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彼得很小,是个男孩子,他的摇篮、椅子等等用品都是蓝色的,蓝色成了彼得的代表,同时也表示他是男孩子、他喜欢蓝色。</h3> <h3>可是,彼得的小妹妹出生了,彼得的生活发生了变化。首先,妈妈让彼得在家玩的时候要小声点,是因为家里的小宝宝需要安静的环境,彼得的心里就有点失落了。因为彼得一个人玩的时候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而且这么乖地在玩,只是玩具房子失去平衡倒塌了才发出的声音,彼得也不是故意要大声的。</h3> <h3>看彼得的表情就知道他很沮丧了。画面没有多余的背景,重点在彼得的表情,还有一只狗狗的动态。</h3> <h3>当彼得看向妈妈与妹妹的房间里时,不仅看见妈妈在忙着照顾妹妹,而且发现"那是我的摇篮啊,他们却把它漆成粉红色的"。连自己的东西都要给妹妹用了,彼得很不开心了。</h3> <h3>这时候爸爸说:要不要帮爸爸把妹妹的高脚椅漆一漆,假如是帮爸爸干活,彼得肯定很乐意,可是爸爸竟然说那个是"妹妹高脚椅",而且粉色已经漆上去了,彼得小声反抗:那是我的。</h3> <h3>彼得又发现他的婴儿床也漆上了粉色,此刻他的内心深处是绝望的,感觉被爸爸妈妈抛弃了、感觉在爸爸妈妈的心里他们只关心爱护妹妹,而且还要剥夺自己的用品给妹妹用了。</h3> <h3>彼得小时候用过的东西都被漆上了女孩子喜欢的粉色了,忽然发现还有一条小椅子没有被漆上粉色。彼得终于爆发出来,大声地叫出来:"他们还没有油漆我的小椅子呢!"这里跟前面一样用的是"他们",不是"爸爸妈妈",就表示彼得的心里距离在远离父母了,有一种对立的情绪在里面。赶紧的把椅子带回自己房间,免得他们把小椅子也漆上粉色变成妹妹的东西了。静静的画面中藏着彼得波涛汹涌的情绪与心思。(看到这里我都心疼起彼得来了,我想爸爸妈妈为什么不跟彼得好好沟通一下呢?看来照顾二宝更忙了根本没有时间了。)</h3> <h3>彼得终于忍不住了,选择离家出走。不是愤怒到疯狂,摔门狂奔,彼得很理性的,知道要带上装满自己的点心而且还有狗狗的饼干,当然还有属于自己的玩具照片与蓝色小椅子。太可爱了,太有趣了,这个小男孩。</h3> <h3>离家出走只是一种想法,一种不满的表示,真正离家出走是彼得不舍的,因此在房子的前面就站住了说:这个地方不错。此时越觉得彼得的可爱了。</h3> <h3>彼得想坐在他的小椅子上休息,可他已经长大了,椅子坐不进去了。其实彼得的心里就是不想离家远一点,就是对自己的小椅子有感情,有一种不舍在里面。</h3> <h3>在这个故事里妈妈不是主角,因此妈妈出现的画面只是一小块,重点还是观察彼得的表情与房子外面的背景,包括狗狗。狗狗是彼得的伙伴,现在更是彼得的朋友。他们两有一样的心情与待遇。</h3> <h3>妈妈知道并了解彼得,并不是那个只知道照顾小妹妹而忘记彼得的粗心妈妈。彼得的一举一动都被妈妈关注着,而且妈妈用午餐有特别的菜来挽留彼得,又不说破彼得是离家出走。很用心的妈妈。</h3> <h3>妈妈发现彼得回来并顾及彼得的感受,只是说了彼得躲在窗帘后面。为高情商的妈妈感动。而彼得之前有了一个主意,原来是想与妈妈玩一个捉迷藏游戏,假装自己没有离家出走过,(尽管只是在家门口,也是离家出走)。然后大声叫:"我在这儿呢!"此刻,不愉快的失落的彼得不见了,开心的快乐的彼得回来了。真的是什么也没有发生过哦!</h3> <h3>此刻彼得觉得家里真好,爸爸妈妈在一起真好,然后就主动说把小椅子漆成粉红色给苏西坐。经过一番波折,彼得长大了。</h3> <h3>长大不是改正天真改正幼稚,长大就是忽然地知道应该那样做了。原来,长大不可以催促。你看彼得的爸爸妈妈,他们真懂得童年,所以他们满面笑容,一句多余的话也不说。一个孩子也不会一下子长大的,一下子长大,那生命显得多没趣,长大是慢慢的。这个故事绘本阅读,特别适合二胎孩子的亲子阅读。书的色彩明亮、明媚、鲜鲜艳艳,这是孩子的颜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