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对课诗词讲座之十——元曲哀叹</b></h1><h3><b><br></b></h3><div><b> 上一讲中对宋词进行了简单讲解,从而使我们明白宋词开始流行于民间的小曲,具有明显的音乐特性。随着南宋王朝土崩瓦解,元朝在建国初期34年间废除科举,其结果是国家到了“无才可取”的地步,汉族知识分子的地位仅位于乞丐之前的第九。历史就是这样,王朝在不断地更迭,争霸——和平——繁荣——腐朽——再争霸。无论谁统治,广大老百姓只要有一口气息尚存,就得平平淡淡地生活,从苦难中咀嚼生活的乐趣,并用音乐这个超越种族、国界的音符去抒发,再被一代代文人雅士演绎为雅俗共赏的不同剧目,使这些小曲小调随着人的生生不息,在不断的阐述着当下生命过程的那种情感,那种温度,那种厚度,那种分量。今天的我们也可能被眼前的花花草草所吸引,无暇顾及我们祖辈们生命中那种自强不息的气概,但当我们把这一切丢掉的时候,我们的灵魂就没有份量,我们的生命就没有根,我们的文化就失去本。假如你有机会去吟诵如泣如诉的元曲时,可能泪花会夺眼而出,仿佛被带到了八百多年前一帮民间艺人,在那偏僻的小巷,在那荒凉的村庄,在那漫长的旅途,用悲壮、高昂、低沉的嗓门,把对社会、人生感受唱出来。元曲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从时代中脱颖而出,下面我们先把《元曲》做一简单介绍。</b></div><div><b>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b></div><div><b>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b></div><div><b>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所以读者可发现,同一首“曲牌”的两首有时字数不一样,就是这个缘故(同一曲牌中,字数最少的一首为标准定格)。元曲又称词余、乐府。</b></div><div><b> 在这里我们看到,所谓的“蕃曲”、“胡乐”就是当时的西域和北方。直到现在新疆蒙古一代老百姓,经常轻歌曼舞,童蒙的熏陶,使他们对歌舞有着天然的状态,到了一定境界,他们跟着音乐随口而唱,且诗情画意尽在里边。元曲中分为散曲和元杂剧,这是什么意思?</b></div><div><b>现在人们大多数对古典戏曲不太了解,所以不清楚。大家都知道与《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相媲美的是《元曲三百首》,这里的“元曲”是指散曲,从而可以看出元散曲从演唱的歌词演变为元朝时期最主要的文学形式,也是诗。</b></div><div><b> 元杂剧就是真正意义上戏曲的剧本,已经包括了当时之前的所有文化成就,是一门综合艺术。就拿王实甫的《西厢记》来说吧,全剧分为“五本”,每本有“四折”,而且每折都有“楔子”,有场景,有情节,有角色,有对白,有扮相,有唱腔,特别需要知道的是,每段唱腔都是由一段段曲牌组成,也就是王实甫先生编写的与剧情相关的“散曲”,其词寓意深刻,押韵平仄遵循曲牌的要求,没有宋词严格,但也文采飞扬,入情入理,雅俗共赏,非常适合文人雅士和普通老百姓共同欣赏、品味和启发。其实戏曲是从前社会教育的最重要手段之一,由于戏曲包含一定历史人文知识,因此在那个基础教育不发达的年代,舞台也是文化教育寓教于乐的场所。</b></div><div><b> 去年观看了八集纪录片《昆曲六百年》,明白了戏曲发展的基本梗概,今天当我们回味这段历史中的历史时,感慨我们先祖的智慧。他们用相对独立,而有一定格律的曲牌,填上不同的词,通过对白和情节的粘合,构成了完整的剧目。就犹如用砖、木、石通过石灰的粘合建设高楼大夏一样,创造了辉煌的“大戏”,为后世戏曲文艺繁荣创造了条件。</b></div><div><b> 到这儿我们不得不感叹当今社会的一些乱象,其实与我们现在急功近利的文艺表现形式有关。这半年多时间观看了许多文化艺术的纪录片,就拿包括昆曲等一些戏曲来说吧,上世纪七十年代底八十年代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得到了一定发展,然而随着电视和电视剧的普及,人们的眼球被《上海滩》、《加里森敢死队》等港台外国电视剧占领,许多戏曲舞台下,几乎没有观众,万般无奈,许多剧团纷纷解散,后继乏人。