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夏花 莫负芳华——全国第十二届“语文主题学习”观摩研讨会(高密)纪实

寿光现代明德学校向阳中队 张凤珍

<h3>  四月,走在春末的季里。只需舒眉一瞻,便有柔柔的明媚妖娆了眼眸。绿柳吐烟,陌上花艳。微风过处,迷了眉梢,甜了心儿。</h3> <h3>  2018年4月17日、18日,8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同行们相聚在大禹封国,三贤故里,莫言家乡——凤城高密,参加全国第十二届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观摩研讨会!</h3> <h3>  此次会议由杜局长致开幕词,杜局长介绍了高密的经济发展以及高密教育的发展历程!</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 <b>素养展示篇</b></h1><h3><br></h3><h3> 各学校出示的素养展示可谓是精彩至极!此次展示活动,学生秀出了自我风采,充分展示了高密各学校多年来重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成果。</h3> <h3>  高密市豪迈小学展示了每日的国学课《国学美育情景剧》。</h3> <h3>  高密市豪迈第二小学表演的国学经典《礼润童年》。</h3> <h3>  高密市崇实小学:《少年梦,国学情》。</h3> <h3>高密市康成小学:《古诗新韵》</h3> <h3>高密市第一小学:《追月》</h3> <h1> 课堂篇</h1><h1><br></h1><h1> 高密市豪迈小学高义敏老师带来的是六年级整本书阅读《西游记》导读课。高老师从轻松的谈话环节入手:你最近都读了哪些书?从而引出本课的课题《西游记》。上课伊始,高老师与孩子们探讨了原著与青少年版的区别。在对比中,学生感受到原版书籍的语言魅力。</h1><h1> 通过我来猜一猜(对照文字猜人物或事务)这个环节,让孩子们轻松地了解了这些人物和事物的形象。从而让孩子们体会到了原著中语言的特点和人物描写的特点。</h1><h1> </h1> <h3>  在学习《西游记》中的主角人物这一环节出示孙悟空图片:它的名字叫什么?这山中大王的生活是怎样的?交流讨论之后,孩子们知道了虽然花果山的生活自由自在,他却有了居安思危的意识,于是遇到了菩提老祖,自此才有了自己的名字。出示完整的《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学生读文字,从中不仅能够体会到悟空的特点,而且能够抓取体现特点的语句,朗读流利、准确。</h3> <h3>  高老师在教学中能够抓住采用连续动作描写的语文要素,将名著阅读与习作相结合,使名著阅读更为扎实、实用。</h3><h3> 二十七回节选:自读课文,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大圣?(神通广大、神勇无比……)像这样忠忠铁骨的汉子,他会流泪吗?通过交流讨论,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悟空的情感:对师傅的恩情,他是位有情有义、有肝胆的大英雄。</h3><h3> 与经典相遇是幸运的,在经典中修行是幸福的!</h3> <h3>  高密市豪迈第二小学杨美英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主题阅读实践课:《边玩边学之西部放歌》。</h3><h3> 杨老师将整本书的内容整合为西部风光、民俗民情、西部精神三大部分。 杨老师从亲切的谈话入手: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们喜欢旅游吗?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孩子们,老师最近因为旅游的事情很闹心,有几个好友邀我一起去旅游,却没告诉我地方,只给我发了短信,告诉我要去的地方就隐藏在短信中,请同学们帮老师来猜一猜这是哪里?</h3><h3> 从而引出第二环节读短信——猜地名。(这个环节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h3> <h3>  品味西部风光:</h3><h3> 杨老师请同学们帮自己推荐最美的一角,用上这样的句式:想看______,就去________。小组互相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美景美读。 </h3><h3> 在学生朗读中,学生整体的朗读能力之强让在场的所有老师为之动容,每一个学生的朗读都能把你带入描绘的美景中,可见老师对学生朗读基本功的培养是十分扎实的。</h3> <h3>  民俗风情——趣闻趣讲。</h3><h3> 杨老师:“我应该什么时候去哪里看什么呢?”同桌互相介绍(介绍你自己印象中最深的风情:火把节、赛马、看陕北窑洞、吃臊子面……)。</h3> <h3>  杨老师把西部精神分为树的精神和人的精神,学生从文中找出具体的描写。</h3><h3> </h3><h3> 话精神:</h3><div> 西部精神,</div><div> 是树的精神,是_____________;</div><div> 是人的精神,是_____________。