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三部曲”,看社会变革和公司变革的规律

曾道君

<h3>2018年是戊戌年,两个甲子以前发生了一场对中国影响深远的变法运动——戊戌变法。</h3><h3><br></h3><h3>这个特殊年份的清明节,带着感念发起这场运动的先贤的崇敬之情,来到了位于广州市中心的万木草堂——戊戌变法理论温床进行追思。</h3> <h3>这几年陆陆续续读了一遍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几本书,感觉历史烽烟并未远去,时常想起一百多年先辈走过的曲折道路,感慨自己生活在一个伟大复兴时代而庆幸。</h3> <h3>吾读近史,深感中国变革之不易。自鸦片战争,列强侵蚀,洪贼猖狂,内忧外患。康梁师徒,接洋务科技变革之棒,乃做政改之先锋。然才学不济,时运不佳,操之甚急,终致惨败。最服嗣同,巡抚之子,以身殉国,以唤民众。我自横刀,肝胆昆仑,呜呼哀哉,感慨涕零!</h3> <h3>思绪随着参观草堂的深入,心中忽然想写篇文章来好好梳理一下脑中的想法。</h3><h3>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何况我读的还是文史,更当记录一下。</h3>