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朱佳明

<h3><font color="#ed2308">那时——1974年,离现在已经44年了。44年前,我们很荣幸地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这里——安徽大学。当时也算是时代的宠儿,一代精英。现在“安徽大学”这枚校徽在我们眼前熠熠闪烁,在我们的脑海里掀起粉红色的涟漪。它是时代的记忆,是青春的写照,是我们芳华时光的再现……这枚校徽曾经让我们在安大校园昂首阔步,足球场上有我们的身影,长跑道上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排球场上仿佛还能听到我们的笑声,大家进教室,图书馆,进课堂,进餐厅,进宿舍……在安大校园我们如蜜蜂般盘旋在知识的百花园中,尽情采集吸允着甜蜜与芳香……</font></h3> <h3>这是安徽大学74级中文系两个班级的分组名单,多亏王成继同学珍藏至今,让我们又重新回到了安大小组活动的现实生活中去了。一班36名同学,二班35名同学。这就是我们44年前的71名同学,是这份名单把我们拉回到“那时”……下面有几张小组同学的合影,不全了,凑不全每个小组的合影,就用这几张代表吧。还有一张就是二班35名同学(只有30名同学参加),那是到淮南万人坑参观,也算是开门办学的一次组成部分吧。据我所知,这三十名同学当中,已经有三名同学与我们永别了——陈先九●刘张四●杨永春●</h3> <h3>那时——71名青年来到安大中文系,这群少男少女怀着一颗激动的心情,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他们一脸青涩,她们红装素裹,他们踌躇满志,他们豪情万丈,他们激情彭拜……</h3> <h3>那时——他们胸前佩戴着“安徽大学”的校徽,如同天之骄子般昂首阔步行走在安大校园。</h3> <h3>那时——她们站在安徽大学,胸怀五洲四海,博览群书,高瞻远瞩,放眼世界,大展宏图……</h3> <h3>那时——他们如饥似渴地在课堂听老师讲课,课后开展座谈讨论,余兴未艾,学习热情之高涨,学习兴趣之浓烈也是前所未有的。</h3> <h3>黎如芷,高启,沈美君,刚刚入学的新同学,满脸的清纯,充满了青春的气息。</h3> <h3>孙鸿珍,马抗美,梁燕清,徐红英,汤慧珍上海的五位女同学。与众不同的上海女学生,浑身充满了非凡的气质,洋气是与生俱来的。</h3> <h3>孙鸿珍,李少芳,真真的是一对双胞胎姐妹。</h3> <h3>吴道玲,张正英,沈美君,黎如芷,王荷英,姜春梅。照片由于年代的久远,不太清楚了,模模糊糊的记忆才是最美的。</h3> <h3>沈美君,张正英,黎如芷,王荷英。</h3> <h3>孙晓梅,张正英,黎如芷。</h3> <h3>黎如芷,沈美君,何凌云,田玲。</h3> <h3>那时——我的这些同学们是运动场上的佼佼者,七四级的运动健儿们参加学校运动会,并取得较好的成绩。有栗文忠,黎如芷,朱校林,其他几个人叫不出名字。</h3> <h3>运动场上拼搏的汗水换来了荣誉,喜悦在运动员的脸上绽放。</h3> <h3>中文系的领导也为运动员的表现而高兴,大家合影留念。</h3> <h3>沈美君,黎如芷,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h3> <h3>二班的部分同学在图书馆的门口合影。</h3> <h3>高怀毅,冷素云,沈美君,高启,四个蚌埠老乡的这张照片,多么富有校园生活的气息,田园味十足。</h3> <h3>孙鸿珍,许红英,冷素云,蒋鼎霞,高怀毅,梁燕清 ,扎着小辫子,梳着运动头,十足的新潮女学生的做派。</h3> <h3>这几个男同学,真的很帅,就是放在现在也是属于帅呆了的一族,当时招生的老师是按照电影演员的标准招生的吧,看看个个不比电影演员差。当时真没看出来,好像在校期间真没和这些男生说过话。</h3> <h3>这张好像是在安庆的江边振风塔边上的合影,只认识栗文忠,李少芳,还有一个好像是我的组长杨安球,其他就不认识了。</h3> <h3>那时——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该有多年轻,袁老师真的和学生差不了多少。</h3> <h3>那时——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那时的我们该有多快乐,个个脸上洋溢着灿烂,幸福,美满……</h3> <h3>那时的同学,现在的哥们,纯真无邪,坦荡清澈。