</div><div> 通过这一环节,让孩子们牢记:不忘历史,才能开创未来!</div> <h3>  知现状,谈梦想!</h3><h3> 一张柱形图,让孩子们了解了西部的现状,并畅谈自己的梦想:假如时间疾驰到2038年,你将以什么样的身份站在西部的蓝天下?孩子们或答西部建设者,或答西部教育者……</h3> <h3>  高密市恒涛双语实验学校毕秀芬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主题整合小课《阳春诗画》。</h3> <h3>  春天来了,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树发芽、花儿开;嗡嗡、鸟儿叫;多彩、美丽。)你能用其中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吗?(训练孩子说完整的话)</h3> <h3>  孩子们刚才描绘的就是一幅画,还有诗呢!引出“看图画猜诗名”这一环节。</h3> <h3>绝句</h3> <h3>春晓</h3> <h3>《清明》</h3> <h3>  不仅画中有诗,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诗。当我们走进大草原,你想到了哪首古诗?孩子们认真的吟诵起来《草》《敕勒歌》……这些古诗,一年级孩子们张口就来,吟诵得“有滋有味”。</h3> <h3>  看到小朋友们在放风筝,你想到了哪首古诗?听到下雨的声音,你想到了哪首诗?此时你想谈哪首曲子?毕老师与她的孩子们一起为大家演奏了一首美妙的乐曲! </h3><h3> 原来语文课也可以这样上!👍👍👍👍👍传唱经典,让经典润泽孩子们的童年。</h3> <h3>  高密市井沟镇呼家庄小学管红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传统文化小课《遇见春天》。管老师带着孩子们与诗词相约,在诗意的见证下遇见春天。</h3> <h3>  师生共读四月读书宣言: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莺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寸阳分阴须爱惜,休负春色与时光。</h3> <h3>  畅所欲言诵春天。</h3><div> 这一环节管老师运用了多种形式让孩子们来进行吟诵春天的古诗:一分钟计时吟诵;排火车吟诵;诗词对抗赛。</div> <h3>  七嘴八舌话春天。</h3><h3> 孩子们用喜欢的诗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话春天,用上一定的句式:</h3><h3> 我最爱那________,你看________。</h3><h3> 我犹爱那________,你瞧________。</h3><h3> 我最爱那________,你听________。</h3><h3> 我最爱那________,你闻________。</h3> <h3>  别出心裁绘春天。</h3><h3> 拿出自己的作品,在小组内品读自己创作的关于春天的古诗,交流自己眼中的春天!</h3><h3> 一群乡村孩子之所以这么优秀,我想是因为他们有这样一位优秀的老师!在老师的引领下,和市区孩子没有一点差别。管老师眼中的春天:</h3><h3> 绝句四月</h3><h3> 最美人间四月天,</h3><h3> 满院桃李醉春烟。</h3><h3> 翩翩新燕堂前舞,</h3><h3> 朗朗书声出少年。</h3> <h3>  高密市第一实验小学杨菲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儿童诗读写课《大自然花茶》。杨老师从一杯花茶水导入课题,一下子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h3> <h3>  杨老师带领孩子们到大自然中体味了一番不一样的花茶。杨老师:小豆娘喜欢这杯大自然的花茶吗?这到底是一杯怎样的花茶?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孩子们从诗中体会到了茶的甘醇、香甜;山林的静谧;大自然的美。</h3> <h3>  闭上眼睛想一想:山林中会有什么?孩子们想象着说,杨老师在黑板上画出相应的景物!</h3> <h3>  想一想,说一说:</h3><h3> 花茶只冲泡了蓝天、树叶、花朵吗?大自然中还有什么可以用来冲泡?</h3> <h3>  最后,杨老师和孩子们将这首儿童诗以《兰花草》的曲调以唱的形式进行了演绎,我想这在孩子们的心里一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h3> <h3><font color="#010101">  高密市恒涛双语实验学校付春红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习作指导课《用心观察,发现平凡之美》付老师以一幅图片导入:画上有什么?最吸引你的是什么?生:杏花。</font></h3> <h3> 师:看到这枝杏花,你想到了什么?</h3><h3> 生: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h3> <h3>  付老师请同学们来观察:这段文字描写有什么问题?同学们总结出写得景物虽然多,但一个也没写具体,没写美。