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010101"><u>4月19日,是霍林河建矿纪念日。日月如梭,时光如水,当年那一幕幕生动的画面和感人的故事渐行渐远时,我们只能透过一幅幅老照片回忆那些难忘的瞬间,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永远铭记那段历史……</u></font></h1> <h3>1959年4月至6月,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地质分局第一地质大队科右中旗分队的队员们赶着勒勒车为大炼钢铁而走进霍林河流域找煤,成为第一批踏进这片煤田的地质人员,他们在河两岸用锹挖镐刨的方式发现了一层层灰色页岩和炭质页岩以及清晰的煤线,为发现煤田掌握了第一手资料。</h3> <h3>地质队员在得烈火烧敖包(珠斯花火车站附近)附近扎起帐篷</h3> <h3>地质队员骑着马到罕山附近找煤</h3> <h3>1975年6月10日,躺在病榻上的周总理还在不断的翻阅各种文件,并仔细审阅,随后作出各种批示。在众多需要处理的文件中,他忽然发现了新华社吉林分社记者李德天发表在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上的一篇题为《吉林省和内蒙古交界处发现大煤田》的重要消息。</h3><h3>此时,周总理眼前一亮,盯住文件许久,沉思许久,最后拿起笔在文件的空隙处作出了这样的重要批示:</h3><h3>“先念同志,此事如确,单靠吉林省动手太慢,规模太小,速度太缓,请查明,交计委议。周恩来,1975年6月10日。” </h3><h3><br></h3> <h3>霍林河有一种精神存在!也有一面大旗引领!</h3><h3>霍林河有过栉风沐雨,也有过筚路蓝缕。</h3><h3>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h3><h3><br></h3> <h3>这笔精神财富之所以宝贵,因为它是当年创业战士用血汗写就,用生命凝成,它是创业者实现报效国家、奉献能源、建设大煤田的精神支柱;这笔精神财富之所以宝贵,因为正是在这种创业精神的鼓舞下,霍林河的创业者们用自己的双手建成了现代化的露天煤矿,实现了周总理生前的夙愿;这笔精神财富之所以宝贵,因为它净化了创业者的心灵,树立了创业者的形象,进而培育和造就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职工队伍;这笔精神财富之所以宝贵,因为它始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战胜大洪水、抗击暴风雪、迎接新挑战。</h3> <h3>有人说:从开发霍林河煤田筹备处的成立,到周总理对开发霍林河煤田的批示,直至霍林河项目的上马,不仅靠的是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而且靠的是吉林省各有关部门尤其是像杨剑平、罗廷富等一群人坚忍不拔、锲而不舍、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取得的</h3> <h3>同时,4000名建设大军遵照周总理的批示陆续挺进荒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以“开得进、站得住、冲得上”的精神,怀着“早日建成大露天,誓为祖国献能源”的豪情壮志,用青春和热血乃至生命书写了一部中国能源开发建设的“创业史”。</h3> <h3>当然,开发建设霍林河煤田,也离不开当地牧民的善良和大义,当得知国家需要这块地方的时候,他们毫无怨言地赶着牛羊、牵着勒勒车,让出了这片水草丰美、祖祖辈辈放牧生息的草场……</h3> <h3>与开发大庆油田一样,开发霍林河煤田也是一部生动的创业史。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有些艰难程度甚至超过了大庆,在我国煤炭建设史上也是十分罕见的。</h3> <h3>自从周总理作出批示后,一场轰轰烈烈的、前所未有的创业大会战在古老的霍林河畔开始了,开发建设步伐全面加快。当时,正值大庆油田原油年产量首次突破5000万吨大关,进入世界特大型油田的行列。</h3> <h3>然而,创业是十分艰难的。</h3><h3>有人这样概括当初的霍林河:“晴天一顶,荒原一片,房屋一间,水井一口”。