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是个坡坡城

看看

<h3>  紫阳是一个亦山亦水、亦城亦乡、亦南亦北的地方。</h3><div> 大城市来的人说她是个小镇子,而在我们山里人眼里却是个好大好大的城。是城也罢镇也罢、反正好多人都喜欢。县城不大却很精致、临江而起、顺山而建,如一幅轻描淡写的画依山而挂,一坡坡的城、一坡坡的景、一坡坡的历史、一坡坡的故事,既有城市的生动,又有山镇的恬静。</div><div> 紫阳是汉江边上少有的一座山城、因其</div><div>难以言状的美而略显孤傲与独秀。</div><div> 江天一色,山城同画。汉江就在县城的脚边边上,碧玉般的江水把瓦蓝瓦蓝的天、翠绿翠绿的山、水墨水墨的城全都装在里面了,那天、那山、那城、那人、那茶、那歌同在一个镜像里,总是那么恰到好处、总是那么和谐柔美。紫阳城的夜晚是多彩而华丽的,是矜持而高雅的,蓦然回首山城水色尽在灯火阑珊处,真是"半江灯火半江城、满城歌声满城人"。现在的紫阳城比起贾平凹先生当年写的《紫阳城记》里的紫阳城长大了许多,也风华了许多。</div> <h3>  城无半亩坪是紫阳城的特色,全城只有一条"之"字型的马路和一条"之"字型的街道,整个县城十分紧凑地镶嵌在一面山上,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窄窄的深巷,陡陡的石梯如网如织,城里人都很低调地隐居其中,每天都在这一上一下,左拐右拐中快乐地生活着。这个城市也好、历史也好、文化也好、情感也好都是靠这曲折深幽的街巷和青石板铺就的阶梯串联起来的,所以这个县城的历史踪迹和文化脉络就是这石瓦房沿下滴水而穿的青石,就是这石阶上数代人磨出的深深脚印,就是这素描般干净而单纯的城市风景,就是这阡陌深巷里飘出来的欢声笑语。曾经从很远的地方来了一个大文化人,要我陪他去教场坝走走青石铺成的老街,去看石板房,去蹬那望不到头的石梯,他那如痴如醉的神情夸张得让我惊诧,我很理解,莫说外地来的客人,就是长期居住在此的紫阳人也很爱去走一走,去邂逅那雨巷里撑着小花伞等你的小妹妹,去聆听那木格窗里飘出来的悠扬琴声,去轻嗅那石瓦缝里钻出来的炊烟香味,去体悟那种怀旧与淡雅的情致。这片老街便是紫阳的经典、紫阳人的乡愁,是对外的一张名片,也是多少人为之牵绊的故土和远方。</h3> <h3><font color="#010101">  紫阳是个坡坡城,沒有笔直的中央大街,没有宏伟的高楼大厦,故而永远都有着乡镇的影子。县城百分之九十的居民都是农民,就连管理这座县城的人也大多是农二代,浓郁的乡土气息、乡土文化、使这个县城很接地气,很朴实。这个县城是乡下的农民用背篓背起来的,由于坡陡巷窄,车马难行,城市建设的一砖一瓦,老百姓生活的一米一柴都是靠人背,紫阳的背篓儿和重庆的棒棒儿一样了不起,他们不仅背起了一座城,,也背起了这座城的生活,尽管他们用背篓背起的座座高楼没有他们的方寸之地,但他们用血汗换来的钱送自已的儿女读大学到更远更大的城市去工作和生活,他们因此而收获了满满的幸福,他们是快乐的,当然也是可爱的。背篓儿是紫阳县城的一道风景、一种依赖、一种文化、一种精神。</font></h3> <h3>  紫阳一直在等你,等你相约而至的理由不是来欣赏她的貌似繁华,而是县城里随处都能闻到的花草和泥土的香味,是从大街小巷扑面而来的带有四川味儿的乡间土语,是背篓儿那伟岸的背影,是曾经刻录在舌尖上的记忆,是老街巷,石板房、梯子坎,是那煽情的民歌,是那浓烈的茶香,是那玄妙的文化。</h3><div> 紫阳人那种潇洒的精神底气源自于丰厚的文化底蕴。紫阳文化是高雅而通俗的,她既属于文人雅士又属于山野民夫,既能登大雅之堂又根植于田间沃土。紫阳真人和他的《悟真篇》,国粹《京剧》之鼻祖的《汉调二黄》,李春平先生的《郎在对门唱山歌》,五省会馆和他的精美壁画。张伯端,李春平、吴少华、陈碧珊,张宣强、曾德强、杨世芳、金静、琚勇等等这些都是雅文化的代表作和代表人物。以何氐三兄弟、王安银为代表等一大群哼着山歌的农民他们把紫阳文化演绎得那么通俗恢谐、淳朴真情。紫阳文化的雅俗无不来自于大山深处,田间地头,平民凡夫,又存在于街头巷尾,茶余饭后,这片文化之林由此而长青。由于紫阳文化长期受到道教文化的浸润和薰蒸,纯真自然、和谐包容、恬淡清静便是紫阳文化的特质,这里文人多洒脱而文章清秀,官人多儒雅而仕半功倍,就连行走在大街上的背篓儿也时常把双手插在裤兜儿里摇头晃脑地哼着《十爱姐》的民歌,那种悠闲自得的神情就会让你物我两忘,这就是紫阳人的文化个性。</div> <h3>  紫阳这个地方谁能说的清呢,她是旅居在外紫阳人的乡愁,也是来过紫阳人的离愁。不管是外地人还是本地人,人离开了却把魂落在了这里,归去来兮、我的故乡哪里是你的远方!长亭外杨柳依依,木楼里茶香习习,不管春夏秋冬、紫阳都会在这坡坡城等你。</h3><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