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赣州市,四周山峰环抱、水系发达,构成了“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的靓丽风光,赣州还有众多的文物古迹。<br> 为了引导小朋友认识宋城赣州,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小孩对赣州人文遗产的情感,增强对赣州的热爱,同时培养小孩学习与探究的发散型思维,提高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训练沟通表达的能力,大公路第一小学大公路校区二(4)班曾才晋、肖义俊、刘旖涵和欧阳钦四位同学于4月15日在家长的带领下来到了玉虹塔公园一起参观探究玉虹塔。<br></h3> <h3> 玉虹塔,又称白塔,位于赣州城北部赣江西岸。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h3> <h3> 清代同治版《赣州府志•舆地志》载:“玉虹塔,在城北西岸,明万历间,都御使谢杰从士民请建,取坡公水作玉虹流句为名”。查《赣州府志•官师志•统辖表》载明,谢杰在赣州任职是明万历二十一年至二十二年。至今塔身上多有“万历宝塔”铭文砖。在方志中查到谢杰后任官员继续主持营建玉虹塔记载。</h3> <h3> 玉虹塔属风水塔,建塔的目的,是为了禳压章贡两江的水患,以保佑赣州城的平安。塔下旧有玉虹桥,塔因桥而得名,又因塔玉虹塔(白塔)身粉有白灰,故俗称白塔。</h3> <h3> 塔系六角九级楼阁式砖塔,高四十二米,一说高三十米,结构为壁内折上式,青砖塔身,下部设红石须弥座,须弥座较地表高出一点五米,塔内地面与须弥座顶部平齐。叠涩出檐,底层三向辟门,有倚住、额枋等仿木构件。</h3> <h3> 玉虹塔地宫位于塔心正中,深度距内地面一点五三至一点八三米之间。1992年5月,在玉虹塔的地宫中,出土了一只重达76.5公斤的特大铁元宝,铁元宝是玉虹塔的镇塔之宝。铁元宝生铁模铸而成,正面(上底面)铭铸有阳文楷书“双流砥柱”四字,其余为素面。铁元宝高十六点八厘米、长六十六厘米、宽三十四点五厘米、束腰处宽二十四点五厘米,重七十六点五公斤。这只铁元宝已由赣州市博物馆收藏,为国家一级文物。</h3> <h3> 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玉虹塔铁元宝是目前所见最大压胜钱。铁元宝是压胜钱压胜功能的直接体现。压胜是古代一种巫术,指通过咒语制服某人或某物,汉以来压胜钱,将咒语铭铸钱币之上,并通过压胜物达到避邪禳灾目的。铭铸有“咒语”铁元宝,埋藏于玉虹塔地宫中,而玉虹塔是明以来方家术士所倡建的一种风水塔,其建造目的是为镇压章贡两江之水,庇佑赣州城免遭水患,属典型镇水塔,而镇水核心与精华,就是藏于地宫中铁元宝这一压胜钱压胜功能,得到最直观明了体现。</h3> <h3> 铁元宝背后的故事:据了解,在1992年5月12日的凌晨,位于赣州市赣江西岸的玉虹塔地宫曾经被盗墓者偷挖,但最终盗墓未遂。后来由江西省考古研究所与赣州市博物馆共同对地宫进行清理发掘,发现了一只重达76.5公斤的特大铁元宝。此前学界公认最大压胜钱是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的“花钱”。这枚太平天国时期用来镇库压胜钱,其直径为三十三点五厘米、厚零点八厘米,重约四点五公斤,玉虹塔的铁元宝与之相比,无论是外观尺寸和体积还是重量,都是它的数倍甚至数十倍。这一酷似船型、似如鞋状的铁元宝,为压胜钱,是赣州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据了解,古时建塔必先构筑塔基,构筑塔基要营构地宫并将镇塔之宝放置其间。据此可以认为,为营建玉虹塔铸造的铁元宝,是明代万历二十一年至二十二年间文物,即公元1594至1595年之间,距今有400余年历史。</h3> <h3> 通过这次探究活动,不仅让小朋友们了解了赣州的历史,对古塔也有了基本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让小朋友们更加感受到了赣州的悠久的历史,增强了保护古建筑的意识,更好的传承古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此次活动让孩子们对课余活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培养了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性,丰富了课余生活的形式,性格变得活泼开朗了,还在探究中锻炼他们各方面的能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