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虎丘山风景名胜区位于苏州古城西北角,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有“吴中第一名胜”、“吴中第一山”的美誉,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写下“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千古名言。虎丘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虎丘之名,源于春秋时的吴王阖闾。他在此修城建都,死后亦葬于此处,传说葬后三日,墓地有“白虎蹲其上”,因而得名。</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font>据说,虎丘有大大小小15个传说,伴随着游览的深入,你会对其中的文化和历史有着更深刻的了解,也给游览增添了无穷乐趣。</h3> <h3>虎丘寺头山门上题额“古吴揽胜”,一言道出虎丘在苏州名胜中地位。</h3> <h3>“虎阜禅寺”为乾隆六次南巡虎丘所题</h3> <h3>头山门及碑廊中有许多有历史研究价值的碑刻</h3> <h3>检票门的上方悬挂着贝聿铭大师书写的匾额“吴中第一山”。贝聿铭大师是苏州人,世界闻名的建筑大师,法国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苏州博物馆等有名的建筑都是他设计的。<br></h3> <h3><font color="#010101">海涌桥:这座桥是1956年凿通虎丘环山河(也称环山溪)时所建,桥的石栏杆上雕刻有形态各异的小石狮十二只。</font></h3> <h3>“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苏东坡大学士的这句话让虎丘山声名远扬。</h3> <h3>断梁殿(二山门): 是虎丘有名的古建筑。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元代,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殿内有四块石碑,上面记载着虎丘的历史和云岩寺塔的修建情况。轻轻敲打这些碎石,有咚咚回声,所以又叫响碑。</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断梁殿最特殊的结构是那“断”成两截的大梁。关于断梁殿的建筑,有一种传说:元代皇帝知道苏州能工巧匠很多,为了立威,有意要难为一下苏州百姓,下圣旨只给一些零碎木料,而且不准用铁钉,要在虎丘山脚建造一座千年不倒的殿门。但聪明的苏州工匠在“赛鲁班”老匠头的带领下,以“斗拱”、“琵琶吊”、“棋盘格”的顶力和吊力,分担了重量,而主梁只有两段木料相接,建成了断梁殿。</font></h3> <h3>断樑殿内有二块匾,分别是“大吴胜壤”和“含真藏古”。</h3><h3>在“大吴胜壤”的胜字上方可见“断樑”。</h3> <h3>“含真藏古”是近代学者梁漱溟为断梁殿题写。</h3><h3>“含真藏古”是东晋大画家顾恺之对虎丘的赞美之词。这“真”指的是真人、真事、真山、真水,这些都有史可记,而“古”指的是虎丘山有古木、古寺、古泉、古塔,寓意着虎丘悠久的历史。</h3> <h3><font color="#010101">憨憨泉:憨憨泉位于虎丘上山路侧,是梁代遗迹。</font></h3><h3><font color="#010101">该景点有一段美丽的传说,憨憨是中国梁代著名的高僧,患有目疾,虎丘山的方丈可怜他,收他做一个挑水和尚,有一次他挑水途经这里,因为感到累,于是就坐在这里休息,不知不觉中就睡着了,在梦中他梦见一位高僧对他说这里有一泉眼可通大海,醒后他就用双手触摸这片地,在这里摸到了一些青苔,他想有青苔就说明这地下一定有水,于是他用挑水的扁担在这里挖,大约挖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一脉泉眼涌了出来,治好了憨憨的眼睛,因这口井是他所挖所以取名为“憨憨泉”。</font></h3> <h3>枕石:因其形状如枕而得名,又因其形若蜒蚰,故旧时又称之为蜒蚰石。相传,晋代著名高僧生公曾睡在这块石头上。