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与建构——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方法探索(此文已发表在《山东教育报•中学生版》)

晓黛

<h3>无论是小学、中学,抑或是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两大块阵地就是阅读与写作,这是毋庸置疑的。而阅读与写作教学历来被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划定为教学重点与难点,这也是反复实践过程中有目共睹、历久而达成的共识。作为一名有着20多年写作历程的中国作协会员,一名有着近30年教学实践的语文教师,我对这个问题一直做着不懈的思考与探索。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反复考量,我觉得似乎摸到了一点阅读与写作的脉搏。<h3>当您看到本文题目的时候,或许已经推测到了,阅读与写作,简单来说,就是一个解构与建构的问题,阅读教学,就是解构文本的过程,而写作则正好相反,就是一个文本建构的问题。这正如建筑工人们拆房子和盖房子:无论是拆还是盖,材料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拆的方法和盖的方法。当然,现代爆破技术空前发达,巨大建筑物的拆卸已经不用工人一转一瓦的劳作了,一声巨响,再宏伟的建筑物也倒在尘埃,这另当别论,本文中涉及到的“拆房子”依然特指传统意义上的人工操作。</h3><h3><br></h3></h3> <h3>将阅读教学类比于拆房子,是因为拆房子的工人在拆掉房子之后,一定会按照不同的材料分门别类的归拢那些建筑垃圾,砖瓦放在一起,钢筋搁在一块儿,混凝土块堆在一堆儿,这样才有助于后期的工地清理。而阅读教学也是这样。当我们面对一篇完全陌生的文本,读完一遍就要面对一堆问题要求回答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像建筑工人一样,将文本拆解,分门别类地归拢:内容、写作方法、语言、情感,桥归桥,路归路。理清了这些之后,我们就可以先从作者表达的情感开始着手,进一步深入理解文本。<h3>任何文字能够成形为文,作者都会贯穿其中一种或几种情感,喜怒哀乐悲忧惧,赞美或批判,无非就是这些。而这种种情感的表达,才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一般来说,阅读记叙类的文本,要抓住文本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阅读散文和诗歌类的文本,要抓住文本中的意象和作者的情感;阅读议论类的文本,要抓住中心论点及作者的情感;阅读说明类的文本,要抓住说明的对象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h3><h3><br></h3></h3> <h3>拿记叙类的文本来说,内容的概括就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最终结局如何”,内容概括完毕,作者的情感上面已经说过,就那几种,从字里行间完全可以读出来,抓住了这些,也就抓住了出题的角度,答题也就相对简单的多,而且也容易扣题。举个例子来说,我们阅读母爱的文章,文本中贯穿的情感是“母爱”,这是不变的,变化的是什么样的事情传达出了母爱,你看到的可能是母亲做的饭菜有母爱的味道,也可能是母亲的唠叨充满了关爱,还可能是母亲病床前的陪伴与守护让作者感受到了母爱……不管血肉怎么变,传达的感情绝不会变。<h3>阅读诗歌或散文,就要抓住诗歌或散文中的意象和作者的情感。例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开首第一句: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意象是“单车”,这就说明诗人这趟差事并不受当局者的重视,因此才“单车问边”。接着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意象是“征蓬”和“归雁”,这两种意象都有漂泊无依的象征意义,所以作者是拿这两种事物来比喻自身。读诗歌到这里,不用做过多的分析,立刻可以明白作者表达的感情:不受重用,心情郁闷。再举个散文的例子。朱自清的《春》一文,贯穿文中的意象一目了然: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的人。春草的特点是新生,生机勃勃,春花的特点是明艳繁华,春风的特点是柔和细腻,春雨的特点是温润如玉,春天的人则是精神抖擞干劲倍增的。