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不老的传说

方方

<h3>  白鹿原位于西安以东的原上!</h3> <h3>  白鹿原的名字来自于周平王迁都时的传说,《后汉书郡国志》中记载:“新丰县西有白鹿原,周平王时白鹿出”。《水经注》、《太平寰宇记》也有记载:“平王东迁时,有白鹿游于此原”。由此可见,白鹿原的名称可追溯到2700多年前……</h3><h3></h3><h3><br></h3><h3> 平王来原上围猎,决定是否在此原上修建都城。浩浩荡荡的人马从原西头走到原东头。这时天色已晚,便集结扎营在古柏苍郁、花香朴鼻的小谷岸边一所庙宇。</h3> <h3>  翌晨破晓,平王忽被外边的一片惊呼声吵醒,出寺门一看:东南方向的崇山峻岭间,一团祥光瑞气环绕着一个雪白之物飘飘而来!刹时看清了这东来紫气是一只雪白的神鹿,除一双闪烁着红玛瑙亮光的眼睛外,全身无一根杂色。白鹿口含一枚灵芝,四蹄飘云生风,忽悠而至。</h3><h3></h3><h3><br></h3><h3> 白鹿突然看见了旌旗猎猎、喊声雷动的周王卫队,猛吃一惊,口中所含的灵芝便掉落到小谷中,随机便扭头向西南方向疾驰而去。</h3> <h3>  平王随父亲幽王射猎多年,从未看见也未听说过如此奇鹿,立即传旨卫队快马加鞭,紧随白鹿拼命追赶。 <br></h3><div><br></div><h3> 人们惊奇地发现:凡白鹿经过之处、祥光照及的地方,一片郁葱,草木茂盛,百卉竞开……</h3> <h3>  更使人惊奇不已的是,有人突然发现瘫痪在炕的老娘正潇洒地拿着擀杖在案上擀面;半世瞎眼的老汉睁着光亮的眼睛端着筛子,挑捡麦子里混杂的沙粒;秃子老二的癞痢头上长出了乌黑的头发;歪嘴斜眼的丑儿变得鲜若桃花……</h3><h3><br></h3><h3> 白鹿似乎无所不能,白鹿所过之处,万木繁荣,风调雨顺,禾苗茁壮,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疫疠廓清,毒虫灭绝,万家乐康,天下太平。</h3><h3><br></h3><h3> 白鹿成了美丽的神话,不老的传说!</h3> <h3>  2700年后的今天,文坛巨匠陈忠实先生在白鹿原创作了当代中国小说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小说《白鹿原》,后被改编拍成了电影和电视剧。</h3><h3><br></h3><h3> 白鹿原影视城,不仅包括《白鹿原》拍摄场景的白鹿村、滋水县城、陈忠实老宅……还以秦腔、话剧、电影、电视剧等艺术形式全面展示了关中大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h3> <h3>  白鹿原影视城自取消收费以来,参观的游人络绎不绝。</h3><h3><br></h3><h3> 景区门口,有一个很显眼的雕塑,几只梅花鹿,扬天奋蹄,正在原野上疾驰……</h3> <h3>  欲知白鹿原文化、历史、民俗……只有走进白鹿原。于是和姐妹们相约,来到这从古至今有故事的地方。</h3> <h3>  影视城大门是一个关口,就像黄飞虎当年过五关一样,第一个关叫做武关。后面还有萧关,大散关,金锁关,潼关,依次能看到。</h3><h3><br></h3><h3> 整个景区选用五关合围,形成“身在白鹿,远望天下”的绮丽雄浑景观。</h3> <h3>  进入“武关”映入眼帘的是陈忠实的雕像和复原了的老宅。</h3> <h3>  陕西名作家陈忠实虽离我们而去,但他的作品《白鹿原》将关中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中国农村的斑斓多彩展示的淋漓尽致。</h3><h3><br></h3><h3> 长篇小说《白鹿原》也因此荣获第四届矛盾文学奖。</h3> <h3>  陈忠实老宅是典型的关中四合院民居,院落趋向窄长,正房面阔三间,两侧为夏房,在西边夏房南侧,则是陈老创作之地,一张方桌,一把椅子,一盏煤油灯和一盏时刻都会熄灭的灯泡,在这样的环境下,陈忠实老先生写下了一行行对读者影响至深的文字。</h3> <h3>  房门口挂着装有陈忠实老先生照片的镜框,房子很低矮,和现在的摩天大楼比起来,显得朴素无华,低调内敛。</h3> <h3>  接着走进一片凹地,展示的主题是陕西作家的群像。</h3><h3><br></h3><h3> 门口坐着的老人雕塑,表现的是《创业史》的作者柳青。</h3> <h3>  这尊雕像是《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先生!</h3><h3><br></h3><h3> 路遥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中、长篇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对中国当代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h3><h3><br></h3><h3> 可惜他英年早逝,1992年11月病逝,无疑是当代文坛的遗憾。</h3> <h3>  京夫(1942~2008)</h3><h3><br></h3><h3> 著名的《手杖》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娘》获1981年当代文学奖,《在治安办公室里》获金盾文学奖等。</h3><h3><br></h3><h3> 京夫与陈忠实、贾平凹等陕西作家的作品引发了“陕军东征”现象,震动了中国文坛。