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日照酒醒燕子啼,艳粉娇红叶如雨。</h3><h3>伊人执笔砚墨色,一春旖旎入画中。</h3><h3> ------2018.4.20.重庆</h3> <h3>国画,分三大种类型,花鸟,山水和人物。我百度了国画魅力的注释,用我的理解来阐述的话,这三种类型的风格概括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定义由艺术直接升华到了哲学思考的范畴,从而构成了整个宇宙的缩影。通过学习绘画,视角将会随之改变,从而提高对社会的观察和艺术的认知,建立全新的价值体系,真乃一座伟大的艺术殿堂啊!可面对如此美妙绝伦的艺术精粹,我自学了一周花草后便置笔未提,并非对绘画是一时兴起,原因不详说,主要还是心不静,根本画不了,缺失对美探求的欲望,即便提笔手也是颤抖的,内心深处那股涌动的源泉早已干涸。哎!人的这颗心呐,真是主宰万物的根源。又或许,万事万物的机缘都有其契机,早一步或晚一步都不行。<br></h3> <h3>严伯钧老师说,艺术都是相通的,对他这句话非常有感触。是的,生活中艺术无处不在,所以每每聆听《人在旅途》这首歌时,凝视脚下的这条人生之路,就觉得很有意思,它高深莫测又处处暗藏玄机,在我们的喜怒哀乐里蕴藏了无穷的人生哲学与智慧。可很多时候,我却领悟不到其中深意,思想纬度比较狭小,容易停留在事物的表层面去感受和理解。就像旅行的时候,嘴里念着诗与远方,却在远方的风景里走马观花,对充满了灵性的万物生长并未去仔细观察,匆匆一瞥,草草了事。其美境沦落为相片背景道具而已,只求靓丽的身影能换取一沓照片。殊不知,心若没有沉静下来,没有驻足于大自然的怀抱,去倾听,去观察,去对话,又何来的诗与远方?艺术又从何谈起?<br></h3> <h3>当然,人的认知、审美情趣和爱好与自身的经历是息息相关的,例如我。在没有去南京之前,对国画虽然喜爱,但只是抱着一种欣赏的态度,高冷的艺术离现实的生活太遥远,容不下我这个平凡的身躯。然而,当我踏进美龄宫,看见有一面墙壁四周挂着宋美龄绘画的精美作品,那一刻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她的画面里有浓郁的山水花草,也有清新脱俗的婉约女子,色彩浓淡相宜,细腻的笔触流淌出她沉静的古典情怀,更透露出清雅飘逸的艺术气息,让我看在眼里,爱在心底。就是这样一场与绘画近距离的接触,脑海里冒出了一个学画的微小念头,而我不知道的是,这个念头竟变成了一颗种子埋进心里,一颗在艺术土壤里等待时机破土而出的种子。</h3> <h3>不过我做事一向不太喜欢循规蹈矩,墨守成规,无论是学吉他还是画画都是凭感觉而行,总认为艺术嘛,总是要有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喜欢不按套路出牌,追求自我的个性释放。或许是对艺术相对敏感吧,学什么也比较快,虽然摸索国画不到半个月,但让我对事物有了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尤其是这几天,对笔下绘画的对象有了新的视角,对之前画的的花草看到了意境死板、单调,缺乏生动活泼的美感。恰好书本里最后篇章的禽鸟类品种繁多,有燕子、麻雀、鸳鸯、鹤、各种鱼类、蜻蜓、蝴蝶等等,各有其可爱,仔细端详一番,每个品种形态各异,各自绽放着独特的生命之魅力,若屏住呼吸,似乎可以听到它们的心跳声。忽然想起蒋勋一直倡导的美学,内心的平静竟能发现那么多微小的美,难怪他说话的语气总是那么慢条斯理,娓娓动听。<br /></h3> <h3>为了对绘画有更深刻的理解,最近一直在听严伯钧的西方艺术课,在他滔滔不绝的音频里,从古希腊一路贯穿到了洛可可,一个又一个艺术家的名字、故事和作品融进脑海里,不禁感叹,绘画这条路可不仅仅是需要天赋,对于美学的理解、技巧的累积以及持之以恒的决心有着直接关系,缺一不可。怪不得达芬奇为了在绘画上更有造诣,要去解剖尸体,怪不得米开朗基罗成为了文艺复兴的三杰之一,创造出了西斯廷天顶画,雕塑对结构力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不难理解为何莫奈对着荷花画了两百多副作品。和这些艺术家比起来,我连起步都谈不上,绘画之路任重而道远呐,哈哈。<br /></h3> <h3>学国画,对于零基础且自学的我来说,鸟禽类是非常难画的,似乎难在花草之上,其生命力的传神和灵动非常难以表达,好在我初生牛犊不怕虎,管它有多难,画了再说,且挑了一个难度系数很大的对象。丹顶鹤,鸟如其名,全身散发着高贵优雅、仙骨飘飘的韵味,它的倩影多次出现在唐诗宋词里,一句"丹砂作顶耀朝日,白玉为羽明衣裳"足以证明它的美轮美奂,看着它,就像看着心中的恋人那般,心里全是满满的纯然爱意。奈何它的独特气质实在是太难表达了,稍微有点把握不到位,就变成肥鹅,整幅画的意境也就毁于一旦,让人啼笑皆非。<br /></h3> <h3>木子老师看了我的画,语重心长的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什么年龄学都为时不晚。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虽然只是小说,却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笔下流露出对社会的讽刺和无尽的激励,非常触动人心。书中人物已四十岁,过着妻儿满堂的幸福生活,却在某天夺门而出,抛妻弃子,从此一去不复返,如此绝情之举,让世人无法理解和接受。为此他在绘画这条路上尝尽了人间疾苦,只为追寻心中的艺术,只为抬头时看见心中的月亮。从人性角度来看,他是个极其自私的人,从艺术角度来说,他已达到了巅峰状态,也恰恰因为这一点而成就了自己,成为一代杰出的画家,就像伦勃朗当初画《夜巡》时一样,一幅画成了分水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我想,真正的艺术和美就是遵从内心的生活方式,去过只属于自己的一生吧。<br></h3> <h3>执笔,调墨,琢磨,临摹,一笔一划,一心一意,我就在古筝的音韵里和仙鹤谈了一场五天的恋爱,它的曼妙倩影在我的手指间一点点勾勒出来,再将记忆中的居延海磊落挥洒,望着宣纸上呈现出来的画面,不禁愣了,突然想起那个小女孩写《人生如画》的文章标题,随着这个思路再来看待世界,内心对自然界升起一股肃然起敬的情感。原来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对眼界的影响、对灵魂的共振决定了描绘的每一笔,而我描摹出来的画风,恰恰反映了个人看待事物的思想和情感,画的全然是心中最美的世界,接纳与理解了什么,画的就是什么。<br></h3> <h3>是的,人生就像一支绘画的笔,而生命就是那张纯白的宣纸,在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里,我只愿绘画出内心的颜色,一副恬然静美的诗与远方,一副落笔无悔的人生画卷。<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