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我与朱子有个约会——凤城实验学校“行走的课堂”婺源游学活动

美友39675392

<h3>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总章</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星江两岸烟云碧,四面山峦拥翠峰。春风化雨润万物,朱子故里喜相逢。2018年4月,顺德凤城实验学校师生一行四十余人来到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朱熹中学,进行为期一周的游学活动。</h3><h3> 朱熹中学举行了隆重的游学开班仪式,李明校长在开班仪式上致词,指出这次两校校际交流,是以"弘扬朱子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为主旨,是两校缔结姊妹学校后的又一重大举措。会后,来自凤实初一初二级的优秀学生代表,分到各班进行学习,与当地学生结成一帮一学习小组,同吃同住,深入了解当地学习生活,既读万卷书,又行万里路,扩大人生阅历。&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朱子故里,无边光景,万紫千红。朱熹中学校风严谨,办学成绩斐然,处处可见朱子名言,文化底蕴深厚。凤实学生在此开启了与朱子相约的自然与文化探索之旅。课堂上,感受当地学子踏实求学、锐意进取的学风;课堂外,寻访朱子足迹,加深对婺源的文化与历史传统的认识。这有助于学生学习规划的生成和远大理想的树立,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序 曲</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018年4月8号,春风送绿,吹面不寒。凤城实验学校的优秀学生代表合影留念,拉开了"春天,我与朱子有个约会"的江西婺源游学活动的序幕。</h3> <h3>  到达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朱熹中学,凤实师生们受到热烈的欢迎。</h3> <h3>  朱熹中学举行了隆重的两地学生结对开班仪式。</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第一章 &nbsp;游学之"学"</h3> <h3>  同学们与朱熹中学同学同吃同住同学习,真正融入当地的校园生活,既感受到不同地域文化与学习环境的差异,又感受到彼此砥砺前行奋斗不已的进取之心。</h3> <h3>  与朱熹中学的同学们一起进行"家乡美"才艺展示交流。朱子诗歌朗诵、中国古典舞、健美操表演、现场书法绘画等形式多样,溢彩流芳。</h3> <h3>  与此同时,两校的老师们"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h3><h3> 在同课异构的语文课堂《大自然的语言》教学交流中,朱熹中学的王伟老师基础扎实,教学设计精准到位,教学过程流畅巧妙,大开大合,章法井然。饶建琼老师富有亲和力,在说明文的高效教学中注入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既富有女性特有的细腻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又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到了阅读方法,表达出"大语文"教在课内、功在课外的人文情怀。</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朱熹中学的鲍晓伟老师和凤城实验学校的熊绪沅老师就"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的内容进行了"同课异构"。这是两节精彩的数学课,鲍老师的课把重点放在了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巩固上,稳扎稳打,层层推进,最终达到知识的触类旁通。熊老师的课则关注学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用引导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朱熹中学的卞灵老师和凤城实验学校的莫婉艺老师同课异构"人教版八年级下册Sect A 3a-3c",都彰显出极具魅力的英语教学能力。卞灵老师以深厚扎实的功底进行纯英文教学,层层推进,学生踊跃作答,整节课亮点纷呈,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莫婉艺老师则以专业八级流利欢愉的美式英语吸引着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富有感召力,课堂气氛活跃,并结合朱熹中学心理咨询室这一特色展开教学,图文并茂,获得一致好评。</h3> <h3>  特别值得推介的是我校黄薇老师的心理健康展示课《生命教育》。黄老师成功地调动所有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化枯燥教育为生动感染,变死板说教为循循善诱,获得了朱熹中学领导老师的高度赞誉,让学生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就明白了生命的重要、精彩、可贵,自觉远离各种危险,获得了宝贵的成长体悟。</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第二章&nbsp;&nbsp;游学之"游"</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同学们来到江湾,进萧江宗祠,觅隋唐风物,览望族风采。此处灵山、攸山、后龙山等三山环抱,锦峰绣峦、碧水清溪、曲桥廊榭、龙池荷香,"一龙临江千秋盘胜地,双马回首万代降英才。"滕家老屋、汇贤湖、三省堂、江一麟纪念馆、江永纪念馆、江氏祖屋"一府六院"、萧江氏名人雕像遍布其中,据统计历代有25人任七品以上仕宦,村人著述88种,是婺源书乡代表,村中保存着大量完好的书香民居。同学们边走边看,边听边记。</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旺口村里,处处可见徽派古建筑,大多为清代建筑,尤以"俞氏大宗祠"为最,以木雕精湛著称于世,被誉为"艺术宝库",是省保重点文物单位。