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作为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农耕文明仿佛贯穿了中国文化的始终。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凝聚了古代中国人的智慧。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铁犁牛耕的时代也一去不复返,机械化耕种给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农业得到了更为迅速的发展。然而这一立国之本,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渐被人遗忘。4.17日我们巴南区清华小学,三四年级全体师生来到北碚静观爸爸的农庄开展一天的传承弘扬农耕文化研学旅行。</h3> <h3>我们首先开始学习晒谷子,老师让我们先将地扫干净,再把谷子倒在水泥地上,用耙子把它摊平。</h3> <h3>他说:"推得时候要慢些,拉得时候不要太用力,还记得要一排排地翻过来。"我们照着老师的话去做,一地谷子总算翻过来了,可我们也早已累得腰酸背痛。</h3> <h3>在这里我们学习到了每当到了收稻谷的时候,谷子收割回来时是潮的,要晒于后才可以存放很长时间。体会到了看似简单,但却很辛苦的付出的道理。</h3> <h3>然后我们学习了包皮蛋的制作,这是在家里和学校没有学习过的知识。</h3> <h3>看我们自己动手制作的皮蛋</h3> <h3>先把鸭蛋洗干净待用。在将食盐放入小瓷缸中,冲入开水,待二者充分溶解后,再分批加入生石灰,当生石灰全部"化"开时,料灰就配制好了。然后把料灰(适当加入一些稻壳或麦糠)均匀地涂在鲜蛋上。最后存放大约两个月的时间,皮蛋就腌制好了</h3> <h3>今天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把亲手包的皮蛋带回家跟爸爸妈妈一起分享哟。</h3> <h3>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不同行当的脸谱,情况不一。</h3> <h3>看我们三年级的小朋友正在大创作</h3> <h3>比比谁的脸谱是最漂亮的</h3> <h3>豆浆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豆制品。制浆是豆制品生产过程中提取大豆内蛋白质的头道工 序。制浆工艺共分选料、浸泡、碾磨、过滤、煮浆和滤熟浆等六道工序。</h3> <h3>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亲手磨制了豆浆。感觉今天豆浆的味道跟平日的不太一样,特别香甜。</h3> <h3>看同学们齐心协力共同磨制</h3> <h3>大家都很认真的在学习</h3> <h3>太好喝啦……</h3> <h3>鸡公车,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承担农村主要运输任务的鸡公车,村村通公路的实现,这一在是乡村主要运输角色的手推独轮车即将退出历史舞台,成为农村运输的古董。是改革开放30年乡村进步的一个缩影。</h3> <h3>我们正在体验运粮的辛苦</h3> <h3>虽然在烈日当空,但大家都很认真的学习着。</h3> <h3>春季播种之前,耕耘土地。立春过后,春耕即将开始,在中国一些地区一直传承着试犁的习俗,但由于各地环境和自然条件的不同,寓意春耕生产传统习俗的方式和时间也有所不同。</h3> <h3>老师正在给我们讲关于春耕知识</h3> <h3>随后我们四年级全体师生进入菜园,亲手采摘蔬菜</h3> <h3>通过一天体验,我们对传统农耕文化的认知,传承,有了感悟。学习是为了更好的传承,许许多多的非物质文化的消逝应该给予我们警示。学习农耕文化和体验农事并不意味着要从事这一行业,而是要在学习和体验之后能够更好的铭记和传承。知道并了解我们每日所吃所用是从何而来。我们一定会好好传承和保护农耕文化!</h3> <h3>朝暾初上 负笈研学</h3><h3>带领孩子们探索大自然奥秘</h3><h3>感受中华文化</h3><h3>开发自身潜力</h3><h3>确定自我梦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