石头得了仙气,成了苏州文人膜拜的仙石,赶考的秀才离开苏州时,总要到此抛一下小石子,预补前程。</h3> <h3>试剑石:位于虎丘上山路上,它中间有一条裂缝,传说是吴王用干将莫邪为他所铸的宝剑所劈。</h3><div>试剑石旁还留有诗一首:“剑试一痕迹,崖倾水断流。如何百年后,不斩赵高头”。这首诗涉及试剑石的另一个传说,话说秦始皇寻剑时,路遇白虎,于是抽剑砍去,未中虎身,而在石上留下了裂痕。这诗说的是秦始皇徒有锋利的宝剑,未能识别人心,以至亡国。<br></div><div>事实上,这块石头是典型的火山喷出岩的凝灰岩,久经风化,沿着裂隙形成这样一条大缝,酷似剑劈。<br></div> <h3>海不扬波亭:有戏台,有演出</h3> <h3>石桃:试剑石的斜对面,是一块形如桃子的巨石,石上刻有“石桃”二字,是当年虎丘寺主持果严和尚所写。</h3><h3>相传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从蟠桃会上偷了蟠桃,驾筋斗云回花果山,在东海上空,惊叹于海涌山的美丽,不慎将蟠桃掉落下来,化为石桃。如今不少游人到此喜欢摸摸石桃,沾沾仙气。<br></h3> <h3>真娘墓:</h3><div>安史之乱时,真娘逃难来到苏州,无依无靠,被迫堕入青楼。她善歌能诗,才貌出众,名噪一时,因此被一位叫王荫祥的财主喜爱,因真娘幼年父母作主己有婚配,只得婉言拒绝。有一天,王荫祥重金买通老鸨,想在真娘这里留宿,真娘为保贞洁,投缳自尽,以死守身。王荫祥得知后,懊丧不已,悲痛至极,斥资厚葬真娘于名胜虎丘,并刻碑纪念,载花种树于墓上,人称“花冢”,并发誓永不再娶。文人雅士每过真娘墓,对绝代红颜不免怜香惜玉,纷纷题诗于墓上。</div><div>另有传说茉莉花在真娘死前没有香味,死后其魂魄附于花上,从此茉莉花就带有了香味,所以茉莉花又称香魂,茉莉花茶又称为香魂茶。</div> <h3>二仙亭:</h3><div> 虎丘二仙亭坐落在千人石北侧,得名于陈抟和吕洞宾曾在此下棋的神话传说。石亭原为宋代建筑,清嘉庆年间重建,全用花岗岩石材。石亭雕刻精细,亭内石碑刻有陈抟、吕洞宾“二仙”的神像,亭上石刻双龙戏珠等浮雕精品。</div><div>相传有一天这二位大仙在这里下棋,一位樵夫看到,于是就走过来看他们下棋,看完一盘棋,回到家中,可是谁也不认识他,后来人们从他的衣着猜想他是几千年以前的人。所以有这么一句话,“仙人一盘棋,世上已千年”。</div> <h3>“别有洞天”旁红色的“虎丘剑池”四个大字,是我国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所书。</h3><h3>这里有一个“假虎丘真剑池”的传说:据说当年颜真卿写这四个大字之后,经过很多年“虎丘”二个字逐渐断落湮没,到了明代苏州太守马之骏命令著名的石刻大师章仲玉将虎丘二字进行描摹补刻,但是后人看来总觉得“虎丘”二字没有“剑池”二字写得那么好,那么漂亮,所以有“假虎丘真剑池”之说。</h3> <h3>“别有洞天”圆洞门,是人工砌成的,由于这道圆洞门的阻隔,把平坦如砥的千人石与圆洞门内的绝崖峭壁、幽深莫测的剑池劈成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故称“别有洞天”。</h3> <h3><font color="#010101">剑池:虎丘最吸引人,最神秘的地方。相传,剑池下面是吴王阖闾埋葬的地方,作为殉葬品的有“专诸”、“鱼肠”等三千宝剑,故称剑池</font></h3> <h3>“风壑云泉”四个蓝色的字体,是中国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书写的,这四字将这里的景色完全概括于其中,意思是您站在这里侧耳可听风声,举目可观赏岩石,抬头可观云彩,低头可看流泉。</h3> <h3>红色“剑池”二大字为元代周伯琦所书。但民间相传为东晋王羲之所书。传说虎丘寺僧人以两只鹅跟王羲之的“剑池”二字做交换,王羲之写完之后,到手的两只鹅化作龙虎回到虎丘山头。这就是“神鹅易字”的传说<br></h3> <h3>双井桥:位于虎丘剑池上,建于南宋,为单孔拱桥,桥面由大青石板铺就,高悬剑池上方十数米处。桥上有两个并列的圆孔,旧时为山上寺僧汲水之用,可以汲取剑池中的泉水。传说春秋时,美女西施,也曾以池水为镜,对着剑池梳妆打扮,而且其丈夫夫差也陪同她一起照镜,所以这二口井又叫“夫妻井”或“鸳鸯井”。</h3> <h3>站在双井桥上俯瞰剑池,只见桥下十几米便是幽邃的剑池,池畔双崖壁立,巨石叠嶂,池中飞泉冷瀑,阴韵袭人。