所谓的房屋,据说那一间土房,是牧民夏季的小商店;水井是地质勘探队的一口饮水井,除此之外,这里一无所有。由此可见,在这样荒凉的地方创业是何等的艰难!</h3><h3><br></h3> <h3>奋战在通霍公路建设工地上的民兵们揭不开锅了。几千人的吃饭问题可不是个小问题,到哪里找粮食呢?这可急坏了工地上的指战员们。料峭春寒,大雪封山,白毛风漫天飞舞,这正是老百姓常说的“苦春”季节,外面的人进不来,工地上的人走不出去,怎么办?食堂里只剩下一堆土豆,这是唯一能够维持生命的救命“粮食”了。于是,民兵们就以土豆充饥,维持多日,一直坚持到打通走出去的通道。为了实现周总理的遗愿,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难,他们也绝不会退缩,绝不打“退堂鼓”。</h3> <h3>铁道兵某部进驻工地后,面对艰难的生活条件,主动向上级提出可以不按照国家标准供应细粮,以减轻国家的粮食供应压力。他们提出多给一些高粱充饥,吉林省粮食部门回答:“吉林不产高粱。”他们又说:“那就多给一些苞米馇子吧!”人家又告诉说:“年头不好,苞米不成粒加工不成馇子啊。”铁道兵还是不死心,又说:“那就吃苞米面吧,多给点土碱。”供销部门回答说:“没那么多土碱,除非拿5000吨煤交换。”由此可见,开发初期时,物资是多么匮乏。为了实现周总理的遗愿,铁道兵宁可一再降低自己的生活标准,也绝不向上级提出更高的要求。</h3> <h3>1976年7月,一批批从哲里木盟各旗县选调的下乡知识青年和少数民族回乡青年分别踏上了前往霍林河矿区的创业之路。他们怀揣着对霍林河矿区的美好理想,几经颠簸来到矿区。下车后,他们幻想的一切美景破灭了,这里连一颗树都没有,有的只是一片片荒凉景象。</h3> <h3>面对此情此景,大家心里立刻产生了落差,并开始后悔,有人居然禁不住抱头哭起来。这时候,一位团长走过来,对大家说:“你们作为第一批开发大煤田的建设者,应该感到无比的自豪和荣幸,因为霍林河煤田是周总理亲自批示的。”一听说是总理批示的,立刻点燃了大家的雄心壮志,一路的疲劳消失了,沮丧的心情驱散了,让这些热血青年兴奋的彻夜未眠。为了实现周总理的遗愿,再艰苦的条件他们也要坚持留下来。</h3> <h3>霍林河矿区地处高寒山区,平均海拔900米,年平均气温0.1℃,无霜期仅为85天。恶劣的天气常常伴随着初到矿区的建设者们。由于矿区一下子涌进几千人,住宿就成了难题,帐篷不够用,就用柳条笆抹上泥搭成一个个“宿舍”,里面还搭成了两层铺,上下住人,住在下面的坐不起来,躺在上面的直摇晃。</h3> <h3>遇上大风天,透风的帐篷刮得床铺上全是沙土。这样的天气甭说是令人难以入睡,就是蜷缩在帐篷里都心生恐惧。有一次刮大风,没有固定牢固的帐篷半夜里被风吹走,睡在里面的人一下子全部被惊醒,他们只好爬起来去追赶被大风刮走的帐篷。</h3> <h3>到了雨季,一场雨水把抹在柳条笆上的泥巴全都冲刷掉了。这时候,帐篷透风漏雨不说,泥巴、雨水也落在被子上。更为不可思议的是,遇上雨水大的时候,放在地上的鞋子、脸盆竟然随着积水冲走了。</h3> <h3>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9月就下起了大雪,气温急剧下降,等到了冬季气温更是一下子降到零下30~40℃,单薄的帐篷里生两个火炉都不顶用,4个人昼夜轮班生炉子,照样抵挡不住严寒,睡觉时人人带着棉帽子,早上醒来时,被子上、帽子上依然落满了从外面刮进来的雪花。为了实现周总理的遗愿,再艰难困苦他们都坚持下来了。</h3> <h3>土建处有一个几百人就餐的食堂,食堂面积很小,只有几十平米,建设者们每天吃饭都需要排队等候打饭。他们的每日三餐都是难以消化的大馇子、白菜汤。吉林省煤炭厅一位领导来矿区视察时,在厕所里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建设者吃的东西没有全部消化,他立即责成食堂要粗粮细作,想办法改善工人们的伙食。</h3> <h3>于是,生活车从通辽拉回来一些苞米面,给工人们第一次改善伙食——蒸苞米面窝头。一听说食堂蒸苞米面窝头,工人们甭提多高兴了,老早就在食堂门口开始排队等候。</h3> <h3>没想到,排在前面的人拿着细粮票领走了令人眼馋的窝头,等在后面的人眼看锅里的窝头越来越少,唯恐轮到自己时窝头就没有了,于是开始一边喊叫着一边往前挤,不一会儿场面一下子就乱了,局势一时难以控制,没想到食堂的一堵墙就这样被混乱的人群挤倒了,剩下那些还没来得及分发的窝头也被埋在了里面。仅仅是为了吃到一顿苞米面窝头,就挤倒了食堂的一堵墙,可见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窝头都是难得一见的美餐啊!