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苦笋

舟行HN

<p class="ql-block"> 大甲村全景(2007年 )</p> <p class="ql-block">夜色下的大甲镇区</p> <h1>  大甲镇位于古田县东部,东北、东南分别与蕉城、罗源交界。大甲别称盖竹、甲竹、版竹,与竹结缘,笋资源丰富。在故乡,最具盛名的是“苦笋”。</h1><h1>  苦笋,又名甘笋、凉笋,其呈苦味的糖甙有刺激巨噬细胞生成的作用,该细胞有防癌解毒的功效;苦笋含丰富的纤维素,能促进肠蠕动,从而缩短胆固醇、脂肪等物质在体内的停留时间,故有减肥和预防便秘、结肠癌等功效。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苦笋味苦甘寒,主治不睡、去面目及舌上热黄,消渴明目,解酒毒、除热气、益气力、利尿、下气化氮,理风热脚气,治出汗后伤风失音”。可见,苦笋是医食俱佳的珍稀竹笋。</h1><h1>  </h1> <h1>  苦笋多产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野生于崇山峻岭间。在古田多处出产苦笋的区域中,尤以大甲镇的最为正宗。不言“细姨自夸大腿白”,不曾“王婆卖瓜”,聆听点赞,尊重事实,大甲苦笋的确是色味俱佳,品质最优。几天前,乡友说起一桩趣事:在大甲苦笋走俏的某县城,有颇具创意的笋贩,取那些形似苦笋肉的同类施以黄连汁,浸出人为的苦味,伪装成大甲苦笋兜售,但骗术很快就被识破。因为大甲苦笋这张名片,是原创的,同时又是经典的。它难以复制,拒绝盗版。</h1> <h1>  独特的美味造就了大甲苦笋的流行。其质地脆嫩、色白,入口微苦,进而清凉,回甜爽口,令人百吃不厌,欲罢不能。它可以单独做菜,如素炒苦笋、苦笋汤、凉拌苦笋等。也可以拌料,加入一些食材,可做成苦笋烧排骨、苦笋烧鸡、苦笋炒肉等种种诱人菜肴。</h1><h1> </h1> <p>苦笋蛏干汤</p> <h1>  “久抛松菊犹细事,苦笋江豚那忍说。”当年惨遭贬谪的苏轼把江豚与苦笋并列,可见苦笋味道也与江豚一样绝佳。以至他的好友黄鲁直调侃他:“公如端为苦笋归,明日春衫诚可脱。”为了吃苦笋,你连官都可以不做了。借问东坡君,倘若您品尝了大甲苦笋之美味,是否“不辞长作大甲人”呢?</h1><h1>  流行原因之二是人们对它的崇尚。大甲苦笋雅俗共赏,被公认为纯天然绿色保健的珍品,于是乎,地不分内外,人不管大小,位不论轻重,众皆崇尚。大甲苦笋除了满足本地需求外,还被当地人视为时尚礼品以馈赠亲友之方式,或经镇内外笋贩之手,源源不断出镇门,上古田、下宁德、进省城、赴特区……成为人们餐桌上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深受顾客青睐。</h1><h1>  </h1> <h1>  阳春三月,万物勃发,五谷下地,在农夫忙着犁田耙田插秧的时节,苦笋长出来了,所以它也被一些人唤作“耙田笋”。受海拔高、气候寒之影响,大甲的苦笋比别地晚,上市一般要到“五一”前夕。它从山上的原料到厨中的食材,要经过几道工序,可归纳为三个字:掰、剥、焯。掰,是在山上,找到苦笋把它整个拗断斩获。