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先人的脚步,我依然是匆匆过客……之十

雨寒

<h5>  26日。今天我们驱车赶往河南的南阳市。<br>  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为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盆地,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来到这里,是因为南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3000多年的建城历史,是中国楚文化、汉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楚汉文化最丰富的地区,也是中国楚汉文化建筑、历史文化遗迹和文物最集中的地区。 <br>  早在三国时期,南阳是诸葛亮的躬耕之地、传说中的刘备“三顾茅庐”故事就发生于此。我们一行人从小读过三国演义,对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记忆犹新。来到这里当然要去探个究竟……<br>  走近南阳就如在翻阅历史,她的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名人辈出、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南阳府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顺着导航的指引我们很顺利的来到坐落于南阳市区民主街西部北侧的这个古衙门。从景区的宣传牌上得知,南阳府署始建于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历经元、明、清共199任知府……</h5> <h5> 进入大门 就来到这里——仪门?什么意思?——明清衙署第二重门通称仪门。取“有仪可象”之意。是主事官员迎送宾客的地方。</h5> <h5>  知府衙门现存建筑保留了元、明、清三代的建筑艺术。坐北向南,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两侧辅助,布局多路,院落数进。它是清代全国215个知府衙门中目前保存完整、规制完备的惟一府级官署衙门。</h5> <h5> 大堂是知府开读诏书,接见官吏,举行重要仪式的地方。堂正中设公案,两侧列"肃静"、"回避"及其他仪仗等。公案两侧站着手持水火棍的衙役,口中发出拖长声音的"武威",下面的"犯人"不管有理无理,首先就被吓懵了。再经逼供信,不用屈打就已成招。审案就是这么简单!——当然,这是电视剧中描述的……其实,这里有一副楹联说的很有意思:刑赏本无私,是是非非敢信不违民志;<br /> 毁誉何足计,明明白白但求无愧我心。<br />什么意思呢?按照现代人的说法那就是:<br /> 赏罚无私,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是非分明,才敢说没有违背民意;</h5><h5> 为官一任难免受到诋毁和赞誉,但这些都不足为计,为人为官要明明白白坦荡无私,只求无愧自己的良心。</h5> <h5>  这里是南阳府衙内宅门——大门两旁的楹联也让为官者深思:</h5><h5> 不要百姓半文钱原非易事;<br> 但问一官二千石所造何功?<br> 其实,自古以来官府衙门大小门上都有着许多楹联,这些楹联字数不多但含义极深,即督促当地官员也明示百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就如同我们现今的一些规章、条文,明明白白地告诉你什么必须做,什么不能碰。但总是有人去试图挑衅这些规章甚至去触犯法律条文!最终,落个自作自受的可耻下场……这又是何苦来着呢?<br> 什么?哦,您问那门上挂条鱼是咋回事?<br> 是这样——咸鱼,本来是指以盐腌渍后,晒干的鱼,但其有腥臭之味。古代一些清廉的官员,把咸鱼挂于衙门门外,以示室内不能有腥臭之味,借以告知自身不与小人为伍。<br> 俗话说,环境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门口挂一条咸鱼,除了示意自己不接纳小人,也有时时提醒自己洁身自好之意。</h5> <h5> 最后离开时再望望这个古衙署,细细地品味所看到的一切,尤其是那大院小院门旁的楹联……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本是地方父母官的职责所在,古人尚且知之,为何现在的官员对此却视而不见呢?<br>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br>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h5> <h5>  南阳卧龙岗,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市区西南,属卧龙区,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 “躬耕南阳”的故址和纪念地,汉昭烈皇帝三顾处,也是“三分天下”的策源地。