今天当一些有识之士,从打打杀杀的各种电视剧走出来的时候,发现戏曲的奥秘,一代新人也逐步成长。我最近一段时间下班后主要看戏曲台,发现国家“戏曲进学校”已经初见成效,非常开心,小朋友们稚嫩的身段与唱腔,让我们看到了戏曲的未来。这几年也看了几十出戏曲,包括京剧、锡剧、越剧、黄梅戏、沪剧,当你心静下来,慢慢品尝时,心已经与古人相交,与祖先相合,这是现代剧目难以企及的地方。</b></div><div><b><br></b></div> <h3><b><br></b></h3><h3><b> 下面我们再将有关元朝、元曲及其发展的一些特点给与说明和分析:</b></h3><div><b>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又称大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从取《易经》之意这一点说明了,汉族文化之前已经深刻影响蒙古族。然而早先的蒙古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忽必烈于中统元年尊西藏佛教萨斯迦派喇嘛八思八(也有写作八思巴)为国师,授以玺印,命制新字。新蒙文字于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制成。蒙古族文化有着兼容并蓄、开放吸收的文化传统。蒙元时期,蒙古族统治者入主中原,上层蒙古族普遍地学习汉字汉文,研究汉族历史文化,接受汉族儒学的教育,进而有颇多的蒙古族文人操汉文进行文学创作。在忽必烈称雄之时,他们既大力延揽汉族名士硕儒,让其讲解汉文历史、典籍,从长远考虑让蒙古族青少年学习汉文化、致使蒙古族上层精通汉文汉字者日益增多,其中用汉文创作诗歌、散曲、杂剧等。这样就是其文化与汉语进行了有效对接,从而让蒙古文化反融入汉文化中,这大概就是后人所谓的亡国未亡文化的说法之例证。在这个国家民族历史的大拐点上,广大汉族老百姓都有对自己传统的痛苦诀别,有对科举废弃的仕途失望,更有对家破亡国的刻骨伤痛。在元朝初期,平民是没有姓名权的,只能以数字作为姓名。这对于一个特别重视姓氏的民族来说是莫大的屈辱。关于这一点顺便讲讲,不属于本讲座的主要内容。但由此我们可以明白元杂剧中,其内容主要以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为主。例如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纪君祥的《赵氏孤儿》,这些被称为元朝四大悲剧。</b></div><div><b>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元朝初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又没有恢复科举制度,中下层文人的仕进道路大多几乎断绝,生活下降,精神压抑。除了少数依附元朝统治者的官僚外,大多数文人和广大人民同样受到残酷的迫害,因此,他们和人民的关系比较密切。部分文人和民间艺人结合,组成书会。他们一方面学习民间艺术的成就,同时又把自己的才能贡献给杂剧的创作。书会的组织,民间艺人和文人的合作对元杂剧的兴盛起了推进的作用。这种文人“下架”的社会氛围,使其剧作根植于低层社会,欣赏戏曲成为广大老百姓社会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b></div><div><b> 曾经在前面的讲座中,我们知道中国的诗文化总是与音乐难分难解,到了元杂剧时代,其与音乐达到了浑然一体的地步,不像西方剧目分为话剧、歌剧、舞剧、音乐,把说唱歌舞演奏分开,让人有综合的享受。可叹的是当今虽然有一些艺术家在挖掘古典戏曲的魅力,但是由于教育的原因,我们大多数人已经听不懂古典戏曲的唱腔,对其中的文采文理也欣赏不来了,而许多人热衷于俗文野趣,钻入金钱而不能自拔,做人的品味在急剧下降,是非不清,穿的衣服比动物还少(大多数动物还穿一身毛衣呢!),其心理也与动物界限不明,爱宠物胜爱父母。痛定思痛,我们应该明白,丢掉了自己的文化,还能剩下了什么!?</b></div><div><b> 看看历史就知道,戏曲真正繁荣昌盛还是在明清两代。有关戏曲方面的知识,今后另立专题详细讨论。言归正传,戏曲的发展也丰富了诗词的内涵,也让画龙点睛的对联活了起来。各种不同的文化形式搀扶我们的民族从过去走向未来,这个根不能丢啊!</b></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