</h3> <h3>可中亭</h3><h3>据说生公于石上讲经,宋文帝在这里聚僧施食,但是已过了中午,当时佛法戒律过了中午就不能吃饭了,所以僧人左右为难,这时文帝说,现在正好是中午,没有过时辰,大家请吃,于是众僧吃了起来。“可中”也就是正好日中的意思。后人建此“可中亭”纪念之。</h3> <h3>千人石</h3><div>千人石是苏州虎丘著名的石景之一,位于剑池旁,每当雨天,千人石便幽幽地渗出淡淡的血色,渗血之迷吸引不少游客前往观光 。据说当年夫差为保守其父吴王阖闾墓穴的秘密而杀死了当时筑墓的工匠千人,这些工匠的鲜血把石头染成了红色,所以每到下雨天或阴天时石头就特别的红,雨水一冲刷,仿佛血在往下流,以告诉我们这段悲惨的故事。而实际并非如此而是石中氧化铁被雨冲刷出来所致。</div> <h3>白莲池</h3> <h3>生公讲台</h3><div>生公是我国晋代著名高僧竺道生,当时他主要阐述涅磐经,宣扬“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和“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他在虎丘讲经时,当他讲到一切恶人皆能成佛,其中有一块石头突然之间向他微微点头示意,意思仿佛是说我懂了,这块石头就是池中的点头石。当时正直严冬,但池中的白莲花却竞相开放了,池水也盈满了,所以有“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白莲花开”的说法。</div> <h3>花雨亭:是赞颂生公颂扬佛法之亭。传说当年生公在千人坐讲经,麈缨挥拂,百鸟伫足,顽石点头,感动天神,致天雨各色香花。</h3> <h3>孙武子亭</h3><div>孙武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他所写的《孙子兵法》是世界兵书的鼻祖。</div><div>“孙武子亭”,就是是为纪念孙武所建的,1985年张爱萍为此亭题匾,同时题写了“孙子兵法,克敌制胜,娇娘习武,佳话流传”刻在碑上。</div> <h3>虎丘历史名人陈列馆(申公祠旧址):精选历史上曾游居虎丘或与之有关的名人七十二位,将其画像及简介以瓷板画形式陈列,以期呈现虎丘渊源流长的历史文脉。</h3> <h3>石观音殿:始建于宋代,这里有个因梦而立的传奇故事,故又称应梦观音殿。</h3><h3>此殿历经千年,数度毁废、重建,直至1969年被虎丘园林部门全部拆毁,佛像、佛经、石刻等统统砸碎,在原址开了茶室,后来又成了小卖部,令人扼腕痛惜。</h3> <h3>2006年发掘出观音殿遗址,才加以保护,现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h3><h3>现在的石观音殿遗址是一个长方形院落,在冷香阁与申文定公祠之间,院落中央为宋代石观音殿地坪、残存的石墙以及石观音像底座和前面的石供桌。院内南墙镶嵌“应梦观音”故事的石刻,其余三面为游廊,西墙正面立有新造的“应梦观音”线刻石碑一通,门口陈列柜中展示石观音衣纹碎片和相关文史资料。</h3> <h3>第三泉:相传被封为“茶圣”的陆羽在贞元年间来到虎丘,挖了一口井,以这口井中的泉水作标准,对比各地水质,写了我国第一部《茶经》,由于井水清冽、味甜,被陆羽命为“第三泉”。</h3><div>因这池四周石壁赭色,纹理天然,秀如铁花,所以取苏东坡“铁华锈崖壁”诗句又称它为“铁华崖”。</div> <h3>穿过一座上有“陆羽井”的石门,进入一个大院落</h3> <h3>院落之南北园门,分别有“苔枝缀玉”和“小五台”题字,进入“苔枝缀玉”园门则可去“冷香阁”</h3> <h3>冷香阁</h3><h3>冷香阁东、南、西三侧种植红、绿、白梅300馀株,冬春之际,清风疏影,暗香浮动,故取名冷香阁,成为一时之胜,成为苏州市民最便捷的赏梅处。</h3><h3>冷香阁二楼为茶室</h3> <h3>经“小五台”月洞门,可前往山顶虎丘塔。</h3> <h3>巢云廊:过去这里是巢云阁</h3> <h3>致爽阁:位于虎丘最高处,取诗句“四山爽气,日夕西来”命名。原建筑已毁,现存建筑是1930年宣愣和尚重建的。在这可远望狮子山,而狮子则正伏地回望虎丘,形成著名的“狮子回望虎丘”景观。</h3><h3>阁上“虎伏”匾由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书写,当年,于右任登阁游玩,提议称此阁为“虎伏阁”更宜,并挥毫题作虎伏阁。