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看后埠、涵村古村落

渔夫

<h3><font color="#010101">浩浩三万六千顷,大小七十二座峰。这就太湖,而七十二座峰之首当数西山缥缈峰了。而西山享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绮丽的风光,名胜古迹数不胜数。</font></h3><h3><font color="#010101">游玩西山我与大多数人几本相同主要游览过西山的著名景点如:缥缈峰、石公山、林屋洞、梅园、禹王庙、包山禅寺、罗汉寺、罗汉圩、堂里、植里、东村、吾甪里、及明月湾等处。有时也会特意去明月湾处吃顿农家饭打个牙祭并饱览一下太湖风光然后打道回府。一些冷门的古村落从未渉足过。</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前些日子西山朋友曾推荐我去后埠和涵村去走走看看,说是那里或许有我喜欢看东西,因为朋友知道我比较喜欢走看古镇古村和一些老街。于是我网上查了一下相关两个村的一些资料,果然两个冷门古村落内容丰富值得我一走。于是做了些简单功课准备去后埠和涵村。</font></h3> <h3>自春秋至北宋,西山岛上的居民并不多,所住多为渔民、士兵、隐士、僧尼等。南宋建炎三年,宋高宗渡江南迁,北方人口大量南移。从南宋南渡到明初的两个半世纪,原是荒洲偏岛的西山,以原北方名门望族为首的居民急剧增加。</h3><div>北方望族南移,大部分是先居于苏、杭一带城郊,生活殷实后,遇时局不稳再到西山定居。此后西山形成了较大的宗族和村庄,其中以徐、陆、沈、蔡、蒋、马、屠、劳为南渡八大宗族。至明初,西山约已有较大宗族25支,其中大多数原为北方名门。如秦家宝秦氏、消夏湾蔡氏、甪里郑氏、秉场黄氏、东村徐氏、涵村陆氏、劳家桥劳氏、横山韩氏、梧巷凤氏等。</div> <h3>4月18日清晨我驱车驶往太湖第一大岛太湖西山岛也就是金庭镇。耗时近1个小时顺利到达第一目的地后埠村。</h3> <h3>进入后埠古村一眼望见清澈的小河。沿着河边的小路往村里走去。经居民指点直往村中心方向走去,不久路过一处石牌坊遗存,只有两根石柱直挺挺站立在路两旁,上面的石坊不知了去向。只能一声叹息了~</h3><h3>再往里走就是我所要看的宋井,元亭了。</h3> <h3><font color="#010101">宋井元亭</font></h3><h3><font color="#010101">这是一口双井,就是一口井上有两个井圈。根据明代天顺年间的《蒋氏里门记》碑文记载,双井是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由徐氏首倡开凿的。初建时使用双桶辘轳打水,带有典型的北方烙印,这也是后埠部分早期居民来自北方的明证。到了元朝时期,因为井水充盈,用桶挽水很方便,于是辘轳打水改为直接用桶提取。不过,直到今天,人们依然能在这里看到汲绳长年累月磨蚀井圈留下的深深刻痕。  元朝大德年间(1297-1307年),里人蒋棣(北宋平江知府蒋堂九世孙)在双井上添建了井亭,为取水的人遮阳挡雨。井亭式样与南方亭子在戗角处略有不同。苏州园林里的亭子往往戗角往上翻翘,而后埠的井亭则是北方的式样戗角比较平坦。井亭为砖木揭山式,四根石棱形石柱撑起亭子屋面,整座建筑十分古朴。</font></h3> <h3>双眼宋井保持如此完好也是极少的哦</h3> <h3>石臼</h3> <h3>井亭屋顶木结构也十分讲究力学支撑</h3> <h3>井水溢满,居民只需一只桶就能舀起井水洗涮,而且水还十分清澈。</h3> <h3>紧挨古井边就是承志堂</h3> <h3>承志堂古宅,市属文保单位。里面屋塌墙倒十分凄凉。从此屋的宅基就能辩出这房子应该是清朝中期的古宅,外墻青石基墙钉看似也十分讲究,只可惜年久失修十分破败。