有意的不走门,或者没有门而你非要走,且不说你心里如何想的,让别人怎么看你呢?</b></div><div><b> 2006.10.25</b></div><div><br></div> <h3><b> </b></h3><h3><b><br></b></h3><h3><b> 《扶 桑 花 》</b></h3><h3><b><br></b></h3><div><b> 家里的那株“扶桑”,养了六年了,第三年才开花。每年也就那么一朵两朵,由于花期短,又大多在室外,所以,一直没有留意过。</b></div><div><b>不知何故,去年从夏到秋连着开了几十朵,直至入冬后移至客厅,还又冒出来一个小骨朵。緑色的花骨朵到由小到大,出现粉色后由短变长,到腊月的二十五晚上,悄悄的绽开了。她依然是那么红中透粉、那么昂首挺胸、那么旁若无人。但仅仅开了两天,第三天时长长的花蕊便开始由直变曲,花瓣慢慢回缩,并顺时针方向向内卷曲,把花蕊的一半包了起来。腊月三十日的下午,仍然是悄悄的离开了花枝,落到了地下。</b></div><div><b> 在观察了开花落的整个过程之后,我产生了许多联想。植物是否也有思维,是否也解人意?要不然前几年肥没少施,水没少浇,而每年老是那么一朵两朵,就是前年冬天八十多岁的老岳母来家小住时说了那么一句“老不开花就扔掉她”的话,她开起来就没完没了,是她听懂了老岳母的话,真的怕把她扔掉吗?</b></div><div><b> 歌词里说“姑娘好像花儿一样”,我以为花儿也像大姑娘。你看她的花开花落,不就像姑娘从小到大,由大再到老的一生吗。初蕾时,她喷涌着勃勃的生机和活力;开花时,她展示了青春的美好和亮丽。再加上花谢时,那用花瓣优雅地包裹花蕊的几分腼腆、几分羞涩,那不活脱脱就是一个典型的大家闺秀吗!</b></div><div><b> 2009.1.27</b></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