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39b54a"><b>🎤 你会唱二十四节气歌吗?😁</b></font></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39b54a">春雨惊春清谷天<br></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b>夏满芒夏暑相连<br></b></font><font color="#39b54a"><b>秋处露秋寒霜降</b></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b>冬雪雪冬小大寒</b></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认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吕氏春秋》记载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八个节气名称。</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3> </h3><h3><br></h3><h3> 《淮南子》已经记载了与今天一样的二十四个节气名称,一年四季、八节、二十四气就完整形成了。</h3><h3>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遵循“天人合一”理念,严格按照太阳与地球的运动关系而确定下来的。我们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很快就能弄明白二十四节气是怎样计算并命名的。</h3> <h3><br></h3><h3> 当古代先人通过天文学的研究,搞清了“日南至、日北至 ”的概念后,节气框架就算确定了下来。</h3><h3> 用地球仪来表示“日南至”,即太阳抵达南回归线,此时处于北半球的中国正是日照时间最短、黑夜时间最长的时刻,古人将这一刻定为“冬至”。</h3> <h3><font color="#010101"> “日北至”,即太阳抵达北回归线,此时中国正是白日长、夜最短的时刻,这一刻即被定为“夏至”。 </font></h3><div><font color="#010101"> 当太阳处于赤道时,此时中国的日照时间处在最长和最短之间的平均时长上,古人将其定为“春分”和“秋分”。</font></div> <h3> 在赤道与南北回归线中间各画一条线,当太阳分别处于这两条线上时,古人将其定为“立春”、“立冬”、“立夏”和“立秋”。<br></h3> <h3> 这样通过太阳和地球相互运动而出现的5条线,就确立了两至、两分和四立的八个节。每节大致由45天15小时44分钟构成。这对于宏观上指导农业生产来说,已经四季分明、八节清晰了。</h3> <h3> 但对具体操作农活来说,时间还是太长。所以,人们又在这5条线的每两条线之间再划两条线,并以大地对太阳的反应形态为这8条线命名,于是二十四气的名称便产生了。这样每气时间大致为15天5小时15分钟。<br></h3> <h3> 后来为更精细地指导农业生产,在二十四气的基础上,古人又将每气一分为三,即5天为一候,于是就有了“气候”的概念。这就是《礼记·月令》中所注的“昔周公作时训,定二十四气,分七十二候”。<br></h3> <h3> 用这样的方法,你可以动手试着把二十四节气计算出来,把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推导出来,还怕记不住节气的名称吗?</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style="font-size: 20px;"><font color="#39b54a"><br></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style="font-size: 20px;"><font color="#39b54a">💡 小贴士 💡</font></b><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说起传统节日,人们常常想当然地认为是指阴(月亮)历,但二十四节气是真正的太阳历。先人的“天人合一”,是指天道和人道的和谐统一。天道中,既含有阳历,也含有阴历,如海洋潮汐就主要与月亮的圆缺关联的。所以,聪明的古人把两历也进行“合一”:以阳历为主指导工作,以阴历为主指导生活。由于人们习惯于从生活的角度谈论节气,所以才使得一些人误以为二十四节气是阴历。</h3> <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 好了,就先说到这里了,下回再见吧!~</font><font color="#39b54a"><br></font></h3><div><font color="#39b54a"><br></font></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