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陵历代名人谱之十:引水功臣黄绍礼

荆州司马

<h3> 引水功臣黄绍礼</h3><div> 荆州司马</div><div> 黄绍礼(1412—1508)字祖成,号大仂,今湖南宁远县仁和镇冯石村人。明代自学成才的引水修渠的土专家,是宁远县远近闻名的引水功臣。</div><div> 黄绍礼少时喜读书,勤学好问,尤其喜欢大禹治水的故事,深为大禹因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敬业精神所感动,并立志要做一个大禹一样的人。稍长,他就想方设法借来地理、水文方面的书籍孜孜不倦地阅读和记录,不懂的地方就去找懂行的老师请教,直到完全弄懂为止。通过不断地学习,他了解了不同地区的地质结构、地下河成因及水流走向等问题,为日后帮村民筑坝拦河、修渠引水奠定了基础。</div><div> 当时,冯石村因地属喀斯特地貌,雨水等地表水多浸入石隙流走,所以严重缺水,农田常年遭旱,粮食歉收,村民生活困苦。当时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冯石村,乱石岗,鸟从旁边过,水往石缝窜,三天不下雨,男女老少都不安。"黄绍礼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决定要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为村民改变这一现状,让大家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为了找寻水源,黄绍礼每有闲暇,就披荆斩棘,攀岩拨草,细心察看,不知爬了多少座山,也不知受了多少次伤。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有了收获。</div><div> 明代宗景泰七年(1456)夏,一日,绍礼在村旁不远的一座石山下突然听到石隙间隐约传来潺潺的流水声,这一发现令他兴奋不已,他立即请来石匠凿开石壁,果见石隙中有一股地下水穿岩而过。水源找到后,村民们也十分欢喜,大家慷慨解囊筹集白银560两,推举黄绍礼负责引水工程的施工。黄绍礼为了弄清地下河的地质结构,冒着生命危险只身举着火把进入狭窄的石隙,到达地下河的河床,经过仔细察看后,他决定将水流的去路堵死,抬高水位,把地下水引出地面。经过村民们近三个月的努力,一股清泉终于从地下冒了出来,村民们看到这股来之不易的清澈泉水,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后来村民们又在邻近村子的地方用条石筑堤四十余丈,修建一口200多亩的水塘,蓄水以备水荒。村民们为感谢黄绍礼(号大仂)寻水引水的功劳,就把这口水塘叫做大仂塘。转眼五百多年过去了,如今大仂塘仍在发挥着它的作用。</div><div> 黄绍礼有一女,嫁县西保合四都何家。何家地处河谷平原,但地势较高,河水无法灌溉村里的农田,天旱时靠龙骨水车人工车水上田抗旱,大家异常辛苦不说,车上来的水量也有限,无法满足全村农业灌溉用水的需求,有不少庄稼还是因缺水而枯死。</div><div> 明英宗天顺七年(1463),黄绍礼受何家父老的邀请,去帮他们想办法解决干早缺水的问题。黄绍礼对四都的地形进行反复踏勘,并经过周密的计算,选定在离村五里远的舂陵河上游筑坝引水。何家父老乡亲见引水有望,大家踊跃筹资,共筹得铜钱185贯(一贯为一千枚铜钱,相当于一两银子,当时一个县令一个月的薪酬为3贯铜钱)作为筑坝修渠经费,请黄绍礼筹划施工。当年秋天,工程顺利开工,为加快工程进度,赶在春汛来临之前把拦河坝修好,他在工地上搭了一个棚子,始终坚挂在工地上,与工匠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他女儿女婿怕他年纪大了吃不消,多次劝他住到家里去,可他就是不答应。何家村的村民看到他一个外村人为了他们何家村的事这么不要命,都大为感动,于是,无论男女老幼都争相上工,舍命干活,经过大家的同心协力、密切配合,终于在年底建成了一座百多米长的拦河坝,修通五里长的引水渠,把舂陵河水引进了四都村,灌溉农田千余亩,彻底解决了何家村的农田灌溉难题。何家村的村民为纪念他这个四都村的“多公"(宁远人对外公的称呼),就将河坝取名为“多公坝”,水渠取名为“五里沟”。该坝名、沟名一直沿用至今。</div><div> 黄绍礼作为一名自学成才的水利工程土专家,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引水止旱,造福乡梓,受到了乡民的敬重,他的名字也与他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一道千古永垂,镌刻成不再遗忘的记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