</h3> <h3>1977年,随着矿区建设的快速推进,原有骆驼脖子采石场由于质量不符合建筑施工需要,矿区指挥部决定在西部的西风口重建一个采石场。于是,采石队伍从骆驼脖子搬迁到了西风口,他们在短时间内建起了地窨子,开始大规模的采石生产,由于打井没打出水,生产生活用水全部靠指挥部用车送。</h3> <h3>进入12月后,暴风雪多次来袭,气温降至零下30多度,10天之内必有7至8次暴风雪,况且昼夜不停。此时,进山的唯一通道被大雪封堵,贮存的粮食可以吃上很长一段时间,可是送水车却进不来,采石场断水了。</h3> <h3>留守在采石场的民兵开始自己动手化雪取水,做饭、洗脸、刷牙、洗衣服全靠雪水解决。没多久,储存的煤也要没了,于是,他们冒着严寒在雪地里捡牛粪补充燃料。就这样,他们一直坚持吃了4个月的雪水,直到次年3月打通雪阻,才结束了吃雪水的生活。由于吃雪水缺乏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有的民兵战士出现了指甲干裂、发瘪和头发脱落等多种症状。</h3> <h3>初进矿区,等于是白手起家,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创业者们利用平缓的山坡“发明”了一种全新的房屋建造方式,那就是利用山坡的坡度挖出深槽,正面垛上泥墙,留出门口和窗户的位置,上面盖上盖儿就成了依山而建的房屋了,他们管这种房子叫“地窨子”。</h3> <h3>当一排排地窨子建起来后,整个山坡也显得蔚为壮观了。然而,为了建设这些地窨子,他们要到很远的地方用洗脸盆端来水和泥、脱坯,由于天寒地冻,有多少人把手都冻裂了,流血流水。</h3> <h3>到了大雪纷飞的时候,地窨子被积雪掩埋起来,里面的人出不来,外面的人进不去,最后只好挖出一条地道进进出出,在这种极度严寒的情况下,一千余人的居住地中竟然有436人被冻伤。在那个年代里,“严寒”、“暴风雪”、“寒冷”、“白毛风”几乎成了霍林河的代名词。多年后,一提“霍林河”3个字,很多人都会产生畏惧感。</h3> <h3>物资匮乏是创业当初遇到的最大问题,大家每天吃的都是被称为“顽固不化”的苞米大馇子和“死不改悔”的白菜汤,造成营养不良和难以消化等诸多问题。1976年秋,土建处二营一名创业战士的父亲千里迢迢给他捎来一个西瓜,不料这个藏在箱子里的“秘密”被工友们发现,没办法只好让全营42人共同分享。</h3> <h3>若把一个西瓜分成42块,谈何容易。但是,营长却真的把一个西瓜均匀地分成了42块,然后大家排成队一人分得一块。在吃瓜时,大家十分仔细,一口只咬那么一小点儿,细嚼慢咽,有的人甚至把西瓜皮啃出了窟窿,然后对着天空看着满天的星斗。</h3> <h3>有几个调皮的小战士竟然将吃剩下的瓜皮贴在脸上、挂在耳朵上,在夜空下扭起了欢快的大秧歌。这样的场面,足以证明他们以苦为荣、以苦为乐、以荒原为家的真实写照。当然,矿区指挥部领导干部与创业战士同吃、同住、同劳动,与大家同甘共苦的场面更是比比皆是……</h3> <h3>为了各路建设大军能够进得来、站得住、冲得上,有这样一支近百人的队伍率先开进矿区,他们的特殊使命就是开发建设小井(即小煤窑),以保证建设大军能吃饭、能取暖。任务看似简单,但是他们却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并付出了生命的代价。</h3> <h3>王成彬,年过半百,为人老实,为了开发霍林河煤田,他和年轻人一样来到这片热土,以自己的实际经验向年轻人传授掘进、架顶、采煤技术。在井下掘进时,十几吨的矸石夹杂着煤炭落在他身上,虽然经过几个小时的抢救,最终也没能挽留住他的生命,那颗火热的心永远停止了跳动。</h3> <h3>李永利,生龙活虎,谈笑风生,虽然还没到而立之年,且总是显得那么沉稳冷静。当一列脱钩的矿车像一匹脱缰的野马顺着35度的斜坡冲下去的时候,来不及躲闪的李永利被撞成了血肉模糊的躯体,一个年轻的生命瞬间定格。</h3> <h3>张玉恩,不苟言笑,学者气质,严峻中透着深沉,细微中透着粗犷。当他在井下例行巡视时,不知不觉中进入了瓦斯高浓度涡流区,随着煤气的不断吸入,他的血液开始凝固,大脑慢慢被麻痹,意识一点一点的在消失,最终停止了心脏的跳动。</h3> <h3>建材处砖厂二连队指导员王凤英,刚到霍林河时年仅26岁,和泥、推车、装窑、码垛,样样不比男同志差,成为支援霍林河建设民兵的杰出代表,人称“铁姑娘”。4月末,河水刚刚化冻,地化有一锹深,山顶的雪还没化净,二连便接受了4天完成手工脱坯8万块的艰巨任务。