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902年10月12日,彭真同志出生于垤上村西沟的两孔窑洞中,窑洞坐西向东,洞内除了土坑、锅灶和几件简陋的木制家具外,别无它物。 </h3><div> </div><div> 彭真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彭真原名傅懋恭,1902年生于侯马市垤上村,并在这里度过他的青少年时代。 </div><div> </div><div> 1937年中共同蒲铁路工作委员会成立,工作地点就在彭真家的窑洞里。彭真同志生前曾三次回到故居,并在这里向乡亲们发表了讲话。 彭真故居是革命的象征,现有院落一处,有西窑三孔,北房三间。1986年,侯马市对故居进行了加固修缮,恢复了当年的历史面貌。故居中陈列着当年彭真同志用过的桌椅、农具和彭真同志从事革命活动的珍贵照片。 彭真在故居居住和生活了19个春秋,7岁时便开始帮父亲下地干活,帮母亲纺线,12岁时上过几天私塾,17岁时考入当时的曲沃县第二高小,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彭真开始萌生反帝反封建爱国思想,被学生们推选为宣传队长,带领学生上街游行,开展禁烟、禁赌、禁缠足、抵制洋货的斗争,初步显示了高超的组织才能和领导才能。</div><div><br></div><div> 1922年, 从家乡侯马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学,并于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告别家乡,投身到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历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兼市长,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1983年,被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建国后曾3次回侯马,1986年回侯马时曾挥毫题词:团结奋斗,把侯马建设得更好。彭真同志战斗的一生、革命的一生、光荣的一生给以心的震撼。回顾那段血泪历史,让人们更清醒地认识到当代青年人所肩负的重任。</div> <h3>在工作人员的详细介绍下,看着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件件真实的物品、一份份彭真同志亲笔批改的文件、心中不由地生出对这位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敬意。从少年时期开始,彭真同志就愤起反抗恶霸欺压,后来无论在抗日战争还是新中国成立后,哪怕是在被捕入狱遭受酷刑摧残时期,彭真同志都一直坚定不移地坚持共产主义的信念,他这种对党、对人民、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让人感慨万千。他为共产主义事业呕心沥血、艰苦奋斗,贡献了自己毕生的力量。 这次参观是一次思想的洗礼,灵魂的洗礼,深感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无数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