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青海(一)

军旅老农

<h3>一次青海行,一生青海情!</h3><h3>美丽而神秘的青海,</h3><h3>这里是我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br></h3><h3>这里曾经有着我们奋斗人多少的梦想</h3><h3>又留下多少美好的记忆~</h3><h3><br></h3> <h3>昆仑山山峰</h3><h3><br></h3><h3>青海,位于中国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青海省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800公里,面积为72.10万平方公里。境内山脉高耸,地形多样,河流纵横,湖泊棋布。昆仑山横贯中部,唐古拉山峙立于南,祁连山矗立于北,茫茫草原起伏绵延,柴达木盆地浩瀚无限。长江、黄河、澜沧江之源头在青海,中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咸水湖也在青海,因此而得名“青海”。青海有着“世界屋脊”的美称。青海东部素有“天河锁钥”、“海藏咽喉”、“金城屏障”、“西域之冲”和“玉塞咽喉”等称谓,被誉为“三江源”、“江河原头”、“中华水塔”。</h3><h3><br></h3><h3><br></h3> <h3>经幡</h3><h3><br></h3><h3>经幡又称为风马旗、嘛呢旗、祈祷幡等,或音译为隆达、龙达,是指在藏传佛教地区的祈祷石或寺院顶上、敖包顶上经常竖立著以各色布条写上六字真言等经咒,捆扎成串,用木棍竖立起来的旗子。这些方形、角形、条形的小旗一般被有秩序地固定在门首、绳索、族幢、树枝上,在大地与苍穹之间飘荡摇曳,构成了一种连地接天的境界。成串成串拉挂在亭子和松树间的彩旗,印满密密麻麻的藏文咒语、经文、佛像、吉祥物图形。因布条上画有风马一只,寓意把祷文藉风马传播各处,故得名“风马旗”。随风而舞的经幡飘动一下,就是诵经一次,在不停地向神传达人的愿望,祈求神的庇佑。这样,经幡便成为连接神与人的纽带。经幡所在即意味着神灵所在,也意味着人们对神灵的祈求所在,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h3> <h3>神秘的青海湖</h3><h3><br></h3><h3>青海湖又名“库库淖尔”,即蒙语“青色的海”之意。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br></h3> <h3>青海湖的面积达到445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比著名的江苏太湖大一倍还要多。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湖区有大大小小的河流近30条。湖东岸有两个子湖,一名尕海系咸水;一名耳海为淡水。</h3> 早年中国鱼雷试验基地 <h3>青海湖在藏语名当中为“措温布”,其中的意思是青色的海。如果你去看过大海,那你站在青海湖边的感觉和海边是一样的,唯有不同的事青海湖更青,天空更蓝。</h3> <h3>青海湖的青和青海湖的蓝天完美的衔接在了一起,一望无际。</h3> <h3>传说,1000多年前,唐蕃联姻,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王松赞干布。临行前,唐王赐给她能够照出家乡景象的日月宝镜。途中,公主思念起家乡,便拿出日月宝镜,果然看见了久违的家乡长安。她泪如泉涌。然而,公主突然记起了自己的使命,便毅然决然的将日月宝镜扔出手去,没想到那宝镜落地时闪出一道金光,变成了青海湖。<br></h3><div><br></div> <h3>还有的说,是当年东海龙王最小的儿子引来一百零八条湖水,汇成这浩瀚的西海,因此他成了西海龙王。还有说是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被二郎神追赶到这里,二郎神非常口渴,就发现了这个神湖。<br></h3> <h3>青海湖先后出现过9条大大小小“龙吸水”的气象奇观。白色水柱形成旋涡状,从天空直挂到湖面。最初的两条“龙吸水”,一条较为清晰,一条较为模糊,渐渐的较为模糊的一条“龙吸水”从湖上慢慢消失。几乎同一时间,在距离消失的“龙吸水”同一方向,又再次出现一条清晰的“龙吸水”,此后还不时有“龙吸水”继续再现,40多分钟时间内,共出现9条“龙吸水”,这些“龙吸水”有的呈现纯白色,有的颜色较黑。