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小城的生活,好像还能找得到一点儿“从前慢”的感觉,人到中年,也越发喜欢小城的节奏了。<br></h3><div><br></div><div>今天读龙应台的《我村》:“我村”的意思就是,在这一个小村里,走路就可以把所有的生活必需事务办完”。</div><div>作家就是作家,能妙笔生花,读完之后,会由衷感叹,真是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呀!其实,我所在的小城,就是她笔下的“我村”。</div><div><br></div><div>五点半下班,坐在班车上,路边绿化带上的花儿正开,树枝上刚刚发出来的嫩芽,从车窗外一闪而过,就像一幅画。十几分钟,边赏风景边聊天一会就到站。拐个弯,走进一条柏油小路就到热闹的菜市场,顺便买一把青菜几根小葱,几个辣椒或者莴笋,晚餐以简单清淡为主。</div><div><br></div><div>再去菜市场门口的水果摊,胖胖的老板娘笑脸相迎:下班啦😊,这些都是今天才进的,新鲜。买了点桂圆,金桔,称好装袋,老板娘还硬要送几根熟透的香蕉塞进袋子里。</div><div><br></div><h3>沿着这条小街,不到一百米,走到家门口,顺便去楼下那家服装店,看看有没有到新款。留着黄色短发年轻漂亮的老板娘热情地招呼着:才下班呀!这款是你喜欢的风格,喜欢就试试吧。早上去菜市场遇见你妈,她也去买菜哎,老人家身体很好呢,她还认识我,很精神喔,今年有80多了吧。😊这老板娘一见我就聊开了,老人家身体好,真是你们下人的福气啊。我笑应着,是哦。我家爷爷奶奶也94岁了,头脑一点不糊涂呢,青丝丝的,手机里有照片,给你看看。我一看,还真是身板硬朗、面目和善的老人,,,老板娘继续着她的话题,不能嫌弃老人家啊,像你妈妈这样的老人,我也喜欢。和年轻的服装店老板娘聊了十几分钟,衣服没买,可是不影响我们愉快的聊天。</h3><div><br></div><div>一路上,会遇见很多熟悉的面孔,一路都在不停点头打招呼:下班啦!吃过啦!散步去啦!😊</div><div><br></div><div>如果周末,早上去菜市场,壮实的肉摊老板边剁肉边问:买这么多,儿子回家了吧😊,称完后又割了一小块肉放进去。偶尔有时候忘记带钱或者钱不够了,卖菜的,卖肉的,卖鱼的,卖鸡的,卖水果的,卖早点的,都会笑着说:拿去拿去,回头再给。</div><div><br></div><h3>周末,早起,穿过一条小区内街,走到底,就是公园后门,我的小区与公园一墙之隔,进去溜达一圈。然后再去吃早点,街道两旁有各种特色小吃,大饼油条,牛肉拉面,小笼汤包,烧卖,炒面等等。我一般去街口的何老三馄饨店,要一碗馄饨,满面笑容的老板娘知道是小份的,还会在你馄饨碗里多加一撮紫菜。</h3><div>去理发店,发型师也知道你要剪多长,要不要刘海。去银行稍微远点,但如果不想坐公交,想借机走一走,步行也就二十分钟,如果人多排队,再换一家。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两三个小时,办完事,就可以回家。</div><h3>前几年,单位离家五分钟,如果突然变天下雨,可以从办公室赶回家收衣服,完全来得及。现在单位搬到东部新城,才需要坐车上下班,才找到一点大城市的感觉😄。</h3> <h3>这样的日常,记下来也不过是流水账,似流水一样,缓缓从身边流过。</h3><h3>若干年以后,当偶尔翻开生活的这一页,或许,会有一些小温暖,从心底满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