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一世界】每读一本书,都是一次灵魂的碰撞与交流。

青云

<h3>-《小王子》<br></h3><div>作者:(法)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div><div>《小王子》是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于1942年写成的著名儿童文学短篇小说。</div><div>本书的主人公是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我觉得他很酷。</div><div>书中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历险。那些经历在小孩子的世界里天真无邪,甚至是娱乐的。</div><div>大学的第一个生日收到了《小王子》,我本以为这是小孩子的童话书,对于已经是大人的我有点小孩子化了。</div><div>报着一颗童心看了第一遍,并没有看懂。于是进行了第二遍第三遍,我明白了这是一本写给曾经是小孩的大人们的书。</div><div>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成人的空虚、盲目,愚妄和死板教条,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人类的孤独寂寞、没有根基随风流浪的命运。</div><div>每个人在读的时候在书里都会找到自己的缩影,每一个小动物、一朵花、一个人都象征着不同的人性。赤裸裸的摆在人们的眼前,有时候人们还要遮住眼睛,故做是一个瞎子。</div><div>&nbsp;</div> <h3>&nbsp;</h3><div>-《岛上书店》</div><div>作者:(美)加布瑞埃拉·泽文</div><div>这是一本关于全世界所有书的书,写给全世界所有真正爱书的人。</div><div>岛上书店在艾丽丝岛,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岛,它是间维多利亚风格的小屋,门廊上挂着褪色的招牌,上面写着: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div><div>当我第一次看到《岛上书店》这本书的时候,就迫切的想知道这是个怎么样的书店。</div><div>书店店主A·J·费克里,是一个阅读重度洁癖患者,性情古怪,同时是一个愤青。</div><div>命运有时会捉弄人,妻子的离世让他痛苦不已,但小女孩玛雅的到来开始改变他的人生,父爱爆棚,重新生活。</div><div>“我们不是我们所收集的、得到的、所读的东西,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是爱,我们所爱的事物,我们所爱的人。所有这些,我认为真的会存活下去”</div><div>这本书书写了他的一生,但我觉得它写给我们每个爱读书的人。</div><div>我很喜欢这句话:“我们读书,因为我们孤单,我们读书,然后就不孤单,我们并不孤单。”</div><div>当每次我感到孤寂,都会在书里寻找安慰,寻找另一个世界,可以说是不满足现状,又无法改变的时候,读书是最好的排遣。</div><div>“我们不全是长篇小说,也不全是短篇故事,最后的最后,我们成为一部人生作品集。”</div><div>&nbsp;</div> <h3><br></h3><div>-《红玫瑰与白玫瑰》</div><div>作者:张爱玲</div><div>当我知道张爱玲二十三岁写出这样无奈的故事,实在是让人佩服,想想自己二十三的年纪只能想到恋爱的甜生活的乐,哪有那么深奥的恋爱婚姻观。</div><div>《红玫瑰与白玫瑰》中有一段脍炙人口的话:“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米粒,红玫瑰和白玫瑰,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宠爱的都有恃无恐,婚姻本是将就,那么将就也许是种幸福,看进入婚姻生活里的我们怎么将就和讲究。爱情与婚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就是这么一点男女之间的琐事,千百年来被世人津津乐道,众说纷纭,让人神魂跌倒,痴情不已。以至于留下一段段的佳话,让人们不由得向往爱情的美好。</div> <h3>—《德伯家的苔丝》</h3><div>作者:(英国)托马斯.哈代</div><div>这是我最喜爱书之一,哈代在小说的副标题中称女主人公为“一个纯洁的女人”,公开地向维多利亚时代虚伪的社会道德挑战。</div><div>哈代从小说的一开始就暗示了主角的命运。苔丝第一次离家去找亚力克.德伯,亚力克.德伯送她一束玫瑰花插在胸前,然而花刺却不小心刺破她粉嫩的皮肤,她若有所思,但是绝对想不到她的一生将毁在这个男人手里。</div><div>亚力克.德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道貌岸然的伪君子,玷污了苔丝少女的洁白,毁了她璀璨的人生,对苔丝只是占有,就算有爱,他的爱也是扭曲的。我对他充满了厌恶,不过是个得不到爱的可怜虫。