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div><div>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骊山创作中心画家深入生活 历练思想 践行艺术方向的自觉性,体现新时代美术精神</div><div><br></div><div> 戊戌春暖之际,应陕南紫阳县县委、县政府的邀请,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骊山创作中心、西安中国画院画家一行20人到紫阳、焕古、洞河地区采风写生期间,分别前往焕古中心学校、紫阳中学帮教助学,深入生活,践行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的自觉性。</div><div> 画家们所到之处,深切感受到大山百姓们的热情、纯洁,感受到他们热爱生活、渴望艺术、崇尚艺术的真诚,同时感受到大山群众热爱画家的真情和友谊。体验到了当地山美、水美、人美的情怀。</div><div> 按照创作中心的写生计划安排,画家们遵守纪律,统一思想,互帮互学,对写生作品大胆批评,相互促进,大家体现了真诚和友谊。</div><div> 特别是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骊山创作中心主任、西安中国画院副院长王建树老师,从写生意义、目的、技术和方法上认真分析指导,要求大家在面对自然对象时,从观察方法,思维方法和精神层面多思考,从实践中举一反三。王建树老师对大家真诚、善良、朴实,对写生创作严肃认真的态度感动着每一位成员。吴成斌老师一丝不苟为大家讲评作品,点评缺点,指出问题,提出建议,指导写生方法,为各位老师写生进行技术指导,赢得大家尊敬。</div> 王建树老师对当地风土人情满怀激情,赋诗一首 <div> </div><div> 望山问童子,何来鸟语多。童子笑无言,天真梦廓阔。万象杂声乱,林中处处躲。洞河水波静,养身心中佛。</div> <h3>王建树老师国画作品</h3> <h3>王建树老师写生作品</h3> <h3>王建树老师写生作品</h3> <h3>宋长生写生感言</h3><div> 在省美协及王西京主席的关心下,在省美协骊山创作中心王建树主任的带领下,我们20名画家深入紫阳,深入贫困山区宏扬民族文化精神,分别走进在焕古中心学校和紫阳中学开展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学校师生的热烈欢迎。通过签订助学协议,激发学生们的绘画潜能,陶冶艺术情操,真正起到帮教助学的作用。</div><div> 在焕古中心学校,当优秀学生代表为画家戴上红领巾的那一刻,一种荣誉和自豪感由然而生,许多画家激动的热泪盈眶。在紫阳中学召开的座谈会上,画家们踊跃发言,既谈感想,又提合理化建议,拓宽了学校及美术教师的艺术视野,深受学校领导教师们的好评。</div><div> 这次走进紫阳焕古镇,洞河镇采风写生,提升了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激活创作中构思构图,捕捉自然界中所蕴藏着的美和山区百姓纯朴的美,发现了许多新鲜的意境和美好的艺术形式。</div> <h3>宋长生国画作品</h3> <h3>宋长生写生作品之一</h3> <h3>宋长生写生作品之二</h3> <h3>陈文斌写生感言</h3><div>一、走进了生活。通过参加扶贫助学,艺术家进校园,古镇采风等一系列活动,让我深入当地群众生活,感受他们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态,积累了创作的素材;</div><div>二、研习了技能。通过写生实践,对把现实物相转换为笔语言的技巧,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div><div>三、交流了体会。通过与画家之间的交流,对个人在艺术创作的探索之路有了很多的启发;</div><div>四、提高了认识。通过听取王院长和吴老师等老师的指导,对个人在观念和认识上有了很大的提升。