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石文化源头三文笔村采访记

大理陈教授

<h3>四季如春的中国云南大理,是世界上唯一地名与石名重叠的城市,千百年来,石以大理得名,大理以石风光。精美绝仑的大理石成为大理白族文化亮丽的名片。</h3> <h3>走进大理古镇三文笔村,近处的千年崇圣寺三塔,与村里依稀可见的古树、古石墙、古石板路,印证着千百年来白族先民厚重的历史文化。这儿就是享誉天下的大理石文化的发源地。</h3> <h3>唐宋时期,南诏大理国建崇圣寺三塔,征集了成千上万户民工石匠。后来,一些石匠石工就定居在附近的三文笔村(古称石户村),世世代代以大理石的开采和大理石画的加工制作为生。</h3> <h3>三文笔村紧紧依伴着崇圣寺三塔。纯朴的村民,用“三文笔”为村庄命名。在他们看来,屹立在苍山脚下的三塔就宛如三支指向苍穹的毛笔。也许是因为有三塔的护佑,三文笔的村民始终对三塔满怀敬仰和自豪。</h3> <h3>勤劳智慧的大理三文笔村白族石匠,创造了大理石画从采石、切片、选画、打磨到成画、装璜等一整套民间工艺,千百年来世代相传。</h3> <h3>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曾游大理石户村(三文笔村),赞美苍山洱海秀丽风光,更惊艳鬼斧神工的大理天然石画:”故知造物之愈出愈奇,从此丹青一家皆为俗笔,而画苑可废矣!”大理石画进入北京故宫和祈年殿,也成为皇家贵族的珍稀收藏,被奉为“可废画苑”的天工杰作。</h3> <h3>大理天然石画是三文笔村白族人民积淀千年的民间工艺品,深深地融入白族民居、生活交往、对外联系等生活方式中,成为大理民族历史和文化、旅游亮丽的名片。</h3> <h3>大理大学陈国新、陆云教授等和研究生,近几年来,多次深入三文笔村调查研究,并与大理市政府合作研究课题,发挥理论研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h3> <h3>据三文笔村书记和主任介绍,该行政村现辖三文笔村和绿桃村两个白族自然村,约有700多户,3000人左右,其中从事大理石产业的约有500户。随着历史的发展,大理石产业和大理石文化,从三文笔村逐渐向古城其他村落和下关等地扩散,成为大理白族人民共有的宝贵财富。</h3> <h3>大理石2014年同观赏石一道,列入国家观赏石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几乎家喻户晓,人见人爱。一幅精品天然大理石画成交价上百万上千万元,已不足为奇。而普通大理石画,几百元几千元的价格,越来越多地进入寻常百姓家。天然大理石画成为白族石农和石友全面小康致富的民族文化支柱产业,满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h3> <h3>大理白族自治州市政府,在重点保护苍山洱海青山绿水的前提下,大力支持大理石产业发展,助推大理石文化走向高质量高层次高品味健康发展之路。</h3> <h3>2017年6月,在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原云南省政协副主席和占钧特别看望参展的大理石画展厅和人员,建议获奖的大理石画藏品保存在大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亮丽的名片。</h3> <h3>根据大理州石产业发展的规划,近年内要在大理古城景区建“中国观赏石之城-大理石之都”国际会展中心,设立一个交易市场,八个展馆,使之成为大理石产业发展、石文化鉴赏和会展的中心和集散地,建设美丽大理奇彩石都。</h3> <h3>2018年4月在大理古城举行了中国大理“三月街民族节”国际赏石旅游文化博览会暨中国观赏石协会大理石专业委员会授牌仪式,同时举办了中国石协第52期观赏石鉴评培训班。</h3> <h3>国家文化部官员曾说,世界上有山有水的地方都有其石,天下玩石者众。惟有大理石特别是平板天然石画,独树一帜,以其精美石质和传承千年的工艺和鉴赏文化,蜚声海内外,深受藏家喜好。</h3><h3>中国观赏石协会会长寿嘉华女士(原国家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一行,也高度赞赏天然大理石画历久弥新的观赏与收藏价值。</h3> <h3>三文笔村作为大理石文化的发祥地,从唐宋元明清朝代,到近现代,不断贡献精美的大理石建材和天然石画。进入社会主义美好生活的新时代,三文笔村在健康可持续发展大理石产业的同时,正在打造以大理石文化为主题的旅游观光民族特色古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