新场地要平整,要拦河坝引水进场,要备土,要备沙,这些都没有难住她,“谁英雄谁好汉,脱坯场上比比看”,“水凉心热意志坚,八万砖坯定实现”。</h3> <h3>劳动竞赛排板上,手脱坯从1230块,突破到2370块。在4月28日夜里又下了一场雪的情况下,他们硬是提前半天完成任务,处里领导敲锣打鼓送来祝贺的喜报。</h3> <h3>刘汉川是创业井采掘队队长,他吃苦耐劳,无私奉献,被誉为“地球转一圈,他上三个班”的人,成为“铁人式”的硬汉子。1978年3月,他们都被评为全国煤炭战线“劳动模范”出席了表彰会,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h3> <h3>一期300万吨移交投产以后,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的L1000型前装机司机金勇;曾获1981年矿区“劳动模范”、露天工程处采掘段机电副段长的王景富等一大批普通创业者,他们志存高远,爱岗敬业,挑战洋设备,学习新技能,很快就熟练地掌握了各种进口大设备的组装和操作技术,令外国专家刮目相看。</h3> <h3>在建矿初期,还有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已经印刻在了开发霍林河煤田的史册上,成为人们永恒的记忆或者内心的痛。那时候,不管他们来自哪里,不管他们多大年纪,不管他们什么职位,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那就是为了实现周总理的遗愿,早日建成现代化的大露天煤矿。</h3><h3>他们是一个真正的英雄群体!</h3><h3><br></h3> <h3>岁月可以淡化往昔的过程,但不能磨灭人们的良知与记忆。作为当年的一代建设者,尽管有些人的名字早已被人们忘记,但是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代号”——“开拓者”、“三千五民兵”、“七六年进矿的”,或者“铁道兵”、“基建工程兵”等等,这些特殊的“代号”早已镌刻在后人的心里,无法抹去。</h3> <h3>霍林河矿区作为国家“七五”、“八五”时期的重点建设项目,一直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都优先安排,从各个方面予以保证,尽量满足矿区的生产建设需要。创业是艰苦的,尤其是在偏远的边疆地区。但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也一直关注、关心、关怀着广大创业者,并把暖流送到了创业者的心坎里。</h3><h3></h3><h3><br></h3> <h3>这是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建设的第一座现代化露天煤矿,是我国5大露天煤矿最早开工建设的新型现代化矿区,被列为国家“七五”、“八五”计划,在我国能源建设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它的开工建设不仅饱含着周总理的殷殷希望,同时也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和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的高度重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大建设者怀揣着梦想,风尘仆仆地来到这片荒原,开始艰苦卓绝的创业,为了战胜天气恶劣、供给不足、交通不便等诸多困难,他们提出了“开得进、站得住、冲得上、打得胜”的响亮口号。这口号不是空洞的,这是他们实际行动的诺言,一字千金。</h3> <h3>“开得进”,就是指建设者开进这片荒原的时候,正值初春,积雪尚未融化,高原上的风很硬、很冷,草原上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在松辽平原地区生活习惯了的人要想在这样的生活环境里生存劳动,需要做出艰难的抉择。然而,有谁想在行进中掉队呢?有谁想在祖国的感召下退缩呢?没有!他们一路颠簸、一路风尘,穿过高耸的罕山,越过阿日昆都冷山谷,他们来了,他们对着这片陌生的高原大喊:“霍林河——我来了——我来了——”</h3> <h3>“站得住”,就是指广大建设者来到霍林河矿区后,能不能经受得住考验。