</div> <h3>陈文斌国画作品</h3> <h3>陈文斌写生作品之一</h3> <h3>陈文斌写生作品之二</h3> <h3>吴成斌写生感言</h3><h3> 應省美協麗山創作中心之邀深入生活紫陽採風,不論我們走進深山,古鎮,縣城,機關,學校,感觸更多的是內心的湧動,生活啟迪,或也是心靈的洗禮,反映到畫面中去,山川新貌以人文關懷之情境才是自已繪畫表現的主體,觀照筆墨,才有可能付予恰當有思想內容的語言,這是對藝術造詣最好的詮釋,我不斷思考,不斷踐行,更看到了集體智慧在個體方面起到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影響和作用,大家面對同一地域多樣的藝術表現形式,藝術構成。感謝省美協麗山創作中心王建樹主任多年來所付出的巨大心血和努力給我們眾多的美術工作者提供了學習創作走進生活的條件機會,廣泛學習,開闊了視野,更提高了藝術境界,才能出更好的作品來回報社會,最後也向此行的各位老師祝願,在繪畫藝術道路上共同前行。謝謝。</h3><h3>2018.4.17.於紫陽賓館,吳成斌</h3> <h3>吴成斌国画作品</h3> <h3>吴成斌写生作品</h3> <h3>刘超写生感言<br></h3><h3> 这次有幸参加省美术家协会创作中心赴紫阳写生团,使我深深感受到了地处秦巴山区的紫阳人民的质朴,善良,勤奋和热情。他们淳朴的民风,多样的美食,独特的传统民居,和在劳动中创造的民歌,舞蹈,及绘画艺术,多姿多彩,使我们有画不完的美景,表现不完的生活。他们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社会中,保持那种对生活和生命热爱他们优闲,自足,和享受美好生活的恬静,优雅的态度,感动和启迪着我们,是一次不可多得的生活体验。 </h3> <h3>刘超国画作品</h3> <h3>刘超写生作品之一。</h3> <h3>刘超写生作品之二。</h3> <h3> 杨品国写生感言</h3><h3> 艺术创作要深入生活,才能感悟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作为我是陕西美协大家庭一员,必须努力地画好画做好人生。</h3> <h3>杨品国国画作品</h3> <h3>杨品国写生作品之一</h3> <h3>杨品国写生作品之二</h3> <h3>王兴儒写生感言</h3><h3> 紫阳写生活动即将结束,丰富的活动内容,如诗如画的写生场地,有如骊山创作班的学习生活.师友们团结紧张,严肃而活泼并奋力拼搏向上的骊山学习精神,使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对素材的收集,对生活的观察与体验,对艺术表现技艺的提高。</h3> <h3>王兴儒国画作品</h3> <h3>王兴儒写生作品之一</h3> <h3>王兴儒写生作品之二</h3> <h3>曹全堂写生感言</h3><h3> 为期八天的写生,收获多多,在紫阳多地感受到了这里的民风民俗,人文山水,在此感到了团队的温暖,写生到了创作中很需要的素材。我们走进社会,深入生活,关爱它人,历练自己,取自然物像,丰富创作,做好人,画好画。</h3><h3><br></h3> <h3>曹全堂国画作品</h3> <h3>曹全堂写生作品之一。</h3> <h3>曹全堂写生作品之二。</h3> <h3>东栋良写生感言</h3><h3> 很荣幸参加这次的紫阳采风写生活动,亲身经历了在王西京主席领导下,王建树院长倡导的骊山精神,充分体现了我们陕西美术人对学术精益求精、大集体精诚团结、无私奉献的精神。用手中的画笔表现美丽的紫阳景色,每个人身上都有各自的闪光点,值得我探索、学习。</h3> <h3>东栋良国画作品</h3> <h3>东栋良写成作品之一。</h3> <h3>东栋良写生作品之二</h3> <h3> 史广育写生感言</h3><h3>人生得道又一次砺练,欲火后吾将永生</h3> <h3>史广育写生作品之一</h3> <h3>史广育写生作品之二</h3> <h3> 关爱国写生感言 </h3><div> 通过这次写生采风活动,我们真正感受到“骊山精神”,那就是团结、包容和奉献!</div><div> 这次活动,我们收获的何止是大美紫阳,更多的是无以言表的感激。