</h3> <h3>斑驳的墙面记录着时代的变迁,如同树木上的年轮~</h3> <h3>古村落遗存的费孝子祠门楼,门楼上的字还很清晰肉眼就能看出。费氏是该村的大姓也是南宋中原迁徙到此的。</h3> <h3>路边散落着几块石头,看似像后埠牌坊上的遗留物</h3> 看完后埠古村的主要历史遗存我导航驱车去找今天的主题~涵村古村落。大约十多分钟车程导航导到一小路口,路囗有块石头,石头上刻着堂里再看边上竖有一块牌子一边是指涵村另一边指向堂。这时我明白了,堂里在西山是出了名的响,而涵村却比较冷门,玩堂里的人远远超过玩涵村的人数,因此堂里的路牌也为醒目。<div>我车慢慢开进去里面路也开始越来越窄,于是找了块不影响其它车辆进出的空地停好了车准备徒歩进村寻找我所喜欢看的东西。</div> <h3>涵村坞北濒太湖,南倚缥缈峰,三面环山,北侧有环山公路穿过,内有涵村、梅堂坞、孙坞、待召坞4个自然村,有常住居民1000余人。涵村坞坞口地势较开阔,山坞内沿展较深,分出梅堂坞、孙坞、待召坞、资庆坞等支坞,山坞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涵村坞南面的缥缈峰、笠冒顶,东面的凉冒顶、东胡山,西面的笠帽山、涵头山,均山高林密,植被茂盛。</h3> <h3>进入村子不多久就见一处年久失修的老宅,门牌号是涵村10号。</h3> <h3>看过老宅再往村子深处走,此时眼睛发亮,原来"涵村店铺"石碑就在眼前。这就是我今天首要任务~看明朝店铺。</h3> <h3>涵村店铺位于村中街上。店铺面阔3间,宽10.28米,进深七桁带前后廊7.08米。硬山搏风造,板瓦顶,柱圆作,柱头有覆盆形卷杀,无坐斗。檐柱系梓木,础为青石提灯形,金柱楠木质。</h3><h3>据说能如此完整保存下来的明代商铺国内只有二处,另一处说是在四川。估计西山依附太湖天然屏障受战乱影响相对少点,因此尚能较完整保存了这处眀代商铺。这要感谢西山所处的地理位置了,用一句风水好可否概括了呢?</h3> <h3>三处不同式样的石础同出一屋,也是很有意思的,对我来讲或许是避免了审美疲劳。</h3> <h3>最靠外的石础相比其它石础的高度要来的高些这可以是为了雨水的侵蚀吧。</h3> <h3>店铺的窗户,上面留下6~70年代印记</h3> <h3>店铺侧房的窗户</h3> <h3>我早晨到涵村明代店铺时门紧锁着,待中午时路过时边门开着,我探身进入侧室随手拍了两张,感觉屋面已经整修过。</h3> <h3>店铺边上的墙门洞,店铺外山墙是明代的特点,墙面带有锯齿形。</h3> <h3>店铺后院的门洞</h3> <h3>店铺内藏有一块明墓志铭,石碑是"思静处士陆君墓志铭",此碑有天下文章数一的明朝官至一品东山人王鏊撰写,太原祝充明书丹,江夏黄沐篆额,河间章浩勒石。这块墓志铭看来大有来头。我曾见过苏州十中柳袁照先生写过"西山寻袓记"文章也提及过此碑来历。如有兴趣的朋友可上网搜索一下。</h3><h3>据说此碑已被东村水月庵收藏了。</h3> <h3>此拓片摘于网络</h3> <h3>看过店铺我便在村里随处走看并拍摄。</h3> <h3>走过一处"涧团里个水"过桥再往上走便是西山朋友提起的"师姑井",本以为这里有过庵堂此井为庵堂之物,后来才知很久以前有位伲姑云游到此挖野菜偶然挖出泉眼,后众人相助在此基础掘土成井,后人就称之为"师姑井"。近年为了安全井边三面砌了砖墙围栏以防误入。</h3><h3>井水盈盈也很清澈。</h3> <h3>村中有条山涧溪流,西山话称"涧团里水"。这水清澈见底,居民日常生活洗涮全部用他,因为是活水所以十分清爽。</h3> <h3>在涵村中部有条溪水,溪水上的小桥名称黄沙桥,小桥并不大估计也就3~5步即可跨过。小桥建于清代为黄石拱桥。</h3> <h3>居民正在涧中洗涤</h3> <h3>村中有家"茶缘小筑"民宿倒是环境十分优雅而且十分宁静,对于长期生活在喧哗的城市中的人偶尔来这里小住几天也十分惬意的哦</h3> <h3>村中比较安静,大多年轻人都在镇上工作,有条件的在镇上购置了商品房,节假曰才会到乡下小住。