据悉,由于目击者当时距离奇景出现地最多五六公里,所以观察清晰,他们发现“龙吸水”连接到湖面时,水柱像喷泉一样,往外喷射水滴。</h3><div><br></div> “九龙吸水”气象奇观 湖边经幡 雨后彩虹 <h3>七月份的青海湖,凉爽惬意的风,湛蓝湛蓝的天,大朵大朵的云,再配上一望无际的油菜花,此时的青海实乃人间最美仙境~</h3> 湖边油菜花 <h3>青海湖鸟岛是鸟儿的乐园、鸟儿的天堂,也是青海高原上的一大奇观。</h3> <h3>青海湖鸟岛上有222多种鸟类,总数在16万只以上,其中斑头雁2.13余万只、棕头鸥4.5万余只、鱼鸥8.74万余只、鸬鹚1.12万余只。</h3> <h3>鸟岛座落在青海湖西部湾,布哈河入湖三角洲的顶部。鸟岛有两座,大小不一,一东一西,左右对峙傍依在湖边。西边小岛叫海西山,又叫小西山,也叫蛋岛;东边的大岛叫海西皮。远远望去,这两个岛屿就象一对相依为命的孪生姊妹,在湖畔相向而立,翘首遥望着远方。</h3> <h3>青海湖的傍晚,更显得神秘~</h3> <h3>冬天已至对于很多人来说,没有哪个季节比冬天更神奇、更浪漫了,特别是冬天的青海湖,轻柔的白雪,坚硬的湖面,辽阔的天际,还有那倾泻一地的金色阳光</h3><div><br></div> <h3>阳光下那一只只洁白的大天鹅,让人不得不惊诧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冬季的青海湖,因为大天鹅的到来而变得异常美丽!</h3> <h3>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纪念碑</h3> <h3>原子城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银滩草原,总面积1100多平方公里。它是我国建设的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在这里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原子城建于1958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均诞生于此,故称为“原子城”。"原子城"是原"青海221厂"所在地,1995年5月15日退役,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西海镇,现为海北州府所在地。<br></h3> 试验基地 <h3>金银滩草原</h3><h3><br></h3><h3>这里曾经是中国核武器试验基地。现在是四A级旅游区。金银滩位于青海湖的东北侧,由于草原上河水两边一边开着白色小花,一边是黄色花朵而得名。<br></h3> <h3>金银滩草原拥有著名的金滩、银滩大草原,是世界名曲《在那遥远的地方》的诞生地~</h3> <h3><font color="#010101">金银滩草原金银滩的黄金季节是7、8、9三个月,鲜花盛开,百鸟飞翔,尤其是百灵鸟儿的歌声,动听迷人。这里是一片碧草如茵的大草原。浮云般的羊群,棕黑相间的牦牛,星星点点地徜徉在青草和野花丛中。穿着藏服的藏民,骑着骏马悠然地在草原上缓缓而来。远处,山峦起伏,偶有雄鹰飞过的身影,莲花般的蒙古包散落在白云深处。</font></h3> <h3>门源油菜花</h3><h3><br></h3><h3>门源油菜花是海北藏族自治州的一种美丽而蔚为壮观的景观。门源县是北方小油菜发源地,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小油菜种植区,种植面积达50万亩。</h3><h3><br></h3><h3><br></h3> <h3>这里处处金黄一片,铺天盖地的油菜花海,远处的雪山,构成了一幅金盆银顶的画面,置身其中,仿佛梦境一般~</h3> <h3>七月中旬,是门源的油菜花竞相怒放的时候,花与蓝天白云、高山流水、林海草原和独有的民居、蜂农等交相辉映,变幻出一道道独具特色的迷人风光,令无数游客迷醉其间。</h3> 门源油菜花 门源油菜花 <h3>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为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是中国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在中国及东南亚享有盛名,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推崇塔尔寺的宗教地位。