</h5> <h5> 早在唐宋时期,卧龙岗诸葛庵已闻名天下,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南都行》中云:“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据百度记载:卧龙岗南濒白水,北障紫峰,遥连嵩岳,山水相依,景留四时。这里岗峦起伏,曲折回旋,势如卧龙,其源发端于嵩山之南,绵延数百里,连接南阳古城西北紫山继续南下,至此岗地势隆起(古时曾称隆中),截然而住,回旋如巢,南阳诸葛庐在其内,时人以孔明为卧龙,因号其岗。</h5> <h5> 元代,延佑四年(1317年)仁宗皇帝交中书平章政事与翰林集议,命名南阳卧龙岗古建名胜为“武侯祠”。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知府罗景主持重修武侯祠,并依前人“龙岗全图”复建了“卧龙岗十景”</h5> <h5>  诸葛草庐:位于祠院后部正中,是后人在诸葛亮故宅基址上新建的一座八角尖顶茅亭。</h5><h5>南阳诸葛庐在唐代已经蜚声中外,草亭为八角,想来八角定与诸葛亮的八卦有一定关系吧。</h5> <h5>  古柏亭——位于草庐左侧东部。此处有古柏一株,传为诸葛亮所植。后人因此建亭,并以“古柏”命名。亭为青瓦挑角,石砌围墙,门窗为木棂组饰的方格。门楣横额“古柏亭”为清咸丰四年(1854)秋月,南阳知县钮雷所书。</h5> <h5>  三顾堂位于诸葛草庐前面,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作隆中对策时的纪念堂。<br>明朝吴绶在题三顾堂的诗中说 “贤人隐岩穴,帝子再三寻,野处终身志,雄谈济世心。<br> 路回山隐隐,树锁昼阴阴,千载称鱼水,高风冠古今。”<br>三顾堂的命名体现了人们对刘备礼贤下士精神的赞扬和对诸葛亮聪明才智的崇敬。</h5> <h5>两表酬三顾 一对定千秋 </h5> <h5>“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h5> <h5>  诸葛八卦阵—— 八卦阵按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从正东“生门”打入,往西南“休门”杀出,复从正北“开门”杀入,此阵可破。<br>  此阵为战国时期孙膑首创,有上述八门,至三国时期,诸葛亮在中间加上了指挥使台,由弓兵和步兵守护,指挥变阵,一般认为有四四一十六种变法。<br>  这里是现代人用灌木丛造的一个“八卦阵”其实说白了就是个“迷宫”。我们游走到此相互唆使着进去走走,看谁能先走出来。然而,咋胡了半天也没人先走一步,推诿着说没啥意思,别进去再出不来了……说白了,还是怕迷路呀!是呀,要真的是诸葛亮的八卦阵谁敢去闯?要是那么容易就能走出来,那还能是八卦阵吗?偷笑 这个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前者我们自认为没本事,后者那就是哄小孩的,我们不上当。哈哈……这个理由够厉害吧!</h5> <h5>这个就不用解说了吧?……</h5> <h5>  《陋室铭》其文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br>  其实,《陋室铭》是一篇托物言志的铭文。文章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它单纯、简练、清新像一首精粹的诗,充满了哲理和情韵。我想之所以摆放在这里,怕是因为铭文里提到了“南阳诸葛庐”四字的缘故。想当年作者因革新失败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后又受到知县的嫉妒和刁难在一年之内搬了三次家且越搬越小,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在这里作者把陋室比作诸葛孔明的南阳草庐、扬雄的成都宅第,意在自慰和自勉;援引孔子“何陋之有”,则说明自身的志趣与圣人之道相符合。</h5> <h5> 转了一圈在这里耽搁了近两个小时之久,随后我们就驱车离开南阳,走上了回家的路程。是呀,出来十二天了,也该回去了。好在河南离古城西安不算远,回程的途中也没有什么值得我们停下来观赏的好风景。一路顺利在下午晚饭时分我们就进了西安古城。至此,我们2018的"南方行"就此圆满结束。<br />  整个行程两车、八人所用费用大致如下:汽油费7700元、过路费2800元、住宿费4800元、餐费4200元、合计:19500元。<br />  从陕西西安出发历经湖北、安徽、江西、浙江、河南四省回到西安,单车行驶里程约4600余公里。</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