因此偶尔会遇到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在村口或路边仨仨俩俩在聊天,稍微有点劳力的村民大多在山上打理茶树果木,因此整村子十分寂静。</h3> <h3>传统的土灶</h3> <h3>几乎家家户户墙脚边多堆放有柴禾。</h3> <h3>整个村子十分宁静,而且道路也十分整洁,连村中的汪星人也趴着不动懒得搭理外来人,这也就是城市人追求的慢生活吧。</h3><h3>不知不觉走到一座桥上,桥名"台召坞桥"。这里便是台照坞了。但最早地方志应该是"待召"</h3><h3>不知为何此桥名写作"台召”?待召是古时侯官职<br></h3><div>是翰林院的低级别官员,从九品,掌校对章疏文史。相当于现在的文秘。文徵明曾当过几年待召人称文待召。<br></div><div>而今的名称为何变成了"台召"?不可思义。我想每个地名都应该有个出处吧,也总该有意思的吧。是否请有关部门重新考虑一下改为更有意思的"待召"呢?这里只是我一家之言。</div> <h3>走过台照坞桥往上走。这里顺便说一下"往上走或往下走"的说法。我曾经在村中问过几次信,村民总会对我指着前头说"往上走不远就到了",或者说"往下走不远就能看见了"。几次下来后我终于明白了,因为村子在山坞里,周边是山,往上走就是告诉你往上山的方向走路,往下走就是顺着下山坡的路走。这出门出路真的能学到很多。</h3><h3>往上走了不多远看见门牌上是孙坞,于是我向居民问起这里不是台照坞吗?怎么门牌是孙坞了呢?居民说以前习惯叫孙坞,现在实际也就是台照坞。居民并且告诉我孙坞的名称是有来历的,据说这里曾经是孙权的后人在此避难过因此得名"孙坞"。</h3> 于是我直往上走,此时感觉十分异常。路两边没有了生活着的民居,而是到处都是残墙断壁的废墟并且十分荒芜。<div>残墙断壁上爬了藤蔓,树木杂草丛生简直就是个无人村。估计原住民早就搬到山下去生活了。</div> <h3>废墟中的光影倒是不错,感觉这里的场景可拍梦幻片或幽灵片了~</h3> <h3>在孙坞见到一处墙倒屋塌的废墟,出于好奇我蹬上石阶迈上废墟偶尔看到残墙上嵌有块石碑</h3><h3>。石碑上的字经过仔细辩认是"陆氏分支祠",就可能证实了此地陆氏是南宋从中原迁徙到西山岛的陆氏分支。在废墟里还藏着另外一块碑石,碑石大部分埋在碎石瓦砾之中无法辩认上面文字但愿它能早见天日还一个人间真相吧。</h3> <h3>陆姓是涵村第一大姓,如果你在村中拉大嗓门喊声"老陆"或许十家会有八家开门推窗探头探脑应声张望呢。这只是我说笑而已哦可别当真喽。</h3><h3>这么大的陆氏家族为何不把支祠修缮一下?或把废墟中的碑整理出来另当处置呢?千万别忘了祖宗呵,好坏西山陆氏也算是名门望呀~</h3> <h3>陆氏支祠碑记字体铁画银钩刚健柔美。此碑刻于乾隆三十三年。</h3> <h3>另一块石碑</h3> <h3>看完孙坞我问了个信去资庆坞,到资庆坞只想去看一下资庆寺。</h3><h3>在公路口有家"祥云阁"农家乐对面有条水泥路,往里走约20分钟就是资庆寺了。</h3> <h3>山坞里的只听到电锯呜呜作响,原来村民们正在修剪茶树,一排排一垅垅茶树如同刚理完发都剃了个平头。</h3> <h3>山坞植被茂盛,板栗树随处都是</h3> <h3><font color="#010101">资庆寺始建于五代后唐时期,清末后逐渐荒废了,现正在恢复重建中。寺中录得明文徵明咏《资庆寺》诗一首:老衲深居湖上山,松扉斜掩磬声寒,袈裟对客妨秋定,蔬笋开厨破晚餐。未愧逡巡留偈子,自缘疏野恋蒲团。归来烟月篇章富,乞舆幽人得细看。</font></h3> <h3>资庆寺边的清代小石拱桥</h3> <h3>看过资庆寺返到公路上去往梅堂坞。朋友说梅堂坞里的"涧团里水"最为清澈。