作者选择这些花草风雨的意象入文,是带着自己的目的的,那就是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他要通过这些意象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悦之情。</h3><h3><br></h3></h3> <h3>阅读议论类的文本,则要抓住中心论点与作者的情感。例如《敬业与乐业》一文,中心论点就是人要有敬业与乐业的精神,作者表达的情感是对敬业与乐业这种精神的崇敬与欣赏,这些只看题目就可以了解,至于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文本的结构等等,就是语言和写作方法的问题了。再例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因为题目用了一个反问句,我们立刻就明白作者是在反驳别人的论点,而他自己的论点则是“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既然是反驳别人的论点建立自己的论点,那么作者表达的情感就有了两种,一种是对对方论点的批判,另一种是对己方论点的支持。抓住了这些,再去做阅读题目,就会如庖丁解牛,顺理成章了。</h3> <h3>有人说,说明类的文本也贯穿了作者的感情吗?我们读各种家用电器的说明书,满纸冷冰冰的文字,怎么没看出作者有什么感情来?我觉得这种看法有失片面,写家电说明书的人,一定是怀了对使用者的安全负责的态度来写说明书的,这难道不是一种最高境界的情感吗?既然连如此佶屈聱牙的说明书都贯穿着作者的情感,那么,那些说明类的小品文就更具备这种情怀了,因此,阅读说明类的文本,要抓住说明的对象和作者贯穿其中的感情。举例来说,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一文,其说明对象就是苏州的私家园林,而作者正是因为被苏州园林陶醉过,所以才写出那样详尽而美丽多情的文字;再举个例子,《故宫博物院》历来被教师和学生们认为是没什么可讲没什么可学习的文本,可是,作者在对“故宫博物院”进行详尽说明的过程中,充满了对这座皇家园林的赞美和欣赏,以及对这座皇家园林在历史上所起的巨大作用的崇拜之情,这个是绝对不能忽略的。</h3> <h3>抓住了这些之后,接下来就是语言和写作方法的研究了。无论怎样的内容和情感,总得依靠语言来阐明,依靠写作手法来丰富,所以说,语言和写作方法是为内容和情感服务的,如果一篇文章就是一个人,那么,情感就是骨骼,206块骨头谁也不多不少,可是血和肉就不同了,人们高矮胖瘦诸种类型都有,有的血肉多些,有的血肉少些,有的五官端正,有的歪瓜裂枣……诸如此类,都无关骨骼,是血肉的问题。再例如,我们看玫瑰、蔷薇与月季的区别,主要是看花和叶子,如果把花和叶子摘掉,只剩下枝干,不是花卉专家是很难分别的。区别各种树木也是这样,假若把一棵杨树和一棵槐树都剥掉树皮,摘掉叶子,放在一起,除了木材专家,一般人是难以区别清楚的。那么,人的骨骼、花儿和树木的枝干就是文章的情感,这些是不变的,变化的是外部形式,也就是内容、语言和写作方法。内容的选择,要依靠个人的经验来确定,是因人而异的。写作方法是技巧性的,容易掌握,所有的语文老师都能讲出个一二三来,难点在语言的把握上。俗话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一个人的个性不同,其语言风格也不一样,有的柔媚,例如时下的心灵鸡汤作者,有的质朴,如曾经的山药蛋派作家们,有的凌厉,如新闻时评的作者,有的平和,如刘绍棠等乡土作家的风格……因此,对于语言的把握就要靠多阅读,开拓视野,让自己尽量多地接触各种写作风格的作品,积沙成塔,集腋成裘,读的多了,产生了语感,再做起阅读题来,就会水到渠成地把握住文本的语言风格了。</h3> <h3>阅读的解构问题说完了,我们再来看看如何建构文本,也就是写作的问题。一谈到写作,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大多谈虎色变,觉得“好难好难”。之所以产生这种感觉,其实是因为对文本的写作没有摸到规律。写作,其实也是有规律的。上边我们谈到一篇文章就是一所房子,一个人,一棵树,一枝花……阅读就是将其解构,而写作就是用同样的材料进行建构。<h3>同样的,写作也需要从内容、写作方法、语言与情感四个方面入手,这其中,一篇文本的情感是不变的,好比是房子的功用,人的骨骼,树和花的枝干。</h3><h3><br></h3></h3> <h3>我们盖房子,无论建筑材料、外形、风格怎样变化,它的功用是不会有多大的变化的,那就是人类的居住与使用。这其中,人类的居住与使用就是文章的情感,而建筑材料、外形、风格等等则是文章的内容、语言,以及写作方法,这些是变化的。同样的水泥石块瓦片钢筋,建成的房子有的外形是方的,风格是哥特式的,有的外形是圆的,风格是巴洛克式的,有的外形是菱形椭圆长方六角……不一而足,风格也或中或西,或古或今。