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荣成写生之海草房

威海“烟墩海艺画苑”写生基地

<h3>山东荣成市烟墩角村,具有打造油画艺术原创基地的优良条件,海草民居、渔家风俗、传统节庆等民俗文化都体现出浓郁的胶东地方特色和鲜明的海洋文化特征,再加上山、海、岛、湾、滩等自然景物丰富多彩,极其适宜油画水彩等写生创作!</h3> <h3>在烟墩角,人们不仅能切身感受与天鹅共舞的惬意,还可以住在有上百年历史的海草房里,细细品味多姿多彩的渔韵民俗。海草房是极具特色的胶东传统民居,因烟墩角村依海而建,当地先人们就地取材,以厚石砌墙,用海中生长的大叶海苔晒干作为材料苫盖三角形屋顶,建成冬暖夏凉、式样别致的海草房,苫海苔草要从下往上苫,一层海苔草压一层麦秸草,每间房需麦草八百斤,海苔草二千五百斤,至屋脊草苫至五-六尺,海苔草经过海水长期浸泡,盐分重,具有抗腐蚀、防虫蛀的优点,而且还晒不透,所以居住在海草房内,冬暖夏凉,苫一次七八十年都不用修缮。有的渔民还把鱼网罩于海草顶上,能防风、防鸟,还更显渔家特色。海草房民居在荣成得到了有效保护,海草房与现代民居交相辉映,成为荣成沿海一道靓丽风景!</h3> <h3>  据史料考证,海草房从秦、汉至宋、金逐步形成,并在胶东半岛广为流传,到了元、明之际进入繁荣时期。在荣成,现存海草房民居两万多户、九万多间,分布在全市317个自然村落。走在整洁的村间小路上,两旁鳞次栉比的海草房一座座、一排排,屋脊高高隆起,外观古朴厚拙,掩映在树木花草间,蔚为独特。房前十几平米的小院被主人种植上各种蔬菜,看上去紧凑而精致。房舍间点缀着杨树、花草,一如世外桃源。 俚岛镇烟墩角村内有保存完整的沿海传统民居--海草房,现存的1300余间海草房,都有200年以上的历史。这里的海草房以石为墙,以胶东沿海特产的海草苫盖为屋顶,有隔音防雨、冬暖夏凉、防火耐燃的特点,极具胶东滨海民居特色,是国内罕见的生态民居活标本,也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生态民居!</h3> <h3>当你走进烟墩角村,就可以看到这些以石为墙,海草为顶,外观古朴厚拙,极具地方特色的宛如童话世界中草屋的民居。海草房大都分布在山东沿海一带,特别是荣成地区更为集中。荣成地处沿海,夏季多雨潮湿,冬季多雪寒冷,在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之下,民居主要考虑冬天保暖避寒,夏天避雨防晒,于是,极具聪明才智的当地居民根据长期的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独特的建筑经验,以厚石砌墙,用海草晒干后作为材料苫盖屋顶,建造出海草房。那些历经无数风雨、长满青苔的海草房屋顶的阴坡面,印证了历史的久远,向人们宣示着海草房耐久与历史的厚重!</h3> <h3>海草房算不得最具中国特色的民居,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看似粗犷的建筑仍然展现着人类与自然相互扶持的智慧,那禁得住各种解读与品味的内敛中无不透着天然长成的力道。西北的窑洞在我看来更是可以与这海草房遥相呼应,一个只能生在西北黄土,一个只能长于东南海域,但都是得天地之间的便利,都是启用那最卑贱的原料,是隔着时空的先民们为在这莽莽榛榛里闯出一番天地的倚靠。这些特色各异的民居,又有哪一处不是因为与这寰宇里的自然亲近,才博得岁月的青睐?</h3> <h3>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海草房已经慢慢地退出历史舞台。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随着建设发展,农村用地不断的被开发,乡村也逐步走上城镇化,使得大量原始自然村庄的环境和面貌得以改变。文明进步带来的喜悦和海草房减少带来的惋惜相互交织在一起,难免令人唏嘘。不管海草房最终的命运如何,给当地的人民带来遮风避雨、并记录着历史的海边民居,终究会留给人们无限的怀念!</h3><div> </div> <h3>古朴厚拙的海草房生态民居遗存,木质渔船港,渔民的海上作业,渔妇的海边结网,石板路的月下青光,灰蒙蒙的雾气清晨,咸腥的渔村气息,共同组成对渔村的记忆,挥之不去。山东荣成渔村,历来是画家、摄影家心目中的特色取景地, 吴冠中、艾申信等一大批国内名家多有过同样的写生经历。( “海草房民居建筑技艺”于2006.11.20列入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家评审会议初审入选项目名单。)</h3> <h3>早在上世纪70年代,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画家陆续走进海岛渔村写生创作,随着艺术事业的发展和油画产业的兴起,来烟墩角写生创作的画家队伍规模不断扩大,直接带动了本地写生基地和书画收藏、经营业务的发展与繁荣。此外,威海荣成地处我国对外开放前沿,与韩国、俄罗斯、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交往频繁,有利于开展油画的国际广场交流与合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