因此我想去看看。</h3> <h3>梅堂坞路口</h3> <h3>走进梅堂坞,坞里的民宅大都是近年来新造的偶尔有见几处的老宅,而老宅也基本无人居住</h3> <h3>梅堂坞21号看似大户人家,高耸的围墙大门紧闭,从居民囗中得知主人早就不住山里了。</h3> <h3>老宅门牌是梅堂坞21号,据说新四军太湖游击队队薛司令曾居住过此屋。如果是应该在墻上按块解说牌子,并将此屋修缮后对外开放供游客参观哦~</h3> <h3>一处老宅废墟杂草丛生</h3> <h3>走到一处"涧团里个水"只见一村民正在涧水中洗衣。她说梅堂坞本有几处涧水,这里的水是最清澈的。确实如此其它二团涧水不如这里,这涧水清澈见底,水草在水中轻轻地荡漾。水是生命之源,保护好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职</h3> <h3>走看完梅堂坞今天的涵村古村之行也算结束了</h3><h3>千百来的历史变迁或多或少都会给人们留下一点美好的记忆。社会的发展不该丢弃历史的史物,保护好自然古村落是当今人们的责任,保护与发展不该是对立的。</h3><h3>2014年曾经报道过我国每天平均消失20个自然村落。保护自然村落已经是农村当今重要议程了。</h3><h3>但愿后埠,涵村古村落原始风貌永存,真正能称为具有今风古韵的古村落。</h3> <h3><font color="#010101">此时已过午饭时间,车至太湖边小憇一会。望着水天一色的太湖足以让人心旷神怡。稍停片刻后决定顺道去罗汉寺看一眼"藤樟交柯"。于是上车赶往罗汉圩。</font></h3><div><font color="#010101"><br></font></div> <h3>车至罗汉圩停好车即往罗汉寺方向上山去了,路口一棵200年树龄的枇杷分大枝树杆横卧在一户农家门前足实让人惊讶。</h3> <h3>往上走不远便能见到一处石牌坊。坊上两石柱上镌刻着"梵音风作韵,古树径通幽。上额是:古罗汉寺,落款:民国廿一年李根源,李根源是国民党元老。</h3> <h3>穿过石坊便是两棵树龄600年的古樟树,其中一棵被紫藤缠绕,俗称"藤樟交柯",紫藤为300多年,如此硕大的藤樟交柯实属罕见。</h3> <h3>罗汉圩的紫藤与之市一中的千年紫从藤的年龄上作比较那是小巫见大巫了。与拙政园边忠王府的"文藤"(文徵明亲植的紫藤,市民敬称为文藤)的名气之大相比也是无法等同。但罗汉圩的紫藤生长在荒野的山坞之中,并傍上600年的古樟作天然藤架那气势其余两株是无法与它比较的。无拘无束的藤蔓随树长高而攀升,高高挂走的串串花朵随风荡漾显得非常飘逸。</h3><h3>紧挨着的罗汉寺每天梵音清韵缠绕着藤樟交柯,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墨。或许藤樟交柯早有悟性和佛性了呢。</h3><div>以上只是我个人之言哦~</div> <h3>这株紫藤也蛮稀奇,两棵古樟相距咫尺但另一棵古樟却无一叉支藤攀爬。这可能是前世因缘了吧?这个问题我只局限于我的认知了,是因缘了~</h3> <h3>这串串花朵真是人见人爱,车见车爆胎了~</h3><h3><br></h3> <h3>再往上挪几步就是千年古刹罗汉寺了,进了古寺三柱清香略表心意,这样一天的行程也就圆满结束准备返回了,收获满满的,好似心中莲花朵朵开~</h3> <h3>最后以多年前在明月湾古码头上拍摄的日落作为本篇结束。</h3><h3>我喜欢看太湖边的日落</h3><h3>因为它象征着宁静美好的归宿~</h3><h3>我更爱看太湖边的日出</h3><h3>因为它是新的一天开端,是美好的希望~</h3><h3>明天会更好~</h3><h3><br></h3><h3><br></h3><h3> 作者 渔夫 写于殿春</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