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小学教研活动(6)——五年级数学教研组“小组合作 点亮课堂”教研活动

苗利勤

<h1>  为了进一步提升五年级数学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校教研安排,结合我们组开学初制定的教研组活动计划安排,3月16日——19日,五年级数学教研组开展了“小组合作 点亮课堂”教研活动,史校长和五年级全体数学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h1><h1> 本次教研活动由五年级数学组苗利勤,郑采青和孙芳芳三位老师执教。三位老师课前研究教参,分析学情,精心准备。课中以小组合作为主,条理清晰,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给予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形成了较好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三位教师通过有效地指导学生小组探究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地发展创造性思维和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增长能力,同时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h1> <h1><font color="#ed2308"><b>苗利勤老师执教《长方体的体积》</b></font></h1> <h1>  苗利勤老师的课堂灵动自如,大胆放手,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合作、交流和探究,经历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引导巧妙,学生学的愉悦透彻。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才是注重学生长远发展的。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h1> <h3><font color="#ed2308">史校长参与学生小组合作探究……</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小组合作记录卡</font></h3> <h1><b><font color="#ed2308">郑采青老师执教《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font></b></h1> <h1>  郑采青老师启发学生用类比、迁移的方法,放手先让学生猜想,再进行小组探究验证,最后得出“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的结论,然后再运用结论进行单位换算。巧妙的教学设计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并且使教学环节看起来层次清晰,环环相扣。另外,无论是前面的探究活动,还是后面的换算练习,以及最后的开放式应用题,教师都能让学生通过交流自己观察,自己验证,自己发现,自己表达,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h1> <h1><font color="#ed2308"><b>孙芳芳老师的《有趣的测量》</b></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孙芳芳教师给学生创建了一个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组内交流探索,总结出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font></h1> <h1>  课后,三位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做了深刻反思,细剖得失。史校长也对三位老师的课进行了客观、有效的点评。肯定了各位老师的优点,同时也提出了存在的不足,并细致地分析了原因,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h1> <h1><b><font color="#ed2308">史校长和老师们评课议课</font></b></h1> <h1>  课堂改革是高效课堂的必经之路,小组合作更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必备形态,通过这样的主题研讨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盏前进的灯塔,使各位教师在教学方面得到了磨炼、融合、提升,迅速成长,同时也推进了我们教研组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h1><h1> 撰稿:孙芳芳</h1><h1> 审核:王五良</h1>

学生

课堂

小组

老师

教研

教研组

五年级

合作

孙芳芳

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