</h3> <h3>主要建筑依山傍塬,分布于莲花山的一沟两面坡上,位于寺中心的大金瓦殿,绿墙金瓦,灿烂辉煌,是该寺的主建筑,它与小金瓦殿(护法神殿)、大经堂、弥勒殿、释迦殿、依诂殿、文殊菩萨殿、大拉让宫(吉祥宫)、四大经院(显宗经院、密宗经院、医明经院、十轮经院)和酥油花院、跳神舞院、活佛府邸、如来八塔、菩提塔、过门塔、时轮塔、僧舍等建筑形成了错落有致、布局严谨、风格独特、集汉藏技术于一体的建筑群。</h3> <h3>塔尔寺规模大,寺殿宇高低错落,交相辉映,气势壮观,宫殿、佛堂、习经堂、寝宫、喇嘛居住的扎厦以及庭院交相辉映、浑然一体。寺庙的建筑涵盖了汉宫殿与藏族平顶的风格,独具匠心地把汉式三檐歇山式与藏族檐下巧砌鞭麻墙、中镶时轮金刚梵文咒和铜镜、底层镶砖的形式融为一体,和谐完美地组成一座汉藏艺术风格相结合的建筑群。</h3> <h3>塔尔寺内收藏有大量鎏金铜佛像、铜佛像、金银灯、金书藏经、木刻板藏经、法器、灵首塔、御赐匾额、壁画、堆绣等文物。其中壁画与堆绣、酥油花被誉为塔尔寺三绝。酥油花就是用酥油(手工制成的黄油)跳板各色颜料而制成的油塑艺术品;壁画多以矿物颜料画在布幔上,内容主要为经变、时轮、佛等;堆绣是用各色绸缎、羊皮、棉花等在布幔上堆绣成佛、菩萨、天王、罗汉、尊者、花卉、鸟兽等图案。 </h3><div><br></div> 菩提树 <p> <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茶卡盐湖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东侧,与昆仑、祁连两大神山相依相偎。是固液并存的卤水湖,结晶盐层使湖底平滑,水浅导致流动轻微,卤水浓度使湖面张力增大,共同导致茶卡盐湖波纹较小,平静的湖面易产生镜面反射,使茶卡盐湖在蓝天白云和雪山草地的映衬下形成“天空之镜”的奇观,</span> <span style="color: rgb(153, 35, 4);">誉为“中国的天空之镜”,被《国家旅游地理》杂志评为“人一生要去的55个地方”之一 。</span></p> <h3>昆仑山山口</h3><h3><br></h3><h3>昆仑山,又称昆仑虚、中国第一神山、万祖之山、昆仑丘或玉山。亚洲中部大山系,也是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伸延至青海境内,全长约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2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昆仑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古人称昆仑山为中华”龙脉之祖”。</h3> 青藏公路 <h3>古代神话认为昆仑山中居住着一位神仙”西王母”,人头豹身,由两只青鸟侍奉。是道教正神,与东王公分掌男女修仙登引之事。</h3> <h3>三江源纪念碑</h3><h3><br></h3><h3>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因属长江、黄河、澜沧江(湄公河)三大水系发源地而得名。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素有中华水塔美誉,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三江源纪念碑,建在玉树市的通天河旁。这里长年蓝天白云。特别是楚玛尔河的红色给来过的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h3> 红色的楚玛尔河 <h3>可可西里纪念碑</h3><h3><br></h3><h3>可可西里,中国四大无人区之一。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平均海拔5000米左右,气候干燥寒冷,严重缺氧、缺淡水。虽然风景绝美,但环境险恶,令人望而生畏。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从可可西里边缘贯穿而过~</h3> <h3>可可西里,感受生命在此处的活力和顽强~</h3> <h3>青海,一个来了不想离开的地方,中年在这里散场,但却留下了剪不断的思念。青海啊,假如有来生,我定会重返你的怀抱,把你建设成世界上最美好的人间天堂~<br></h3><h3>一次青海行,一生青海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