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2018年4月16日至18日,我们平桂二中部分校友在家住富川的老校友白文升哥哥的盛情邀请下,开始了快乐富川三日游之行。<br></b><b>富川位于我们广西东北部,地处湘、桂、粤三省交界的都庞。<br></b><b>富川瑶族自治县也称“山国”。它四面环山,中间低落,略呈椭圆形盆地。它还是“中国长寿之乡”。</b></h1><h3><br></h3> <h1><b>富川对于我们这些望高矿的子弟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因为我们望高就地处在富川、贺州、钟山三地的交界处,当年没有高速公路时,要去富川,就必须经过望高。我们也常常跟着父辈们经常去富川赶集。当年我们在读初、高中时,还去过富川学工、学农和学军。虽然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当时的情景,特别是到牛背岭生产队与贫下中农搞三同的件件往事,至今还记忆犹新,难以忘怀。</b></h1> <h1><b>这是从贺州出发的校友,将前往钟山,与桂林和钟山的校友汇合,一起前往富川。他们是:<br></b><b>从左起陈娟、董玉珍、刘艳华、全耀海、吴盛勇、邓火生、黄文明</b></h1> <h1><b>瞧,老美女与老帅哥相见多亲热啊。</b></h1> <h1><b>可是帅哥好像不领情哦,多严肃啊!</b></h1> <h1><b>这是校友们在钟山西站的合影。</b></h1> <h1><b>这是此次快乐行中冯水清大哥他们初九班的同学兼插队队友在下榻酒店的合影。</b></h1> <h1><b>这是此次行东道主白文升大哥,为迎接我们的到来,在自己家的楼顶上忙着做丰盛的菜肴。白大哥、大嫂,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的盛情!</b></h1> <h1><b>由白大哥夫妇亲自下厨掌勺的二桌丰盛的佳肴开吃了!大家品着美味佳肴,纷纷竖起拇指直夸白大哥的厨艺。哥哥辛苦了!</b></h1> <h1><b>酒足饭饱后,趁着太阳下山前的余光,大家来到哥哥家的楼顶来个合影。参加本次聚会的有<br></b><b>一排左起:冯水清、吴盛勇、全耀海、卢颖、严达全<br></b><b>二排左起:黄志斌、董秀珍、程进英、胡彩莲、刘艳华、邓夫人、邓天才、陈娟、白文升<br></b><b>三排左起:黄海洲、罗春荣、封之平、梁上樑、黄文明、邓火生、韦伦波、严忠平。</b></h1> <h1><b>晚上,整个富川县城灯火辉煌,特别是江的两岸更是灯火闪烁,追光幻影,迷离魔幻。大家来到县城的风雨桥,欣赏着富川县城美丽的夜景,感叹近年来县城的变化之快,经济文化的繁荣!</b></h1> <h1><b>这是我分别45年从未见过面的初中同学,当年的小美女王英。<br></b><b>王英同学73年就随父母来到富川,这一别就是45个春秋。由于当年大家彼此年龄小,而且通讯又不发达,我们同学与她彼此的相识只停留在少女时的映像。去年同学胡光忠历尽重重困难,终于找到离别44年的老同学王英。<br></b><b>当我见到王英真人那一刻,激动的心情无法比拟……。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四十五年,岁月让我们彼此从少女变成了奶奶,但她的音容笑貌没有太大的变化,特别是那挺立、好看的鼻子,一下让我找到当年小美女的影子。</b><b><br></b></h1><h3><br></h3> <h1><b>当年的发小美女姐妹花,如今依然如同亲姐妹。</b></h1> <h1><b>第二天早上,大家驱车来到富川朝东镇岔山村。<br></b><b>岔山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瑶族古村落。天降异石,山开两岔,岔山村因此而得名。该村东与东水交界,南邻秀水,西北两面与湖南接壤。秦汉时期,它从中原通过潇贺古道进入岭南的第一个入口,是镶嵌在潇贺古道上的一颗璀璨明珠。<br></b><b>村口随处可见古民居、石板路、石板桥、石碑刻、古风雨桥、古树、古井,是潇贺古道文化的活字典。</b></h1> <h1><b>今昔千年,来到古村,走在斑驳的青石板上,感受潇贺古道的千年沧桑,仿佛能听到千年潇贺古道上传来的马蹄声,一派繁荣或赶马人运货的艰辛景象跃然眼前。<br></b><b>一首元代诗人马致远的古诗从记忆中跳了出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b></h1> <h1><b>村民们也继承了前辈们的手艺,做起了当地具有特色的小吃,熬酒等作坊生意。