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方峪行——微风摄影并记

微风

<h3><font color="#010101">  古村,方峪,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西南的一个山峪里。这里,2015年被山东省政府列入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立于村西头的“方峪古建筑群”碑刻。<br><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座具有悠久历史,具有北方建筑明风格的明清建筑群,有300余栋,房屋建造年限大多超过了100年,有的甚至超过了300年。目前99%的住户都搬到新村居住,只有零星几户人家还在独守。如此,才让老村保留下来且相对完整,这里几乎没有现代化的改建,是原汁原味的“老村”。这块碑记,经过岁月的风蚀,字迹虽难以辨认,但从它的雕刻的精度及其碑体高度,足可彰显当年方峪村的盛景和及在当地的美誉。<br><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进入村庄,几经打听,这座掩映在杂草丛中的古村落才逐斩呈现在我的眼前。虽然事先对古村落有了大概了解,但真正进入村落后方感岁月的沧桑和无情,这残垣断壁,这油光的青石路,这古朴的磨盘……无不记录着曾经的辉煌,以及那风雨人生的无奈……<br><br></font></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这个免费的导游叫吴娜,是我们在村头刚刚认识的姑娘,也是我们在村里碰到屈指可数的人之一。她自告奋勇给我们带路,这个看似智力有些问题的热心人,对古村却有极大兴趣,令我们感叹不已,同时也唏嘘不已。我不知道她的世界里,究竟经历过什么,但从她走在青石路上坚定的步伐以及渐去渐远的背影告诉我,她是一个可爱的姑娘。</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h3><font color="#010101">  吴姑娘,性格温顺,模样俊俏,话语也不少,也可以说是与我主动交谈。看她如此热情,我也放下了警惕,相互有了亲近感。她微笑着说:“我可以告诉你,我叫吴娜,口天吴。你可以拍照,还允许你发到网上,我个人同意了”。“为什么?”我不解地问道。她笑了笑说“看你是个善良人,我才这样的”。我恍然大悟。原来善良是一个通行证,它不仅拉紧彼此距离,还可消除偏见。再环顾那些经过岁月侵蚀的古建筑群,顿感也没有那么冰冷和破败了。<br><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个脚穿一双拖鞋,尘土铺满脚踝的姑娘,行走在油亮的青石板上,穿行在石屋之间,炙热的太阳飘洒下来,更衬托出她的弱小。我想人与人之间如能坦诚相待,和谐相处,该是多么幸福的事。心情不由得温暖起来,连这些由石头砌成的房子也充满了生机……驻足,停留,感受着久远村民们那恬静的乡土气息,仿佛袅袅炊烟升起,饭菜飘香,想起那玩耍的孩童,想起那走街串门的乡里乡情……<br><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一个独特的建筑吸引我,两个大院门口紧挨一起,造型完全相同,只是门檐板连在一起,百思不得其解中,吴娜一问“兄弟门”,诠释了我的猜想。好形象的比喻,这两个院落分别住着兄弟两家,这门是否也象征兄弟俩人情意深长,不分离之意?或许,有之!<br><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吴姑娘手扶拴马石,遥望着前方,在想什么,不得而知。我想人都是有感情有思维的动物,不管哪根神经被触动,都是正常的。尊重与被尊重,同等重要。<br><br><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北方,并不是多雨之地,而这里的建筑群大多都有挡雨蓬,这在众多建筑群中十分罕见。就像我们用现代思维去考证那个时代的气候变迁,或许是走向了不归路。不管怎样,一个时代的产物毕竟有它存在的道理。这就是时代赋予人们聪明才智而产生的,建筑特质。<br><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是一座保留完整的古宅,看到一人由房内走出,误以为他是房屋主人。没想到他的一句话让我惊讶:我在此堆放了一些杂物,过来取的。这里的每一户人家,虽没人居住,但大多有一把锁将军把门,是真正的传世主人的杰作。他们会经常回来看看瞅瞅,从上幅图片那红色“福”字上可以看出,家,永远是家。<br><br></font></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财源顺意来,美好的上联,实则下联矣。不妨我给它对个真正的完整对联:年年福禄到,财源顺意来,如何?也希望看此美篇的朋友们,一试!</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h3><font color="#010101">  走在这凹凸不平的石路上,感受着那个时代的气息,仿佛穿越于那个时代。历史,要成为历史,必须经过几代人考证,延续或保存下来具有时代特色的东西。一个城市的文明,不是有了多少高楼大厦就可以衡量,而是要有历史渊源,或者说一个时代赋予它的内涵来决定的。<br><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至于这口古井养育了多少村民,相信流传下来的古村落已经给出了答案。水,是人类的精灵,不可或缺的朋友,人们的聪明才智与水不可分割,好像鱼儿离不开水般,亲密无间。乾隆年间开凿的这个水井,井深20多米,目前仍在勘用。井口北侧还有一棵合抱之粗的古槐,据考证这老树比老井还年长200多年呢!<br><br><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午后2点左右,在吴娜带领下走进一大户人家,没想到的是目前仍有人居住,且正在用午餐。简单的午餐只有一盆小白菜炖豆腐,手里拿着煎饼,似母子俩用餐。看着俩人默默地认真用餐,并不顾及我在此进进出出拍照,我想,这该是多好多镇静的心态呀!说到大户,现在只能用先人留下的雕花门楼,来证明了。<br><br><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看似相似的胡同,却有不一样的名字。这条巷,名曰“镰刀巷”,形象的比喻,实则像一把镰刀。不知当初为什么有如此规划?真想问一问先人。