初进矿区,等于是白手起家,无论是谁,不管你过去多么富有,来到这里就必须经受得起住帐篷、吃苞米、喝白菜汤的生活考验,必须经受得起自己动手和泥脱坯、开山采石的超强度劳动,必须经受得起蚊虫叮咬、缺医少药、物资匮乏的生活现状。如果想买一块毛巾、一块香皂,恐怕也要到一百多里以外的地方去买,就连建设者吃的大葱、土豆之类的蔬菜也都是到遥远的巴林左旗、突泉县等地采购。在这种条件下,能否留下来、站得住,的确需要一种精神来支撑。</h3> <h3>“冲得上”,就是指广大建设者能不能再艰苦的条件下敢于“啃硬骨头”。霍林河项目筹建初期,杨剑平、罗廷富等同志为了项目的上马,执着追求、锲而不舍;吴显文、李凤山等领导干部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与大家同甘共苦;劳动模范刘汉川用铁锹挖、土篮挑,让小井出了煤炭,“地球转一圈,他上两个班”;铁姑娘王凤英带领大家托砖坯、烧红砖……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有带头人、敢闯敢干的人,在这些人的感召下,还有什么困难能把建设者吓倒呢?困难来了我能上!风险来了我能担!任务来了我能冲!这,就是建设者当年的精神风貌。</h3> <h3>“打得胜”,就是指建设者无论奋战在哪条战线上,不许失败,只准胜利。从创办炕头小学,到医院第一例外科手术;从战胜大雪灾,到抢收农牧场小麦;从组装第一台引进设备,到露天煤矿破土拉沟;从修通鲁霍公路,到一期工程300万吨移交投产……喜讯不断,捷报频传。这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这就是广大建设者敢打敢拼的精神,这就是在霍林河畔书写的辉煌!</h3> <h3>如果说草原可以作证,那么霍林河正像是一座耸立在草原上的创业丰碑!从第一顶帐篷开始,从第一锹泥土开始,从第一栋地窨子开始,从第一铲土方剥离开始……这些看似简单的第一,却是草原上划时代的第一,更是为一座丰碑的崛起创造的第一。</h3><h3><br></h3> <h3>初到矿区,建设者见到什么都感觉到很新鲜,虽然条件艰苦,但是集体生活还是让大家每天充满了欢声笑语。只是,时间久了,难免产生厌倦情绪。终于盼到了春节探亲的时候了,准备回家的人高兴地早已合不拢嘴,因为回家可以住在热炕上,能洗上热水澡,能吃上喷香可口的饭菜。</h3> <h3>然而,回一次家谈何容易,有的人甚至恐惧回家。那年冬天,指挥部组织一批建设者乘敞车回家探亲,土建处一营有80多人准备回家,大家争先恐后的挤上了敞车。要知道,在数九寒天乘敞车行走几百公里谁能承受得住?一开始每个人还能在车上站着,走了一段路,有的人就站不住了,只好挤个地方坐下。</h3> <h3>再过了一会儿,有的人被冻得直哆嗦,实在挺不住了,当时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不管男女,只好坐在后面人的腿上。就这样,从霍林河矿区到扎鲁特旗鲁北镇不到200公里的路程整整走了9个小时,到达鲁北时,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h3> <h3>当打开车厢板让大家下车准备吃饭时,谁也动弹不得了,有的女同志因为中途停车解手时由于地面上无遮挡物,没好意思解手,上车后不久就尿了裤子,厚厚的棉裤已经冻得像一块冰坨。一车人在零下30多度的气温下熬了一天,腿脚早已被冻得麻木而失去知觉了,无奈之下,驾驶室里的同志和司机只好把大家一个一个的抱下车。这时候,有的人已经说不出来话,有的人已经把脸和手脚都冻伤了……</h3> <h3>建设者们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依然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他们没有被各种困难吓倒,他们说:“早日建成大露天,誓为祖国献能源!”他们说:“蓝天作被,草原当床,滂沱大雨洗把脸,白毛风、黄沙伴我用晚餐。”他们说:“再苦再累我不怕,不建成大煤田我心不甘!”为了遵守这些庄严的承诺,每个人都在默默奉献着,信念坚定,意志不减,有的人甚至为了集体利益在暴风雪中献出了宝贵生命。</h3> <h3>1978年春节前夕,为了让其他战友回家探亲,李世伟、张福林执意留守在砖厂工地的轮窑旁。1月29日那天,两个人为了向领导汇报一起紧急事件,冒着严寒,踏着积雪,朝着建设指挥部方向艰难行进。此时,正值寒冬腊月,草原上的天气滴水成冰,天气说变就变,不一会儿,白毛风就刮了起来。