虎伏之意出自传说,阖闾葬于虎丘山,白虎蹲伏其上,护持其墓。</h3> <h3>雪浪亭</h3><h3>雪浪亭上有对联:登高丘而望远海,倚长剑以临八荒。此联为于右任所作。</h3> <h3><font color="#010101">园门上“海涌岚浮”的题字,意指远古时期,虎丘曾是海湾中的一座小岛,随着海潮的隐退,历经多少年沧海桑田的变迁,才成为山丘,故虎丘原名为“海涌山”。</font></h3> <h3>虎丘塔:又称“云岩寺塔”,是世界第二斜塔,中国第一斜塔,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为古老苏州的象征。这座塔七层八面,塔高47.7米,塔顶中心向东北倾斜偏离底层中心2.34米,斜度为2.48度,被称之“东方比萨斜塔”。 <br></h3> <h3><font color="#010101">根据苏州市园林局提供的资料,在整修云岩寺塔的过程中,考古人员曾发现了大批珍贵文物,如石函、经箱、铜佛、铜镜、越窑青瓷莲花碗等。</font></h3> <h3>从虎丘塔下来,进入虎丘云岩寺旧址,这里有平远堂,小吴轩,五贤堂、悟石轩、望苏台,御碑亭,大雄宝殿等景点。</h3> <h3>灵岩寺塔陈列:展示虎丘的历史和解放后重修记录以及当时出土的文物展。</h3> <h3>御碑亭</h3><h3>清代康熙六驾苏州,均巡游虎丘;乾隆下江南,又六次巡游虎丘,留下许多诗文。现御碑亭中立有三块御碑,可惜碑文模糊不清。</h3> <h3>千倾云阁</h3><h3>千倾云阁楹联:云梦气吞八九;沧溟水击三千 原为清·翁同龢书,今由黄苗子重书。</h3> <h3>万家灯火:通过墙上的窗口望外望去犹如画境</h3> <h3>望苏台:位于虎丘山顶左翼处,可极目远眺繁华姑苏城</h3> <h3>五贤堂的长方形门上嵌“旷代风流”四字砖额,为顾廷龙书。<br></h3> <h3><font color="#010101">五贤堂:乃为纪念为苏州做出巨大贡献的唐代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以及宋代的王禹偁和苏轼五位明贤而建。前四位曾任苏州刺史(太守),苏东坡虽未在苏州为官,但他任过杭州通判,与苏州定慧寺僧守钦是好友,常来寺内居住,有“一年三度过苏台”之句。他喜欢去虎丘游览,写过虎丘的诗,曾留下一句“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名言,传诵至今。</font></h3> <h3>大雄宝殿(五十三参大殿)位于虎丘塔院东南角,是虎丘云岩禅寺现存的唯一一座佛殿。</h3> <h3>虎丘邮局(悟石轩):可寄明信片</h3> <h3>平远堂:平远堂曾经是康熙皇帝的行宫。</h3> <h3>五十三参:从千人石到云岩禅寺大殿,要登五十三个台阶,被称之为五十三参。</h3><h3>五十三参,是佛教的一个典故。相传,观世音菩萨旁边有一对童男童女,左胁侍为善财童子,右胁侍为连荼耶龙女。善财童子学道时,先后拜了五十三个师傅,才拜到了观世音菩萨门下而成正果。这里的五十三参,含有五十三参,参参见佛的意思。 <br></h3> <h3>养鹤涧:唐朝时有一位清远道士,在这里养鹤,并作了《同沈恭子游虎丘》诗,颜真卿非常爱他这首诗,不仅作了和诗,而且写成了法帖。从此养鹤涧就随着颜真卿的字、清远道士的诗倍受人们注目。</h3> <h3>出冷香阁后沿着拥翠山庄的院墙进入拥翠山庄</h3> <h3>拥翠山庄</h3><div>拥翠山庄是苏州唯一一座无水的园林,它是晚清赛金花丈夫、苏州状元洪钧等发起兴建的,这座建筑总平面呈纵长方形,占地一亩多。结合虎丘山的天然山坡所建,为台地园格局,依山势分四个层次,每层布局不同,景色富于变化,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独树一帜。</div><div>“龙”、“虎”、“豹”、“熊”四个行草大字,苍劲有力,气势磅礴。相传为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桂林陶茂森所书,由他处移置于此。</div> <h3><font color="#010101">抱瓮轩是擁翠山庄的第一层,三间朝南,是整个山庄的主要建筑。轩后有边门,出边门便至“憨憨泉”。抱瓮轩得名于憨憨泉,而得意于《庄子.