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br /></b></h1><h3><b> 在樊登读书会里听到这本书,就被书中带着浓郁气息的文化旅游的游记方式所吸引,更有趣的是这书的作者居然是个美国人,一个历史文化的中国通。樊登读书会将这本书的主线浓缩成47分钟,通过提炼讲解给会员听,我听了三遍,仍然很是喜欢。</b></h3> <h3> <b>于是将这本书买了回来慢慢细读,果然有很多有趣的历史典故,风土人情还有作者所拜之地的图片,阅读起来更加详尽而直观。作者是个老外,我觉得文笔朴实一般,精彩的是作者在探访过程中遇人对事的观点和思维,轻松而诙谐,对古人的拜祭也诚挚而仪式。所以非常佩服这位在探访时已64岁的老人,这种认真而执着的精神特别值得我们去学习。</b></h3> <h3><b> 黄鹤楼,作者在书中描述的笔墨不多,可作为一名武汉人,我知道黄鹤楼的历史却不仅仅只是李白,黄鹤楼作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浓郁的历史文化而名扬四海,而作者在书中只为寻访李白而来,因为在公元730年,李白和孟浩然相约于此,写下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b><br /></h3><h3><b><br /></b></h3><h3><b>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b><br /></h3><h3><b>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b></h3><h3><b><br /></b></h3><h3><b> 作者听说现有的黄鹤楼并不是原址,原址在一公里外的长江大桥下面,并有一块大石做标记,他觉得这是孟浩然和李白分别的地方,也是李白在28年后重返的地方,李白听到有人弹奏《梅花落》,并写了一首《黄鹤楼闻笛》</b><br /></h3><h3><b><br /></b></h3><h3><b>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b></h3><h3><b>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b></h3> <h3><b> 作者就在这江边的栏杆旁用他带的酒祭拜了李白。其实黄鹤楼还有很多名人在此游览并留下千古名句。如:崔灏的《黄鹤楼》</b><br /></h3><h3><b><br /></b></h3><h3><b>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br /></b><b>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br /></b><b>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br /></b><b>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b></h3><h3><b><br /></b></h3><b> 这也是脍炙人口的,还有贾岛,岳飞,陆游,白居易,刘禹锡,王维,他们都在此留下佳作。黄鹤楼在古时就聚集名流士仕,流传至今做为天下名楼一点也不枉过。我觉得作者在此可以寻访到更多名人的足迹。</b> <h3><b><br /></b></h3><h3><b> 接下来作者又去了黄冈,以前叫黄州,是苏东坡被贬的流放之地,苏东坡原名叫苏轼,是流放于此后耕作于"东坡",不久他便自号东坡了。在这里有苏东坡的纪念馆,虽然离得不远,但我很汗颜没去过,这名老外作者按照苏东坡诗里所描述的场景,一点点的找寻东坡曾经在此生活的气息,体会诗里所描述的感觉,比如:《安国寺浴》,"老来百事懒,身垢犹念浴。心困万缘空,身安一床足"。他就去了安国寺,安国寺至今还在。看了作者描述的有苏东坡的黄冈,真有说去就去的冲动。因为我也喜欢苏轼,喜欢那首《水调歌头》。</b></h3> <h3><b> 随后作者又去了湖南岳阳楼,这次他寻杜甫而去,因为公元768年,杜甫写了《登岳阳楼》两年后就在岳阳去世了。</b></h3><h3><b><br /></b></h3><h3><b>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b></h3><h3><b>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b></h3><h3><b> </b></h3><h3><b> 让岳阳楼名声大增的是文学家范仲淹作的《岳阳楼记》,还撰入了初中语文课本,记得前年去岳阳楼时妞妞还很自豪的背诵了全文。可作者对此只字未提。也许在作者的心中认为受邀为楼名传和那些寄情山水,寄托愁思的诗是不愿混谈的吧!</b></h3> <h3><b> 在作者的笔下一路寻访诗人们曾经的足迹,这些名字不再是书中页面下的注解,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很多人都知道李白是诗仙,诗作无数,可李白的抱负却是成为一名行走江湖的侠客,他自小任剑学武,拜师学道,游走江南,结交豪杰,但他没有成为一个有名的侠客,却让自己的才华征服了芸芸纵生,也征服了帝王将相。</b></h3> <h3><b> 王维,字磨诘,在我大脑里是一个老学究的形象,可在《王维传》里这样描述他:年少风流,文采出众,精通音律,善弹琵琶,还有绝妙的书画,因为他不能农工商,只能科举,为了一举夺魁,完成他身负家族长子的使命,他用自己惊艳的才华和魅力游走在长安贵族之间。还有白居易,李商隐,屈原,柳宗元,孟郊,杜牧,老子,庄子……太多的诗人一个个的在书中呈现,中国古代诗人如天上的繁星,照亮了中国历史文化的长河,也给我们留下巨大的财富。</b><br /></h3> <h3><b> 喜欢诵读,抄录诗人的诗作;喜欢了解诗人的生平;喜欢作者质朴的文笔;也喜欢瞧瞧老外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评判,所以仔细的读了这本《寻人不遇》,写了这篇心得。我想:勤思、勤写是不是可以让自己也沾染些文人的气质呢?</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