</h3> <h3>  这个红色头像是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高建群,一位具有古典精神和史诗风格、中国文坛罕见的理想主义者,因代表作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奠定了中国文坛实力派作家的地位,被誉为“浪漫派文学最后的骑士”,和陈忠实、贾平凹并称陕西文坛的“三驾马车”。</h3> <h3>  走出凹地,开始上原。上原有三条路:</h3><h3> 水景栈道,沿水景路步行;</h3><h3> 扶梯通道,乘观光扶梯,也是西北地区最长的观光扶梯;</h3><h3> 斜坡公路,乘坐园区电瓶车。</h3> <h3>  我们选择了步行,走在水景栈道俯视园区,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这片沥沥黄土地的沧桑往事和幽幽历史以及美好的传说!</h3> <h3>  整个白鹿原均在打造绿化环境,碧绿的池水,两岸的竹子,观景的步道,还有睡莲、野花、野草……<br></h3><div> </div> <h3>  沿路的广告牌详尽的介绍着以白鹿原文化为主题的各类剧幕。</h3> <h3>  上原走到一半便能看到白鹿原“关中巨幕影院”。</h3> <h3>  关中巨幕影院全天免费上演特色特效的3D大片,震撼的影视效果和奢华的视听体验,充分展现了关中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蕴。</h3> <h3>  步行到原上看到的牌楼,飞檐翘角,极具传统古建筑的美感,青砖黛瓦,下面是木柱子,上面雕花的户牖,真的是很好看。</h3> <h3>  这个是县城中心位置的一个楼,有点像西安的钟楼鼓楼。</h3> <h3>  复原新建的滋水县城别有洞天,规模确实比较宏大。</h3><h3><br></h3><h3> 《百鸟朝凤》、《毛泽东》、《兵出潼关》、《老腔》等影视作品曾在此取景拍摄。</h3> <h3>  看到这个牌坊,仿佛回到小说《白鹿原》里的那个年代。</h3> <h3>  来到“二虎剧场”错过了开演时间,有点遗憾。</h3><h3><br></h3><h3> 这里每天都有不同剧情的专场演出,包括《二虎守长安》、《勺勺客》、《白灵》、《华阴老腔》等等。</h3><h3><br></h3><h3> 《二虎守长安》是根据1926年国民军将领杨虎城、李虎臣率全城军民坚守长安的历史事件,表现了关中人民英勇团结,不屈不挠的精神。整个演出运用高科技舞美艺术场景,让观众"零距离"感受震撼战争的视听效果。</h3> <h3>  曾经在陕西插队时我们居住的房子就长这样,不过那时是土坯垒起来的,现在是一砖到顶。非常熟悉这种风格的建筑,满满的都是关中风情,很有历史感。</h3> <h3>  陕西八大怪中,其中就有“家家房子半边盖”,一边高一边低,看起来不是很牢靠结实,真正住着是没有问题。</h3><h3><br></h3><h3> 黄土高原的土黄色,真是融进了血液里。</h3> <h3>  一间间老房子,似乎将人们再次拉进小说的世界。</h3> <h3><font color="#010101">  正在游览忽见这里在拍摄电视剧……</font></h3> <h3>  立马抓拍这些“民国时期”的演员,小帅哥给了个手势,急速跑远了。</h3> <h3>  还没回过神问问剧名,看到的已是擦肩而过的演员背影。</h3> <h3>  看这穿着打扮像是民国时期的装束。</h3> <h3>  盘子里的家常菜、锅盔饼、小咸菜等真是诱人流口水,若不是亲手摸一摸,真难相信是道具。</h3> <h3><font color="#010101">  走进鼓巷子有很多当地特色小食品,可以先尝再买。</font></h3> <h3>  影视城里的陕西小吃应有尽有,花样繁多,价格不贵,味道非常不错,我们点的鱼鱼、荞面饸络、水围城,哈哈,原谅我们逛了大半天实在是太饿了,端起来就吃了,风卷残云,都没来得及拍照!</h3> <h3>  这是一家“馍坊”</h3><h3><br></h3><h3> 陕西关中地区把馒头叫“馍”,把饼叫烙馍,把厚大的饼叫“锅盔”,陕西八大怪里就有“锅盔大的赛锅盖”、“面条宽的像裤带”……</h3><h3><br></h3><h3> 四十多年前在关中插队时,若能天天吃上馍和锅盔是件很奢侈而又不可能的事。如今,衣食住行福满多多!</h3> <h3>  白鹿原影视城里的每处景观都能让我想起电影中的桥段,真的是恍若梦境!</h3> <h3>  五彩幡旗格外醒目</h3> <h3>  摔碗酒,原是陕南接待尊贵客人的一种仪式,双手把倒满酒的碗举过头顶,心中默默许愿,大喊“碎碎(岁岁)平安”,一饮而尽,用力下摔。</h3><h3><br></h3><h3> 如今摔碗酒红遍网络!红遍景区!</h3> <h3>  这坐教堂一样的建筑曾是多部影视剧的取景地。</h3> <h3>  滋水县城的寺庙,修建的像王府一样气派。</h3> <h3>  恋恋不舍白鹿原的每处景观! </h3><h3> 念念不忘白鹿原的情景故事!</h3> <h3>  下原后来到一片绿色竹林,姐妹们兴致不减掏出红丝巾,似山丹丹,将关中红艳艳表现的像花一样定格在了白鹿原。</h3> <h3>  陈忠实先生已然逝去,可《白鹿原》的文化力量却日渐强劲,犹如白鹿原上的那只神鹿,将美好人间化为不老的传说!</h3> <h3>图、文:方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