</div> <h3>关爱国画作品</h3> <h3>关爱国写生作品之一。</h3> <h3>关爱国写生作品之二。</h3> <h3>马小龙写生感言</h3><div> 大自然是真正的艺术家!</div><div> 在大自然的对比之中进行思考,是我这次采风写生的最大感受。是的,归纳思考。正如王建树老师所讲的变化再变化,逐步建立区别于照相机的艺术化观察语言。</div> <h3>马小龙国画作品</h3> <h3>马小龙写生作品之一</h3> <h3>马小龙写生作品之二</h3> <h3>岳登峰写生感言</h3><h3> 能有机会认识这么多优秀的老师,不仅仅是绘画上对我的帮助和启发,更重要的是给我精神层面的升华,艺术前辈们的孜孜不倦和对绘画的赤诚热爱,给我绘画之路树立了风向标,坚定了信念。</h3> <h3>岳登峰写生作品之一</h3> <h3>岳登峰写生作品之二</h3> <h3>代立勋写生感言</h3><div> 无限焕古入图画,盛州世洞河绘华章。写生过程如酒般香醇,如茶般甜美,如诗意流淌,如画般感人。感谢各位老师们的鼓励和帮助。</div> <h3>代立勋写生作品之一</h3> <h3>代立勋写生作品之二</h3> <h3>耿天平写生感言。</h3><h3> 家山美,紫阳风光美如画。这里山美.水美.人更美。第三次赴紫阳写生,只有画画再画画,用情感画出家山的美。</h3> <h3>耿天平国画作品</h3> <h3>耿天平写生作品之一。</h3> <h3>耿天平写生作品之二。</h3> <h3>李瑞安写生感言</h3><h3> 紫气香来步洞河,阳肠小道山氤氲。焕然文采照丹青,古风烟雨又一春。写尽秦巴汉水美,生发联想画意趣。记得骊山好兄弟!!!</h3> <h3>李瑞安国画作品</h3> <h3>李瑞安老师写生作品之一。</h3> <h3>李瑞安老师写生作品之二。</h3> <h3>周增鸿写生感言</h3><h3> 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这是艺术家创作的总要求。</h3> <h3>周增鸿国画作品</h3> <h3>周增鸿写生作品之一</h3> <h3>周增鸿写生作品之二</h3> <h3>邢晓山写生感言</h3><div> 我们不但要画好画,还要做好人,把我们骊山精神发扬光大。我们和学员在一起的日子虽然不多,但是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在以后的艺术道路上一定会相互学习,互相交流。再这样一个温暖的大家庭里,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兄弟之情,我会珍惜这一切。</div> <h3>邢晓山国画作品</h3> <h3>邢晓山写生作品之一</h3> <h3>邢晓山写生作品之二</h3> <h3>蔡乾旭写生感言</h3><h3> 这次紫阳写生,紫阳的山好,水好,人好爱客,感谢咱们王院长对我们这些基层美术爱好者的关心支持。</h3> <h3>蔡乾旭国画作品</h3> <h3>蔡乾旭写生作品之一</h3> <h3>蔡乾旭写生作品之二</h3> 王亚强写生感言<div> 通过参加这次为期八天的安康采风活动。使我们欣赏了紫阳的地域景观,了解了当地文化发展,亲身体验到艺术要学习传统还要深入生活,艺术语言要交流互动更需要团队的精神,坚定了我心中所爱将绘画艺术道路进行到底。</div> <h3>王亚强国画作品</h3> <h3>王亚强写生作品之一</h3> <h3>王亚强写生作品之二</h3> <h3>采风写生活动剪影</h3> <h3> 采风写生团成员</h3><div> 团 长: 王建树 </div><div> 副团长: 宋长生 陈文斌</div><div> 写生指导老师: 章长青 吴成斌</div><div> 团 员: 杨品国 曹全堂 马小龙 </div><div> 邢晓山 耿天平 刘 超 </div><div> 王兴儒 周增鸿 关爱国 </div><div> 史广育 东栋良 岳登峰</div><div> 李瑞安 代立勋 蔡乾旭 </div><div> 王亚强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