</h3> <h3>白毛风刮起来,几米之人就什么也看不见了。汇报完情况后,两个人准备在天黑前返回。在回来的路上,一开始两个人的头脑还是清醒的,顺着电线杆艰难地往前走,走着走着,就迷失了方向。在没膝深的积雪中爬行,人的体力是有限的,每行走一步都如同登天般艰难,与其说这是在与暴风雪进行搏斗,不如说是在与死神进行搏斗。</h3> <h3>寒冷、黑暗、饥饿……辨别不清方向,这些都让求生的本能显得那么无助。最后,两个人实在走不动了,在距离地窨子不足200米的地方先后倒下了,两个人一前一后,目不转睛,凝视前方,匍匐倒地,依然保持着向前爬行的姿态……就这样,两个年轻人葬身雪原。</h3><h3>而这一切的真相,直到第二年春天冰雪融化时才被人们发现。</h3><h3>他们一个29岁,一个年仅25岁!</h3><h3><br></h3> <h3>1979年冬天,草原“白灾”如约而至。在同样的“白毛风”里,留守在骆驼脖子党校驻地的教员边文海同志为了寻找走失的两头牛,带上两张烙饼、背着半自动步枪前往乌兰哈达方向寻找走失的牛。这两头牛是从100多里以外的地方买来的,经过判断认为,有可能走回去了。</h3> <h3>牛是集体财产,如果真的丢了如何向组织交代?边文海顾不上多想,毅然走进白茫茫的风雪中,面对越来越凶猛的刺骨寒风和迷路的危险,他婉言谢绝了半路上蒙古族牧民的挽留,继续在风雪中前行。当他在同风雪搏斗了两天一夜时,两头牛终于找到了,集体的财产没有遭受损失,而他自己却被冻僵了,脸部、手脚都变成了黑色。在这种情况下,他依然死死地拽着牛尾巴,朝着骆驼脖子的方向慢慢往回“移动”。一个年仅20几岁的小伙子在面临着被冻死、被野狼吃掉的重重危险,与死神擦肩而过……</h3> <h3>1979年春季,矿区周边草原着火,熊熊大火不仅威胁着周边牧民的生命财产,同时也威胁着矿区的生产建设。接到命令后,基建工程兵紧急出动,参与灭火战斗。其中有7名不到20岁刚入伍的新兵,在扑救过程中被大火层层包围,虽经再三的突围,终究也没有冲出火海,7名年轻的战士在火海中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h3> <h3>1979年7月1日,根据中央恢复内蒙古自治区原行政区域的决定,霍林河矿区随哲里木盟一道由吉林省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同时移交给内蒙古自治区的还有科右中旗、突泉县以及通辽火电厂、通霍铁路、鲁霍公路等国家重点工程。这是在国家经济建设逐步步入正轨后,中央又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此举对于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h3> <h3>这又是霍林河矿区的一次重要转折。然而,区域性的管理转变,并没有影响到矿区的发展,反而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开发建设霍林河煤田吉林省功不可没!</h3> <h3>1984年9月1日,霍林河矿区南露天矿一期300万吨工程正式向国家移交投产,矿区举行了隆重的移交投产庆典仪式。那一天,百里煤海一片欢腾,第一列满载“乌金”的列车徐徐驶出千古沉寂的草原。它的正式移交投产,不仅令国人瞩目,而且令东北地区经济界寄予厚望,这也就意味着霍林河矿区的褐煤可以替换出一部分焦煤用来发电,使东北地区的煤炭资源发挥出最佳的经济效益。当然,这也是我国自50年代阜新海州露天矿投产以来再次投产的一个大煤矿,更是国家规划的5大露天煤矿中最先投产的一个露天煤矿。</h3> <h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向霍林河矿区建设指挥部党委和霍林河矿区建设指挥部发来贺电。贺电说:“霍林河南露天矿是我国第一个现代化的露天煤矿。在建设过程中,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不少领导同志到你们那里视察,对你们的工作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热情的帮助。你们结合实际情况,总结经验教训,积极贯彻执行了中央领导的指示,采取了得力措施,大胆进行改革,加快了速度,提高了效益,保证了按期投产。