写作也是一样,还拿母爱作为写作主题,贯穿其中的感情已经确定,不确定的是你想用什么样的内容,什么样的手法,什么样的语言去表达这种感情,所以,古今中外写母爱的文章成千上万,而我们读来却为每一篇成功之作而感动而流泪。再例如“成长”之类的写作,无论是精神的成长还是躯体的成长,这个主题是确定了的,不确定的是你会选择什么样的事件、什么样的手法,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成长的喜悦或痛苦,忧愁或恐惧,赞成或反对。从内容上来说,你可以选择由喜欢洋娃娃到喜欢读书,也可以选择身体的局部发生了大的变化,还可以选择别人对你小时候和现在的评价……来写成长,可选的材料非常广泛,可根据个人的经验与领悟进行选择典型性的材料写入文本。从写作手法上来说,你可以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也可以采用对比反衬的手法,还可以采用象征双关等等手法来写作。从语言风格上来说,你可以用各种修辞让文本华美无比,也可以多用动词形容词让文章灵动活泼,可以采用倒叙、插叙、顺叙,也可以加入名言警句让文本更具说服力……这又好比画家笔下的山水人物,冬天的水瘦山寒无非少用笔墨,春夏的山水丰神俊朗无非多用些笔墨,想让笔下的人物像杨玉环一样丰腴,那就多画点血肉,喜欢笔下的人物像赵飞燕一样清瘦,那就少费点笔墨少画点血肉,这些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任意选择的,而且范围非常广泛。</h3> <h3>记得我跟我的学生就“我爱我家”这个话题进行写作的时候,我是这样引导他们的:这个话题中,“爱”的主题是不变的,变化的是“我”的身份,“我”的身份变化了,那么,“家”就有了不同的解释。比如,“我”是一只小鸟,“家”就变成了鸟巢;“我”是一条小溪,“家”就变成了大海;“我”是一个人,“家”是就我们实实在在遮风挡雨的家园;“我”是教师,“家”就是校园;“我”是医生,“家”就是医院;“我”是一个家庭,“家”就是一个家族;“我”是一个家族,“家”就是一个民族;“我”是一个民族,“家”就是一个国家;“我”是一个国家,“家”就是整个世界……这是从内容上为学生开阔视野和心胸。从写作手法上来引导学生:你可以采用浪漫主义的写法,把文章写成一篇富有诗意的童话;可以采用现实主义的写法,娓娓道来,讲述属于你的故事;你也可以用对比的手法,先写别人的家,再与自己的家园进行对比,从而显现你对自己家园的热爱;你也可以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先说自己开始不爱自己的家园,经过一番曲折的经历后发现,家园是每一个人心灵的港湾……从语言的角度,这样引导学生:假如你是一只小鸟,你可以采用拟人的手法,用一只鸟的心理去猜测花草树木的含义,去追寻人类各种举动的目的;你可以尽情地联想与想象,把河流想象成一条明黄的带子,把森林想象成动植物的乐园,把天上的云想象成你喜欢的各种形象;你可以加入心理描写,表达你对某事某物的感慨;也可以采用景物描写,衬托或渲染某种气氛……凡此种种,都可以让学生们平凡的语言爆发出艳丽的火花,成为文章的一大亮点。</h3> <h3>当然,建构一篇文本,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等诸种表达方式的运用也是必不可少的。记叙使内容清晰,描写让语言丰满,议论和抒情表达情感倾向。这些表达方式的运用也是可以训练的,且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例如记叙,我在讲课过程中就很喜欢随机训练学生的记叙能力,比如有个同学回答问题很正确,就可以让另外的同学对这件事进行记叙:第几节课的课堂上,老师提问了一个什么问题,某某同学流畅滴回答完毕,获得了同学们热烈的好评。这其实就是一段简单的记叙。描写的训练则更为简单,我们上课使用的教具,比如粉笔啦,教杆啦,PPT上的画面啦,都可以抓住机会让学生进行描写。议论和抒情的训练相对来说比较难,需要老师创造机会,甚至创设某种情境。一次,我故意带了一只形式夸张的发卡走进教室,立刻引来爱美女孩子们的围观,她们环绕在我身边,挣着抢着进行赞美:好萌啊,好可爱啊。发卡上的兔子头好卡通啊,我也想要一只这样的发卡呢。老师在哪儿买的,告诉我,我也要去买一只戴,一定美翻啦……这种发自肺腑的赞叹与羡慕,其实就是一种极好的议论与抒情训练了。凡此种种,只要我们留心与用心,训练机会是不难寻找的,训练效果也绝对是卓有成效的。</h3> <h3>当然,建构一篇文本,可说的不仅仅是这些,不再一一赘述。<h3>阅读与写作,解构与建构,拆房子与盖房子,材料是完全一样的,但是因为目的不一样,所运用的方法也就不一样,所形成的作品也就迥然相异。但这其中的确有规律可循,有脉搏可诊,有方法可用——只要我们用心去探寻。</h3><h3><br></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