</div><div>最纯洁的灵魂,承担最承重命运。父母的贪婪,命运的交错,努力的想活着,想平淡的生活,但在私下里却暗流涌动,在这种生活的暗流推动下的随波逐流,好不容易得到一份真挚爱情,因为她太诚实,新婚之夜坦白自己过去的不辛遭遇,却得到丈夫克莱尔的无法原谅,弃她而去。</div><div>我看到一个至高至上,温顺善良,青春美貌的女孩被命运无情的摧残,被诱奸,被抛弃,最后被绞死,这令我心痛不已。</div><div>当苔丝遇到克莱尔,我以为她的生活有了新的曙光,可以开始幸福的生活,可我没想到克莱尔是那么的无情冷酷,就算他后来道歉忏悔,可是他已经把苔丝推向了死亡的深渊。</div><div>我无法感受在那样的社会环境和背景下苔丝的痛苦,现实的压迫,让她无法呼吸,着实一个悲剧,让我沉思一个人遇到难以启齿的伤害和悲痛时,又该怎样或是能怎样生活下去?</div> <h3>—《安娜.卡列尼娜》</h3><div>作者:(俄国)列夫.托尔斯泰</div><div>作品讲述了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宁的虚伪、沃伦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终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下场。</div><div>又是一个女人悲剧的故事,我觉得她可怜,又很佩服她。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的社会对于出轨的人没有什么好的评价可言,虽然说爱情来的时候猝不及防,但我觉得爱情是有原则和准则。</div><div>安娜作为一个有夫之妇,是孩子的母亲,当她遇到爱情的时候没有躲避,反而是迎刃而上,或许她早已渴望那种刻骨铭心的爱情。贵族生活的压抑,那种激情与其说爱,不如说是被压抑和扭曲的自我大爆发。</div><div>我没有办法喜欢安娜,直至她卧轨自杀我也觉得这是她最好的归宿。即使我看到她的勇气,但是她的愚蠢远远超越了,她把自己的幸福全部依附在外界之上,依赖他人,不管是沃伦斯基的爱,还是卡列宁的宽容,还是社会的接纳,她都在等待,被动的去爱。</div><div>在这部作品中,相对于沃伦斯基,我更同情卡列宁,甚至有些心疼他,并不因为他的“虚伪”而鄙视他。有人说他所做的一切是为了社会地位,为了面子,可能有一部分,但我认为他是因为爱安娜,所以一再的宽容,给她机会,留一个家给她,就算她怀了情夫的孩子,也照顾她,并让她生子。我觉得作为一个丈夫他已经做了该做的,就算他没有那么的激情,可是家是温暖的,对她是有爱的。</div><div>在面对爱情的时候,理性和感性各占一半,需要理性的时候必须抑制感性,追求幸福是没有错的,但总需要我们的努力,舍得丢弃一些东西,但不是所有的爱值得不顾一切。</div> <h3>-《天才在左,疯子在右》</h3><div>作者:高铭</div><div>该书以访谈录的形式记载了生活在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等边缘人)深刻、视角独特的所思所想,让人们可以了解到疯子抑或是天才真正的内心世界。</div><div>在读这本书的时候,看到一些特别的人,会对号入座,我觉得他(她)很聪明,只是聪明的有些反常了,不被世人所理解,每当有这种想法的时候,我觉得我也是一个“病人”,而且病的不轻。</div><div>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女孩,她可以把人看成各种各样的大小动物。而她自己是一只鼹鼠,她说她最不喜欢快要变成铲子的指甲。</div><div>我突然觉得很有意思,特别想知道我是个什么样的动物,我希望是一只妩媚的猫,那么我就可以勾引隔壁那只帅气的猫。</div><div>我总觉得我有做精神病的潜质,单看看书就能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当那老头有条不紊的说道,听的我觉得头头是道,瞬间拜倒在他的才华下,听说他还拯救了院里的几个精神病患者,更是让我佩服。</div><div>他们的世界,我们不懂,他们的“才华横溢”超越了世俗的眼光,背叛了社会准则,就被定义为“神经病”。</div> <h3>每读一本书我都要做读书笔记,久而久之,有些别人的句词成了我的财富,深印在我的笔记本里。胡适认为,“日记属于传记文学,最重在能描写作者的性情人格,故日记愈详细琐屑,愈有史料的价值”。而他也一直保持着写日记的习惯,其日记的内容涵盖了他自1906 年至 1962 年的生活经历,这就为我们进一步了解胡适留下了许多资料。虽然我不是胡适那样的伟人,我的日记也只属于我,是我一生的拥有,让我看到人世间的喜怒哀乐,仿佛每一个书中的主角都在身边。</h3><div>时常我们感到无聊或是生活无趣的时候会想到远方和诗,想到远方流浪。但现实没有那么的允许,那只能追求诗了。就好比我们常说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与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让它们至少有一个是饱着的。总有一本书,将会改变我们生命的宽度,给你带来无限的想象。</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