</b></h1> <h1><b>酒仙们,快过来喝个够吧!</b></h1> <h1><b>这里还建起了一间知青馆。里面还保存大量当年知青用的农具。<br></b><b>我们当中,大多数都是当年的知青,当我们看见这些保存完好的知青照片和农具,心里感到特别亲切,当年的知青生活,那酸甜苦辣的一个个故事,仿佛就在眼前。</b></h1> <h1><b>这不,冯水清大哥,就激动地讲了当年他与董玉珍姐姐等五个知青刚下到农村时的四个故事。即:南瓜的故事,莲藕的故事,偷茅草的故事,打石子的故事等。没有那段经历的人,初听起故事觉得好笑,可却蕴藏了当年我们知青生活的艰难、心酸和无奈。</b></h1> <h1><b>天才哥哥和嫂子是我们此次活动中年龄最大的一对,虽然年龄最大,但心态及精神面貌却超前卫。特别是哥哥的学习精神和新潮的相册制作技术令我们敬慕。<br></b><b>瞧,多浪漫的真实版一对啊!</b></h1> <h1><b>这群老顽童,童心未泯。玩起了当年儿时没有机会玩过的童话剧《拔萝卜》。虽然都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但那动作和神态是多么的纯真。</b></h1> <h1><b>这群豪公豪婆哪像六十多</b><b>岁的人啊!</b></h1> <h1><b>就连老实巴交的春荣哥哥也被这些豪公豪婆们感化了啊!</b></h1> <h1><b>超级豪公全耀海哥哥不愧为当年平桂宣传队的老戏骨。瞧,当年没有那么浪漫的机会,如今却可以大胆放开的表演了。<br></b><b>采下路边一束野花,献给当年的爱丽丝。怎么啦,姐姐还那么羞答答。哈哈哈!</b></h1> <h1><b>哥哥,你也太多情了吧?嘻嘻!</b></h1> <h1><b>来!哥哥,打扮打扮,咱两来上演一段《天仙配》唱段,让大家乐一乐吧!</b></h1> <h1><b>水清大哥自告奋勇抢当男主角。那打扮和神情多憨多实在啊!哈哈哈!</b></h1> <h1><b>天才哥哥,你哪像赶牛拉犁的老农?手势都不对,嘻嘻!你站在那里就活脱脱的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b></h1> <h1><b>接着我们又来到秀水状元村。<br></b><b>秀水村内有“三江涌浪”、“灵山石宝”、“眠兔藏烟”、“青龙卷雾”等八大景观。故有“小桂林”之美称。秀水不仅自然风光美,而且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据查证,自古以来,在县志记载的133名富川历代科举进士名录中,单秀水村就占了27名,因而有“状元村”之美称。</b></h1><h3><br></h3> <h1><b><br></b><b>这是此次东道主白大哥的夫人白大嫂。他俩可是我们的向导,热情地向我们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b></h1> <h1><b>中午,我们在朝东镇品尝了当地有名的小吃~米豆腐。<br></b><b>休息片刻后,我们又来到富川的川岩。这可不是我们望高的川岩哦。<br></b><b>川岩里,一条小溪潺潺流水,川流而过,在洞的那一边汇成了一个湖 ,大家来到湖堤旁戏水撑船、留影。</b></h1> <h1><b>听两个帅哥美女说,那边还有一个扣子岩,比川岩好看。于是我们又驱车前往扣子岩。<br></b><b>由于岩洞名气不大,导航不够明晰,有三辆车就半途而废,打道回府了。</b></h1> <h1><b>这是我们坚持下去,执着要找到扣子岩,一睹扣子岩芳容的校友们。</b></h1> <h1><b>这是我们望高矿中的李芳任老师。当老师坐在酒店大堂等我们时,我们还不知道那是我们可敬的李老师呢。<br></b><b>李老师虽然已经七十九岁了,但还是那么健烁硬朗。虽然他是我们隔壁班的班主任,但能见到四十多年不见的老师,仍然是那么的亲切。</b></h1> <h1><b>晚上,我们十多个校友一起到离县城十多里外的神仙湖游览。<br></b><b>这里晚上主要是看灯影和演出。</b></h1> <h1><b>18日上午,在回家的路上,我们来到虎头寨,景区正在建设之中。</b></h1> <h1><b>三天的快乐行程就要结束,不得不要与白大哥和嫂子道声再见了!谢谢哥哥嫂子!是你们让我们在这三天中,领略了富川风景如画的山川美景和风土人情,感受了你们的热情。再见了!哥哥嫂子,再见了!富川。祝哥哥姐姐们身体健康!我们十月桂林见!</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