这是你们矿区各级领导和全体职工艰苦奋斗的结果,也是各有关地区和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希望你们继续发扬献身煤炭事业的精神,吃大苦、耐大劳,努力掌握新的科学技术,学会现代化管理,在建成300万吨南露天矿的基础上,乘胜前进,加快整个矿区的建设,早日把霍林河矿区建设成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大型露天煤炭基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h3> <h3>1992年9月3日,霍林河矿区南露天矿二期700万吨工程经过4年筹备、4年建设正式移交投产。能源部总工程师秦中一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霍林河矿区二期700万吨扩建工程,在国家有关部委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关怀和支持下,在东煤公司的领导下,经过矿务局广大职工和各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已达到投产标准。经国家验收委员会批准,今天正式移交投产……霍林河矿务局广大职工团结一致艰苦创业,战严寒,斗风雪,在茫茫的草原上、在祖国的边疆建设起了一座现代化大型露天煤矿,这是广大煤炭建设者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光荣感的具体表现。一号露天矿的建成投产,不仅是民族团结的象征,而且是矿区指挥部同各会战单位密切协作,共同奋战的结果,更是备参战单位的光荣。霍林河矿区的开发建设,采用了当前世界上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施工、使用国产设备的现代化大型露天煤矿,为我国大型露天的开发建设和生产管理积累了经验,摸索了规律。</h3> <h3>无论是“两办”的贺电,还是上级主管部门的评价,既有肯定和鼓励,也有更高更大的要求。近40年来,几代人在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甘于奉献,践行着“贺电”的要求,他们在祖国边陲谱写了一曲曲壮美的赞歌,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崛起、腾飞、跨越的超级梦想。</h3> <h3>按照国家能源规划,霍林河矿区一期300万吨建成后,在国家“八五”、“九五”期间要建成第二个1000万吨规模的露天煤矿和坑口电厂,使这里成为东北地区的重要能源基地,为缓解东北地区能源紧张局面,改善煤炭工业布局,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h3> <h3>从1976年4月正式成立霍林河矿区建设指挥部,历经5年准备、3年建设,到1984年一期300万吨工程投产,再到 1992年二期700万吨工程移交投产,开拓者们完成了创业和开发的历史阶段。</h3> <h3>在二期700万吨工程移交投产的同时,撤销了霍林河矿区建设指挥部,组建了霍林河矿务局。1998年底,根据煤炭行业深化改革的需要,霍林河矿务局被下放到内蒙古自治区管理。</h3> <h3>1999年初,作为自治区改革试点,又下放到通辽市管理。同年,霍林河矿务局进行改制,组建了霍林河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并建立了全新的集团化管理新体制。由此,霍煤集团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定位向市场经济定位,由生产经营向资本运营,由工厂制向公司制的根本转变。</h3> <h3>2002年被内蒙古自治区列入重点培育的20家大型企业集团之一,2003年被自治区列入7个5000万吨级煤炭基地之一,2004年又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重点建设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蒙东基地)之一。2004年5月底,将企业拆分为“通辽市霍煤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和“中电投霍林河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分立后,霍煤集团公司在通辽市政府的授权下,以新集团公司为主体,寻求战略投资伙伴进行企业增产扩股。