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拼团游东湖

汪敏

<h3>  我们一行几人去中南医院看望了患病的同学,但愿同学们的关怀可以赐给他战胜病魔的力量。时间尚早,闲来无事。择日不如撞日,我们径直开车去了“东湖绿道”,又可以编排一个“爹爹婆婆拼团游东湖”的小节目了。我也是脑洞大开,自娱自乐一哈。</h3><h3> 午后的太阳虽然火辣辣的,但当你走在被绿荫包裹的“东湖绿道”上,吹着习习微风,看着湖光山色,你一定会心旷神怡,没有烦恼。绿波说他自从考上大学离开武汉后,就再没来过东湖。我说我瞎忙也好多年冇来过东湖。近在咫尺而且还是国家5A级的著名风景区都鲜有来过,难道还想奢侈的坐大邮轮去国外旅游?我想还是安逸点要好很多。人们在讨论生命时,不免会有躲避“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的风险意识,但在现实的生命过程中,谁又能够真正躲避得了呢?偶尔看到俄罗斯的一首小诗《短》,读一读颇有感触:一天很短,短的来不及拥抱清晨,就已经手握黄昏!一年很短,短的来不及细品初春殷红窦绿,就要打点素裹秋霜!一生很短,短的来不及享用美好年华,就已经身处迟暮!</h3><h3> 正午的光线是顶光,而且湖面还有反光,按理是不适合拍照的,但女同学们兴致颇高,男同学相对就有些懒惰,施燕燕这个“新广东人”对家乡的一草一木有着特别的情感,恨不得收尽一切儿时的怀念,把它变成影像记在脑中。我虽说是个摄影小白,但一定会尽力而为的。半天下来真可谓:拍照正当午,汗滴湖边土。谁知影中纱,张张皆辛苦。李绅兄,篡用了一把您老人家的诗,对不起了,多有得罪。</h3><h3> 我们应该积极参加健康有情怀的聚会活动,克服老年人群易发的“养身焦虑症”,智慧而健康的活着。</h3><h3><br></h3><h3><br></h3> <h3>  同学们都兴致勃勃的在“牛气冲天”雕塑旁拍照,这让我不禁想起东湖那个著名的“大象”雕塑来,我们小时候到东湖春游一定要与它合个影,否则,就像没到东湖一样。现在却了无踪影,它还好吗?</h3> <h3> 上中学时学校组织游东湖,我和杨军还有一个铁瓷的陈伟钢同学,带着“红卫兵”臂章的合影。</h3> <h3><font color="#010101">  那年杨军回国探亲,我们几个同学在东湖聚会留下的合影。</font></h3> <h3>  我和老伴八十年代初在东湖的合影。 那时经典的“文青”标配,土是土点儿,但还是蛮有年代感的,特别是那没撕商标的蛤蟆镜和“三洋”。</h3> <h3><font color="#010101">  从小到大都来东湖玩,为什么老了却不来了呢?我想了半天也是没想明白,有点烧脑。</font></h3> <h3>  周奖文与绿波在传递微信“情报”,电文如下:三张绿波的童年照片,武松不打老虎改打狮子了。</h3> <h3>  施燕燕装扮的“马来人”。贾文杰拿出带的零食给大家分享。张丽拿着自拍杆跳“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喜儿也“城会玩”?</h3> <h3> “费老”魔性的笑声……。为什么叫“费老”?这个“梗”绿波知道。</h3> <h3>  还是有千金小姐没飞起来,看来伙食太好,还得减肥。否则,飞得更高变成了群“魔”乱舞。</h3> <h3>  面对游人的围观,同学们毫无半点扭捏,仍陶醉在自己的尬舞之中,不过,小时候跳的舞蹈动作,哈忘了。跳得最整齐的是经典的结尾动作“巴扎嘿”。</h3> <h3>  因为给大家拍照,“干杯”没有我,少许有些遗憾。那个茶叶比水多的大个头的杯子,是我的最爱。权当“那就是我,那就是我,那就是——我”,幽默一把,不知把你逗笑了没?</h3> <h3>  我们不能像无腿的鸟一样,因无法落地而在愚人节那天选择飞向天边。偶尔飞一飞是情趣,围炉吃饭才是最惬意的事情,吃胖了,飞不起来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人就应该脚踏实地活着。</h3><h3> 今天晚上的“松鼠鳜鱼”很好吃。谢谢你,施燕燕同学!</h3><h3><br></h3><h3><br></h3><h3>特别感谢提供视频和图片资料的同学。</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