对比“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和这段文字,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远景独特,以少胜多)</h3> <h3>  景物特写要选取全场景物中最具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景物,做具体细致的描绘,使之突现出来,给读者以强烈的感受。</h3> <h3>  跟大家学写作:</h3><h3> 抓细节、写变化、展想象……</h3> <h3>  学生创作作品后全班交流:你写的是什么?运用了什么方法?读一读你的创作。</h3> <h3>  江苏省泰兴市襟江小学史记东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指向“智用”新课型《天地之间有哲理》。史老师以诙谐、幽默的语言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如:厉害了我的宝宝……</h3> <h3>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h3> <h3>  史老师让孩子们回忆读过的《三句话受用终生》的内容;妈妈的三句话有哪些特别的地方?</h3> <h3>通过读文,孩子们讨论前面说的物和后面的理有什么关系?史老师一步步引导孩子们理解了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的联系。这三段话有哪些特点?(要比较,多个角度来思考)</h3> <h3>  凌解放妈妈的三句话,通过学习的嫁接,完成了转换、蜕变、腾飞。妈妈的三句话,隐含着深层次的人生哲理。</h3> <h3>  出示图片:你从这幅图中,想到了什么人生哲理?</h3> <h3>  梅花与雪相比,又有什么优点呢?(内涵美比外表美更重要)卢梅坡想说的是什么道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h3> <h3>  史老师也创作了一首关于梅花的诗。</h3><h3> 雪梅</h3><div> 雪自洁白梅自香,</div><div> 骚人何需费评章。</div><div> 梅雪相依且相惜,</div><div> 携手同心迎春光。</div><div> 👏👏👏👏👏👏</div> <h3>  写作练习:</h3><h3> 选择最难忘的一个画面,写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生感悟!(先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景物,再写出由此想到的哲理,要多角度思考,注意比较。)</h3><h3> 师生共交流作品!学生们的作品精妙,史老师的点评精彩!👍👍👍</h3> <h3>  天地之间有哲理,一花一叶藏深意。</h3> <h3>  青州市云门书院双语学校张云杰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h3> <h3>  张老师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h3> <h3>  张老师在这一课的设计上花了很多心思。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新颖,条理清晰。<br></h3> <h3>  教学“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山阴道”这些词时较好地借助了形象直观的图片帮助理解。教学“应接不暇”这个词语时,不仅采用重点词突破的方法进行理解,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应接不暇的感受。这样通过多种方法,不仅理解词语化难为浅,而且让学生学会了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张老师注重了朗读的指导,通过读美丽的文字让美丽的画面定格。</h3> <h3>  在教学中张老师既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积累优美语言,又要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潜移默化的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h3> <h3>  张老师拓展了语文主题丛书的两篇文章,结合某个情节,让孩子们进一步理解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句话的含义。</h3> <h1> 报告篇<br>  </h1> <h3><font color="#010101">  陈文老师对老师们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精彩的点评,这些课堂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特点、体现了语文教育的特点和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特点。