</h3> <h3>从300万吨移交投产,到千万吨生产能力形成;从抵制小煤窑的无序开采,到战胜大洪水大雪灾;从改革做试点,到发展站排头,这是一座煤田的破茧而出和风雨洗礼,这是一片荒原上的历史嬗变和华丽转身。</h3> <h3>毫无疑问,霍林河从自然经济、计划经济中挣脱出来,义无返顾地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担忧和指责、希望和困惑、机遇和挑战,全都在发展进程中潮水般涌来,接着便是激流勇进、挺立潮头。</h3><h3>霍林河视野之广,胆略之大,气魄之雄让全国煤炭企业刮目相看。</h3><h3>时代给了霍林河一个机遇!</h3><h3>走过去,大路朝天!</h3><h3><br></h3> <h3>企业也由此经历了前期准备和开发创业、建设投产和生产经营、整体转制和改革发展这样几个历史性发展阶段,几代人用勤劳的双手将周总理的重要批示绘就成了一幅壮阔的画卷。</h3> <h3>当年吉林省虽然依依不舍地把霍林河矿区随哲里木盟复归给了内蒙古自治区,但是,吉林人对霍林河矿区是永远怀有依恋的,长春市还把一条街路命名为“霍林河路”并沿用至今。由此可见,霍林河矿区在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地位上的重要性。</h3> <h3>多年来,吉林和内蒙古两省区通过开发建设霍林河煤田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尤其是在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进程中又密切了往来,加强了深度合作,以通辽市为代表的内蒙古东部盟市又提出了主动融入东北经济的长远发展战略,区域性合作更加广泛。内蒙古自治区为此提出要求:要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发挥比较优势,充分发挥东部盟市在能源、煤电、农畜产品加工、特色旅游、口岸等方面的优势,尽快把东部盟市建设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产业接续基地,东部地区要开始新一轮的“抱团闯关东”。</h3> <h3>多年来,作为东北地区能源接续地,霍林河煤田的煤炭正源源不断的输送到了长山、双辽、四平等电厂,为吉林省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保障。</h3> <h3>霍林河,从历史走来,又从历史的长河中走到了崭新的舞台上!</h3> <h3>开发建设霍林河煤田在我国能源开发建设史上有着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不仅开创了现代化露天煤矿开采的新纪元,而且为促进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在这片土地上,霍林郭勒市依托资源优势,已经形成了煤炭、电力、冶金等主导产业,辐射和带动作用十分凸显,区域化合作领域更加广泛。在这样一个荒原上崛起的能源工业城市里,当年的创业精神时时刻刻影响和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激励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h3><h3></h3><h3><br></h3><h3>昔日霍林河,</h3><h3>有支创业歌,</h3><h3>顶风冒雪进草原,</h3><h3>大漠荒滩燃篝火。</h3><h3>明月当灯风擦汗,</h3><h3>雪煮馇子甜心窝。</h3><h3>为什么?为什么?</h3><h3>因为胸怀凌云志,</h3><h3>誓把煤田来开拓……</h3><h3><br></h3> <h3></h3><h3>——————————————————————</h3>图片资料:霍煤集团历史图片<h3>文字来源:选自沈保才的长篇报告文学《霍林河往事》部分章节</h3><h3>——————————————————————</h3><h3>2017年12月《霍林河往事》获“科尔沁文化政府奖”。</h3><h3>——————————————————————</h3><h3>编辑制作:沈保才</h3><h3>2018年4月18日制作</h3><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