若不是吴娜轻车熟路般引领,我恐怕错过了这一条名巷。<br><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个建筑也蛮有特色。大门层层进入,三进门廊,狭长的空间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或许是因地就势,亦或许是彰显高贵,亦或许是时代风俗?思忖了半天,没有答案。<br><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扶按古墙边,吴姑娘又想起了什么?这古村落到底给她带来什么困苦,让她如此沉默?纳闷其中。其实人有许多不以言语的地方,那么就让她保留一方空间。在这空间里,她是自由的,轻松的,不设防的。但愿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惬意的可以放逐心灵的地方,一个真正的“心灵花园”。<br><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一个竹栅栏门,关不住春的怒放,夏的温情,秋的爱恋,还有冬的顾盼……点点滴滴总关情。一抹绿色,净化了我们的眼睛,更希望穿透我们的心灵,常住,不衰。<br><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是两个没有走出古村落的,兄妹俩,听着他们用铁丝自制而成天线的收音机,嬉笑玩耍在门边。她们灿烂的笑容以及纯真的乡音,让我忍不住多问多拍了几张。父亲中风卧床,母亲外出打工养家,这是离开兄妹俩后,吴姑娘告诉我的。早知如此,我一定进得房间看看这位家长。<br><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回首,见兄妹俩依然望着我们,还有隐约可见挂在门上的收音机,我随即按下快门,仿佛要将这两个小家伙带出去,带她们走向善良,美好,向往的新生话。如果有机会再回到这里,我一定给她们带去必须的学习用品,当然,还有一部新收音机。<br><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家,不管有多远,它都是一个人向往的家园,避风的港湾。房屋,不管有多小,它都是家的根基,家的依靠。不管是我们在此出生,长大还是以后的远离,那扇门那扇窗户总是打开的,让我们不时倾听来自家的信息。我想,只要你静下心来,就能听得到。<br><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漫漫人生之路,如这狭窄的巷道不总是如意的。先人为我们留下的,在细细品味中,便能从中汲取许多养分。人生之路,还需相互扶持,吴姑娘用她的行为已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人的精神世界如果是健康的愉悦的,那么她的行为必定是高尚的,被人称道的,信不信由你。<br><br><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满目的老磨盘,古院落,雕花门廊,仰望着那些斑驳的墙壁,字迹模糊的石碑,仿佛置身于远古时代,浮躁的心得以沉寂。在这里,你可以什么都不想,可以什么都不做,只静静的走着,坐着,看着,就很美!<br><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吴家大院,据说这里原本住着一个吴姓大财主。他懂医术,村里人到这看病,有钱人看病随便给钱,没钱人看病一律免费。这样的财主,这样的境界,别说在过去,就是现在,也令人感慨。土改时,吴家大院还是被充公,被分了,但邻里关系十分和谐。 <br><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吴家大院几进院落的建筑,足见当年吴姓财主当初是何等的兴旺发达。土改后,吴家大院里分给不同的10户人家,令人惊奇的是,他们都各自拥有独立小院,但又户户相通,从前街进门,出门便到了后街,极为便利。这里的家家户户出门时根本不锁门,邻里关系和睦相处,成为典范。<br><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一声声哞哞,让我停步,一只可爱的小牛犊向我走来,我害怕地退缩着。吴姑娘却说:不怕不怕,它不会顶撞你的。我想这大概就是村民的质朴,人心向善使然。你不犯我我不犯人,侵犯自有侵犯的道理。古村落,给这些生灵以宽阔的、快乐家园,在这里,它们也是主人。<br><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石头,成为这个古院落的主题。路面上铺的,房屋是上垒的,房顶盖的,连拴马桩,门楼全是石头。石头的功效还一直扩展到石碾,石磨,石凳,石缸,石灶台……,真怀疑这里的人们,脑子只一根筋地认这耐用的石头?虽不远处有石山不假,但物尽其用到这个份上可谓极致了!<br><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行走于此,想像着N多年以前先人们在此生活驻扎的情景,他们或许根本想象不到,如今的古村已追随时代变迁而蜕变,而固守保护老村的责任已传于新一代人。历史,就是这么一代代传承下来,并留存千古的。但愿NN年以后,这老村,这老宅,这老路,这老井,这辘轳,这石碾……,一切的一切,都在,且尚好!<br><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古村落,吴姑娘,已烙印在脑中,不能忘却,也不会忘却。也但愿以后来此,还能碰见她,希望她依然幸福地生活,快乐的微笑,连同陪伴她的小花狗……,在此,一并感谢,并送去我深深地祝福,祈愿一生安好!<br><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后记:虽时过几日,但古村的印记一直萦绕脑中,挥之不去。那一砖一瓦,一花一草,风蚀的墙壁,曲折的街巷,还有那偶遇的姐弟俩,可爱的吴姑娘,一段段一幕幕,点点滴滴,清晰可记。不要说是古老的村庄吸引了我,而是我被这里的气场给震撼住了。善良、朴实、勤劳和谐的民风,以及离我们故去的先人,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以及聪明才智,养育家人,并为后人留下一笔丰厚财富,才使得我们有缘一见这古朴的村寨,凝聚着先人们最真诚最无私史作的方峪村,必将激励新一代人发愤图强,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更加美好!</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