采笋人一大早提篮带袋上山,披荆斩棘,不停跋涉、巡视,既要亮眼找寻苦笋身影,又得提防蛇虫山蜂的出没,思想紧张,注意力不容分散,汗流浃背,十分劳碌。采多了,一路负重,累得气喘吁吁,摘少了,失望在心,不免步履沉重。剥,就是剥掉笋壳。一群妇孺坐在大门口的木凳上,各自把苦笋包裹的壳,层层剥落,直至取出洁白的笋肉来。坐久了,腰酸背痛,剥多了,指甲生疼。焯,即把苦笋肉置入铁锅水煮。一旦鼎沸就要及时捞出,焯若太久,质地太烂,就失掉苦笋固有的嚼劲和原味。为保证苦笋的鲜度,常要连夜加工。完毕后将苦笋予以大小搭配,均匀捆扎,束成一把一把的,以备明早上市出售。大甲各村中,茶洋、林峰、宁洋、前桃、里桃、际下、岩富、远洋等村苦笋资源丰富,前几年缺乏交通工具,卖笋人拂晓时分就要紧赶慢跑,为的是能在大甲街上抢得先机。大甲苦笋凝聚着采摘人的几多艰辛,同时也给勤劳者带来回报。这些年,苦笋价格稳中有升,让采笋人也有一笔可喜的收入。6月底,我们邀约闽东日报社阮副总一行到岩富采访时,从受访村民们言谈中,获知村里就有几户人家在苦笋一季月半时间里,不辞辛苦,上山采摘,换来数千元的劳动成果呢。</h1> <h1>  大甲苦笋饱含着浓浓的亲情和友谊。大甲是个劳务输出大镇,外流人口多,主要集中在福州。故土难离,梦里寻乡,念念不忘是家乡的苦笋啊。闲暇归乡,看看熟悉的故乡山水,看看守望家园的老人,返时肯定不忘带上特产山珍苦笋,好让一家人品味舌尖上的乡情。也可以是电话情思,声声问候,一声叮咛,在省城,啥也不缺,最想吃的是家中苦笋呀!堂嫂次子在榕创业有成,购房买车,娶妻生子,俨然是福州人了。可每到苦笋季节,堂嫂就会和她的大媳及小女到几公里外的茶洋山去“讨”笋,不惧艰辛,不怕烦琐,把采摘到家的苦笋一根根加工好,次日由大儿专车或是寄班车送达。大哥举家在闽都谋生已逾十五载,开个小店,得过且过。我每逢笋季下去看望兄长,也自然不忘送上苦笋。而他又总会拿大部分送予友人,增进友谊。在苦笋旺季,大甲日发福州的两辆大巴,行李仓居然变成了苦笋库。一寄一收间,苦笋让亲情传递,让爱得以升华。</h1><h1>  </h1> <h1>  大甲苦笋,密布于大甲的群山众峦中,采之不尽,年复一年。得一友人告知:很多日子,太阳还未清醒,可茶洋村路边早已落满小车、摩托车,山上尽是“讨”苦笋人。忽上忽下,忽左忽右,不时在变阵,热闹极了!芸芸“讨”笋人,或为生计,或是自食,还有纯属体验的。他们是本乡本土的,也不乏来自四里八乡的,豁达大度的大甲人,抒写着山里人的开放情怀,如苦笋般的朴实无私,敞开胸怀,诚邀乐迎八方来客共唱大甲的苦笋之歌。</h1><p><br></p> <h1>  大甲苦笋,亦如一首古老的歌,深入人心,祖祖辈辈传唱至今,愈唱愈红。多年来当地党委政府立足镇情,着力发展苦笋经济,把它作为乡土特色项目来抓,一方面保护好固有的苦笋资源,同时引导村民人工种植野生苦笋,并打出建设大甲万亩苦竹笋生产基地的招商项目。多管齐下,扩大苦笋面积,增加产量,以满足与日俱增的市场需求。“好歌越唱大路越宽阔”,大甲苦笋这首歌,有了政府的领唱,将会唱得更响亮,发出更强音。<br>  注:本文发表于2014年8月2日《闽东日报》,入选《地域的荣耀——作家笔下的宁德名产》一书。</h1> <p class="ql-block">苦笋真空包装,馈赠亲朋好友佳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