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可能这部电影的题材,与我们学生的生活环境与生活现实不太一样,所以,观影过程中没有预期的感动,不能共情共鸣,所以,教育的意义没有达到预期的理想。</h3><div>作为有生活经历的我,当看到大丫父母打工在外受人冷眼,遭人歧视,节假日很难与亲人团聚,平日里不能和孩子相守、陪伴的场景,禁不住伤心不已。</div><div>共鸣的原因是为人母者,对留守孩子的心疼,但学生,显然没有这样的生活基础,感受不到悲情。</div><div>电影的看点之一是慈祥的老医生,与大丫的互动中表现出的医者仁心。</div><div>看点之二是社会的良知。</div><div>看点之三是学校的良知。</div><div>看点之四是社会爱心人士的良知。</div><div>看点之五是亲人的亲情。</div><div>最后结局让人感受到贫苦中的坚持,对亲人的真情可以感动社会,大丫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div><div>我们要学的就是她的坚韧努力和对亲人的挚爱。</div><div>农村学生受教育,需要好的编剧来编剧本,可观影大众又是一个消费不大的群体,没有了利益仅剩下公益,所以片子朴实无华,且充满悲戚的人设,让一个小女孩饱受人间苦难,沉重。</div><div>如果我们能转换思路,国产的励志大片没有,不妨引进点国外的教育片,励志片。《放牛班的春天》</div><div>《地球上的小星星》《天才少女》……青少年需要涵养情感,文学作品可以高于现实,在光影的世界里,情感可以沸腾,可以澎湃,可以激昂,可以浪漫,可以忘记暂时,升华理想。观影的过程,除了受到教育,也可以让学生们大开眼界,对比自己,放眼全球。</div><div>比较出自己落后了,怎么能不上进?</div><div>知道落后屈辱了,怎么能不好好学习?</div> <h3>与这几位同学分享几句话。</h3><h3>希望有用。</h3><h3>1.如果你自己不改变,没有任何人能帮到你,当一个人执迷不悟的时候,上帝都救不了他。</h3><h3>2.学习能给我们知识,知识能改变命运,你可以不学习,你的竞争对手在学习。</h3><h3>3.人生中你要珍惜每一个提醒你的人,因为这代表着他对你的爱和关心,哪怕他的提醒是多余的,你都要珍惜。</h3><h3>4.父母是批评你最多的人,但他们哪个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批评你的人才是你生命中最大的贵人。</h3><h3>5.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没有一个老师能像父母这样陪伴的那么长,那么细腻。</h3><h3>6.一个人只改变思维模式,不改变行为模式,永远不会改变事实和结果。</h3> <h3>表扬学遥,喜欢学习了。</h3> <h3>中午,不知是谁的好主意,午自习自主学习过后,集体休息,保存良好的精力迎接下午的复习。</h3><h3>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身心健康和学习,为同学们点赞!</h3><h3>列宁曾说过,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h3><h3>学习也应该遵循这样的科学规律。</h3><h3>临近期中考试,同学们加油!</h3> <h3>睡得好香,都不忍打扰……</h3> <h3>切换镜头。</h3><h3>为了让来访家长更好的和孩子的班主任沟通,专心的听班主任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这两位爱心老师,替学生家长照顾了挺长一段时间的孩子。</h3><h3>小家伙,竟然不认生,和两位心慈面善的阿姨玩的好开心。</h3><h3>本周圆满结束,周六周日,好好休息,准备投入到下周的工作中。</h3><h3>一起加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