同学们听老师说过徽派建筑"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特点,但是亲眼所见,豁然开朗,赞叹不已。这里家家户户门口都有家训,不少同学还好奇地记录下来,从而体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源远流长。</h3> <h3>  在婺源绿茶生产基地,同学们参观学习茶艺以及采茶制茶过程,深入了解我国传统的制茶文化。</h3><h3>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的历史已经超过了4000年。"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谈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强调其出产有地域性;"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确立了中国古代"茶德"文化;"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则讲明了茶汤的甘美。</h3><h3> 上了茶山,大伙儿换上靛青色缀以小白花的衣裳,腰跨竹制小圆筐,采摘明后嫩叶、谷雨前茶,并跟着师傅体验传统的手工制茶工艺,杀青、炒青、揉搓,还跟着茶艺师学习茶道,沏茶、赏茶、闻茶、饮茶,静心静神,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有益于陶冶情操。</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同学们上篁岭走天街品味当地特色美食,看古建望梯田感受徽派建筑魅力,并有缘见到当地居民"晒秋",体味到"晒秋"文化强烈的画面感与艺术的震撼力。</h3><h3><br /></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参观婺源博物馆,了解婺源历史文化。婺源县博物馆始建于1953年,属国家重点博物馆、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反映婺源历史的重要窗口。婺源文化底蕴深厚,是文化之乡,一些婺源人不惜重金,大批购藏古玩字画。泽被今世,便有了今日的婺源县博物馆。</h3><h3>&nbsp;&nbsp; 进入博物馆陈列厅,同学们边听讲解边学习,在婺源千年、茶乡美器、工艺珍宝、砚国明珠、明清书画和当代艺术等六个专题展厅,集中了解原隶属古徽州婺源的历史风貌及人文典故。</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参观熹园,近距离学习朱熹文化。熹园里有座紫阳书院,相传朱子在此讲学,并写下千古传诵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方塘就在熹园内,此外还有朱熹手写的"孝"字石碑,朱熹亲手种下的槠树,朱熹家谱,这些都很好地阐释和弘扬了朱子文化。</h3> <h3>  景德镇皇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制瓷)生产性保护和研究示范基地、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是活态演示景德镇千年官窑制瓷工艺的示范点。来到这里,同学们参观学习陶器的制作工艺,了解各历史时期官窑瓷器的特点,并亲自动手,体验手工制作拉胚瓷器的技巧和方法,学得开心,做得用心,流连忘返。</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寻梦龙虎山,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到了道教文化的魅力。</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参观伏魔殿,游览道教的发源地,探寻道教文化遗迹。《水浒传》第一章洪太尉放走妖魔的井,就在龙虎山伏魔殿内。</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泛舟泸溪河,看两岸丹霞地貌山景,"赤壁丹崖",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了解丹霞地貌的形成、特点。</h3> <h3>第三章 两地文化交流</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两地教育文化交流座谈中,婺源县政协党组成员、县博物馆书记何宇昭、婺源县教体局副局长王炳祥分别作主题讲话。大良街道办党工委委员、教育局长孙丽丽表示,此次游学活动具有重大意义,凤实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变革创新,贯彻了顺德教育以人为本、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化发展的精神。凤城实验学校刘丽华校长介绍本校办学特色,并向朱熹中学赠送锦旗,这表达了两地两校教育文化交流的美好愿景。</h3> <h3>两地文化交流领导合影留念</h3> <h3>  凤城实验学校的学子们在江西鹰潭二中学习留影。鹰潭二中也与凤城实验学校缔结了姊妹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成绩斐然,是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的示范学校,屡获殊荣。</h3> <h3>   尾 声</h3><h3> 游学活动是一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它既不是单纯的旅游也不是纯粹的留学。它的学习过程贯穿于语言学习和参观游览,介于游与学之间,同时又融合了学与游的内容。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正是游学的深刻体现。</h3><h3> 这次游学,是"行走的课堂",我们的学生先深入到朱熹中学,跟那里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并深入到当地最有地方特色、文化底蕴的古建景点和博物馆参观学习,寓学于乐,真正达到游和学的目的。 </h3><h3>撰稿:饶建琼</h3>

朱熹

朱子

婺源

学习

老师

实验学校

中学

学生

凤城

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