天地》篇:子贡在汉阴看见一位老人抱瓮灌园,很是辛苦,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并说:“这样做,为人就会有机心。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抱瓮灌园”就是劝人心态平和,能安于拙陋而淳朴的生活。</font></h3> <h3>问泉亭:位于拥翠山庄第二层,想必是当年文人墨客品茗小憩之处</h3> <h3>月驾轩:为拥翠山庄第三层园景,轩南北各接以小轩,整个形体如同小舟,遂取《水经注》“峰驻月驾”句意题为月驾轩。</h3> <h3>轩内壁间嵌有清嘉庆元年钱大昕所书“海涌峰”石碑,钱大昕是18世纪中国最为渊博和专精的学术大师,是饮誉海内的著名学者,有“一代儒宗”的美誉。</h3> <h3>灵澜精舍:位于第四层,灵澜即美泉之意,仍是赞美憨憨泉的。</h3><div>灵澜精舍内有洪钧撰书的对联,值得品味:</div><div>问狮峰底事回头?想顽石能灵,不独甘泉通法力。为虎丘别开生面,看远山如画,翻凭劫火洗尘嚣。</div><div>上联叙述了有关虎丘的三个传说故事:(一)虎丘和狮子山的故事。(二)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传说。(三)憨憨泉水能明目的传说。对句则主要描写了虎丘山远近之景。联语忆古观今,情思远逸,包蕴了历史的、人文的、神话的内容,很有玩味。</div><div> </div> <h3>送青簃:位于拥翠山庄的最上层,与灵澜精舍和两翼山廊形成一个四合院式样。送青簃是民国年间所建,原为陆公祠。 </h3> <h3>万景山庄</h3><div>占地25亩,建筑面积144平方米,集中了苏派盆景精品600多盆,有树桩盆景和水石盆景两个展示区域。</div> <h3>松风明月厅:四面均为落地门窗及漏窗。</h3> <h3>西溪环翠</h3><h3>西溪环翠也是虎丘历史十景之一,原为唐高士甫里先生陆龟蒙祠堂,至清咸丰年(1862)惨遭兵燹,景点几成废墟。</h3><h3>2004年经重新修复,正式对外开放,在原址重修环翠阁、清风亭、桂子轩、斗鸭池等景点,新增镜台云梦、篱门幽竹、聆音榭、垂花门、野山石景、循环水景诸胜。其中“小竹林”景点,同山后的云在茶香景区遥相呼应,重现了“林皋生众绿,西溪春欲来。野旷鸟声静,风和花意催”的历史胜境。</h3> <h3>镜台云梦古戏台</h3> <h3>环翠阁、斗鸭池、桂子轩</h3> <h3>卷石勺水</h3> <h3>分翠亭:意为在虎丘前后山之间,种竹为界,筑亭以憩游人,故名“分翠亭”</h3> <h3>云泉亭,亭内有一古井,想来是沏虎丘茶的上选好水。</h3><h3>历史上,虎丘茶(云岩茶)曾名噪一时,被誉为“天下第一”“茶中王”,历代茗客,好誉虎丘茶者,不绝如缕。可惜如此美誉的上等好茶,历经磨难,一度绝迹,现虎丘又恢复种植。</h3> <h3>云在茶香:一个富有有诗意的名字,杜甫诗云“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此处是一处幽静的茶室,品茗好去处</h3> <h3>最后,介绍一下虎丘后山北门附近的几个景点</h3> <h3>小武当:是一座三门四柱的石牌坊,指明了小武当的特色类似于湖北武当山。中间坊额上镌“吴分楚胜”四字,意为吴地分享楚的景致,其后湖石堆叠的假山,堆叠自然,玲珑剔透,最大的湖石高达一丈多,形象奇特,略似武当山,故称“小武当”。</h3> <h3>响师虎泉:这口古井有1500年历史,比虎丘塔要早380年,据说,此井是现存苏州城中最早的井,是苏州“井中之祖”。</h3> <h3>通幽轩(赖债庙):</h3><h3>赖债庙是虎丘的一大历史景观。苏州方志记载:"虎丘通幽轩为宋和靖书院,后改陆羽楼,清嘉庆时改为牛马王庙,民间呼赖债庙,除夕贫户常避索债人于此。"</h3> <h3><font color="#010101">玉兰山房:坐落在虎丘山北麓的山腰间,因山房旁边遍植玉兰而冠名。古时早春去虎丘玉兰山房赏花,为吴中士大夫所钟爱,也由此形成了岁时胜观,成为苏州著名的风俗。</font></h3> <h3>书台松影:位于后山东北侧,在此望东平眺,冈林起伏,大树连天,郁郁葱葱;向南仰视,虎丘宝塔千年雄姿耸立山颠;往北俯视,一泓碧水,波光粼粼,远处岸边的“揽月榭”倒映水中,清晰可见,让人充分感受到虎丘后山胜前山的自然情趣和山林本色。</h3> <h3>揽月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