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共有的优点:目标明晰、导入别致、过程简明、反馈及时。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课堂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目标要更加集中;重视文本的阅读;更加重视学生的生成智慧。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对于语文教学的几点建议:1.读是语文学习的第一大法,语文课堂不行再是老师的喋喋不休,而是师生的书声琅琅、掌声不断、笑声连连;2.课堂的起点是对学情的了解、掌握;3.最优秀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喜欢上这个学科,这就需要老师能够激发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习惯(边读边做笔记)。</font></h3> <h3>  高密市豪迈小学的仪咏梅校长做了题为《整本阅读的春天》的报告!</h3> <h3>  仪校长介绍了豪迈小学的办学宗旨:最求卓越,增进福祉,搭建师生成长的理想平台。</h3> <h3>  豪迈小学的孩子们在整本书阅读的浸润下,硕果累累, 仪校长向我们分享了豪迈小学的喜悦。小学生的“大作品”——剪纸绘本、诗配画、成语绘画、诗歌创作……</h3> <h3>  此次报告仪校长从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她是怎样带领豪迈小学的老师们让整本书阅读开花结果的:萌芽破土;繁花初绽;抽枝拔节;春意盎然。</h3><h3> 书香浸润,果然人生大不同。</h3> <h3>  高密市张鲁小学的李济远老师做了题为《乡村因经济而美丽,生命因语文而精彩》的报告。</h3><div> 1.弘德承祖业,小语唱新篇;</div><div> 2.知行贵合一,乡野沁书香;</div><div> 3.微行蒙厚爱,砥砺守初心。</div> <h3>  高密市康成小学的吕彩云校长的报告题目是《让亲子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h3> <h3>  吕校长说:“如果有天使,那就是你低头读书时的模样。”学校和家庭都能成为孩子们幸福学习的天堂,我们的孩子都能成为热爱读书的天使。</h3> <h3>报告从四个方面展开:</h3><h3>1.陪伴,让阅读更有趣;</h3><h3>2.革新,让阅读更有趣;</h3><h3>3.表演,让阅读更灵动;</h3><h3>4.重视评价(班级评价、书香评价)</h3> <h3>  高密市第一实验小学的张守梅做了题为《源头活水小日记,天光云影大语文》的报告!</h3> <h3>  张老师的“三小招”让学生爱上日记、“八体验”让学生会写日记、“五展示”给学生前进的动力、细化改进让日记更轻松给与会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h3> <h3><font color="#010101"> 高密市呼家庄小学的王培杰校长做了题为《让经典走进农村小学》。</font></h3> <h3>  王校长从四个方面向我们做了介绍:改变环境:经典环境氛围浸润人生;改变课程,序列经典课程人人诵读;改变课堂,微型经典课堂师生共赏;改变活动,多元经典活动人人参与。</h3><h3> 汗水与智慧,让经典在校园里扎根。</h3> <h3>  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的报告:《国际视野下的习作课程改革》。</h3> <h3>  吴教授从阅读、综合性学习、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对小学语文课程形态进行了比较。</h3> <h3>  吴教授总结了语文四大核心素养的关系:语言构建与作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h3> <h3>  国际视野下的习作课程改革从四个方面展开:1.丰富学生语汇,做好语言准备;2.沟通读写联系,重视方法研究;3.改革习作文体,降低内容难度;4.调整课堂结构,均衡读写训练。</h3> <h3>  潍坊教科院主任薛炳群主任做了题为《欢呼语文新时代》的报告!</h3> <h3>  薛老师提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文化基础。国务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要注重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h3> <h3>  再出发,走向深度学习。</h3><h3> 1.基于课程标准教学;</h3><h3> 2.整合语文课程资源;</h3><h3> 3.构建开放的课程体系。</h3> <h3>  在短短一天半的时间里,欣赏了专家、名师们的精彩展示,这里既有新锐的课堂展示,又有新颖的教育理论;既有名师的精彩表现,又有专家的理论指导。通过此次语文主题学习,使我们感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