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中国有“四大古城”:四川阆中、丽江古城、平遥古城和安徽歙县。</h3> <h3>平遥古城是保存最完好的古城之一。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5A级旅游景点。<br></h3> <h3>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旧称古陶,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全面包砖,更新城楼,增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h3> <h3>明洪武三年(1370年),由原“九里十八步”扩为“十二里八分四厘”(6.4公里),变夯土城垣为砖石城墙。明清两代先后有二十五次维修,城墙平面呈方形,周长6162.7米,高10米,垛堞高2米,顶宽3—5米,墙身素土夯实,外包青砖,内墙砖砌排水槽77个。墙顶外筑2米高的垛口墙(又称挡马墙)取孔子弟子、贤人之数,设垛口3000个,敌楼72座,内砌女儿墙。四隅角楼四座,东城墙上有点将台,东南角城顶上筑奎星楼和文昌阁。</h3> <h3>平遥县衙为中国现有保存完整的四大古衙之一,也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县衙,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保存下来最早的建筑建于元至正六年(1346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整座衙署坐北朝南,呈轴对称布局,南北轴线长二百余米,东西宽一百余米,占地26000余平方米。</h3> <h3>平遥古城的交通脉络由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南大街为平遥古城的中轴线,北起东、西大街衔接处,南到大南门(迎熏门),以古市楼贯穿南北,街道两旁,老字号与传统名店铺林立,是最为繁盛的传统商业街,清朝时期南大街控制着全国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金融机构。被誉为中国的“华尔街”。西大街,西起下西门(凤仪门)、东和南大街北端相交,与东大街呈一条笔直贯通的主街。著名的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就诞生于古城西大街,被誉为“大清金融第一街”。东大街,东起下东门(亲翰门)、西和南大街北端相交,与西大街呈一条笔直贯通的主街。北大街,北起北门(拱极门)、南通西大街中部。</h3> <h3>走在历史气息浓重的街道上,仿佛穿越到了清代、置身民国的一段旅行之中。浓郁的晋商文化气息,深宅灰墙,十楼若日,令人垂涎的风味美食,带给旅行者的是无比闲暇惬意的感觉。</h3> <h3>北方的古镇不若南方水乡那般柔情似水,却自有一番古韵味,有着自己的独特魅力。</h3> <h3>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坐落于“大清金融第一街”平遥古城西大街的繁华地段。是中国现代银行的开山鼻祖。</h3> <h3>日升昌票号成立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由山西省平遥县西达蒲村富商李大金出资与总经理雷履泰共同创办。总号设于山西省平遥县城内繁华街市的西大街路南,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用地紧凑,功能分明,是中国民族银行业的先河,一度操纵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其分号遍布全国30余个城市,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br></h3> <h3>中国镖局博物馆有10大展室,以详实、丰富的实物资料,全面地讲述了镖局这一特殊行业的产生,经营管理以及组织运行的历史史实,揭示了镖局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对商品流通领域做出的特殊贡献。 博物馆内主要介绍中国镖局发展史以及在明清时期中国有名的十大镖局、十大镖师和走镖过程中的轶事趣闻,尤其为研究形意拳、长拳、弹腿、长枪、套路等武术门派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实物资料,有一定的研究参观价值。在信息、交通、贷币流通不发达的时期,镖局遍布全国大中小城市,是过去的保险行业,为商号工商铺户业务往来、货物、贷币的正常运转起了积极的作用,至民国初年,活跃了三百多年的镖局渐渐地退出了历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