</h3> <h3>那时——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在安大这个大家庭生活得如同兄弟姐妹,看看他们(她们),像不像亲兄弟,好姐妹。不是亲人,胜似同胞。</h3> <h3><font color="#010101">吴丽英,高怀毅。吴丽英可是我们班级最小的女孩,但是你可别小看她,人小鬼大,据说当时她已经是一名中共党员了。</font></h3> <h3>清纯的小芳——长辫子,戴草帽,圆脸,红唇标准的小芳原型。</h3> <h3>那时——中文系的同学们参加安徽大学的文艺汇演,看看大家的神态,个个神采奕奕,青春靓丽——绝对原生态。</h3> <h3>那时——我们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学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在安大中文系的领导下,分成若干小组,奔赴工厂,农村开门办学。这是老师带队的"毕业实践"宋代文学组。</h3> <h3>那时——同学们在淮南开门办学时,和工厂里的几位师傅合影。</h3> <h3>那时——毛主席去世,我们以泪洗面,通宵达旦制作花圈,用以寄托我们对伟人的哀思!</h3> <h3><font color="#010101">那时……毛主席逝世在我们的心灵深处留下了极度悲伤的印记:在安大大礼堂同学们收听这一噩耗,大家情不自禁,嚎啕痛哭,期间有哭晕过去,被抬出会场者有之,有互相抱头痛哭者有之,有暗自伤心哽咽者有之……总之那种伤心的程度是这辈子都很难再有的。</font></h3> <h3>小组同学在伟大领袖毛主席遗像前合影,心情凝重。</h3> <h3><font color="#010101">那时——中文系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长丰吴山的基本路线宣传队 ,住在镇上供销社小院的仓库里……</font></h3> <h3>那时——同学们开门办学在梅山水库。</h3> <h3>遥望水库的庞大工程。</h3> <h3>开门办学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深入基层,不怕辛苦,采访写作,准备第一手资料。</h3> <h3>那时——我们走上讲台,向大家讲述着自己的学习心得……胆子挺大。</h3> <h3>这位是已经离世的杨永春同学。他在栗文忠的《悠悠岁月》一书有这样一段话,完全可以诠释我们当时的情景:那时的大学烙有鲜明的时代印记。“文革”刚刚结束,高考制度尚未恢复。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岗位,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社会经历各不相同的我们,被推荐到同一所学校接受高等教育……真难为了我们的老师,呕心沥血地对我们实行“分层教学”!真感谢中文系的领导,把我们的学习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杨永春的这段话,再现了我们当时真实的学习生活。</h3> <h3>大学时代总是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里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无论你今天怎么样,那段岁月对你生命的塑造,可能永远都无法抹去。那时,我们——一群热血沸腾,豪情满怀的青年,从工厂,农村,军营,机关,学校的第一线来到安徽大学。在那个“政治第一”的特殊年代,我们想学习几千年悠久文化,又必须经过“洗脑,批判”;想一心一意上课,又必须到社会“开门办学”。我们经历了在学校农场的生活体验,在煤矿,农村,水利工地的写作实习,在“批林批孔”等政治运动中写批判稿,等等现在大学生不能想象的许多事情……今天,我们追忆那逝去的年代,再现我们的生活,不是为了歌颂,不是为了声讨,而是要记载一段历史的真实。这些追忆也许可从中提炼和发展某些精神财富,也许能让人悟出这一代人的追求和生命的意义。……抄自栗文忠的《悠悠岁月》002——003。那时,我们的大学生活就是这样:青涩,纯粹,激情,美好,渴望,还有些许迷茫……</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